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魚貫而入操控室里頭,聚圍在機器屏幕面前。
如同科幻里寫的那樣,科技很炫很酷的地方在于那一排排復雜的數字圖表操控畫面在屏幕上飄來飄去,好比數理化靈魂在飛。
“操作界面好像很復雜。”歐峰醫生站在后面,墊著腳尖瞄到一眼后說。
感覺是沒學過的話,第一次見絕對是像看天書。
越智能化的機器,講求算出來的結果要越精準,前提必然更要求輸入數據的精確性。
如何做到輸入數據的精確性,參考之前膜肺求證環節,每個數字獲得的途徑最好力求排除干擾,最好有多種驗證方式去求證。要做到這些,比如第一步,患者剃不剃頭發。其實伽瑪刀可以不剃頭發,長頭發最好剪短。剃頭發與剪短發的好處明顯在于可以排除干擾幫助醫生和機器更
精準定位。考慮到這個患者腦內有七個瘤之多,加上是用最新的機器來治。反正放療后有可能掉頭發,患者的訴求肯定是最好一次性全消滅掉腫瘤,干脆剃了頭發求最
精準定位更好。
剃頭發不怕的,頭發很快能再次長起來。臨床上最怕的是長不出來的,如脫發禿頭,真有可能沒得治。第二步定位掃描,包括治療前檢查反復的影像學檢查,醫生偏好于用磁共振而不是ct,原因在于磁共振相比ct不產生金屬偽影。同樣是為了求得數據精準排
除干擾。第三步的劑量計化,堪稱為患者伽瑪刀治療計劃書。剛介紹過伽瑪刀的原理了,如飛刀的飛針要射在腫瘤的哪個地方,飛針的強度密集度分布圖,這些均需要醫生的詳細計劃,提前輸入機器中。參考是上患者定位頭架之后的最后一次定位片。所以等會兒上了頭架之后,患者需要再進入磁共振室做最后一次掃描定位
一幫醫生站在這里,摸索機器程序,再對照患者之前做的磁共振片,再仔細考究下究竟這個治療能不能做到位,免得到時候給患者上了頭架后沒法悔改了。
孫醫生實話實說道:“我是沒法百分之百打包票可以給她一次性做完這些腫瘤。”
意思宋醫生這雙超人眼捉到的腫瘤病灶有些太小了,在放療醫生眼里,這些小到像螞蟻似的點點究竟是不是腫瘤難說呢。另一方面是,有些小腫瘤位置挨著大腦的重要部位,譬如我們之前講過的丘腦那塊,接近于腦干。放療固然不是真正的手術刀,但是類似刀殺腫瘤會怕誤傷
周圍或其它部位,因此對于大腦中位于刁鉆深處位置的腫瘤如神經外科手術為伽瑪刀醫生特別講究在意的謹慎區域。
殺不準有什么后果,不止像神經外科手術會傷害到正常功能區,甚至可能會刺激到周旁游離的癌細胞使其迅速增長產生本末倒置的后果。
孫老師的顧慮是有道理的。鑒于患者目前的情況,或許可以考慮不一次性做完,觀察下等下次腫瘤長大再做第二次或是直接加全腦放。
請:m.vipx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