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宅男當崇禎  第五百九十五章 定了個規矩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百度宅男當崇禎 | 云和山的此端   作者:云和山的此端  書名:百度宅男當崇禎  更新時間:2024-06-08
 
第五百九十五章定了個規矩

初三彈劾掉了兵部尚書,問題接著就來了。

沒了兵部尚書,如今這獻俘大典,處處需要用到兵部的大印,結果,諸多公務沒法辦了,把兵部的上上下下急的團團轉。

兵部衙門里,兩個兵部侍郎一起盯著案牘上那一堆的“公務”,頭皮發麻,這可都是要蓋兵部大印的,沒兵部的大印,就不算數,就是假的,可兵部如今沒了兵部尚書,他兩這個侍郎可不敢代替,所謂的名不正,言不順。

要是到了初五,誤了獻俘大典,那就是天大的大事,那些不繳稅派給皇帝的獻俘大典兜頭一盆冷水,可他們兩,就是直接往皇帝臉潑墨,真要到了明日還沒想出個辦法,估計兵部的人一個也別想討好,這兩個侍郎,就在這里互相看著,陪著這一堆的文牘發傻。

“哎……”其中的一個侍郎掀掉了自己的帽子,直搓頭皮,不斷的抓扯自己的頭發。

“還是再催催吧,這沒兵部尚書,這兵部里就沒有主心骨,真的到了明日,這滿兵部的人,一個也別想討好啊!”另外一個侍郎也憂心忡忡的說道,心里直罵曹于汴那個老東西不是個東西,好好的你硬要在獻俘大典之前搞倒劉廷元,現在你爽了,我們呢,可苦的不能再苦了。

罵曹于汴的人,不光光是他,差不多整個兵部的人都在問候曹于汴的老母親,這一手,實在把兵部坑慘了。

“哎……,想如今陛下定在氣頭上,即便是催……”另外一個侍郎直叫苦,皇帝昨日和曹于汴他們斗得那般厲害,如果皇帝發脾氣,故意不任命兵部尚書,那顯然,明天那獻俘大典的事就得黃了,到時候,那可是天下人側目啊!這大明朝可出了天下第一糗事了,估計朝廷得被人笑掉大牙,朝廷的臉面可以拿去拖地了,他們兩個,顯然得出來頂雷。

“那如何?難道我等二人在這里等死不成?”一個侍郎接口道,他們兩個,真的是倒了八輩子血霉了,本來在兵部干得好好的,接二連三的遇到明朝打勝仗,本以為會高升,那里料到,一場橫禍就先下來了。

“哎……,那就再催催吧。”其中一個侍郎又搓了搓自己的頭皮,如今也只能這樣了,又尋思著,如果還催不下來兵部尚書,那他可就得準備好辭呈稱病了,這兵部侍郎是干不下去了,看看天色,貌似還早,如果到了晌午,還沒解決的辦法,他就準備把手里的辭呈遞上去,晚了可能送不到皇帝那里去了。

文華殿。

楊改革也在和重臣們商量著兵部尚書的事,本來這事,也輪不著開小朝會商議,一般都由吏部推舉,然后皇帝挑選,可如今這情勢,如果今天不弄出個兵部尚書,怕到了明日,大家都沒法過日子,皇帝大概殺人的心都有了,這事,也不得不拿到小朝會上討論。

“啟稟陛下,兵部侍郎上奏,如今兵部有大批的文牘需要用印,沒有兵部尚書,明日的大典都成問題……”首輔施鳳來說道。

楊改革鄙夷的看了看曹于汴。

一些個重臣,也都把目光看向曹于汴。曹于汴昨日一舉扳倒了劉廷元,雖然風光無比,可到了今日,被眾人圍觀,也是被看得心虛不已,當然,表面上,依舊是一副錚臣的模樣,沒有一絲的后悔和異樣。

“諸位看看,該怎么辦吧?”楊改革不爽的說道。

“陛下,當任命新的兵部尚書,否則真的會出大問題。”一個大臣也說道,昨日雖然爭得比較厲害,可到了今日,沒有兵部尚書的問題顯露出來之后,有些人,也是一副焦急的模樣。

“陛下,當盡快任命新的兵部尚書。”大臣們紛紛發言道。

楊改革看到了曹于汴,心里依舊是有些不爽。

“那諸位就議一議,誰適合當兵部尚書吧。”楊改革說道。

眾人這次倒是沒議論,而是都看著吏部尚書。

兵部尚書見眾人都看著自己,倒是安然,立刻捧起一本奏本,道:“啟稟陛下,臣初擬了三位人選,供陛下遴選。”

“說說那三位吧。”楊改革直接道。

“遵旨!……陛下,第一位乃是遼東巡撫袁崇煥,袁崇煥,字……;第二位乃是陜西巡撫畢自肅,畢自肅,字……;第三位乃是右僉都御史楊鶴,楊鶴,字……”這個禮部尚書,心里也有數,挑的三個人物,那是各個黨派都有,帝黨的,反對派的,外加“無黨派”的。

袁崇煥?楊改革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不算驚訝,韓爌是袁崇煥的座師,關系不一般,如果按這次三岔河大捷的功勞,出任兵部尚書,也算是熱門人選,楊改革其實,也有考慮過,不過,那吏部尚書說道畢自肅的時候,楊改革就不得不佩服吏部尚書這個家伙會做人,誰都不得罪,聽到楊鶴的時候,楊改革直接就否定了,這家伙楊改革依稀有些記憶,不少書里,他都是要出場的,明末的農民起義,可是少不了他的。不過,如今沒有農民起義了,倒是不用他去當三邊總督,去鎮壓農民起義了,其實,不把他趕鴨子上架,讓他當個純文臣,或許他能干出更大的一番事業來。

“既然吏部遴選了這么幾個人,那諸位不妨就都說說吧,如果諸位還有更好的人選,也不妨說說。”楊改革說道。

眾人聽了這三個人的資料,準備開始議論了。

“啟稟陛下,聚賢不避親,臣以為,遼東巡撫袁自如任遼東巡撫期間,盡責盡職,恪盡職守,連獲大捷,當重用。”韓爌首先就出來,推舉袁崇煥當兵部尚書。

楊改革點點頭,道:“不錯,袁崇煥還是不錯的,這次三岔河大捷,有大功,當重用!”楊改革首先給了肯定。

“……接著說。”楊改革掃了一眼,又繼續說道。

“啟稟陛下,臣推薦陜西巡撫畢自肅出任兵部尚書,其任陜西巡撫期間,安頓災民,剿滅匪類,成績斐然,可重用。”施鳳來也出來,力挺帝黨的人馬。

楊改革楞了下,畢自肅還是自己搞到陜西當巡撫的呢,現在他在陜西干得好好的,沒必要再換人,陜西那邊,可不能出任何事。

“嗯,說得不錯,畢自肅的功勞,確實有目共睹,想如此天災,居然也無災民造反,這也著實難得,確實是有功勞。”楊改革有給予了肯定。

眾人一聽,這夸獎?是不是過了些?畢自肅確實有功勞,可也沒那么大吧?陜西沒造反,那全是因為您老人家那百萬大移民呢,畢自肅雖然也勇于任事,可頂多算個苦勞,只能說是占了帝黨的便宜。

“啟稟陛下,臣推薦楊鶴,楊鶴向有耿直之名……”張瑞普見雙方人馬都各自捧各自的人,他這個萬年打醬油的也少不得出來湊個數,說道說道楊鶴,不然,就冷場了。

“哦,楊鶴啊?耿直的名聲朕也聽說過,也是個不怕苦,敢于做事的人,不錯!”楊改革給予了這個評價,雖然歷史上的楊鶴表現不是那么好,可楊改革也知道,明末的問題,出在了政治上,而不是軍事上,即便是軍事再牛,也改變不了明末的結局,明末的軍事牛人何其多?也沒能改變明朝的命運,至于歷史上楊鶴的戰績不怎么樣,楊改革其實也沒覺得有多大的事,只要不把他放到軍事上去,其實,這個家伙,也還是個有幾分能力的官,至少比那些不敢做事的強多了。

眾人見這三個人皇帝都表揚過了,卻沒有露出中意誰的意思,都看著皇帝。

“朕剛剛說了這三個人的好,那么,諸位,也都說說這三個人的不好吧,給這三人挑挑不適合當兵部尚書毛病。”楊改革心情不是那么爽,給大家出了個難題。

眾人給皇帝的要求搞得一愣,挑毛病?

“怎么?都不說話了,都要說,都要挑,人無完人,都把毛病擺出來說,比藏著掖著好,也好有個比較。”楊改革見眾人都不說話,催促道。

“怎么?都不說,那就從袁崇煥開始挑起吧。”楊改革見眾人依舊不說話,又催促道。

眾人又看了看,都知道,皇帝心情不好,故意給大家難堪呢,被皇帝逼得沒辦法了,也只能開始說了。

“施鳳來,你先說。”楊改革抓壯丁了。

施鳳來直呼那個倒霉,官場上,都只說別人好話的,像這般當著眾人的面說別人壞話的……,以后見著那還不尷尬死啊?不過,被皇帝點名了先說,也只能硬著頭皮說了。

“……啟稟陛下,臣覺得,楊鶴,楊修齡雖然人比較耿直,可兵部尚書,還是最好以知兵比較好,相比較之下,袁自如和畢范九則都有知兵的經歷……”施鳳來盡力說道。

“嗯,不錯,其他人接著說。”楊改革肯定了一句,讓其他人接著說。

“……啟稟陛下,臣以為,畢自肅雖然也有些知兵的經歷,不過卻任陜西巡撫時間較短,不宜過猛拔擢。”韓爌也出來說道。

眾人又各自給這些人挑了些毛病,雖然是挑毛病,但也也沒細說,這般說別人的不是,還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說,誰說得出口?都是找些客觀原因。

“啟稟陛下,臣以為,此時最要緊的,莫過于先應付獻俘大典,袁自如雖然比較適合,可臣卻覺得,這也不可能立刻就把他找回來啊!等袁自如回來上任兵部尚書,這獻俘大典還要不要進行啊?”畢自嚴聽了半響,直嘆氣,說出了個重磅炸彈。

眾人一聽,才想起來,兵部尚書最好今日就上任呢,沒兵部尚書,明日的大典咋辦?

這一說,不僅是把袁崇煥給否決了,也把畢自肅給否決了,畢自肅還在陜西呢,不比遼東近。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就只有一個楊鶴了。難道選他?又都把目光看向吏部尚書。吏部尚書也只能縮縮脖子,心想,關我什么事,我只負責推薦,趕不上趟子,能怪我嗎?誰叫你們幾天都等不了了的?又暗道,還好,從先前流傳下來的規矩總還是不錯的,起碼不是三個人都在外地,起碼還有一個在京城,可以立刻當兵部尚書。

“啟稟陛下,臣推舉工部右侍郎王洽,王何仲出任兵部尚書。”曹于汴倒是毫不含糊的就推舉了另外一個人,顯然也是有備而來的。

“啟稟陛下,臣也推薦公布右侍郎王何仲……”也立刻有人跟進。

說道王洽這個人,楊改革的印象那是相當的深刻,不得不說,這家伙長了一副好面皮,按照后世的說法,是位帥的不能再帥的帥哥,往哪里一坐,當真是把周圍的目光都吸引過去的人,屬于那種走到哪里都是眾人矚目焦點的人。不過楊改革對這個人有些印象,更多的是這家伙牽涉到歷史上殺袁崇煥的事里,這家伙命好,命也不好,剛當了兵部尚書,結果,后金就入關了,結果,被迫出來頂缸,是那種命好得不得了,又壞得不得了,屬于有那個份,卻沒那個命的主。

反對派顯然也是有準備的,見曹于汴上場,紛紛跟進,帝黨這邊則因為一時沒有得到皇帝的授意,后備人才也不足,沒有適合的人選跟那個王洽爭,形式倒是變得不利起來。

楊改革覺得沒意思,用手按了按。

眾人這才停止議論,看皇帝說什么。

“朕先定一條規矩,兵部尚書肯定要知兵事才行,最好領過兵,有戰績才行,沒領過兵的,沒戰績的,猛然把他放到兵部尚書的位置上,這是在害他,也是在害國家,當年的薩爾滸之敗猶在,諸位這就忘記了嗎?”楊改革淡淡的說道,這是實話。王洽這家伙歷史上就是因為不懂兵,又撞到后金進關,手足無措,毫無應對辦法,才會被崇禎拿出來頂缸的,不然,只要王洽稍稍有些能力,下場也不至于那么慘。楊改革這么說,倒是沒有一絲打擊人的意思,倒是真心實意的挽救這兩人的性命,王洽也好,楊鶴也好,他們玩軍事,都玩得一塌糊涂,送了自己的命不說,也敗壞了大明朝的命。

眾臣很是意外,皇帝居然就這么定下了一條規矩?這是哪里的規矩?向來文臣不是可以隨意在各部轉來轉去嗎?這么說,日后這兵部的尚書,一般人還當不了?只能給有限的人當?要當兵部尚書,至少也要出去打仗才行?

“陛下,臣覺得,這不妥!”曹于汴立刻出來反對,這事如果給皇帝變成規矩了,那日后文臣們的“就業”渠道,可就窄了許多,必須阻止這事。

“陛下,臣也覺得這不妥……”更多的人出來反對。

楊改革雖然心里有些不爽,但這樣說也不全是為了打擊反對派們,打擊文臣。其實,更多的,是為了這個國家,為了明朝。順帶的,也是在挽救楊鶴和王洽的小命。這一點,楊改革可是處于真心的,不讓王洽當兵部尚書,那可真的是為了他好。

楊改革又壓壓手,眾臣又安靜下來。看皇帝如何說。

“朕這個規矩,不是針對楊鶴和王洽,不讓不懂兵事的人當兵部尚書,這是為了他們好,……嗯,朕是真心為了他們好,你們不理解朕啊!……”楊改革有些惋惜和被誤會的說道,這句話,楊改革可真的是出自內心的,絲毫不帶假。歷史可以作證!

“陛下,臣覺得此規矩不妥……”曹于汴見自己準備的后手輕易的被皇帝拒絕了,立刻跟皇帝爭,雖然皇帝說話的樣子很奇怪,一副委屈的模樣說話,好似被誤會了一般,也不知道皇帝為何會這樣奇怪,但知道,如不反對皇帝的這個規矩,他的后手是當不上兵部尚書了。

“……陛下,明日就是獻俘大典,如還不決定兵部尚書,豈不是要誤事?……”有人催皇帝了。

“……陛下,前兵部尚書劉廷元也沒有領兵的經驗,為何當兵部尚書當得好好的,在他任內,我大明連連大捷……”

這小小的朝議,亂成了一鍋粥,皇帝的這個規矩看似沒什么,實際,卻是厲害得很,將文臣的權利可是大大的壓縮了起來。

楊改革任由大臣們爭,也不搭理,就這么以委屈的目光看著眾臣。

正鬧得厲害。外面傳來一陣急促的叫喊:“報,遼東七百里急報!”

這文華殿里,立刻安靜下來,遼東七百里加急?肯定是出了大事了,不少大臣疑惑起來,咱大明不是剛剛把韃子打趴下嗎?怎么有鬧起來了,當下就不出聲,安靜的看到底怎么回事。

“何事?”楊改革問道。

“回陛下,……遼東七百里加急,……東虜閃擊林丹汗,擊殺林丹汗萬余人馬,林丹汗大敗而逃,東虜獲大批人馬、財貨而回……”這個氣喘吁吁的校尉說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這個消息,讓在場的大臣目瞪口呆,這都是怎么了,東虜不是剛剛被大明打掉三萬精壯嗎?怎么轉眼有把林丹汗干掉萬余人馬?還俘獲了無數東西?這?難道事起波瀾?事情不是想象中的那般輕巧?不少大臣,汗開始出來了。

楊改革暗自嘆息,果然,這林丹汗遇到黃臺吉,就是一個杯具,除了損兵折將,就是當運輸大隊長的份。也暗自高興,這劇本,果然是朝著自己設計的走了,有意思。

楊改革又看了看這急報,上面說得比較詳細,林丹汗這次算是栽了個不小的跟頭,順帶送了很大一批財貨給黃臺吉,黃臺吉估計能過個好年了。

急報在眾人手里轉了一圈,眾人面面相窺,不知道還要不要反對皇帝立下的規矩,這韃子還是很能蹦達的啊!都被大明打得那么慘了,居然還能翻身?這韃子也太強了點吧?

“陛下,臣以為,應該極快出兵,橫掃東虜,以免東虜回過元氣來……”立刻就有人出來出主意了。

“陛下,出兵吧……”有人開始叫喚起來。

“參謀部建議朕,不要輕易的出兵,我朝如今能打勝仗,靠的是有海船之便,如果深入內陸,糧草容易被東虜所乘,極易敗亡,朕暫時是不會考慮打東虜老巢的,……唉,朕說了,當兵部尚書要有領兵的經驗,還要有戰績才行,你們不信,唉,術業有專攻啊!”楊改革惋惜著,一副你們都是小白的模樣。

幾個嚷嚷的厲害的人臉紅起來,對于兵事,他們除了瞎嚷嚷幾句,就說不出其他什么來,被皇帝一擠兌,立刻沒了主意。

“散了吧……,朕累了……”楊改革一副很累的模樣,說道。

“可,陛下,兵部尚書呢?明日就是獻俘大典啊……”有人焦急的喊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