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夏曉雪被安在濤拉著手一眼看到了等候在燕大門口的、身穿黑色妮子大衣的孟菊,她心里僅存的一點疙瘩瞬間散去。原來是孟菊呵。她立馬就反應過來不但照片上,就算是今天早上跟安在濤一起走出黨校大門的,也是孟菊。
對于安在濤和孟菊的親近,她心里早已習以為常。當初在燕大的時候,孟菊對安在濤“另眼相看”。早已是燕大新聞系眾人皆知的事情。她也常常跟著安在濤去孟菊家里蹭飯吃。對于這個關心兩人的有著冰山美女教授之稱的孟菊,她也是熟悉且親熱的很呢。
孟菊盈盈站在那里,一陣陣的寒風吹拂起她額前的一縷亂發,她裹緊大衣,望著安在濤和夏曉雪璧人一般地親親熱熱地走了過來,她心里閃過一抹悵然,但旋即又浮起一絲欣慰。
安在濤在她的心里,不僅是喜歡的男人,還是一個近似于親人弟弟一樣的存在,在她的潛意識里,明白夏曉雪才是他的良配,對于兩人的感情,她雖然悵惘但卻沒有任何的嫉妒。而事實上。在以往安在濤和夏曉雪的大學生涯中,她對兩人都是一般看待的,心里對夏曉雪沒有什么“心結”。
她調整好自己的情緒,臉上綻放出柔和的笑容來,向夏曉雪招了招手,“曉雪”。
夏曉雪笑嘻嘻地甩開安在濤的手來,跑了過去,跟孟菊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孟教授,好久不見了。教授越來越年輕越來越漂亮了,嘖嘖。”
“看看,這胸”越來越大了。”夏曉雪嘻嘻一笑。
孟菊臉色紅了一下,瞥了安在濤一眼,笑罵了一句,“臭丫頭,一見面就開始取笑起我來了!”
在孟菊家里的客廳里,孟菊看了看那些照片和那封匿名信,臉色變的有些難看。尤其是猜出夏曉雪肯定是心里“不舒服”才突然趕進京里來,她心里就更加尷尬。要是自己對安在濤沒有什么倒也罷了,可偏偏她心里“有鬼”。
安在濤靜靜地望著她,而夏曉雪卻徑自溜進了她的臥房,又去她的衣櫥里翻看她有沒有新買的新款式的衣服。或許是因為從國外回來的緣故。也或許是眼光獨到的緣故,孟菊的穿衣打扮非常時尚高雅,成為燕大女生紛紛效仿的對象。當初,夏曉雪買衣服可是全照著她的款式來的。
好在兩女身材差不多。很多衣服是可以“通用”的。
如果孟菊不主動說出她自己的身世來,安在濤是不會跟夏曉雪說的,因為這畢竟是人家的個人隱私。
妾菊嘆了口氣,走過去拍了拍夏曉雪的肩膀,“曉雪,你相信這匿名信里的這些話嗎?”
夏曉雪早已認定這是有人患意“陷害”早已不放在心上,也沒有多想,就笑道,“孟教啊。不。菊姐。理這些胡等亂語干什么?我一早就猜出照片上的人是你了,嘻嘻。”
著夏曉雪向安在濤“瞪”了一眼,示意他不能“出賣”自己,便又跟孟菊笑著鬧在了一丸
三人在孟菊家里說了會話,又一起到菊瀾小筑里去吃了一頓飯,這頓飯吃得極有親情味道,當著兩人的面,孟菊算是通過這頓飯正式認下了一個弟弟和妹妹。當晚,夏曉雪就住在了孟菊家里,安在濤回了黨校宿舍。
第二天一早,夏曉雪要返回濱海。見孟菊閑著沒事兒聽說她又辭了職,便死活拖著她讓她去濱海玩幾天算是散散心,孟菊拗不過她,無奈之下,只得收拾了幾什衣服,就跟夏曉雪一起坐上老谷的車,上了高速直奔濱海而去。
安在濤站在中央黨校門口,眼望著紅旗轎車緩緩離開,揮了揮手。臉上雖然浮現著笑容,但心里卻著實是在苦笑。他和夏曉雪之間已經到了心心相印的程度,對于夏曉雪的性子,他太了解了。
曉雪心思縝密細膩,雖然看上去大大咧咧的,但其實不是這樣。她雖然沒有懷疑安在濤跟孟菊發生了什么,但她對安在濤愛之深在濤心里明白,曉雪是在盡最大可能的為自己跟她的婚姻掃除一切該掃除的障礙了,如果他沒有料錯的話,他在黨校上課的這剩余的日子里,夏曉雪大概不會放孟菊回京了。
原來,夏曉雪還沒有意識到,孟菊會有可能對兩人的感情構成威刀階菊畢帝是兩人的老但現在,那封匿名信和照片邪嚏一,漣漪”在她心里雖然平息下來,但卻不是一絲痕跡也沒有留下的,更何況。這一次來,孟菊突然辭職又提出認自己做妹妹,一切的一切,聰慧如夏曉雪,豈能心里沒有“想法”?
安在濤想了會,頭昏腦脹的,索性就不再想,夾著自己的公文包。走回黨校的禮堂里上課。
其實,夏曉雪的這點心思又怎么能瞞得過同樣是冰雪聰明的孟菊呢?她不但有著夏曉雪一樣的細膩的心思,還畢竟比她多活了十年。孟菊肯跟著夏曉雪回濱海,其實也有順水推舟徹底打消夏曉雪心里疙瘩的意圖在里面,盡管她心底里是想留在京里跟安在濤相聚幾天。
但她更不想因此讓安在濤和夏曉雪之間的感情出現任何的“裂痕”所以,她裝作什么都不知道。笑吟吟地跟著夏曉雪上了車,且答應她在濱海好好玩兩天。
孟菊在車上跟夏曉雪笑著說話。見她這樣,夏曉雪反到是心里有些不好意思,覺得自己是不是有些“敏感”了。
安在濤繼續著自己青干班的培,他本來以為再堅持完這幾天就能輕輕松松地返回濱海準備過年了。但出乎他的預料之外,這剩下的幾天青干班培反倒是波濤洶涌。
在嘔、羽兩年,國企改革是一個熱門話題,全國的國企改革風起云涌。在這兩年的兩會上,國企改革激發國企活力,大的方向母庸置疑。但國企改革的具體操作模式卻在這兩年的兩會上以及輿論,都引起了一些分歧和爭議。
培即將結束前,劉彥所在的經濟日報突然刊發了一則深度報道:關于青城縣國企改革的新模式該縣新上任的縣委書記馬亮推行激進“全賣光”的模式,很多國企產權全部民營化、股份化,這被經濟日報稱之為“青城模式”
在經濟日報的這則報道中,對于“青城模式”大加贊揚,盛贊這是極富有創新意識的改革舉措,對于激發國企活力,推進地方經濟發展。增強民生收入意義重大,必將引起深遠影響云云。這種觀點據說也體現了某些高層領導的意思。
穆年的國企改革進入了深水區,各地的國企改革正在熱烈進行。而“青城模式”就是其中一個比較激進的典型。在浩浩蕩蕩的國企改革浪潮中,國企改制,職工買斷工齡,減員增效,職工大批下崗。
安在濤卻明白,如果說國企酬是大的方向合乎發展潮流,但在改革改制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譬如讓國企經營者低價買斷國企經營權,全民資產賤賣給少數管理者。大量的職工下崗。再譬如就是“青城模式”為代表的過于急功近利的“大躍進式改制”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改制了再說。
顯黑,與后來并購相比。這種“職工當家作主”式的改革更加具有煽動性,更加能迎合起民意。但是,國企改革的目的不是讓渡產權而是激發國企活力,讓國企走出困境。
值得玩味的是,本次中央鳥校青干班畢業的“作業”就是針對“青城模式”寫一篇化四字左右的論文。要求學員要認真思考和準備,力爭提出自己的觀點。
經濟日報的報道是劉彥之前采寫的,選擇在這個時候發表出來,顯然有為自己“加分”的現實考量。看著劉彥微微有些得意的俏麗的面孔,安在濤心里暗笑。心道,你現在得意,可用不了幾年你就會為寫這樣的文章而后悔。
安在濤回到宿舍,提筆寫下了幾個字,但下筆時稍稍有些猶豫。
作為一個前世擅長經濟報道的重生者,他比誰都明白,“青城模式”的由來和沒落以及被批判的始末經過。
“青城模式”與后世的所謂鵬0并購(即國企高管并購)。還不完全是一碼事。“全賣光”的要求。最初并不是青城縣委縣政府提出來的。也不是國企經營者提出來的。而是很多國企職工提出來的。
其實一開始,為了避免全盤“私有化”的政治經濟風險,青城縣的改革腹案原本是改制后的國企保留大約刃鬼的國有股權,繼續當第一大股東,但職工們堅決不同意。甚至堅決抵制。他們說:“要賣你們就全賣光,一股也別留!只要還留下一股,這個企業就還是政府說了算。我們占多大股份都白搭。”征求了許多家企業的意見,職工們不約而同地都表示“要么賣光,要么不賣”最后政府只好徹底讓,日有股從改制企業豐完全退出。如此“國退民進改革”的第一個結果,是參股的國企職工們把原來無職無權的職代會變成了有職有權的股東會。改制后一個月,全縣口家企業有舊家原廠長經理被職工兼股東們選下了臺。許多企業股東大會的第一項決議,就是賣掉廠長經理專用的小汽車。看著原來整天大吃大喝的經營者如今變成了背通職工,每天要和自己一樣下車間干活,職工們如同大包干以后的農民們看著原來一點農活不干的村干部如今天天下地勞動一樣興高采烈!
也和大包干以后的農村一樣,改革以后,工人們迸發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工作熱情,短期內企業效益飛速上升。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30算是少的,有的企業甚至提高了將近兩倍!“現在是給自己干了。”一句心底里的話就徹底消滅了所有懶漢,大鍋飯的弊端似乎一時間得到完全的破題。
青城模式開全國風氣之先,在當時自然是承受著極大的政治壓力,在這種壓力下,國有資產如有一分一毛的流失都必定導致改革被徹底否定。在一片爭論聲中,中央各部委組成聯合調查組去檢查青城改制后企業的賬本,沒有發現有任何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也沒有造成職工下崗。而劉彥文章的“立足點。顯然就在這里。
劉彥在報道中洋洋灑灑,她不遺余力地鼓吹青城模式對于國內國企改革和經濟發展的借鑒性甚至列舉了很多改制企業如今的經濟數據以及某些中央領導對于青城模式的認可性言論。
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一開始效果確實是明顯的,但后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全體職工皆是股東,大伙都對企業抱有極大的熱情。當一年后股份投入成本被收回之后。職工股東們對企業經營的熱情就大幅降低,企業產值和效率就慢慢下降至了一個低點。
而且,因為“多數人參與”。時間越長導致企業經營管理越加混亂。
而這,也是后來青城縣主動對改革模式進行自我修正,提高企業經營層持股和國家控股份額的重要原因所在。
安在濤沉吟著,他擁有著其他學員所沒有的政治敏銳性和前瞻性、對于后世政治方向和經濟方向的預知,他明白這是自己的一個機會,或者,寫好這一篇文章會給自己的官場生涯來一個開門紅。
但全盤否定“全體職工持股的青城模式”有著極大的政治風險,因為肯定和支持青城模式的中央領導還在個。但是,中央高層領導和核心領導層里,也有很多反對之聲畢竟國企改革不是完全徹底的國退民進。青城模式或許有其特殊性,但不應該得到復制和推廣。而這些反對者在幾年后就占據了主流走上了權力的前臺,安在濤想要“迎合”的就是這。畢竟,他的仕途才才網,開始。
他思毒了良久,這才決定找一個點。在不全盤否定棄城模式的基礎上。對這種“全體職工持股式國企改革”造成的國家稅收流失來談一談自己的看法,這樣一來,即不會有什么政治風險,又側面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必將會引起部分高層領導的關注。甚至會引起很多經濟學家的
而他清楚地記愕,在羽年初的兩會上,好幾個經濟學家提出了關于某些地方國企激進改革造成國家財稅流失的問題,并形成了提案上報兩會,他還做過這個新聞。
安在濤在稿紙上寫下一個“青城模式的幾個弊端”的字樣,又旋即哉了去,并小心翼翼地將紙張撕毀。這今年代雖然不是文化大革命時代。但這種涉及政治體制改革方向的文字必須要慎之又慎。
就在安在濤構思這篇注定要引起巨大波瀾的文章的時候,濱海市的權力格局也在發生著暗流涌動。市委副書記(黨群書記)劉克即將退居二線,不久后的兩會上,他肯定會進人大干副主任,這已經是國內官場的基本悄例。由此,就騰出一個常委的位子來。
目前,看上去希望最大的是已經成為市委書記杜廢心腹的夏天農。
然而,杜庚現在雖然漸漸掌握起濱海的權力大局,但他畢竟是空降而來的市委書記一把手,蒙虎作為土生土長的濱海干部,作為擔任濱海市長多年且代理過濱海一把手權力的官員,根深蒂固,他當然也竭力要推舉自己的心腹一系人馬進入常委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