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宅男當崇禎  第五章 準備練新軍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百度宅男當崇禎 | 云和山的此端   作者:云和山的此端  書名:百度宅男當崇禎  更新時間:2024-06-05
 
(圖:孫承宗像)

文華殿里,崇禎坐在龍椅上,面無表情。

枯燥的太監聲音響起。

“巡撫宣府右都御史秦士文報:插漢兒即虎墩兔憨爭哈喇慎所分部落,謀犯塞……”

太監的聲音不急不慢,徐徐道來,如果不是聲音中參雜了一絲的尖銳,你很難想象這是一位太監在朗讀。

楊改革只覺得頭暈,只一個上午,就覺得頭暈眼花,這奏折里的話實在是太難懂了,深奧,生僻,搖了搖頭,問道:“等等,這殺胡堡在那里?歸化城又在哪里?那個什么插汗兒又是什么?”

內閣的幾位大學士面面相窺,都不知道該怎么回答皇帝的話。

楊改革搖搖頭,說道:“地圖呢?上大地圖,把他掛在朕的前面,朕才知道那個什么歸化城在那里,還有殺胡堡在那里。”

內閣大臣連忙叫人找來地圖,匆匆忙忙的掛在了文華殿的柱子上。

楊改革走到地圖邊上一看,地圖雖然粗糙,也畫得不是很準確,但是好歹也知道了大致在那里,絕對的純手工。想了想,估計就是后世的山西大同到內蒙古的呼和浩特那里了。

“怎么蒙古這種廢柴都可以打劫我大明朝嗎?眾位卿家有什么看法和意見?”楊改革無語,連蒙古那種廢柴都可以在自己家里打劫,實在是叫人無語。真的是沒有最爛,只有更爛,純粹的比爛。

內閣大臣都不作聲。沒人知道該怎么辦,組織大軍殺回去?一沒錢,二沒人,沒錢就不用說了,沒人,廣寧之敗,把大明朝拿得出手的精兵都耗空了。這才幾年?根本就沒有拿到出手的官軍來。

看樣子內閣大臣是沒有什么好辦法了,都默不作聲,楊改革嘆了口氣,道:“這個事就跳過吧。下一個話題,記得用簡單的白話把事情盡量簡單的說清楚,不要老是把事情搞得那樣復雜,朕傷腦筋啊!”

楊改革扶了扶額頭,看文言文的繁體奏本,對于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二十一世紀宅男來說,確實是一件無比痛苦的事。

那位負責宣讀奏本的太監又繼續說到:“戶部主事劉鼎卿劾大學士黃立極。”

楊改革又有點頭疼了,這戶部主事是干嘛的啊?這大學士黃立極是誰啊?好像我也不認識啊!不過這尚書下面好像是侍郎,侍郎下面員外郎了,再下面才應該是主事吧,這好像差了好幾級,嘿嘿,有意思,處級告部級,膽子挺肥的。算了,既然都不太懂,那就跳過了。

楊改革揮揮手,內閣的大臣們算是松了口氣,知道這表示皇帝不討論這事了。楊改革不知道這其中的那一位是黃立極,奏章上面就是彈劾他的。

接下來比如什么釋放薊鎮總兵備道耿如杞,官復原職。

楊改革之覺得頭大:“這個問題你們內閣自己考慮吧,給你們三天時間,限期完成。如果有不同意見,就投票,少數服從多少,明白?”

對于這個問題,楊改革是一點印象也沒有。

“臣等明白。”一干大臣對皇帝的放權行為表示十分的贊同。

“下一個。”楊改革又揮揮手。

一個上午下來,楊改革有點想死的感覺了,不過還是堅持了下來,知道自己這是頭幾次,不太熟悉的緣故,慢慢的就熟悉習慣的。

和孫承宗學習兵法,按照楊改革的說法,實在是沒有太多的東西要學。

楊改革認為,自己怎么也是從二十一世紀穿越來了,兵法在他眼里那就是渣啊,在楊改革看來,打仗勝利的關鍵就是怎么將更多的攻擊力投送到敵人的身上去。

沒有足夠的實力,再先進的兵法也是渣。

孫承宗對自己的這位皇帝學生也是驚嘆中帶著哀嘆。真是個天才,可惜是位皇帝。不然馳騁沙場,也是一員能流芳百世的名將。

“孫師傅,這些兵書朕基本都大致的看了一下,也聽您給朕講解了過了,朕心里也有了一個大致的概念了,似乎不用再學了……”楊改革這樣說到,楊改革實在是不想再學什么兵法了,太痛苦了。

“哦,陛下,有什么心得嗎?”孫承宗問道。

“孫師傅,在朕看來,一只軍隊能打勝仗的關鍵因素在于三點,紀律、意志、組織這三種要素,這三要素有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將更多的殺傷力作用于敵人身上,直到敵人崩潰。”楊改革大膽的用未來的觀點忽悠孫承宗,楊改革要的是盡快的組建新軍,而不是和孫承宗學習什么兵法,正兒八經的學習兵法,沒有個十年八年根本不會出師,可惜崇禎二年野豬皮就要進關了,這絕對等不起的。

“陛下,說說您的看法。”孫承宗有點疑惑,帶著凝重的問道。

“這三種要素組成一個完美的組合,目的就是把軍隊的殺傷力投送到敵人身上,先說說組織吧,十個普通的小兵由一個小旗管理著,五個小旗上面有一名總旗,總旗上面有百戶,百戶上面有千戶,千戶上面有參將,指揮使。這就是組織,沒有了組織,任何軍隊都不叫軍隊了。”

“紀律嗎,一只軍隊紀律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這支軍隊的戰斗力,比如岳家軍的紀律就非常強,寧可睡在街上,也不會進百姓家里,比如本朝的戚大帥的戚家軍,可以站在雨中一兩個時辰不動一下。紀律就非常的強,強悍的紀律可以使他們在戰場上忘乎所以,只記得紀律二字,可以在敵人的鐵騎沖鋒之下仍然按照規定列隊,搏殺,只管向前,他們的戰斗力也將非常強,例如安營扎寨,守城沖鋒,這些都是紀律的一種體現,可以視為戰爭紀律。”

“意志,一只軍隊的戰斗力(殺傷力)靠的是戰斗意志來釋放的,盡管是一只很強的軍隊,但是如果沒有很強的戰斗意志,那也是沒有多少戰斗力的,最強的意志是信仰,愿意為某種信仰,信念去自愿犧牲,例如保家衛國,這樣的意志力是最強的,接下來才是金錢,物質方面的,充裕的物質保障,比如月錢,燒埋錢,賞銀,榮譽,升官,這些都是增強作戰意志的手段,強烈的作戰意志,能保證一支軍隊在只有一個人的時候依然在戰斗。有了這三樣,這只軍隊已經是一只強悍的軍隊了,如果再配給足夠殺傷力的武器,將會是一只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強軍……”

……

孫承宗沉默了好一會,才道:“陛下果然是天縱之才,對于兵法居然有如此的看法,實在是令老臣汗顏,老臣已經沒有多少東西教陛下了。”孫承宗也挺郁悶的,皇帝才讀了幾天的兵書,好像比自己讀了幾十年的兵書還要厲害。天才?

“孫師傅,朕準備練新軍,但是沒有合適的人選,所以想請孫師傅幫忙。”楊改革道。

“新軍?難道陛下認為現在的軍隊已經不能用了嗎?”孫承宗問道。

“孫師傅,難道你覺得現在還有那個衛所那只軍隊有戰斗力?”

“呃!這……”孫承宗本是文人,但是在軍中混得久了,對于目前大明朝軍旅的情況比較了解。要說還有那只軍隊很有戰斗力,孫承宗自己也不相信,有戰力,僅僅能相對而言,實際和東虜打起來,根本不夠看。

“孫師傅,大明朝已近是積重難返,衛所軍的戰斗力幾乎沒有,所以,訓練一只新軍已經刻不容緩,只有這樣,才能承擔起保衛我大明朝的重任。孫師傅覺得呢?”楊改革道。

“唉~陛下,臣盡力而為吧……”孫承宗倒是很爽快的就答應了。實際孫承宗自己也有訓練新軍的打算,也上過奏本,現在皇帝要訓練新軍,孫承宗倒是不阻攔。

“給,孫師傅,這是朕這幾天根據一些心得寫的一點東西,孫師傅看看。”楊改革遞給了孫承宗一本薄薄的小冊子。

“這是?”孫承宗翻看小冊子,扉頁上寫著新兵操練手冊。

“這是朕最近一段時間的心得,把它寫了下來,就集成了這一本小冊子,孫師傅看看,如果新軍招來,還請孫師傅按照冊子上面的內容來訓練新軍。”楊改革給的那個小冊子是根據自己印象中軍訓的內容和看了N多年小說得出的內容。無外乎就是加大體能訓練,天天吃肉。訓練內容不外乎列隊,站軍姿,行進,然后是格斗、武器訓練,最后進行實戰演練,大約半年的時間,就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士兵了。

總體來說,相當的粗糙,幾乎只有一個大綱,聊聊幾句話,說得白一點,這就是胡扯。

孫承宗自然看得直皺眉頭,但是看了一會,卻也看到了閃光點。雖然這個什么訓練大綱相當的粗糙簡單,但是絕對實用。沒想到皇帝還是有幾下的,能抓住這些,也算是難為皇帝的。

孫承宗看了一氣,道:“回稟陛下,臣以為,此雖然簡略,卻也算是抓到了一些重點,如能和我朝戚繼光的練兵實紀紀效新書結合起來,也算是不錯的練兵之法了……”孫承宗點評道,這個說辭,已經算是相當給皇帝面子了。

“呃,這樣啊!那就按照戚繼光的辦吧。”楊改革看孫承宗的樣子,貌似是對自己的練兵之法不太感冒,知道自己的練兵方法上不得臺面,也就按照孫承宗說的辦了。

“臣領旨!”孫承宗答應道。

“孫師傅對這次新軍的招兵有什么看法?”楊改革又問道。

“新軍的招兵?皇帝可從各衛所中抽調精銳,也可以重新招募。”孫承宗道。

“孫師傅,是這樣的,朕認為新軍最好是沒有沾染衛所軍那些腐爛氣息的農民比較好。”楊改革道。

“陛下是要招募良民嗎?這個確實可以避免沾染上衛所軍的壞秉性。”孫承宗問道。。

“另外,孫師傅,您不覺得這幾年的天災人禍越來越頻繁了嗎?”楊改革問道。

“陛下,這天災和人禍和這招新兵有什么關系嗎?”孫承宗一頭霧水。

“孫師傅,朕準備在受災的地區招兵,這樣一來,那個地方有能力,不甘心等死的年輕人就會被抽出這個地方,也就降低了這個地方造反的可能性,另外從賑災效果來說,如果某地有幾千人領軍餉,朕想這個地方的人更加容易活下去,能活下去也就不容易造反,孫師傅以為呢?”

孫承宗沉凝了一下,道:“皇上,可行。”很簡短。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