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爭大唐  第三百八十九章 另類的刺史

類別: 穿越歷史 | 龍爭大唐 | 鳳鳴岐山   作者:鳳鳴岐山  書名:龍爭大唐  更新時間:2010-08-27
 
龍爭大唐第三百八十九章另類的刺史第五小說網免費小說閱讀

第三百八十九章另類的刺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八十九章另類的刺史

貞觀十八年五月三十日,李貞離開安西大都護府所在地的高昌城,率親衛沿絲綢之路中線,經樓蘭、伊吾,過玉門關,走敦煌、酒泉、張掖至威武,而后渡過黃河,過隴關,一路急行,于六月十四日抵達隴州。

隴州,渭水河北岸之中等州,地處黃土高原之最南端,為絲綢之路上之重鎮,赫赫有名的隴關便位于此地,是關中到甘肅的必經之地,西距長安五百里,下轄千源、千陽、吳山、南由、華亭五縣,人口總數約二萬三千余戶,因著絲綢之路三條線路中最好走的中路穿越此地之故,隴州算得上繁華之地,歌廊酒肆比比皆是,沿街店面熱鬧非凡,大街小巷上人流接踵,揮汗成雨,大有小長安之氣派。

兩年多了,終于又聽到了那熟悉的故土之鄉音,李貞心情激蕩之余,險險些就此落下了淚來,騎在馬上慨然了良久,這才算是強忍住了落淚的沖動,剛一入隴關,不想驚動當地官府的李貞并沒有派人去知會刺史府,而是就在城外的驛站住了下來,卻不曾想才剛在驛站中落了腳,消息靈通的隴州刺史崔明禮到了底兒還是率州中僚屬趕了來,就候在驛站外,等著李貞的召見。

一連趕了大半個月的路,饒是李貞身子骨硬朗,到了這會兒也累得夠嗆了,就指望著能趁此機會好生休息上一回的,畢竟此地離京師也就只有三、五天的路程,一旦回了京,一準有眾多的事情要忙乎,真想休整一番怕是難了,再說了,值此太子新喪、東宮之爭即將展開之際,李貞實不愿落人口實的——跟這幫子地方大員走得過近,萬一被人參上一本勾結地方、圖謀不軌卻也不是甚好玩的事兒,可問題是人來都來了,不見上一見也未免太矯情了些,故此,盡管李貞滿心不想見這些刺史之類的地方大員,卻也沒轍,只能是硬著頭皮召見上一回了罷。

“小恒,爾在那爾鬼鬼祟祟地做甚?”崔明禮沒到,倒是高恒先溜達到了廳門口,鬼頭鬼腦地往里頭張望著,瞧得李貞一陣好笑,這便板起了臉,略帶一絲不悅地喝了一聲。

高恒吐了吐舌頭,做了個鬼臉,而后裝出一本正經的樣子,大踏步走了進來,躬身道:“殿下,依妮姑娘想進城看個新鮮,末將不敢怠慢,特來請殿下令。”

扯淡,明明是你小子自己想進城,卻把依妮揪上了,嘿,這臭小子!李貞一眼就看穿了高恒的小把戲,不過卻也沒出言揭穿,畢竟這半個月的趕路,所過之州縣都不曾停留,難得今日打算宿在州治,讓親衛們放松一下也是好的,李貞沉吟了一下之后,開口道:“要去也可,別給本王惹禍便是了。”

“是,屬下遵命!”高恒一聽李貞允了,自是興奮得很,嘿嘿一笑,對著李貞行了個禮,一溜煙便竄出了廳外,那匆匆忙忙的樣子哪還有一點身為將軍的味道,簡直就跟個孩子似的。

這臭小子,都當將軍的人了,還這么愛鬧騰!李貞素來寵信高恒,此時見高恒那副頑皮樣子,不由地便笑罵了一聲,卻也沒怎么放在心上,只是整了整衣衫,端坐在廳中,等著崔明禮的覲見。

“小恒,怎樣了?殿下同意沒?”

“恒哥,能進城不?”

……

高恒剛溜出廳堂,立馬被燕十八、薩蘭布奇兄妹外帶一個葛夏給圍住了,人人滿含期盼地圍著高恒問個不停。

“哈,咱出馬,哪有不成的,殿下說了,可以進城,走,換了便裝,大家伙一塊看熱鬧去!”高恒一拍胸膛,一副自豪萬分的樣子說了一句,立時惹得眾人嬉笑顏開,各自回房換了衣裳,便匆匆往城中趕去不提。

“下官隴州刺史參見越王殿下。”李貞并沒有等上多久,一身大紅袍的崔明禮便在鷹大的引領下從廳外走了進來,一見到端坐在上首的李貞,立馬緊趕了幾步,搶上前去,恭敬地行禮問安。

“免了,崔刺史請坐罷。”李貞聽說過崔明禮其人,知曉其是清河崔家子弟,學問不錯,為官尚算清正,只是對仕途熱衷了些,沒少通過崔澤去走長孫無忌的門路,只不過長孫無忌似乎不怎么瞧得上他,始終對其不冷不熱,這會兒緊巴巴地找到驛站來,李貞倒有些子好奇這家伙的來意,也就不咸不淡地應了一聲。

“多謝殿下。”崔明禮很是恭敬地拱了拱手,這才一撩官袍的下擺,坐在了李貞的下手,側斜著身子,只坐了半邊屁股,卑謙地躬著身子道:“殿下掃平西域,威震草原大漠,赫赫之功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實我輩需仰望之楷模也,下官每聞殿下大捷,皆為之歡欣鼓舞,情難自禁,今日能得見殿下一面,下官三生有幸矣。”

一聽這家伙一上來就是一連串的馬屁拍將過來,李貞登時就對其反感了三分,心道:怪不得長孫無忌那個老家伙不喜歡此人,敢情這廝太好拍馬了,娘的,該不會是個禍國殃民的蛀蟲罷。

心中有了成見,李貞便起心要刁難一下此人,這便輕皺了下眉頭,一副隨意的樣子開口道:“崔刺史過譽了,本王所為不過僥幸二字罷了,能有寸功皆是父皇英明、將士用命所致,本王不敢貪天功為己功,罷了,不說此事了,本王若是沒記錯的話,崔刺史到任已有兩年了罷?”

崔明禮不明白李貞為何會如此問,可還是恭敬地答道:“殿下好記性,下官是貞觀十六年六月到的任,沒能趕上為殿下遠征塞外送行,甚是抱憾,好在殿下凱旋歸來,下官能得見殿下之雄風大展,萬幸,萬幸也。”

“唔,兩年不算短了,本王對隴州的政務甚是好奇,卻不知這隴州之地有多少戶人家?田多少?耕牛幾何?軍戶幾何?歲入又幾何?”李貞不動聲色地將一連串的問題砸了過去,登時便令崔明禮愣了一下。

“回稟殿下,隴州共五縣一府,其中州治有民六千七百三十八戶,田一千五百頃零三十五畝七分,耕牛三百零二頭,軍戶兩千零三十二戶,州治以商貿為主,歲入錢二十一萬三千五百八十三貫又三百文,糧六百八十七石;千源有民三千三百二十一戶……”崔明禮雖是愣了愣,可很快便回過了神來,一張口便將一連串的數據報了出來,居然能精確到文這個最小的單位,足見其對于政務之熟捻。

呵呵,沒想到這么個馬屁精還有兩手么,能將這么串數字記牢已是不簡單了,這一個中州之地,一年的歲入竟然比不少上州還多,雖說有絲綢之路的關系,可能達成這等政績已是難得得很了!李貞心中一動,對崔明禮的印象好了不老少,這便笑著夸獎了一句道:“崔刺史胸有百姓,本王欽佩得很,若是天下為官者,都能將百姓之福祉時刻掛在心中,何愁我大唐不強盛。”

“多謝殿下夸獎,下官愧不敢當,此乃為官之本分耳,實無稀罕之處。”一聽李貞出言夸獎,崔明禮登時便激動得臉色發紅,忙不迭地起了身,恭敬地遜謝道。

李貞虛虛壓了壓手,示意崔明禮落座,這才正容道:“唯本分才是難能,若是滿朝官員都能守本分,大治自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了罷,崔刺史能將此等中州治理得如此繁華,實難能可貴,本王甚是好奇崔刺史是如何施政的,不知崔刺史肯賜教否?”

見李貞不像是在說笑的樣子,崔明禮可是真的激動了起來,一抬屁股便又要站起來答話,可他還沒動彈,李貞便笑著搖手道:“崔刺史坐著說罷,本王素來不好虛禮。”

“謝殿下。”崔明禮謝了坐,深吸了口氣,壓住心中的激動之情,很是恭敬地開口道:“隴州地處關中之末,有商貿之地利,更兼土地肥沃,本就是個聚寶之所在,只須勤勸農桑,鼓勵商貿,自可有歲入之盈,下官以為州治當以工商為主,農為輔,而縣治則反其道而行之,既可得商貿之利,亦不誤農桑之歲入,正所謂因地制宜,便是其理。”

好家伙,這小子還真不是蓋的,能知曉因地制宜已是實屬難能,敢提倡工商則更是可貴,呵呵,敢情這廝不但拍馬是好手,搞經濟也有兩把刷子,不錯,不錯,唔,長孫無忌不喜歡此人,怕不是因其好拍馬之故,而是因其行為有些子離經叛道罷。李貞自己就是個工商派人物,對于所謂的重農重商之爭歷來是反感得很,在李貞看來,古人思考問題都太絕對化了些,商、農都是一個國家經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何來貴賤之說,只要國民能富裕,那些個狗屁君子不君子的,簡直就是瞎扯淡罷了,不過嘛,想歸想,做歸做,但卻不能宣之于口,哪怕李貞貴為親王也不成,就算李貞登上了帝位,再沒有完全掌握朝局的情況下,要想剔除那些個儒家思想中的糟粕也沒可能,可眼前這個崔明禮身為儒家子弟,卻鼓吹工商,還真是令李貞很有些子佩服其勇氣的,這便沉吟了一下道:“圣人云:重農重商,君子小人之分際也,崔刺史以為如何啊?”

李貞此言一出,崔明禮的臉色立馬漲得通紅,坐都坐不住了,屁股扭來扭去,局促不安已極,憋了良久之后,這才吭吭嘰嘰地開口道:“殿下所言固是,只是下官此舉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實有苦衷難言也。”

“哦?崔刺史有何難處,但講不妨,或許本王能幫得上忙也說不定。”李貞一聽崔明禮如此說法,好奇心立時被吊了起來,疑惑地看了崔明禮一眼,緩緩地開口道。

“殿下明鑒,隴州雖地處關中之末,土地也算肥沃,然州中杜、林、蔡、陳四大世家便占據了半數的上好耕田,余下之地泰半是新開出來的荒地,肥力只是一般而已,州中自打貞觀以來,人口增加了一倍還多,可地就那么些,若是所有人等都去務農,一者耕田有限,所出不足以糊口,二者,二者……”崔明禮說到這兒偷眼看了看李貞的臉色,見李貞無甚不好的反應,這才接著往下說道:“二者四大世家皆私下買地,州中百姓不少田地都并入了四家之中,州中無地之民日盛,若不鼓勵工商,吸納無地之民眾,以維持其生計,恐有大亂矣,下官亦是不得已而為之。”

豪族罔顧均田令,私下兼并土地之事李貞已有所聞,只是原本并沒有太放在心上,畢竟自隋末之亂后,大唐地廣而人稀,土地供應相對寬松,矛盾也不甚尖銳,只不過具體到關中來說可就不一樣了,無他,眼下大唐之人口麋集關中,朝廷的根本也在關中,若是關中土地兼并過烈,關中必亂無疑,真到那時,鼎盛的大唐很可能就將再現隋末的亂局,此時聽崔明禮這么一說,李貞立馬意識到了其中的危險信號,眉頭立時便皺了起來,手指輕敲著椅子的扶手,陷入了沉思之中。

要解決關中的問題并不是沒有辦法——崔明禮所提出的這個鼓勵工商,多開商號、工坊以解決無地農民就業問題自然是個好法子,可惜不能在整個關中推廣開來,這其中固然有別的州府沒有隴州這等處于絲綢之路上的商貿優勢,更因著此時的政治氣候不允許,而儒家思想重農輕商的頑固理念一時間也難以扭轉,真要想大規模鼓勵工商業的發展,除非是李貞能牢牢地把握住整個朝局,否則的話,便是連提都不能去提的,另一辦法就是移民,將關中已然過剩的人口向關東乃至河套地區、關外遷移,這樣不但可以立竿見影地解決關中土地不足的矛盾,還能對其余人少之地進行大規模開發,可謂一舉多得,只不過這個法子也有一個礙難之處,那就是與李世民所提倡的“關中本位”政策南轅北轍,移民之策能不能得到李世民的支持,李貞并沒有十足的把握,再者,對于如今關中各州的土地兼并狀況李貞也不曾了解過,對于其緊迫性如何心里頭也沒有底,這便想著回京之后,讓“旭日”作些調查再做定奪。

“殿下,下官有負圣恩,惶恐之至,然實是不得已而為之,還請殿下見諒則個。”見李貞半天不說話,眉頭還越皺越緊,崔明禮的心便一直往下沉,臉色一陣紅一陣白,到了末了已是煞白一片,站了起來,嘴唇嚅動了好一陣子,末了,還是自請起罪來。

李貞聽得崔明禮聲音不對,這才從沉思中轉醒了過來,一抬頭,發現崔明禮面色難看,立馬便知曉崔明禮該是會錯了意,這便笑了起來道:“崔刺史心系百姓,何錯之有,來,坐下說,坐下說。”崔明禮見李貞和藹的樣子不像是在說反話,暗自松了口氣,人是坐了下來,可生恐再次失言,卻是沉默了下來,臉上不安之意愈發濃了許多,再無先前暢暢而談的爽氣了。

在李貞看來,崔明禮雖行為有些子另類,可卻是難得的好官,自是不免起了愛才之心,此時見崔明禮有些子局促不安,立馬笑著道:“崔刺史不必擔憂,此利民之舉措也,本王甚嘉許之,唔,若是有人敢在此事上作文章,本王定會為崔刺史力爭到底。”

李貞這話里已是飽含了招攬之意,崔明禮久居官場,自是聽得懂其中的意思,再一想到如今東宮之位已空,而李貞乃是諸皇子中最出類拔萃的一個,文能定國、武能安邦,再加上富可敵國,進位東宮之把握甚大,若能投入李貞的麾下,將來也許就是從龍之臣了,心中立馬便是一動,起了身,恭敬地行禮道:“下官多謝殿下抬愛,但有用下官處,定當效犬馬之勞。”

“好,此言本王記住了。”李貞對于崔明禮的上道自是頗為欣賞,也沒矯情,笑著說了一句,算是接受了崔明禮的輸誠,再次壓了壓手,示意崔明禮坐下,想了想之后,接著問道:“州中這四大世家風評如何?可有強買強賣之舉么?”

崔明禮見李貞二話不說便收下了自己,自是開心得很,可一聽李貞接下來這個問題,臉上的笑容立時就不見了,苦笑著搖了搖頭道:“殿下有所不知,這四大世家在京兆或許算不得甚大世家,可在這隴州卻是了不得的龐然大物,便是下官這個州刺史也不怎么被他們放在眼中,蔡、陳兩家還算是好的,雖說也不算甚良民,可倒也能守法,至于杜、林兩家么,唉,朝廷之敗類也!”

“嗯?怎么回事?崔刺史還請講詳細一些,本王不耐猜謎。”李貞一聽之下,立馬皺起了眉頭,語帶不悅地哼了一聲。

“殿下,不瞞您說,談起這兩家,下官心中亦是憤憤不平。”崔明禮臉上掠過一絲難堪之色,氣憤地道:“這杜家便是京兆杜家的一個分支,行事霸道,欺男霸女之事沒少做,林家乃是致仕禮部侍郎林隆豐之家是也,其家與杜家乃是通家之好,又是兒女之親家,兩家狼狽為奸,魚肉無=敵敵龍龍0書22鄉里,所行非法之事不少,下官累次上本章彈劾,皆無下文,每擒其家中一人,便有無數非議立至,縱使下官強頂,刑部亦通不過,徒呼奈何哉!”

杜家、林家?嘿嘿,這不都是投效長孫無忌老兒的世家么,這就難怪了,呵呵,原來崔明禮不單行為另類讓長孫無忌看不上眼,這里頭只怕還有著杜、林兩家的問題在,豪門行事著實猖狂得可以么,連州刺史都拿他們沒辦法,看起來這些關隴貴族囂張跋扈得很,若是不加以整治,遲早要出大亂子。李貞也沒想到這些世家竟然如此之猖狂,一時間頭也有些子疼了起來,剛想著對崔明禮交待些事情,卻突然間瞅見葛夏面色焦急地沖進了廳堂,立馬揚起了眉頭,看將過去,眼中滿是探詢之意……

看小說就來第五小說網更多小說最新章節請返回首頁,本站永久地址:

Copyright20052010Allrightsreserved.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