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爭大唐  第五百四十二章京師風云錄(一)

類別: 穿越歷史 | 龍爭大唐 | 鳳鳴岐山   作者:鳳鳴岐山  書名:龍爭大唐  更新時間:2011-01-23
 
第五百四十二章京師風云錄(一)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四十二章京師風云錄(一)

見天就要中秋了,天氣總算是就此涼爽了下來,再無前些日子那般的燥熱,然則京師里的氣氛卻是火爆得很,不為別的,只因遼東前線的捷報一道接連一道地傳了回來,先是太子李貞大破安市城,接著又是李大亮所部巧取烏骨城,兩軍勝利會師鴨綠江邊,一路殺奔高句麗王都平壤,所過之處,如入無人之境,這還不算完,沒隔幾日,又傳回了薛萬徹所部大破三國聯軍,聯合新羅軍徹底剿滅了百濟國,揮軍直逼高句麗邊境之震撼消息,饒是長安百姓都已習慣了唐軍的無往不勝,可還是被這一系列重磅勝利刺激得分外的激動,茶余飯后所議之事全都是前線軍情,人人皆以知曉最新之戰報為榮,鬧得京師地面如同熱油里進了水似地沸騰得喧囂不已。

“哈哈哈……好,好,貞兒此行大勝可期,朕心甚喜也,傳朕旨意,告知貞兒,拿下平壤后,務必將淵蓋蘇文那廝給朕帶回京師,朕倒要問問這廝,究竟是何等心思,竟敢抗拒我大唐之天威!”大明宮紫宸殿中,半躺半靠在胡床上的李世民聽得內侍宣讀最新戰報中言及李貞所部主力已進抵平壤城下,登時興奮得一捶胡床,猛然坐直了起來,哈哈大笑了起來,那等振奮之狀,令一眾侍候在殿中的諸王以及重臣們全都情不自禁地對不在場的李貞有些子嫉妒起來了。

“父皇,太子殿下能得此大勝,皆有賴父皇之宏恩也,兒臣不敢不賀。”站一旁的魏王李泰明知道不該在此時吃李貞的飛醋,可一聽老爺子如此夸獎李貞,心里頭卻依舊酸溜溜地難受得很,忍不住站將出來,索性將功勞全都劃撥到了老爺子頭上,說得倒是娓娓動聽得緊。

“是啊,父皇,若非前番父皇親征打疼了高句麗小兒,此番太子殿下也難成此大勝,此皆父皇先有鋪墊之故也。”李泰話音剛落,李恪立馬出言附和了一聲,狠狠地埋沒了李貞之功的同時,大大地拍了老爺子一回馬屁。

瞧這哥倆個一唱一和地,渾然就是將軍國大事當兒戲耍了,聽得一眾大臣們直皺眉頭,偏生老爺子卻聽得很開心,自是無人敢在此時站將出來唱反調了的。

“父皇明鑒,見天就要中秋了,又恰逢前線捷報連傳,是該好生慶賀一下才是。”李恪哥倆個方才唱罷,蜀王李愔立馬從旁閃將出來,也湊了回趣。

“嗯,好,愔兒斯言甚是,即如此,那就定在中秋,賜宴承天門,朕要大會群臣,與民共樂。”李世民的心情顯然極好,笑呵呵地便應承了下來。

“父皇英明!”

“陛下圣明!”

諸王與眾臣一見李世民如此開心,自是不會出言掃興,各自稱頌不已,唯有紀王李慎沒有站將出來,反倒是臉上露出了猶豫之色,沉吟了好一陣子之后,還是漲紅了臉站了出來道:“父皇,王太醫有言,飲酒對您的龍體怕是有礙,這中秋夜宴您看……”

“十弟,爾這是甚用心?嗯?難得父皇開心,爾竟如此胡言亂語,實為忤逆!”紀王李慎話音剛落,李愔立馬毫不客氣地出言叱責道。

“十弟,爾這話是從何說起,王太醫何曾說過不可飲宴,莫非父皇行事還得由爾做主不成?”李愔話音一落,李泰立馬大刺刺地跟著斥責了起來。

李慎膽子素來就小,先前鼓勇站將出來早已將勇氣耗盡了,這會兒一見兩位兄長不分青紅皂白地便出言指責自己,登時便慌了神,面紅耳赤地道:“我,我沒有……,父皇,兒臣,兒臣只是,啊,只是擔心父皇龍體,絕無他意啊,父皇……”

“四弟,六弟,爾等切不可如此說法,十弟也是出于一片好心嘛,就算是有錯,心也是好的,父皇自會有公斷,不必如此計較罷。”李世民尚未開口,站一旁的李恪卻站出來打起了圓場,可那話聽起來卻是偏袒李泰、李愔哥倆個,簡直跟拉偏架也無甚區別了的。

中秋夜宴原本是好事一件,可被這幫兒子一瞎攪合,味道立馬全變了,鬧得李世民不禁有些子悻悻然,這便無趣地揮了下手道:“罷了,此事就這么定了,東河。”

侍立在床榻邊的柳東河一聽老爺子點了自己的名,忙不迭地站了出來,躬身應諾道:“奴婢在。”

“此事就交給爾去辦,凡在京六品以上皆可參與,爾這就去安排罷。”李世民略有些子不耐煩地揮了下手道。

“是,奴婢遵旨。”老爺子下了令,柳東河哪敢怠慢,緊趕著應了諾,退出了大殿,自去安排相關事宜不提。

“朕有些乏了,爾等都告退罷。”待得柳東河退下之后,李世民環視了一下諸人,怏怏地揮了揮手,示意眾人自行退下。

“父皇圣明,兒臣告退。”眾人見李世民下了逐客令,自是不敢再留,各自躬身告退。

“嗯,爾等須知,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罷了,都下去罷。”眾人剛向后退,李世民突兀地說了一句很有些子莫名其妙的話,弄得一眾大臣皆滿頭霧水,誰也不清楚李世民這話里到底藏著些甚話,而諸王則全都臉色微變,卻又不敢出言相詢,只能是各憋著一肚子的心思退出了大殿,各自打道回府去了。

“來人,宣長孫無忌勤政殿覲見”一眾大臣退下之后,李世民臉色陰沉地盯著殿門的方向沉默了良久,突地咬著牙宣了一聲,自有一眾貼身小宦官們應承著跑去宣召不提……

長孫無忌這些日子來一直很累,不單是生理上的累,心理上更累——自打李貞奉旨出征以來,所有的政務全都壓到了長孫無忌的身上,每日里竟是些處理不完的政務不說,還得城里城外地來回跑,每天都是天不亮就得起,回府則必定是夜色深沉,除了諸遂良之外,滿朝文武竟無一人可以協商的,這還不算,還得盯著那幫皇子,免得這群手中掌權的家伙暗中搗亂,如此一來,想不累都不可得了的,故此,從紫宸殿中陛辭出來,長孫無忌拖著腳走在了最后,直到一眾大臣的馬車都已消失在了山腳下,長孫無忌這才慢悠悠地走出了宮門,也沒理會一眾迎上前來的家仆,望著彎彎的山道,長出了口氣,低著頭向馬車行了過去。

“司徒大人請留步。”就在長孫無忌即將邁上馬車的那一瞬間,一名中年宦官領著兩隨從急匆匆地從宮門里跑了出來,急切地呼喚著。

“嗯?”長孫無忌回頭一看,認出了來者乃是李世民身邊聽候使喚的秉筆宦官劉和,心中登時便是一動,輕咦了一聲,皺著眉頭轉回了身去,緊走一步,而后矜持地站住了腳,淡淡地開口道:“劉公公叫住老夫可有何見教么?”

劉和雖是李世民面前聽用之人,可哪敢跟長孫無忌擺架子,一聽長孫無忌發問,忙不迭地先躬了下身子,表示歉意,而后挺了挺腰板,拖腔拖調地宣道:“圣上口諭:宣長孫司徒勤政殿覲見。”

“臣遵旨。”一聽是李世民的口諭,長孫無忌自是不敢怠慢,躬身接了旨意,而后看了劉和一眼,斟酌地出言問道:“陛下可有旁的交代么?”

“不曾。”劉和恭敬地應答了一聲,而后一擺手道:“司徒大人,您請。”

“嗯,有勞劉公公了。”長孫無忌隱約猜到了李世民此番宣召的用意,心里頭不禁一陣發沉,可畢竟城府深,面上卻依舊是淡定得很,對著劉和點了點頭,拖著腳便再次行進了宮門,向勤政殿趕去。

“老臣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長孫無忌一走進勤政殿,入眼便見李世民正斜躺在胡床上,而其床榻之旁還有一張小床,其上躺著的赫然是久已告病在家的房玄齡,除此之外,便是連個侍候的宮女宦官都沒有,心里頭猛地“咯噔”了一下,卻不敢多問,忙搶上前去,恭恭敬敬地給李世民見禮不迭。

‘輔機啊,這里沒有外人,爾就不必拘那些虛禮了,平身罷。”李世民深深地看了長孫無忌一眼,一揮手,很是溫和地說道。

“是,老臣遵旨,謝主隆恩。”長孫無忌并未因李世民的話而有所懈怠,依舊是恭敬地行完了大禮,這才起了身,垂手站在一旁,一副恭聽李世民訓示之態。

“輔機啊,朕老了,爾也不年輕了,歲月不饒人啊,想當年,你我二人總喜歡攜手而游,那時分朕可是懷念得緊啊,哦,還有觀音婢那小丫頭總跟我等后頭嬉鬧,朕每一想起,總覺得就像是在昨天啊,呵呵,老嘍,老嘍……”李世民眼角潤濕地絮叨著,說到末了,兩行老淚竟流淌了滿面,以致哽咽著再也說不下去了。

“陛下,您……”長孫無忌乃是李世民總角之交,自幼一塊長大,又一塊打拼下大唐之江山,此時聽李世民說得如此動感情,心里頭自也是感慨萬分,一時間竟找不出甚合適的話來安慰傷感中的李世民,嘴角哆嗦了半晌,竟無語而凝咽,只是陪著李世民默默地垂淚。

這郎舅倆各自傷感著,默默地躺著的房玄齡也想起了當初投奔李世民之后的君臣際遇,同樣是感慨萬千地流下了熱淚,一時間大殿里竟滿是傷感之情,咽泣之聲不絕于耳,到了末了,還是李世民最先回過了神來,用寬大的袖子抹去了臉上的淚痕,目光炯然地看著長孫無忌道:“輔機,朕往日最信任之人便是爾了,而今朕依舊能信著爾么?”

“陛下,老臣之心可昭日月,愿為陛下生,亦可為陛下死,縱有千難萬阻,但凡陛下有令,老臣無有不從者!”長孫無忌一聽李世民此言問得蹊蹺,心頭登時便是一驚,忙跪倒在地,高聲賭咒了起來。

“輔機不必如此,朕信得過,朕若是連爾都不信了,這滿朝文武還有何人可信哉,快起來罷。”李世民吃力地坐直了身子,很是動感情地虛抬了下手,款款地說道。

“陛下,老臣,老臣……”長孫無忌一聽李世民如此說法,原本止住的淚水再次滾滾地流淌了出來,淚眼朦朧地看著李世民,竟不知該如何表忠心才好了。

“輔機不必說了,爾之忠心朕一向是知曉的,可有些人拿著朕的俸祿,卻不干人事,專營茍且也就罷了,竟敢欺朕老病,是可忍孰不可忍!朕給爾看一樣文章。”李世民話說到這兒,從錦被中取出一份貼去了姓名的折子,一只手擲給了長孫無忌。

“啊,這,這……”長孫無忌攤開折子一看,心登時就涼了半截,那上頭寫的赫然是江南宋州糧草轉運之事,竟有人假借戶部之名,給宋州刺史王波利發了份公函,要求宋州暫緩往前線調撥糧草,一切待中秋之后再行定奪,更可怕的是這份公函上竟然有著他長孫無忌的簽名。

“輔機不必驚慌,朕知曉此事與爾無關,那上頭的簽名絕非爾之手筆。”李世民不待長孫無忌出言解釋,咬著牙,獰笑著說道。

“多謝陛下明察,老臣疏于政務,死罪,死罪!”長孫無忌一聽李世民如此說法,心中稍安,可還是吃不住勁地跪了下來,磕著頭請起了罪來。

“罷了,朕這一病倒,諸事皆壓在爾之身上,縱有疏忽,卻也難免,朕不怪爾,起來說話罷。”李世民默默了良久之后,無力地抬了抬手,示意長孫無忌起身。

“老臣謝主隆恩。”到了此時,長孫無忌已確定李世民召自己前來的確實用心了,不過在李世民沒有點明之前,他自是不敢隨便置啄,老老實實地站了起來,默默地退到了一旁。

李世民掃了長孫無忌一眼之后,將目光投向了臥倒于床的房玄齡,待得見房玄齡若有若無地點了下頭之后,臉色一凝,也不開口,只是重重地擊了下掌,但見殿中人影一閃,一身黑衣的宮中侍衛副統領吳升已悄然出現在了大殿之中。

“奴婢叩見陛下。”吳升木然著臉,大步行到大殿的中央,對著李世民恭敬地行禮道。

“免了。”李世民不動聲色地吭了一聲,而后略一沉吟道:“吳升,爾且將所知消息一一說來,好叫司徒大人知曉。”

“是,奴婢遵旨。”吳升恭敬地行了個禮,挺直了腰板,沉著聲道:“據查,貞觀二十一年四月初九,均州富戶陸庭堅自稱欲網京師經商,攜家中健仆兩百二十余人并招募百余壯漢離均州進京;四月二十,均州富戶程嘯鳴自言上潼關要賬,攜健仆兩百五十余人離均州,目標直指京師;五月初一,均州鹽商王耀自言欲通西域,領健仆三百三十余人離均州,目下遷延于京師;五月初三,均州刺史司馬誠上表朝廷,言及均州發現祥瑞四穗道,特派一營兵護送上京……,另,據岐州刺史萬達明密報,岐州白云觀大行法事,聚眾兩千余,言及欲進京還愿,目下聚集于城西青峰觀中;再,據隴州消息,安西大都護府派一營騎兵護送貢品進京,前日已過隴州,明日即將屋書龍敵無抵京;燕記商號數月以來借口生意不佳,減少往安西之商隊,目下足有六支商隊賦閑在京,總計約有兩千余眾,其中不凡江湖好手……,七月二十七日,戶部侍郎蘇勖會同吏部侍郎崔仁師、刑部尚書蕭隆齊聚魏王府密議,七月二十九日,戶部下文宋州,調整糧草劃撥之期限……”

吳升的口才并不算好,這一口氣說將下來,全都是一個腔調,語氣殊無變化,然則長孫無忌卻聽得膽戰心驚,額頭虛汗狂冒不已,一雙眼里滿是惶急之色,卻沒敢出言相詢,好容易熬到吳升將所有情報詳述了一番,背心已全被汗水給打濕了,腿腳也不由自主地哆嗦了起來,愣愣地看著李世民,實不知道該說啥才好了。

“聽聽,爾等都好生聽聽,朕還沒死呢,一群混賬行子就等不及了,朕這是養兒子么,朕養的是一群老鴰啊,養條狗還能跟朕搖尾巴討好,養這群畜牲,就只會啄朕的眼,朕,朕……氣死朕了!”李世民越說越氣,越說越傷心,一口氣喘不上來,整個身子竟重重地往后倒了下去。

“陛下!”

“陛下!”

一見李世民倒下,殿中三人全都驚呼了起來,倒是吳升眼疾手屋書龍敵無快,一個縱身躍上前去,一把攙扶住李世民的身子,焦急地叫了起來,而臥床不起的房玄齡也焦急地要爬起身來,卻不料久病無力,竟一頭栽倒在床下。

“來人,快傳太醫!”長孫無忌見狀,不管不顧地便高聲喊了起來,霎那間守候在殿外的侍衛以及宦官們蜂擁地便沖進了殿中,整個場面一時間竟就此大亂了起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