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民國
開工。
隨著這句話,新華帝國皇家海軍10年造艦計劃中最核心的12艘戰列艦建造計劃悄然啟動,根據這份計劃,從長江級輕巡開工之日計算,截止1915年,海軍將建成16艘戰列艦,4艘重巡洋艦和20艘輕巡洋艦,以及60艘驅逐艦,30艘潛艇,12艘各類遠洋補給艦為主的遠洋艦隊。
同時,李默也再次向總參提出了改革三軍的建議,提出了組建第三艦隊,即本土艦隊的構想,還首次提出了軍隊必須御敵于國門之外,即“境外決戰”總體戰略和思想。
一石激起千層浪
對于是否需要本土艦隊,在海軍內一直有很大的爭議,龍國章并不贊成組建第三艦隊,他更愿意加強目前的第一和第二艦隊,從地理環境來看,分別駐扎在夏威夷和關島,戰區涵蓋了東南和西南的兩支艦隊就像是兩把大鉗子,可以很好的扼守住進出新華的主要通道。
但陳平卻同意李默的建議,畢竟完全封鎖大海在此刻的技術能力下還辦不到,一旦兩大艦隊出現疏忽,被敵人突破了第一島鏈,那么本土沿海將遭受重創,同時家門口也并非完全安全,駐扎在日本的德國和美國艦隊總歸是個威脅,而且他還認為本土艦隊不是浪費資源,而是對兩大艦隊的很好補充。
李默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讓本土艦隊接管防御,這么做就可以讓兩洋艦隊徹底的空出手來,培養和引導海軍積極進攻以替代防御,同時加強“境外決戰”戰略和作戰思想,所以最后經過一番詳細論證,海軍部同意了組建第三艦隊,同時將現有的四艘靖海級和十艘驅逐艦調了回來,在輔以兩艘公爵級戰列艦,先把骨架搭建起來。
但在艦隊司令一職上,海軍和總參的幾位大佬卻出乎所有人預料的統一,選擇了主力艦中最年輕的艦長之一,并且奪取了荷屬幾內亞的董飛。
無論是能力還是資歷,董飛并不是最佳人選,但為何他會出任本土艦隊司令呢?不過一些人卻似乎有些明白了,因為董飛和那個名字里同樣有個飛字,如今卻被冷藏,連人影都看不到的家伙關系很好
第三艦隊即本土艦隊的組建,雖然還是個架子,但卻接管了從勘察加半島、海參崴、朝鮮、旅順至臺灣,南海灣一線緊貼大陸的全部海域,使得第一和第二艦隊徹底騰出了手腳。
同時李默提出的“境外決戰”的思想也得到了很多年輕軍官們的贊成,不過這里面最大的問題就是補給,決戰境外就需要大量的海外基地做靠山,要不然光靠海上運輸風險太大了。
就在三軍紛紛研究和討論“境外決戰”思想時,為了盡量的節省開始用于重點裝備建設,海軍部首次咬著牙決定,答應將在新戰列艦陸續下水后,以一比一的方式替換6艘公爵級,并且這次是連預備役都不保存,而是全面的淘汰。
1907年3月1日,當董飛接任第三艦隊司令一職,并把舟山群島作為司令部后,早已準備好的葫蘆島造船廠切割下了第一塊北京級使用的鋼板,代表新華正式加入了這場浩大的軍備競賽,由于計劃實在是太龐大,最后總參決定啟用剛建設好才兩年的江南重工集團旗下的江南和廣州兩大造船廠,這也是兩廠首次獲得軍工訂單。
為此,國家安全局,國家情報總局和國民警衛隊首次接管了兩廠的安保工作,雖然工人們有些緊張,但畢竟軍工利潤驚人,所以也積極配合保衛工作,廠里也加強了保密思想教育。
但即使是江南重工旗下的幾家造船廠以前都是大清的制造局,有過軍艦的制造經驗,可技術上和北方比還是差了些,為了加強他們的技術能力,李默向總參建議,從琉球、大連和葫蘆島三廠調集了三千名熟練技術工支援,并且開始讓船舶設計院加強對兩廠的技術指導,海軍也派了專人去監管質量。
不過主力艦還是不放心讓他們造,所以他們主要負責后面六艘長江級輕巡和驅逐艦。
至于潛艇被放在了夏威夷和關島,雖然兩地因為資源和材料等問題建造軍艦不合算,但潛艇畢竟噸位不大,而且這也能保證兩地船廠不至于無事可干。
至于和北京級同時開工的6艘滿載排水量三萬噸,有效載荷一萬六千噸的秦山級綜合油水補給艦和4艘兩萬噸級的太湖級快速彈藥支援艦,則全交給了擁有大型滾裝輪和郵輪建造經驗的臺灣造船廠,他們將是“境外決戰”思想和戰略的最重要補充。
直到此刻,大家才明白為何李默十年前那么瘋狂的發展造船業,如今看來實在是夠前瞻的,要不然即使有在強的技術,也沒法短時間內轉化為成品。
南方造船廠的加入,一下子使得緊張的北方船塢得以空缺出來,這也為半年后的超級戰列艦計劃騰出了手腳。
一個十年計劃,讓四億兩千萬的龐大資金僅僅在李大皇帝手里待了不到半年,就被三軍一搶而光,其中海軍占去了三億的大頭,陸軍也拿到八千萬用于建設四個裝甲師和四個機步師,最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空軍這次竟然分到了四千萬
要知道即便是星式發動機已經研發完畢,也不過200藍幣一臺,而刨去發動機,無論是獵鷹還是蜂鳥,上面其它的東西大都是木頭和帆布,最多只要300藍幣,這還是算了人工費的。
任何武器,只要大規模生產單價都會下降很多,就算不能減少,總價也不過500藍幣的飛機,四千萬足足可以建造八萬架,所以這個分配方法頓時引起了海軍和陸軍的不滿。
不過李默最后力排眾議,還是堅持了這個分配方案,因為他很清楚,飛行員的培訓是比高昂的費用,根據他的十年計劃,到1915年,空軍必須要弄出至少培訓一萬合格飛行員。
如果放在后世這個肯定會被人嘲笑,但現在駕駛飛機還很簡單,所以倒不算是瞎說,需要的只是時間,何況最關鍵的是,這筆費用里還包含了第一代CV的訓練和采購經費,不過這還是個機密,所以李默繞開了海軍,而是把這筆錢給藏到了空軍里。
這年頭,三軍界限還是很嚴格的,所以這種迷惑非常強,連內部都不明白,更別提外界了。
最后大家見到皇上都說話了,也只好接受這個方案,不過這么快就把巨款花完了,也讓李默真實的感覺到了為何一戰要打了,因為對兩大同盟來說,要么打仗,要么大家都破產。
因為自己準備了四億,居然連裝備資金都不一定夠,何況采購裝備相比,后勤和人員培訓所需要消耗的資金更加龐大,所以李大皇帝剛花完錢又開始為下一筆錢焦心了。
4月1日,新華參眾兩院同時批準了這份軍事計劃。
4月3日,當李恩富簽署了計劃后,一份被閹割了大量數據的報告也被悄然放到了新華日報主編的桌上,這其中篡改之多連李默都有些臉紅,就拿剛開工的北京級戰列艦來說,排水量竟然被縮到了兩萬噸,不僅足足少了近七千噸,而且速度被下降到了20節,續航力也被縮減了一半,至于陸軍裝甲師和空軍飛機壓根就是沒提,反而是改成了要裝備三千艘飛艇,和購買十萬挺馬克沁機槍和大炮之類的信口開河。
次日,當新華日報將這份軍備計劃放上報紙后,頓時引起了一片軒然大。
國內雖然叫好者居多,因為軍隊越是強大,國家的安全就越能保證,但也有人認為這么大的軍備計劃會影響經濟,還會增加國民負擔,不過這個聲音并不算強,主要是因為隨著十年的高速發展,國內經濟建設日漸完善,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力。
但這份報告看在別人眼里就發暈了,尤其是英德美俄四家,更是眼睛都直了,什么時候歐洲軍事競賽輪到中國人也敢插一腳了?
尤其是三千艘飛艇,和五十萬機槍大炮的說法,更是讓人傻眼至極,新華陸軍總數才多少人?五個人一挺機槍?二十個人一門大炮?
這是要干嗎?征服世界?
和陸軍相比,海軍的新十二艘戰列艦計劃更是惹眼無比,首先嘩然的就是英德兩國,不過他們再排斥,也已經無心關顧李默想干嘛了,因為兩國都開始發力了,先是英國在三艘柏勒洛豐級還未全部建成,三艘無敵級戰列巡洋艦也處于保密狀態的情況下,議會又通過了1907海軍法案,宣布建造三艘圣文森特級戰列艦的計劃,這三艘也和北京級一樣,號稱要裝備L50/305毫米艦炮,而且在通過后第二天就立即開工。
英國如此快的反應,讓德國有些措手不及,不過提爾皮茨和威廉二世都被李默靠著海軍崛起的成功激勵得也要和英國好好較量一次,所以也向議會提交了新的海軍法案,雖然還沒獲得通過,但五艘凱撒級戰列艦卻已經被交到了設計部,而出乎李默意外的是,根據情報,新凱撒級竟然抄襲了吉林級的炮塔布局,只不過排水量增加了一些而已。
整個歐洲都被英德和新華的擴軍計劃攪亂了,而美俄對于李默的大手筆已經不是亂,而是燙了
毋庸置疑,俄國已經沒必要和新華來一次海上競賽了,失去了海參崴和東西伯利亞,俄國就是失去了介入太平洋的可能,何況國內混亂至今不改,尼古拉二世反復解散國家杜馬的行為,徹底激怒了一些保守派,使得他們也加入了尋求推翻沙皇統治的人潮中,但在國內不穩的情況下,新華陸軍的那個明顯是胡言亂語的十萬機槍大炮計劃,尼古拉二世居然信以為真了,竟然也要求俄國立刻也開始擴充陸軍,爭取十年內總兵力達到兩百萬。
可問題是俄國沒有足夠的兵工能力,加上國內的抵制,這項計劃從一開始看坎坷不斷。
但剛剛才被新華海軍迎頭一棒斷然撞疼了的美國就不同了,原本美國在新式戰列艦上就不如新華,如今對方又拋出了十二艘的新計劃,這豈不是說就算巴拿馬運河建好也沒法抗衡了?所以費爾班克斯總統一邊籌劃如何向世界展示一下美國的力量,一邊也敦促國會通過新的海軍造艦預算。
4月20日,美國議會通過預算,允許海軍增建四艘特拉華級戰列艦,不過也要求海軍學習新華裁撤至少四艘老式戰列艦節省資金。
對這點美國海軍毫無疑議,立刻將三艘最老的印第安那級和一艘衣阿華級(1805年版)裁撤,可問題是美國技術上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根本沒有做好新四艘戰列艦的建造準備,最后只能仿制吉林級的外形,把南卡羅來納級艦體放大到兩萬兩千噸,也裝備十門L45/305毫米艦炮,可他們同樣遭遇了動力上的煩,最后這級提早了三年開工的戰列艦不得不拖著19節的最高航速,和只有6000海里續航力的腿短毛病強行上了船臺。
疼在藤椅上,李默面對這么多消息,既高興也緊張。
高興的是,美國人終于加入了進來,而緊張的卻是他正在把這個國家帶進一個漩渦中,一個連他也無法預測走向的歷史大潮中。
當他的思緒在陽光下開始發散,但陳平和段飛的來到一下子打破了所有寧靜。
“皇上,美國政府和海軍要組織環球航行了”
李默直起身體微微一笑,對這個消息他一點都不稀奇,雖然歷史上這次遠航是羅斯福提出的,但此刻再出現大白艦隊并不奇怪,因為這是讓新華和世界各國看到美國肌肉的最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