超級能源強國  第二百八十八章 裝備公司

類別: 都市 | 商戰風云 | 超級能源強國 | 志鳥村   作者:志鳥村  書名:超級能源強國  更新時間:2024-06-08
 
宣總經理和溫兆洪不愿看著大華實業擴大優勢,臺塑做海滄計劃可以,中石化做海滄計劃可以,海滄計劃不做也可以,唯獨不能讓民企或私企來做。

這種思路是貫穿始終的。98年以前,由于三桶油實力較弱,國內利潤相對較少,還有一些合資和私人企業占到了便宜,待到98年以后,隨著石油系統的再改組和香港上市,不再缺乏資金的石油公司立刻用柵欄把中國給圍了起來,只給能跳高的外企機會。

央企的強悍之處就在于此。中石油等公司一方面是石油公司,另一方面,他們還是中國石油政策的制定者,放在美國,他們就相當于參議院能源委員會兼埃克森美孚董事會兼《紐約時報》能源版……除非國務院干涉,否則的話,在石油一畝三分地上,他們就是權威,想出什么文件就出什么文件,5塊錢的打印紙就能消滅一個競爭對手。

只有同樣得到外國zhèngfu支持的外資企業,才有能力進入中國市場。當然也不容易。

在1991年,石油系統還留著一點口子,宣總經理和溫兆洪為了彌補它,一天之內走訪了好幾個地方,最終說服毛主任,將王永慶的會面時間提前到了2月2i。

這次報告,zhongyāng將回復臺塑提出的各項要求,如果臺塑也同意,雙方就可以簽署協議,并將海滄計劃付諸于實踐。如果臺塑不同意,也算是有了一個定論,中石化可以決定放棄或進入準備狀態了。

會面仍在釣魚臺國賓館進行。蘇城提前一天入駐,仍是上次的小樓,陳祖年、霍昌、劉秋等人也都住了進來,一刻不停的陷入激烈的討論。

“我建議卡薩利公司,咱們已在產的10萬噸甲醇,還有在建的2座10萬噸甲醇設備里,卡薩利的工作狀態最好,單位成本最低,能耗最低,維修要求稍微高了一點,但咱們的工人能達到。”霍昌手指著桌面上的70萬噸乙烯設備模型,它是瑞士卡薩利公司送來的。

在這個乙烯設備旁邊,是德國巴斯夫公司的80萬噸乙烯模型,劉秋繞著它看了好幾圈,然后說:“還是巴斯夫的技術好啊。你看看這些常溫油管和低溫罐……”

“價格也貴,每噸多了1萬塊吧。”霍昌對超出預算的事情深惡痛絕。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大乙烯裝備的總價沒有意義,看的只是單價以及生產的成本。因為乙烯生產多少賣多少,沒有銷售壓力,而在生產環節,越大的乙烯設備單價和成本才越低,所以乙烯甲醇之類的化工產品才會越做越大。否則的話,經濟至上的資本主義才不會做80萬噸的乙烯,他們會做80個1萬噸乙烯,然后找便宜的地方把它們并起來。

劉秋卻是社會主義旗幟下誕生的技術人員,他對霍昌的斤斤計較嗤之以鼻,道:“咱們要選個學習的對象,也得選擇個比較好的吧,巴斯夫的裝備世界上最先進的,從他那里弄些技術,咱們學的東西也先進一些不是?”

“你想巴斯夫轉讓技術?不可能!”張超加入了戰團,道:“巴斯夫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財團,用他們的德語說的叫康采恩。他們的總部咱們的國企一樣,有幾百公里長的鐵路,幾千座建筑,還有幾百公里的公路,自己的醫院和學校,分廠遍布全世界100多個國家,相當于多少個中石油了,你想想看,中石油能給你轉讓技術?”

劉秋卻不像是張超那樣考慮問題,揉著亂糟糟的頭發,笑嘻嘻的看蘇城說:“咱們要是能吃進巴斯夫的技術,說不定幾年以后,咱也能做大乙烯了。”

蘇城笑問:“幾年?”

“純粹的大乙烯,5年時間。”劉秋仔細思考了一番。

“這個五年光是一套大乙烯的設備,不劃算的,蘇董。”張超連忙攔住道:“全世界一年才能有多少大乙烯的需求啊,平均下來,每年的產值也就百多億。咱們不像巴斯夫這樣的企業,有以前積攢下的家當,咱們得全部重新購置家當,太貴了。10年都收不回成本。”

劉秋反駁道:“算經濟賬是這個,咱們得算技術賬啊。”

“就算技術賬,你做大乙烯的成本能不能比購置成本低?再一個,讓你做出60萬噸乙烯,你能接著做出100萬噸的不?”

劉秋的臉垮了下來,道:“我可沒說先做60萬噸的。咱們大華實驗室就那么些個人,要從頭積累起來。先做30萬噸的?”

“中石化的30萬噸乙烯都要竣工了,還做什么30萬噸。如果要轉讓技術,找大慶什么的,比找巴斯夫容易多了。”張超說的是中國引進的揚子乙烯工程,這個代號877的工程是中石化成立以后的首等大事,號稱中國自葛洲壩水利樞紐以后的第二大工程建設,耗資70億人民幣,此時正在緊鑼密鼓的最后工期中。

正常來說,877工程的30萬噸乙烯,年內就可以完成。中石化對海滄計劃的yu拒還迎也在這里。他們要先確定自己的30萬噸乙烯能做出來,然后才敢承接海滄計劃中的70萬噸乙烯項目。

這種大型項目,已經不是平整了土地往上搭積木就能做成的。如揚子乙烯工程是70年代立項的工程,建設到了79年,由于國民經濟調整,做到一半停止了。到1983年中石化成立才重新恢復建設,媒體的形容是“宏偉而兼具的工程”。揚子石化喊著“一切為了877,一切服務877”的口號,整整做了8年時間,到1991年,才隱約看到了試車的前進。

從頭算起來,中國用了將近20年時間,才把這套乙烯設備安裝建成,從中石化組建接手算起,也經歷了艱苦的8年時間。

抗i戰爭也不過打了8年時間。對中石化的許多人來說,大乙烯工程的痛苦記憶猶新,再接過海滄計劃的接力棒做8年的70萬噸乙烯?中石化的很多人從情感上就接受不了。

這8年時間,可是純支出無收入的8年啊。

蘇城此時也意識到自己做大乙烯的困難,除了技術上的壓力,施工和收款也是極困難的,中國曾經發生的運動,臺灣正在進行的政治調整,或者是海灣戰爭一類的局勢變化,都會影響到大乙烯的施工和收款。

巴斯夫這樣的公司有底蘊從70年代等到90年代,大華實業哪有這樣的實力。

中國當年可是同時引進了4臺30萬噸大乙烯,換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公司,20年的時間足以拖死他們。

想到此處,蘇城搖了一下頭,道:“離題太遠了,今天先討論設備的問題,消化技術容后考慮。”

“是。”張超高興的回答。他在戰略部做供應鏈,一向是主張緊縮的,認為大華實業目前的攤子就鋪的太大,應該出售或分割部分企業,因此,一聽劉秋想做大乙烯,他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劉秋最后一搏,道:“設備要和技術聯系到一起才好談。比如說維修方面,如果不談轉讓技術,巴斯夫估計都不會讓我們維修核心部件,只有談了轉讓技術,才有可能自己維修部件,這能省很多錢吧。”

聽他這么說,霍昌贊同道:“轉讓技術做一個籌碼也挺好的,國外也知道咱們國家的設備購入有這樣的習慣。”

“可以,轉讓和維修都可以談,但大華本錢小,首先要考慮設備的快速投產。”蘇城其實還是喜歡技術的,只是實力不允許而已。

劉秋樂了,道:“那就是巴斯夫了?”

“我認為卡薩利的更方便。”霍昌又回到了前面的問題。

張超卻是另一個思路,道:“我覺得,哪個公司的影響力大,就用哪個公司的。也許,找一個美國或者英國公司更好。大型項目的問題特別多,臺塑是臺資企業,又是世界五百強,他們做海滄計劃和六輕都那么多事,咱們就更難了。設備公司和貸款的銀行必須能撐得住頂。”

“不錯。這是一個問題。咱們的小身板太單薄了,應該找一個面子大的。”蘇城迅速做出了決定,道:“李琳,你馬上就zhèngfu關系詢問卡薩利和巴斯夫公司,閆學燦,你找詹森問一下,有沒有美國公司有興趣。”

就像是臺塑和長榮集團在瑟坦油田的競標中幫助大華實業一樣,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項目,足以令巴斯夫或卡薩利公司抵抗任何一個國家的zhèngfu部門。

沒有哪個國家的部級機構能值10億美元。

不過,在中國的企業中,也只有大華實業才能如此靈活的采取各種策略。龐大的中石化要采購設備的話,采購經理考慮的重心與大華必然不同。

房間里的人,全都忙活開了。

蘇城也回到房間,伏案疾書。明天的會議對海滄計劃將是決定xing的,任何努力都只有在高層做出決策前,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