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改革一番大道理說下來,施鳳來,韓焙等人的心,又才稍稍的歸位。這總算還是一件說得通的事。
“陛下,若是如此,那這人壇,或者陛下說得華夏壇,確實是有必要建的…”韓焙見事情說道這個份上,也就不怕那么害怕了,既然涉及到華夏的延續和發展,那皇帝建這個華夏壇的立意就相當的高了,這做事的立意高,也就越有大義,做起事,更加名正言順。所以,倒是轉變了自己的看法,不再把這件事當成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倒是認真的議論起這事來,皇帝還叫他到外面宣揚呢。
“對,確實有必要建,不僅要建,而是一定要建好,建得高大,建得能映襯我大明的強大,我華夏的偉大”楊改革說道。
“敢問陛下,不知陛下打算把這個人壇建多大,若是很大,那需要的是日必定很多,或許數年都不會完工,臣以為,這只怕難以實現啊,陛下”畢自嚴還是比較警醒的,并沒有因為皇帝說得好就叫好,倒是給皇帝挑起刺來。
“呵呵呵,這個人壇,朕打算建成碑的形式,以一塊高大無比的碑作為我華夏延續和傳承的載體,也只有如此,才可以體現朕的威能,也才可以平息此事”楊改革笑著說道,人民英雄紀念碑是啥樣,楊改革閉上眼睛就能想到。
皇帝這話一出口,眾人差點噎死。高大無比的碑作為人壇的載體,這可能么?或許在楊改革眼里那是很簡單的事可在施鳳來,韓焙等人的眼里,這絕對是一項無法完成的驚天工程。
不僅僅施鳳來韓焙,包括畢自嚴,袁崇煥,甚至王承恩都是目瞪口呆的看著皇帝。皇帝這是怎么了,剛才還說要給老百姓找一個代替自己受祭拜的地方,現在就要建一座高大無比的碑……,這可能嗎?
楊改革也意外了這怎么自己就說了一句話,自己這幾個心腹就驚成這樣了?
“……………,這,諸位卿家,你們沒事吧?怎么如此驚訝?朕說錯什么話了嗎?”楊改革不解的問,楊改革發現,不僅僅是幾個大臣都發呆,連王承恩也是目瞪口呆。楊改革就知道自己一定說錯了話了,讓這些人感覺到無法接受。
“咳咳……,這,陛下,敢問陛下陛下確實是說要一塊高大無比的碑來建人壇么?”施鳳來遇到這種大事了,就不敢輕易的說話,自然是閉嘴的,韓焙見施鳳來不說,也只好站出來說了。
“是啊!朕打算建一座巨大的紀念碑,上面用鎣金的字寫上華夏紀念碑幾個字紀念為我華夏文明的發展和延續作出貢獻的人,凡是對我華夏的延續和發展有貢獻,凡是保衛過我華夏之人為我華夏而戰的人,都在受祭拜之列凡我大明百姓,華夏子孫,都可祭拜”楊改革進一步的解釋著自己的“紀念碑”。
韓爔這回,腦門又冒汗了,不是天氣熱,也不是剛才被嚇著,而是為皇帝的“幼稚”而汗,皇帝一句話說得輕巧,要一座高大的碑來建人壇,想法是好的,可這高大的碑要怎么弄到京城來?韓焙敢肯定,皇帝絕對沒想過這個問題,韓焙又暗自嘆息,這皇帝,還是嫩了點啊!不說嫩,而是應該說不知民間疾苦,這皇帝有時候也不是萬能的啊!這件事絕對不是下一道責意就可以辦到的。
“啟稟陛下,要建人壇的碑,必定要高大,才當得起陛下說的聚集華夏之人望的作用,可陛下想過么?如此之高大的碑,要如何運到京城來?若是要建在城內,和天地二壇建在一起,少不得還得從城門里過,如此之高的碑,即便是放倒了,也比城門要高,陛下,這總不會要拆城門吧…”韓焙趕緊勸皇帝,皇帝當真是“想得美”也不考慮一下實際情況。
“……………,從城門里過?”楊改革詫異的問道。
“是啊!陛下,難道這碑還能不從城門里過么?陛下要建在城外?
可即便是建在城外,運輸也極為艱難,只怕從山上采下來都不可能……
不知陛下可知南京的陽山碑材”韓焙搶著“教育”皇帝。
“陽山碑材?”楊改革問道。
“回陛下,正是陽山碑材,或者稱之為孝陵碑材,乃是我大明成祖為頌揚太祖的功德而開鑿的,此碑材極為宏偉,僅僅是碑座就有五丈余高,九丈寬,厚更是有近四丈,若是算上碑額和碑身,更是有二十余丈高…,陛下,如此之大的碑,又如何從山上開鑿下來?開鑿了又如何運到京城來?到了京城又如何運到城內了?如此之沉重的碑材,即便是用萬馬,也別想拖拽得動,更別說拖拽到京城了,若是要和天地二壇建在一起,除了拆城門,還能如何?”韓焙倒是很博學,將這碑材的宏偉用數據表達了出來。
“是啊!陛下,此碑雖然宏偉,但奈何人力始終有限,陛下的想法是好,奈何此碑根本就開鑿不出來,開鑿了也運不出來,運出來了也進不了城,陛下,還不如不建碑,不如借鑒天地二壇的樣子,建一個相對容易些的”畢自嚴也跟著說道,陽山碑材這在大明朝也是很有名的。若是博學的人,都會有所涉獵,聽到皇帝要用碑來建人壇,畢自嚴也覺得皇帝在開玩笑,若是用碑,這碑必定不小,太大了根本就無法建起來,也不是一兩年就能建得成的,現在皇帝趕著要找個地方代替自己祭拜,那里有功夫等待數年。
施鳳來和袁崇煥也都跟著勸說道,皇帝的這個想法確實有些不靠譜了。
“呵呵呵……”楊改革看眾人一個勁的勸說自己不要建碑,還拿那個陽山碑材的事勸自己,立刻就笑了。
幾午人被皇帝的笑聲搞糊涂了,皇帝這沒瘋啊!
“幾位既然知道陽山碑材的事,那也免得朕再多說,韓卿家,你說,這個碑,當年是為了什么而建的?”楊改革笑著問道。
“回稟陛下此碑只是開鑿,后因為碑材實在是太高大,實在無法運下來,所以,還不能稱之為碑,只能說是碑材,……若是說此碑原先開鑿的意圖乃是為了頌揚太祖的功績的……………”韓焙立刻說道,作為一個閣臣,韓焙還是有著基本的素養的,起碼皇帝問起來,他知道皇帝說的是什么事。
“呵呵呵當年了頌揚我太祖的功績,就用了如此之高的碑,那朕今日建華夏壇,當把此碑建得更高,才顯朕的威能,才能受得起天下人的祭拜才能承受得起延續華夏的重任,不是么?”楊改革笑著說道。
幾個人差點噎死,皇帝既然知道還這么說沒失心瘋?比陽山碑材還要高大?原來那塊碑材就擱置了快兩百年未用,難道又去開鑿一塊更大的用不上的碑材?
“…陛下開鑿此碑材,東長日就,經年開采,數年運輸,再經數年建造,只怕十年都未必建得好,陛下,這日可不等人啊!
何況,這么沉重的碑材,即便開鑿出來,也未必拉得起,陛下,此事三思啊!”畢自嚴跟著說道,開始給皇帝潑冷水了。
其他幾個人也都紛紛勸皇帝三思。
“呵呵
……”諸位卿家想到哪里去了?難道建碑就一定要開鑿石材?就一定要整塊整塊的開鑿?就一定要建數年?
呵呵呵呵,說起來,即便是能開鑿出這么一整塊的碑材,并把他運到京城來,朕也沒心情等那么久,如今朕立刻就要用,如何等得起那么久?朕覺得,這人壇,最好一兩年之內就建起來”楊改革笑著說道,楊改革想的紀念碑,當然是用混凝土做,又快又省事,即建起了高大的建筑,很快就可以投入使用,又可以宣傳新型的建材水泥,水泥加鋼筋這種建材一旦大規模的運用,明朝必定走向進另外一個世界,一個鋼筋水泥土的世界,在后世,或許很多人會對鋼筋混凝土有排斥感,說什么鋼鐵森林,遠離了大自然,可對于現在的楊改革來說,這鋼鐵森林,絕對是力量的文明的象征。
幾個人快被皇帝雷死了,又快又好的建一座比陽山碑材還要高大的碑,難道皇帝真的派個神人來運碑嗎?幾個人都覺得,這事除了神仙幫忙,大概沒其他辦法了,想到皇帝一直號稱有神人幫忙,或許這事皇帝真的有幾分辦法……,幾個人是越想越玄幻,……………
“朕正是因為感于陽山碑材,才想起來建這么一座“人壇,的,也唯有如此之高大的碑,才可以襯托我大明的強大,才可以襯托我華夏的偉大,當年朕的先祖有此心,卻沒有辦法完成這個心愿,今日,就在朕手里完成他吧……,不,當年建碑不過是為了頌揚太祖的功績,而朕是要頌揚華夏延續的功績,這個,比一家一姓的功德更加的大,自然要比這個碑建得更加的高才行……”楊改革高興的說道。
幾個大臣除了目瞪口呆,就只能目瞪口呆,完了,皇帝得了癔癥了,還不輕,已經分不清東南西北了。那陽山碑材加起來有二三十丈高,現在建一個比這個還要高的碑,這不是瘋了是什么?這不是得了癔癥是什刨“…敢問陛下,陛下打算如何建呢?”袁崇煥問道。袁崇煥不相信皇帝真的瘋了,見皇帝神色清明,覺得皇帝一定是有自己的想法,于是問道。
“…這個,其實也簡單,水泥這東西想必諸位卿家都知道吧,那自然是要用水泥建了……”楊改革笑著說道。
“水泥?”眾臣又是一驚,才想起來,這個世界上,還有這么一種東西。
“…陛下,雖然水泥修建東西不錯,干了之后和巖石無異可從來沒用它建過數十丈高的碑啊!如此之高的碑只怕水泥也無法建成啊!若是要建成,只怕也得是層層疊疊的磊起來,而不是一座碑”
畢自嚴說道說到水泥,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琉璃齋場的那座夷人館,據說很是堅固,可那是房子,房子和碑那是兩碼事。
“…陛下,若是造一個封臺,這倒是比較簡單甚至無需水泥也可,以土堆封臺,這古已有之,也不難,只要人多,即便是要磊起一個三十丈的封臺,也無需太多時日這個倒是可以做到,再,這封臺,在古代,也是用來祭祀的若是用作祭拜之用,也正好……”韓焙又出來說道。建封臺,這個倒是比較簡單,古代也有造封臺的記載,這個沒什么技含量,只要人多總能磊起來的。
“…就好比朕這身后的萬歲山?”聽了韓焙的話,楊改第一個就想到了萬歲山,這萬歲山就是用太液池的泥巴堆集起來的倒是有點“封臺”的意思,楊改革已經很久沒想到過這萬歲山了如今猛然想到這萬歲山,這炎炎夏日,猛的就是一哆嗦……
“……………,不行,不行,絕對不行,絕對不能用土堆個封臺,只能用碑…,只能用碑”楊改革不待韓焙回話,立刻否決了以土堆封臺的建議,自己好不容易才逐漸的擺脫了吊死萬歲山的命運,如今又造一個封臺,這也太不吉利了,楊改革的頭,那是搖得跟撥浪鼓一樣。楊改革要的是一個“高科技”產品,而不是一個“古董”。
韓爔吃驚的看著皇帝如撥浪鼓一般的搖腦袋,更是糊涂,今天皇帝這是怎么了,盡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
“此事,朕自有打算,用水泥造如此之高的碑或許不行,但,若是在這里面加上鋼筋鐵骨,想這碑一定能建起來,以水泥建碑,可省去開鑿碑材之苦,也可省去運輸之勞累,想這碑,一定能很快建起來,或許一兩年就成了……”楊改革說道。
幾個人目瞪口呆。皇帝還真的敢想干做啊!居然敢用水泥造高達數十丈的碑,皇帝瘋了。
“……………,此事,朕決心已下,這個碑,是一定要建起來的,也一定要比朕先祖開鑿的那個碑更加的高大才行,如此才能顯得朕有誠心,也才能顯現出朕的威能,也才能表現我大明的強大,也才可以彰顯我華夏的偉大…”楊改革倒是下決心,將這個鋼筋水泥的碑建成,而且是建得高大無比,建成大明朝的“通天塔”。
楊改革倒是以不容置疑的口氣說的,楊改革對于建這個碑還是有信心的,水泥已經出現了,而且水泥建造建筑已經有了成品,用水泥起建筑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雖然鋼筋這個東西比較難弄,可以明朝的冶煉水平,也不是沒有辦法。明朝永樂年間的永樂大鐘,高七米多,就是一次澆筑成型的,重達四十余噸。
能一次成型澆筑如此之大的鐘,可見冶金水平。楊改革如今更是花了大力氣,以窮舉法煉鋼,這冶金的水平,更是突飛猛進,要做出十米長的“鋼筋”想也不是難事,有了鋼筋,加上水泥,這鋼筋混凝土不就成了么?有了鋼筋混凝土,做一個七十米的塔,也不是不可以嘗試。
雖然這塔的建造費用必定昂貴,可楊改革愿意嘗試,愿意拿錢推動鋼鐵水泥這些“重工業”的進步。
這個碑一旦建起來,就是明朝的“通天塔”絕對是明朝的一大奇觀,這對于提升國家自豪,提升民族認同感,感是絕對有極大的幫助的。想在十七世紀,任誰走到七八十米高的人造建筑下,都得被震懾住,實在太高了。按照楊改革想的,等日后電發明了,再在這上面弄幾個大電燈,一到了晚上,就給他通電,這絕對是妥妥的“光輝版通天塔”這種效果,絕對可以震懾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這絕對是這個時代的奇跡,絕對比西游記里面的那個佛光塔更加的佛光塔。楊改革相信,任何一個人看到這個建筑,都要匍匐在腳下,這對于征服外族,有著極大的幫助,只要把那些沒見過世面的野蠻人引到那“通天塔”下一瞧,這絕對是妥妥的要求內附,絕對是妥妥的要求當華夏人。
施鳳來,韓焙幾個人是目瞪口呆,皇帝鐵了心要造,難道就真的任皇帝這么胡來?可皇帝真的是在胡來?這個水泥加鋼筋鐵骨,就真的能造這么高的建筑?他們也都拿不準了,這超出了他們理解的范圍。
是勸皇帝不要做,還是支持皇帝?這幾個人糊涂了,他們都算得上皇帝的心腹,按理說,都得支持皇帝,可如今這事,實在是不好決定。
“諸位不妨想想,這三十丈的塔一旦建起來是多么的雄偉,堪稱“通天塔”我大明子民見到這塔,必定是心悅臣服,必定是更加認同自己是我大明子民,更加認同自己乃華夏子孫,狄夷若看到此塔,則莫不震驚,有著威服四方的作用,更有著不戰而曲人兵的效果,這若多的好處,難道諸位卿家就想不到?”楊改革沉浸在“通天塔”的喜悅之中,開導著自己的心腹們。
楊改革的幾個心腹依舊是目瞪口呆的看著楊改革,他們的皇帝和他們所想的,絕對不是一個層面的東西,他們永遠和自己的皇帝有著不可逾越的差距。
“此事,無需保密,諸位卿家回去,立刻將此事宣揚出去,宣揚得越熱鬧越好,務必講解清楚這其中的利弊,說明白必須建的理由……”
楊改革說道。
施鳳來和韓焙他們是暈乎乎的走出去的,至于是怎么走出去的,沒人記得。
楊改革待人都出去了,立刻交代王承恩道:“大伴,立刻急召孫元化進京,讓他以最快的速度趕來,朕這次,可就全指望他了……”剛…
才的心潮澎湃過去了,楊改革該面對現實了,這通“通天塔”建成了,確實是一座了不起的建筑,可怎么建,這絕對是一個大難題。
雖然難,可想到一旦建成了,在這件事上的收獲……,楊改革又雄心勃勃起來,心狂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