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宅男當崇禎  第六百五十一章 隊友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百度宅男當崇禎 | 云和山的此端   作者:云和山的此端  書名:百度宅男當崇禎  更新時間:2024-06-09
 
稍稍的哄過了孔植,給他說了一些一知半解的東西,楊改革就讓孔植回去自己想了,美名其曰“領悟”。

衍圣公孔植從皇帝這里得了一些摸棱兩可的東西,雖然皇帝沒有明確的給他指出一條明路來,也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但孔植覺得,皇帝還是有所指的,只是自己的層次太低,還看不明白罷了,別的不說,皇帝觀察問題的視野和角度就相當的新穎。

忽悠過了孔植,楊改革又匆忙的去見那兩個“隊友”。

“大伴,叫他們兩個先去校場,朕昨日說過,要看盧卿家的武藝的。”楊改革直接說道。

“奴婢遵旨!”王承恩連忙答應。

校場上。

盧象升揮舞著大刀,舞得虎虎生風,大開大合,沉穩有力,和他那瘦弱的身子骨絕對是成反比的,那大刀在他手里,就仿佛是竹子做得,格外輕巧。

楊改革看得那個汗顏,沒秈到,這盧象升還真的有些功夫,從這身形,也可以看出基本功扎實,是常年鍛煉的主。

楊改革看得汗顏。孫承宗則看得微微笑了起來,甚至還摸起了胡須,看樣子,對盧象升是格外的滿意。

陪著皇帝一起來的洪承疇則是看得心虛不已,自己在軍事這方面本來就和盧象升有差距,如今比武力,更是差得更遠,想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只怕他更加不堪。洪承疇覺得自己能拿得出手的,或許就是帝黨這個尊份了或許皇帝還會看在這一點上給一些照拂。

表揚過了一番盧象升楊改革又帶著眾人回到平臺,繼續二人的平臺推演。

這次,和昨日一樣也是一人一邊,各自扮演各自的角色,這回輪到洪承疇扮演東虜,盧象升充當明朝主帥的角色了。

今日和昨日除了角色上有些區別,還有一些地方有區別,比如兩人都對規則熟悉得多,也無需過多的解釋兩人也都對明朝和東虜之間的態勢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無需做太多的解釋,對局倒是很快就開始了。

這次盧象扮演的是占著優勢的明朝,一開場,攻擊就相當的凌厲,逼得洪承疇手忙腳亂,一出手就把實力全盤壓上,因為對局勢相當的熟,對規則更加了解,一出手,就把洪承疇逼到角落里。洪承疇在苦苦支撐不肯輕易的和盧象升正面沖突,也不肯打決戰,總之,避其鋒芒。

這次的推演進程,明顯的比上次快得多,盧象升的大軍很快就推進到了遼東腹地已經抵近東虜老巢了。

楊改革看著這盤快速的推演,不住的點頭,這盤推演算是打得有模有樣了,有了幾分決戰的氣勢和昨日那場慢慢吞吞的溫吞水可謂天壤之別。

“有點意思”看推演的過程,楊改革一般是不會發表看法的,以免影響到推演的過程,不過,看了今日這兩人的推演,楊改革倒是覺得有點意思了,不免的出聲了。

盧象升全面推進,把洪承疇逼得狼狽不堪,可洪承疇卻也不跟盧象升進行決戰,寧愿放棄一些有勝算的機會,如今盧象升都要攻打東虜老巢了,可看這沙盤上的意思,這洪承疇倒是寧愿讓盧象升推掉老巢也不愿意拼命。以如今明朝的攻城能力,東虜的老巢是決計擋不住明朝攻城的。看樣子,洪承疇也想學盧象升,來個保存實力認輸了。

這一場推演,速度相當快,以盧象升的勝利而告終。不過,顯然,洪承疇也不能算輸得干凈,因為洪承疇的基本力量還在,并未損失殆盡,只不過根據規則,沒了老巢算輸罷了。

“啟稟陛下,臣輸了。”洪承疇出來,第一句話依舊是這個,承認自己輸了,不過洪承疇的情況明顯比上次好得多,神色平靜,也沒什么汗。

盧象升則一副意猶未盡的模樣,似乎剛剛贏得不過癮。

“呵呵,卿家也是輸在了規則上,實際,這實力還是保存了大半的。”楊改革給了個評價,對于兩次推演的結果,楊改革有了一些小

小的驚訝。兩次推演的結局和自己判斷的局勢幾乎就是一樣的,東虜未必會和明朝死拼,未必會死守城池。,

“回稟陛下,臣雖然保存了一些實力,可輸了就是輸了,臣和盧大人的能力,還是差得很遠。”洪承疇說道。經歷了昨日的事,洪承疇一夜苦思,他自知在軍務方面和盧象升有一定的差距,他接觸軍務的時日實在太短了,遠不如盧象升對行伍之事了解,今日又是扮演東虜,昨日扮演過明朝的他了解明朝到底有多少底牌,所以,他自知不可能取勝,也只能在輸的問題上做些文章,能輸得不那么難看,就是他要做的,所以,他一直避免以主力和盧象升對決,雖然盧象升推掉了他的老巢,可還有相當的實力,沒有徹底的輸干凈,算是學了一把昨日盧象升,稍稍的給自己扳回了幾分顏面。

“…呵呵呵”楊改革笑看著洪承疇,確實夠冷靜的,反應能力也不錯,或許還看出來了點什么東西,楊改革瞟了幾眼洪承疇。

“盧卿家今日倒是氣勢如虹,推演得極快,又有武藝在身,確實是個帶兵行伍的料”楊改革轉而夸獎盧象升起來,到了這個地步了,讓他們二人帶兵的意思已經相當明顯了,楊改革也就直接說了,并沒有任何掩飾。

“謝陛下夸贊!非是臣的原因而勝,而是我大明兵精糧足,戰將眾多,要贏,自然不在話下………”盧象升道,今日的推演,確實極為痛快,今日他才知道,原來大明朝明里暗里有如此之多的精兵良將”有如此的戰力”推起東虜來,幾乎就不費什么力氣,他總算明白為什么昨日他使出吃奶的勁也打不過洪承疇了”對于明朝那源源不絕的補給終于也有了深刻的了解,也理解了為什么裁判不判他能翻盤了。除了贏得高興,更是被震撼了。

“呵呵呵……,好了,其他的話暫且就不說了,就說說朕的打算吧,把二位卿家召進京來”并且讓二位卿家在平臺里進行沙盤推演,想必二位卿家也明白朕的意思了吧”楊改革推演過了,給兩人打了分,覺得合格,敝開說亮話了,打算把這二人吸納進“隊友”的隊伍了。

洪承疇和盧象升有些遲疑了,皇帝的意思可很明顯了”就是讓他們帶兵,甚至是參與對東虜作戰,很可能涉及遼東巡撫的位子,可按理說,只有一個遼東巡撫的職位”他們有兩個人……,誰去?按理說,應該是贏了的盧象升去,可看皇帝的意思,似乎是兩個都留下……………”這讓兩個人都不敢輕易的接皇帝的話。

“朕希望二位能帶兵。”楊改革見兩人疑婁為難”倒是自己把目的說了出來。

“回稟陛下,臣才疏學淺,又對行伍之事生疏”雖有心,只怕無力勝任”只怕會誤了陛下的事,陛下…”洪承疇冷靜的推辭道,并沒有因為皇帝的話而表現出什么高興的神色。

“無妨,朕先前就說過,看重的是你們的能力,是你們的表現,是你們能做事,能做實事,這才是最重要的,不熟悉軍務,這個朕知道,所以朕才把你們急急的召進京,相信有一段時日的培養和訓練,你們二人一定能勝任帶兵這個事的,朕還相信,你們二人一定能帶好兵,朕的眼光向來很準的,看中的人,都不會讓朕失望的,朕希望卿家也不要讓朕失望”楊改革當下就如此說道,既然都把你當“隊友”了,豈能讓你推辭?那么多的軍事機密你都知道了,想不做那是不可能的。

“臣謹尊陛下的吩咐,但憑陛平驅策。”洪承疇也沒太多的矯情,稍稍的推辭了一下,就答應了下來,他也知道,如今這情形,可容不得他推辭,知道了這么多他不該知道的東西,還能推辭?見皇帝給了他一根桿子,立馬順著桿子爬。在洪承疇看來,能得皇帝看重,無疑是一件相當值得高興的事,皇帝看重的人,無一不是做大事的,比如徐光啟,比如孫承宗,比如畢自嚴,這些帝黨核心,個個都做著了不起的大事,如能得皇帝看重,引入核心,將來的成就,不知道有多大,要說拒絕皇帝,那是不可能的,天下還沒那么傻的人………,

“臣但憑陛下驅策,愿為陛下沙場效力。”盧象升見皇帝的目光看向他,立刻答應,他一直都夢想著能馳騁疆場,如今這機會,更不會錯過。

“好,二位既然都已經答應帶兵,那么,有些事,也會逐漸的讓二位知道,相信是不會讓二位失望的,不過在此之前,二位還需要多學習帶兵,帶兵可是一門大學問,特別是帶朕的新軍,這里面,更是有很多規矩,有很多和其他部隊不一樣的地方,兩位要用心學習,爭取早日能出師,…”楊改革說道,招收新“隊員”的事,楊改革是開門見山,并沒有征求意見這一說,直接就指定了人選。

“臣遵旨!”

“臣遵責!”

兩人答應道。

“孫師傅,此二人就勞煩您了”楊改革又笑著對孫承宗說道。

“回稟陛下,臣明白。”孫承宗立刻答應道,皇帝的話,他自然知道,皇帝負責招收“隊員”他負責給這兩個人培訓,講解內情。

洪承疇和盧象升兩人有些驚訝的看著皇帝和孫承宗。不知道該說什么的好。

“招收”過了隊員,楊改革先讓這兩個剛“招收”的隊員去休息,倒是又和孫,承宗聊了起來。

“孫師傅,朕觀昨日和今日兩次推演,結局幾乎都一樣,東虜都沒有和我大明死拼,而是留下了一定的實力,這一點,是不是說明,似乎對有心人來說,太容易看破了,朕擔心會不會出意外啊!”楊改革有些擔心和憂慮的說道。當時楊改革就小小的驚訝了一把”兩次推演的結局幾乎一模一樣”說明了有些頭腦的人都能判斷出這個結論,如果基于這個判斷作出一定的準備,對自己的戰略可能有一定的影響。

“回稟陛下”此事,確實如陛下所言,如有心之士,確實不難作出如此推斷。不過。陛下也不用擔心。日后我大明和東決戰如東虜和我大明死拼最好,如不死拼,保留實力西進,這更是在陛下的意料之中,也就是說,不管東虜如何做,都沒有超出陛下的預料而東虜能做的事,也只有那幾樣,也都在陛下的預料之中,并沒有太多的選擇余地,除非東虜能在戰場上大勝我大明否則,是改變不了這個結局的……………”實則,只要陛下不自亂陣腳,東虜是沒有可乘之機的……………”實則一切還都是大明自己的問題,只要大明自己不出問題,東虜是莫奈我何的……”孫承宗立刻解釋道。

“嗯這個也有道理,是朕想多了呵呵呵……,總不能指望著對手全體都弱智,這件事,朕能考慮到,相信東虜那邊也一定有人能考慮到,這個如孫師傅說的,是必然……,也正如孫師傅說的,只要我大明自己做好了一切,不出問題,東虜就奈何不了我大明……,除了按照朕設計的路子走,再沒有其他的路可走了……”楊改革經孫承宗稍稍開導,又醒悟過來了。做什么事,自然不能指望給自己開金大腿,開無敵光環,給敵人、對手開弱智光環,開必敗光環,關鍵還是要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不管是如今的明朝,還是歷史上的明朝,都如孫承宗說的一樣,實際一切勝負成敗都是大明自己的事,大明自己不出問題,不出亂子,別人是沒有機會的。

“陛下說得是……”孫承宗說道。

楊改革思索著,如今“隊友”已經到位,再訓練一段時間,就可以派出去實習了,實習一段時間,就可以正式上任了,正式上任了,就可以正式和東虜開片了,算下時間,如今才九月,到明年上半年開片,應該還有半年的時間,培訓“隊友”的時間,也差不多了,雖然有點急,可相信以這兩人的能力,應該能勝任。

如果這場萬里大作戰能成功,這懸浮在大明頭上的一顆定時炸彈,也算是徹底的解除了。

“孫師傅,如今新軍的訓練狀況如何了?”楊改革又問道。楊改革開始把更多的精力關注在這件事上,先前都把精力放到對付儒家,對付孔家和操作張顯庸的事上去了。如今騰出了精力,該是解決后金這個大麻煩的時候了。,

“回稟陛下,一切按部就班,前些日子因為配合陛下的賑濟救災,又招收了一批新兵,如今,正在加緊訓練,這批新兵,因為挑選的范圍極大,甚至到了十選一的地步,故素質相當不錯,個個都是身強力壯的年輕小伙……”孫承宗趕緊稟報道,說到這里的時候,明顯的得意了一下,顯然對新兵相當的滿意。

“嗯……”楊改革嗯了一聲,這事,楊改革知道,七八月的時候,因為收成減產,北方大面積的逃荒,招新兵也算是容納災民的一個手段,因為涌向京城的人格外的多,又因為新軍待遇極好,所以,這新兵的挑選范圍也極大,往往好幾個人中選一個新軍,自然是撿好的挑。

“吳三桂還好嗎?”楊改革如今把心思重新拉回到軍事方面,開始全面關注北方的戰事,倒是想起了吳三桂了,后金即將成為歷史,不知道吳三桂將來的歸宿又會是那里,以如今的情形來看,日后必定會是大明朝的一員悍將,或許開疆擴土少不了他一份,或許日后憑著功勞不封個王,也能封個侯,封個伯什么的。

“陛下可是問長伯?如今在張家口那邊也算是有了不小的名頭,皇協軍提起吳長伯的名字,也都是信服的,以新軍彈壓皇協軍,這個,已經難不倒長伯了,恭喜陛下,所謀之事,又成一件……”孫承宗見皇帝問起這事,立刻為皇帝解釋,頗為高興的恭喜皇率。

“呵呵呵,這倒是件值得高興的事,也不枉朕費了如此之多的精力……………”這個吳三桂也確實是個人物,日后必定會有一番成就的!”

楊改革感嘆道。

“陛下,吳長伯也算是陛下新軍的第一人,他能有所成就,也是陛下成全,陛下要開疆拓土,少不了要年輕人去做……,陛下挑選的這些人,在臣看來,都是年輕俊杰,有這些年輕人在,臣也就放心多了……………”孫承宗感慨的道,和皇帝說話,他倒是沒太多的顧忌,基本上有什么說什么,很多旁人不敢說,不能說的東西,孫承宗可以毫無壓力的說出來。

“…確實有很多年輕人啊!”楊改革自己也笑道,說起年輕人,今日這兩個“隊員”一個二十多歲的四品知府,一個三十來歲的副部級,都是年輕得“可怕、”的人,吳三桂更只有十幾歲,更年輕,還有尚可喜,耿仲明等等一大批年輕人,有這么一大批年輕人在,楊改革相信,未來是光明的,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說到年輕人的事上,楊改革相信,自己也是年輕的。大明朝必定會在自己手上煥發勃勃生機。!。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