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宅男當崇禎  第一百三十六章 釣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百度宅男當崇禎 | 云和山的此端   作者:云和山的此端  書名:百度宅男當崇禎  更新時間:2024-06-08
 
第一百三十六章釣

楊改革悶在心里狂笑,自己是皇帝,殿試考什么,自己還能不知道?

就連一邊的王承恩也偷偷的嘲笑起來,這個問題,可真的問對了人了,這天下,也就一個人知道這殿試考什么,這個人,就是當今的皇帝陛下,就坐在你們面前,有眼不識泰山啊!你們這群人。

“這位兄臺,我說考國事,考賦稅方面,是有根據的,據說如今戶部每年虧空數百萬兩,皇上想必焦急萬分,今有外族虎視眈眈,需要征剿;內有天災延綿,如何不考稅賦方面的呢?”楊改革把自己殿試的題目,就這樣,在大庭廣眾之下,說了出來。不過,即使如此,別人也未必信。

“百度兄說得有理,想我朝如今內憂外患,稅賦不足,邊關缺糧缺餉,皇上必定會為此事憂愁,想必,會考些這方面的事,我等倒要在這方面多下工夫。”葉自根也附和楊改革的意見。

“百度兄說得有理,如今國事艱難,據說,陛下夢中有神人托夢,告知,北方數省,會連綿十幾年的干旱啊!如此看來,皇上必定會為稅賦,賑災煩憂,必定會為將來做準備,而此次我等恩科進士,必定是未來十數年陛下的臂膀,所以,余以為,皇上必定會問有關賦稅之問題,必定會問災荒之事啊!”這個人的思路也不錯,看問題看得很清楚。

一說到皇上夢中神人告夢,這群人的八卦心理就爆發了。開始嘰嘰喳喳的討論神人告夢之事。

“據說,此事極為靈驗,上月二十三日,陛下當堂就預測了陜西會發生異象啊!那時候陜西還沒有發生異象,陛下以預測之后,陜西那邊的天馬上就大變,天赤如血,將大地照得一片血腥,異常恐怖,乃不祥之兆啊……想皇上乃真命天子,說的話自然是天意,口含天憲,話出天即改啊……”這個人的崇拜和迷信心理十分的重,說的話帶著幾分玄幻色彩,楊改革聽了,心里好笑。自己不過是根據歷史記載,天氣預報而已,有那樣玄幻嗎?要不要自己來個張口就是一掛“天河”?貌似這個才算牛呢。

“嘖嘖,此事確實如此,我也聽說了,據說,皇上說了之后,朝堂上的諸位大人都不信,好多都派人到陜西去了呢,不過還沒到陜西,陜西那邊就傳來消息,陛下的話,果然是應驗了,傳的神乎其神,都說陛下有神人護佑……”

預測陜西天象這件事,如今,在這大明朝,恐怕已經是全民皆知了,成了街頭巷尾討論的話題,楊改革很高興看到這樣的效果,當時為了追求效果,故意明刊天下,為的就是這個效果,全民都知道陜西要干旱,要走的趕快走,要搬的趕快搬,減輕陜西的賑災壓力。

“哼!子不語怪力亂神,圣人的話,大家都忘記了嗎?皇上雖然是天子,也不可能胡亂改天逆命吧。”剛才那個嘲笑皇帝給大家開天文,開農課的人,果然和其他人不一樣,對皇帝很“蔑視”。

“徐一范,你敢懷疑、藐視當今天子,哼哼,小心隔墻有耳,被東廠的人請去喝茶,哦想起來了,只有錦衣衛才會請人喝茶,這東廠,可沒錦衣衛那樣文明好說話……”這個人和剛才出言的那個徐一范算是對上了,兩個人爭鋒相對。

囧!錦衣衛辦案很文明,請人喝茶,這個,楊改革才想起來,這個貌似是自己的發明。為了“請”那些不肯交銀子的人“爽快”的交銀子,楊改革給方弘瓚支過招,對于不肯交銀子的“釘子戶”,可以先把人請到茶樓喝杯茶,談談天氣,聊聊人生美好的道理,這些人,恐懼錦衣衛的恐怖,一般都會立刻覺得天氣很好,人生很美好,很“爽快”的交銀子了。

歷來錦衣衛都是恐怖的代名詞,什么時候這樣溫柔過,這里面肯定有陰謀,大部分人自己嚇自己,“爽快”的交銀子了。所以,楊改革的贖罪銀才收得如此的爽快。

“萬戶侯,你……”那名被叫做徐一范的人雖然很惱火這萬戶侯的話,但是更是慌張的左右顧盼,生怕真的有東廠的人在場,這話要真的被人聽去,那不說挨頓打,吃幾天牢飯,如果丟了到手的進士,可就劃不來了。四顧了一會,發現沒人像是東廠的人,又才安下心來。

“一范,當心,禍從口出。”一邊的葉自根也提醒徐一范,這懷疑,蔑視天子的話,還是不要說的好。

“多謝字根兄提醒!受教了。”說完,徐一范還給葉自根拱了拱手,算是行禮。

葉自根還沒說話,旁邊的萬戶侯又開口了:“唉這就怪了,出言提醒你的明明是我萬某,你怎么之謝自根兄,不謝我啊?”

“你……”徐一范被擠兌的臉紅耳熱,但是這確實是事實,確實是萬戶侯提醒自己的,既然謝過了葉自根,卻不謝萬戶侯,也說不過去,又只好憤憤的說了聲:“如此,就多謝萬兄提醒了。”

“呵呵,不謝,不謝!”萬戶侯得意洋洋的拱拱手回禮。

其實,和皇帝出行的人當中,除了錦衣衛,還有東廠的人,如果不是皇帝和他們言談甚歡,他們早就沖上去,一把揪住那個口出狂言的家伙往東廠里丟了。雖然恨得牙癢癢,卻不敢表露出來,只當沒看到,沒聽到,在外人面前可以張牙舞爪,在皇帝面前,還是乖一點,這東廠的頭子九千歲,剛被皇帝弄下去呢。

這群人,還是蠻有意思,有點“活力”,楊改革看著這群還算“年輕”的預備役官員,覺得這大明朝,未來說不準還得靠他們呢。

小小的語言沖突結束了。

葉自根向楊改革問道:“百度兄,我看你對此次殿試,如此的肯定,莫非……這宮中有關系?”對于殿試,決定貢士名次,決定自己命運的考試,葉自根顯然準備刨根問底,打探清楚,朝堂之上,離他們這些準進士們,還是有點遠,都希望找到一些內幕消息。

其他人見葉自根問內幕,都眼巴巴的望著楊改革,希望這位“權貴人士”,能爆點料出來。

“呵呵……”楊改革見眾人都眼巴巴的看這自己,笑了笑,道:“這個自然是有點準頭了我才敢說的,不是十分,起碼八九分亦不遠了。”楊改革裝模作樣,說什么八九分,其實,自己就準備考這個。

“呔……”

“嗡……”茶樓的這個角落,一陣細細的交談。

一位士子好奇的問道:“百度兄,你可見過皇上?”古代社會,見皇帝還是一件很稀罕,很難的事,能見到皇帝,都是有本事,有權利的人。這個人看樣子是準備考考這位“權貴”有大的能耐。

見皇帝?王承恩的眼中,帶著一絲的不屑,自己家的公子就是皇帝,還要什么見?

“呵呵,說到見當今的皇上,這個,對我來說真的不難,只要我想,幾乎隨時可以見到皇上。”楊改革用茶杯里的茶水,照了照自己的影子,心道:貌似,我這不是又見到了一次嗎?

“哇!”

“哇……”

眾人聽說楊改革如此說,羨慕的不得了,隨時能見皇帝,這得和皇帝親到什么程度啊!紛紛猜測這位公子是哪家的王孫。

當下,就有人忍不住問道:“公子恕在下魯莽,敢問公子的府上?”這個人實在忍不住問楊改革是誰了,雖然可以肯定楊改革是權貴,但是不確定他是那一位,心中還是有點癢癢的。

“呃!這個,祖上蔭庇,祖上蔭庇,不說也罷,不說也罷。”楊改革肯定不能說,想想,我祖上有朱八八,有燕王,有萬歷,他們不是住在南京那邊,就是住在北京的紫禁城里,這能說嗎?

一眾人,雖然沒有問出楊改革的具體是那個府上,但是越見他隱瞞,就越覺得他神秘,身份高貴,不少人都眼冒星星,眼中帶著狂熱,這不進京,不知到官小,這進士,出了京城,那還算是個人物,但是在這京城,連個屁都不是,七品官的預備役,比芝麻還小。

那個叫徐一范的見楊改革奪了他的風多,出言引開討論楊改革是誰的話題,道:“見皇上,這有何難?要不了多久,諸位可都是進士了,到時候,是要面圣的,就可以看到陛下了,一睹陛下圣顏。”徐一范被別人捧慣了,見別人奪了自己的風頭,心中不岔。

徐一范說的是真的,但是顯然,別人能隨時見到皇帝,可就算是當了進士,有些人一輩子也就能見到皇帝一次呢,很多人對如此打斷話題表示不同意,不高興。

“徐兄,可不能如此說,想我等會試成績靠后,即使中進士能面圣,也不過遠遠的看一次,今生還有沒有機會面圣還兩說呢,百度兄,當真乃貴人也……”這個人會試的成績靠后,如果沒有太大的變化,一般進士排名也靠后,所以,要說面圣,也不過遠遠的看一眼,然后等著吏部打發到一個邊遠小縣里當縣令什么的,這一輩子,要再面圣,那得需要相當多的機遇了。

見這個人說得悲傷,葉自根又開解道:“兄,不要如此消極,想我等今科的進士,乃當今天子的元年恩科,我瞧陛下乃有為之圣主,必定會有所作為,所以,必定需要我等恩科進士依為臂膀,所以,我等切不可沮喪,失了朝氣,沒了斗志,要好好努力,又朝一日,為圣上分憂。”

葉自根的話,得到了一群人的支持,場面,再次熱鬧起來。

楊改革見他們議論得很熱鬧,想了想,道:“諸位,聽我一言,既然今年恩科多半會考國事,考稅賦方面的問題,那大家不妨說說,看有什么好建議,或者好謀略,如果好,我倒可以做個牽線搭橋的,順手遞到皇上那里去,說不準,皇上看了,龍顏大悅,這考試的名次倒是其次,入了皇上的法眼,受用無窮啊!”

楊改革拋出了誘餌,用皇帝的親睞釣這些貢士。

“嘩!”眾人一聽說這位貴人能給皇帝遞條呈,奏疏,都激動起來,如果如同這位貴人說的,皇帝事先看中了,入了皇帝法眼,這進士的排名,能上前不說,這日后的待遇和前途,也大不同啊!紛紛圍攏過來,眾星拱月一般,把楊改革圍在中心。

“真的嗎?《138看書網》?再說,如果百度兄把我等的條呈遞給皇上,朝中大人們,不會對我們不滿吧。”一個士子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也對這種越級上奏言朝事表示了擔憂,犯忌諱啊!

“這絕對是真的,我還不至于拿這事騙你們,見皇帝,對我來說,如家常便飯一般啊!順手遞個奏本,條呈什么的,也不難,想如今,你們也是準進士,將來的天子門生,門生給老師交‘作業’,別個能說什么?當然,宮禁森嚴,就是我,我也不能多帶,帶的幾個條呈已經是極限了,所以,只能選幾個好的……”

楊改革說了一大堆,把這群準進士們,說得熱血沸騰,躍躍欲試,如此好的捷徑不走,實在是蠢貨啊!一群人已經開動腦經,準備把心中的才學展現一番。

不是楊改革不能多帶幾個條呈,而是逼這些準進士拿出最高的水平,否則,都寫一些歌功頌德東西,根本就沒有價值,只有造成競爭的局面,他們才能拿出干貨。

邊說,楊改革邊用茶杯里的水照照自己,心中默念:這不又見了一次嗎?你們還懷疑我。

“嘖嘖……不錯,百度兄說得有理,想我等,日后必定乃天子門生,這門生給老師交‘作業’,想來,也是可以的!”

“對,對,對,可以,可以……”

“嗯,不錯,不錯……”

眾人剛開始還對這越級的遞條呈言國事有點擔心,這多少犯點忌諱,如果對自己的人生造成不必要的影響,那就劃不來了,現在聽楊改革如此一說,都把心放了下來了,有了這說法,誰也不能說他們什么。

既然沒了后顧之憂,一群人開始議論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了。

“余以為,這稅賦,還得從田稅方面入手啊!……想我大明朝,有田畝數億畝,每畝多加個幾厘,一分的稅,這戶部的虧空填滿了不說,這邊關打仗,賑濟災民,都綽綽有余啊!”一個人率先就說了,說完,意志滿滿的看著楊改革,希望楊改革給個高點的評價,如果能入了皇帝的法眼,這個人決定給這位貴人,百度兄磕幾個頭。

楊改革聽完,就下了結論,戰略上是錯誤的,但是戰術上,是可行的。朝廷現在也在這樣做。不過楊改革的評論,卻是另外一回事:“這位兄臺所言不錯,想現在朝廷也正在如此行事,這位兄臺所言和朝廷所做不謀而合,果然是有幾分本事啊!管家!”

“小人在。”站在一旁的王承恩連忙過來答應。

“叫人記下這個建議,呆會和其他諸位的建議做下比較,如果優勝,替我收拾謄抄一下,我好帶進宮去,給皇上瞧瞧!”楊改革如此吩咐王承恩。

“小的遵命。”王承恩明白了,這皇帝是準備在這些“年輕”人當中,選一些可用之才啊!王承恩連忙安排人負責謄抄這些士子們的發言,并注上名號。

旁人一看第一個開口的居然有如此待遇,都忍不住,紛紛開口,希望被這位貴人看中,然后走捷徑,帶進宮去給皇上過目,給皇上留下一個好印象,自己這命運,算是要改寫了。

“余以為,皇上應該在鹽業上下功夫,重開開中法,如此,邊關就糧,災區賑災,都不愁亦。”這一位不是猛人,就是小白,敢開口說在鹽課上下刀子。眾人見他說完,都拿奇怪的眼光瞧著他,這個人可能也想起來自己說了什么,又連忙低下頭,裝作不在意的樣子。

楊改革看著蹊蹺,這鹽商莫非如此厲害?連這些將來一定做官的準進士也懼怕?也將這一位的言語記錄下來,并夸獎幾句。

一個人鬼鬼祟祟的說道:“聽說,前些日子,徐少保在乾清宮面圣的時候,當堂吐血,為的就是這鹽課之事……”聲音越說越小,最后沒了。

“噓!朝事莫言,朝事莫言……”葉自根連忙出言阻止,這件事,朝堂上下,正斗爭的激烈,皇帝都已經罷朝數日,外加弄吐血了一個帝師,要是牽扯進去,他們這群預備官員的身份,沒有一點自保的能力。其他眾人更是諱莫如深。

茶樓的情形,瞬間變得詭異。

楊改革心中也不爽,罵的,這件事,自己就是參與者,肇事者,受害者。見情形詭異,說到:“還有那位要說?”

茶樓上,才再次活躍起來。

“如是在下,當奏請皇上開海禁……”這個人的話說完,就獲得了一陣“唏噓”,話也說不下去了。

“葉某認為,陛下當免除北方賦稅,特別是陜西……派得力干臣去賑災……”這個人的話獲得了很多好評。

“徐某以為,皇上當清理吏治,嚴明法紀,正廉政之風……”這個人的話,又獲得了一陣的好評。

“萬某以為,當奏請皇上遴選大將,招募士卒,嚴加訓練,一舉蕩平邊寇,萬某愿意手提三尺青峰劍,……還我大明一個朗朗乾坤……”這個萬戶侯的話剛說完,就獲得一輪白眼,文人什么時候淪落到去干大將這種下賤活了?要說干干督師,那還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