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血色安西第五百二十四章驅狼入蜀?
五月中旬,十萬安西軍經過近兩個月的長涂跋涉,終千抵達了隴右,而此時,藏身在黃河九曲的馬重英部已經得到了邏些出事的情報,他立刻率領七萬大軍從積石山突圍回邏些,李光弼料到他會有此舉”立刻率軍疾奔援助李晟部,雙方在積石山發生激戰,大戰三天三夜,在唐軍拼死攔截下,馬重英最終沒有能夠突破唐軍的攔截,損兵三萬人,黯然退回了黃河九曲,而此戰唐軍也死傷達一萬余人,是唐蕃大戰開戰以來傷亡最慘烈的一戰,正是這積石山一戰”徹底粉碎了吐蕃人最后的希望,隨著十萬安西軍主力開到隴右,吐蕃人徹底大勢已去。
清晨,黃河上籠罩著一層薄薄的白霧,如牛乳一般流溢在整個黃河兩岸,這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驚碎了寧靜的清晨,白霧中出現了一隊黑色的唐軍騎兵,約百余人,他們在黃河岸邊風馳電掣般奔馳,向南方疾奔而去。
在這隊騎兵中”為首大將約四十歲上下”眉骨高聳,目光深邃”他身著唐軍的明光鎧,挎刀背弓”顯得威風凜凜,他便是唐軍在河州渭州一線的主將王思禮,奉李慶安之命趕來商議軍情。
王思禮所率領的四萬軍其實是李亨的關中軍,李亨為了表現他對唐蕃之戰的支持,便命王思禮率四萬軍前來的隴右作戰。
但王思禮從進入隴右到現在,還一次也沒有和吐蕃軍交戰過,這讓他感到一種難言的壓力和窩囊,尤其安西軍以四萬人攔截七萬人的撤退,更以死傷近四成的代價將吐蕃軍趕回黃河九曲,這種慘烈的戰役更讓王思禮羞愧難當,他心里很清楚,他的四萬關中軍”恐怕連兩萬吐蕃軍都抵抗不住。
所以當李亨要求王思禮立刻撤回關中,而同一時刻,李慶安的主力也抵達了隴右,命令他立刻來大營商討軍情,兩個命令同時抵達之時,王思禮依然選擇了李慶安,這不僅是因為當年李慶安曾在潼關救過他一命,而且這里還有一種大勢的選擇,在李慶安和李亨之間,他并不看好李亨。
作為一個軍人,對于王思禮而言”實力便代表了一切。
王思禮猛抽一鞭戰馬,戰馬加快子速度”向數十里外的唐軍大營飛馳而去。
中軍大帳內,李慶安已經從吐火羅勝利的喜悅中恢復了理智,此時”吐蕃已經不再是他考慮的重點,高原之國吐蕃已滅,他的目光從阿姆河掃過吐火羅,越過整個高原”最后他的目光定格在東方,那是天下的根源”大唐王朝”那里才是他的歸宿。
多年的政治斗爭養成了他理性而周密的思維,而多年的戰爭殺伐,又讓他血液也有了一種游牧民族特有的狼性”讓他的心更狠更冷”此時他在考慮一個計劃,,這個計劃在很早以前他便想到了”但那時時機還不成熟,但自從李慶安得到楊國忠的密報”李隆基已經秘密傳旨給李亨,將把南唐的帝位也同樣傳給他,這時,李慶安所需要地時機便終于出現了。
這時,門口傳來了士兵的稟報:“稟報大將軍,王思禮將軍到來。”
“濤他進來!”
李慶安立刻收起了思路,這個王思禮對他很重要,是他整盤棋局中十分重要的一顆棋子。
片刻”王思禮快步走了進來,他單膝跪下,給李慶安抱拳施禮道:“末將王思禮參見大將軍!”
李慶安連忙將他扶了起來”上下打量他一眼,笑道:“王將軍一路辛苦了。”
“末將只走了幾百里路,何談,辛苦,二字,倒是大將軍行軍數萬里,從吐火羅趕到隴右,這才是辛苦。”
李慶安點了點頭,這個王思禮很會說話,他連忙笑著對王思禮道:“來!坐下說話。”
兩人坐了下來”親兵給他們上了茶,李慶安關切地問他道:“四萬弟兄的士氣怎么樣?”
“談不上高昂,但也不低迷,大將軍應該知道,關中軍缺乏大戰的磨練,我最遺憾就走到現在還沒有打過一戰。”
“打仗機會總是有的嘛!以后王將軍很可能會和安祿山一戰。”
“是嗎?”王思禮的眼睛亮了起來,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和安祿山打一仗”當年潼關之戰,他險些全軍覆沒,那成了他一生的恥辱,要想血洗這個恥辱,就是和安祿山的軍隊再戰一次二
“應該有這個機會,安祿山現在在幽州建立了偽唐,自封為中書相國,他實際上已經造反,之所以他現在還沒有大規模南下,是因為他兵力不足”還在大規模招兵買馬”一旦兵力足夠,他必然會大舉南下”借口討伐李亨而進軍關中。
王思禮默默地點了點頭”他相信李慶安說的是真的,實情也確實如此,這時,李慶安又道:“但也有可能你沒有機會和安祿山一戰。”
“為什么?”王思禮有些愕然。
李慶安注視著他的目光,一字一句道:“我擔心你會入蜀。”
王思禮沉默了,他明白李慶安的意思,李慶安已經在給他選擇了,是繼續效忠李亨,還是轉而投靠李慶安,這可以說是王思禮一生中最大的決策,但他只沉默了片刻”便做出了決定,他再一次單膝跪下”沉聲道:“屬下愿向大將軍效力!”
事實上,王思禮已經考慮了很久,他被陳玄禮排擠,失去了大部分軍權”若不是陳玄禮驕狂得太早,恐怕時已經賦閑在家了,李亨多疑和待人刻薄,早巳讓王思禮對他會了,心。
他早就想投靠李慶安,可他又開不了。”今天李慶安主動提出”這個機會他怎么能放過。
“好!好!”
李慶安連說了兩個,好,字,他扶起王思禮,誠懇地對他道:“當年我們一起在潼關并肩作戰時”我就知道,我們早晚會走到一起去,因為我們是同一路人。”
“末將明白,能加入安西軍,是末將最大的榮幸。”
李慶安快步走到沙盤前,用木桿指著黃河九曲地區道:“目前吐蕃軍還有四萬人”就龜縮在這里,現在我十萬大軍已到”吐蕃軍的最終覆沒指日可待。”
“可是屬下擔心吐蕃援軍會趕來。”
李慶安微微笑了,“你不用擔心,吐蕃老巢邏些城已經被封常清攻占,吐蕃贊普死在吐火羅,他們的主要官員已經全部投降。”
王思禮呆住了”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所聽到的,岐蕃已經完了,那么殲滅九曲的吐蕃軍,就是最后一戰了。
李慶安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現在只需要做一件事”你的四萬軍截斷吐蕃人的后路,防止他們逃向成都”這很重要,你一定不能大意。”
“末將明白了,我這就去。”
王思禮抱拳施一禮,便告辭而去,他剛走”李光弼便匆匆趕來了。
“大將軍,王思禮將軍走了嗎?”
“你找他有什么事嗎?”李慶安笑問道。
“我想大將軍一定是要他攔截住吐蕃逃往巴蜀吧!”
“你說得沒錯,我正是這樣安排。”
李光弼猶豫了一下,他走到沙盤旁,望著吐蕃軍的后路,道:“有句話,不知卑職當講不當講?”
李慶安淡淡一笑道:“你說就走了。”
“卑職在想,為何我們不能放馬重英入蜀呢?他的軍隊一旦入蜀,蜀地必然危急,李隆基要么走向大將軍求救”要么是召李亨的軍隊入蜀”我聽說李隆基父子的關系頗有緩和的跡象,召李亨關中軍入蜀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李亨的軍隊入蜀”而王思禮的軍隊再回關中,那時關中不就是大將軍的掌中之物嗎?”
“你這叫驅狼入蜀之計”我最早也是這樣考慮的”但我現在放棄了這個想法。”
“為何?”李光弼有些不解。
李慶安笑了笑,慢慢走上前用木桿指著九曲地區道:“這是我們布置的一個口袋”將馬重英的吐蕃軍裝了進去,他現在已經知道邏些出事,他幾次拼死都想返回邏些”可惜都沒有成功,但他并不會甘心”現在我的十萬大軍到來,他必然會承受不住壓力,他會再一次想法逃回邏些,所以他這支軍隊是吐蕃能否翻盤的唯一希望了,在這種情況下”我不想冒險”如果劍南依舊是高仙芝掌握軍權”或許我會嘗試一下,但是高仙芝已經被錄奪了軍權,此時的軍權被榮王李琬掌握,李琬此人我很了解他,他絕不是馬重英的對手,一旦劍南軍被擊潰,吐蕃軍將占領成都”漢人我不擔心,但我擔心羌人,擔心南詔人,擔心他們被馬重英所用,重新組織起一支十萬人的大軍殺回邏些”那時,我們就悔之晚矣。”
說到這,李慶安挺直了腰,傲然道:“至于李亨的關中軍,我從來就沒有把它放在心上過,他們能和我的安西百戰之師抗衡嗎?”
李光弼十分羞愧,他自以為想了一條妙計,卻沒有想到這條計策很可能會弄巧成拙,李慶安說得對,他有十萬安西大軍,根本沒有必要用這種伎倆。
“屬下明白了”但屬下還有集擔心王思禮的軍隊擋不住馬重英。”
“你放心吧!我只是給王思禮一個作戰的機會,實際我并不指望他能擋住吐蕃哀兵,我已派李晟率三萬軍前往西渾山一帶,那里是馬重英入蜀的必經之路,相信李晟會攔住吐蕃軍東撤。”
五月十六日,八萬唐軍主力從飛云渡過了黃河,直撲吐蕃軍所在的獨山城一帶,正如李慶安的判斷,當十萬安西抵達隴右后,馬重英便知大勢已去,現在他的南北方向和西面前沒有退路了,只有向東撤向劍南西川,從那里再迂回繞回邏些,雖然風險很大,但他也只有這一條路了”安西軍他雖然打不過,但劍南軍他未必不行,最好能去南詔”得到南詔的軍隊支持,助他復國。
當馬重英聽到唐軍主力渡河的消息,他便當即立斷”率軍向東撤退。
從吐蕃軍所在的獨山城到渡過洮水為東進第一階段,這中間有上千里的路程”只要能抵達洮水東岸的岷州,吐蕃軍的東進戰略轉移便可算成功了大半。
但李慶安為打贏這場唐蕃大戰耗費了大量心力”他甚至不惜萬里奔襲而至,他怎么可能在這最關鍵的時候讓吐蕃人翻盤,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吐蕃軍有東逃的可能。
十天后,當吐蕃大軍逃至一條叫絕生谷的峽谷地帶時,馬重英最不愿意聽到到一個消息傳來了,一支不知數量的唐軍扼住了這條狹窄的谷道。
這里是西渾山的余脈,四周山勢高峻,延綿數百里,只有這條寬不足三里”長約三十里的谷道可以穿過山脈,若不想從這里走,他們就得退回去數百里”再繞到黃河上游,從那里翻越積石山,當然,他們可以從那里直接回邏些,但是他們糧食已經不足了而且唐軍追兵巳至,唐軍前后夾擊,他們就全完了。
“大帥,我們怎么辦?”幾名將領都著急問道。
馬重英眉頭皺成一團,他現在不知道唐軍攔截之兵到底有多少”如果人數不多,或許他們能沖過去。
“傳我的命令!大軍發動進攻,全軍壓上”若沖不過去,我就全部死在這里。”
吐蕃人的金鼓聲大作,轟隆隆地響徹高原,四萬吐蕃大軍背水一戰,四萬大軍鋪天蓋地”喊殺聲如雷,求生的欲望使他們不顧一切向山谷中沖去。
唐軍已經在山谷最窄處修建了工事,這里谷寬只有一里半”三萬唐軍用巨石砌成了一道簡易的城墻”谷道狹窄”容不下這么多軍隊同時防御,李晟便只部署了一萬五千名弓弩手。
城墻距離谷口約十里,震耳欲聾的喊聲在山谷中回蕩,吐蕃軍就仿佛決堤的洪水,呼嘯著,向城墻席卷而來”離他們只有一里了,黑壓壓地遮天蔽日。
唐軍士兵半蹲在防御工事之后,他們冷靜拉弦上箭”一萬五千把唐弩刷地同時端起,呈三十度斜角指向前方,一萬五千名唐軍弓弩手分為三排,每排相隔約十步。
這只是第一道防御線,李晟一共布下了三道防御線,如果這道防御線失守”他們將退到三里外的第二道防御線中。
但作為一名年輕的主將,李晟不到迫不得已,他絕不會后退一步。
兩百步,……一百八十步,,吐蕃軍越來越近了,甚至已經可以清晰地看見他們猙獰的面容。
一百五十步!李晟手一揮”唐軍頓時百箭齊發,強勁的箭矢像密不透風的暴雨,直撲吐蕃軍,箭矢射穿了他們的盾牌,射透了他們的盔甲,沖在最前面的數千吐蕃軍頓時響起了一片哀號慘叫之聲,成片成片的吐蕃士兵倒在地上……
第一輪唐軍射完,他們立刻坐下用腳和臂力拉弦上線,唐軍用的是安西弓弩局去年發明的單兵巨弩,有點類似于北宋神宗年間發明的神臂弩”弓長三尺三,弦長兩尺五,并且使用一弩雙矢,射程可達三百步,唐軍的舊弩賣給了拜占庭后,碎葉弩軍便率先換了這種威力巨大的單兵巨弩。
射程三百步,有效殺傷距離二百二十步”但為了加大殺傷力,唐軍在一百五十時才放箭。
第一輪射完,第二輪五千唐軍弩手再次萬箭齊發,鋪天蓋地的箭矢將山谷的天空都遮蔽了,緊接著第三輪…………
整個山谷中躺滿了吐蕃士兵和戰馬的尸體,層層疊疊,血流成河,彌漫在山谷中的血腥氣刺鼻難聞,唐軍只進行了兩回射擊,六萬支箭射出,吐蕃的重傷及陣亡便在九千人以上了,傷者根本就抬回去,最終只有死亡一條路。
馬重英膽戰心寒,這才剛開始沖鋒,他的四萬大軍便只剩下三萬了,他開始意識到,唐軍在峽谷中布置有重兵,難道真要他退回去了,剛才他曾經想到了用火攻煙熏,但四周方圓數百里都是戈壁,山上光禿禿的一片,只有積雪和峭壁,看不見一棵樹。
馬重英蹲在地上,痛苦地抱著頭”怎么辦?邏些已經被攻占了,吐蕃已經滅亡”他這支殘軍該何去何從?
就在這時”遠方傳來了轟隆隆的悶雷聲”馬重英不由驚喜地抬起頭,難道要下雨了嗎?只要下雨,唐軍的弓弩就用不成了,可是他抬頭看到的卻是明晃晃的太陽,哪來的晴天霹靂?
“大帥,快看!”
一名士兵驚恐地指著遠方”馬重英慢慢地站起身了,臉色慘白得沒有一絲血色,只見西方天空布滿了鋪天蓋地的旗枳,一條長長起伏的黑線出現在十里外的戈壁灘上,至少有五萬以上騎兵,唐軍的追兵到了。
他只有三萬吐蕃士兵,國破家亡,士氣低迷,人馬疲憊不堪,前面有唐軍上萬弩軍攔截,死路一條,而后面追兵已至,他們上天無路”下地無門。
這時,一名唐軍飛奔而至”在百步外將一封信用無頭箭射來,有士兵拾起遞給了馬重英,馬重英打開信,竟是李慶安寫給他的。
,大唐安西節度使趙王李慶安,致吐蕃最后之軍統領馬重英將軍,我與將軍石堡城初戰,至今已近十年,其間”與吐蕃大小數十戰,勝多敗少”且末及吐火羅一戰,二十三萬吐蕃軍全軍覆沒,贊普身死,安西大軍越過大雪山,由泥羅婆攻入邏些,吐蕃生力全部殲滅,邏些百官已降,現在將軍窮途末路,國破家亡,若想留士兵一命與家人團聚,可立即投降”我承諾挖礦三年,全皆放還為民,若將軍頑抗到底,李慶安將下令不留戰俘,悉數坑殺!吐蕃從此將再無青壯,請將軍三思。,
馬重英又回頭看了看手下士兵,個個人心惶惶,士氣低迷,如此,此戰還有什么打的必要,正如李慶安所言,還是給吐蕃留一點青壯男子吧!
他長嘆一聲,便下令道:,“放下武器,全軍投降!”,
大唐貞治二年五月下旬,隨著馬重英的最后三萬軍投降唐軍,歷時大半年的唐蕃大戰至此落下子帷幕,吐蕃以一種幾近悲壯的結局退出了大唐的政治舞臺,正式成為大唐的附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