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軍制簡介:早期唐朝軍隊沿用“府兵制”。以班田制的農戶為基礎,于天下各道、州、縣要沖設軍府六百三十四所,總稱折沖府,依編制規模大小分置上、中、下、三等,府長官折沖都尉(正四品),副長官左、右果毅都尉,在府下設有團(又稱營),官校尉,團下有隊,設隊正,隊下為伙,設伙長。每營下轄五隊,每隊下領三伙,每伙領五位什長,各領十丁。以營為基本單位。按軍種的功能和配備還可分中壘、屯騎、射生、越騎、步伍、長水等。其部屬官品級依次為:別駕、長史、六曹尉、參軍。主管各地戍軍及軍戶,府依規模分上、中、下三等,兵役以一年五番輪流執役,約為10004000人,最多時全國有六百多府,共計軍卒七十余萬。常年保持三分之一在役。于中央設十六衛將軍衙門專事天下軍馬,分別為: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金吾衛、左右領軍衛、左右監門衛、左右千牛衛。除左右監門衛、左右千牛衛督京師兵馬外其他各衛還兼領關中三百多府府兵。最高上將軍基本不設、以大將軍總領諸衛、十六衛每衛長官為賜號將軍、下設中郎、中郎將、左右郎將、以及錄事參軍、倉曹、兵曹、騎曹、胄曹參軍。每衛維持衛軍2500040000人,所領為常備軍。衛軍基層營編制略高于府兵,習慣統稱為鷹揚衛,營官上多一級旅帥,長官為鷹揚郎將,品級高于府兵果毅都尉。約常備兵馬二三十萬左右。
太宗又分全國為十道:關內、河南、河北、河東、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全國軍府雖然由22衛和六衛率分領,但同時又按地域隸屬于道,所以府兵有雙重節制。22衛和六衛率領有軍府,但不得自行征調,調兵須有皇命,地方上不見命令不發兵;十道及下屬各州不直接領兵,其對下屬軍府的職責是進行檢查督促;各軍府長官發兵時須以魚符為憑,州、道長官參與合對;各衛、率所屬軍府不集中在一道、州,一道、州的數個軍府也分屬不同的衛、率,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結黨和割據,雖然缺點是不利于應急,但筆者覺得也沒有什么其他的好辦法了。威服四夷,屹然天下,全仗于此!!!
貞觀十年(公元636年),軍府長官改稱折沖都尉,副手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軍府改稱折沖府(即折沖于樽俎之間之意,備兵而不用兵,吾神往之),其數目時有增減,大約保持在600府左右,府兵約60萬人,騎兵約占十分之一。
(二)皇家禁衛左右羽林軍:長安內城皇城另有皇家禁衛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左右神武軍為皇帝親衛部隊、合稱北衙六軍又稱北軍,最高長官統軍、大將軍、(后加殿中、前、后、左、右護軍,左右中尉、同正、特進等職)各軍領軍將軍及部屬設置同衛軍。在地方,中央下轄天下十六道(同最原始的省,規模要大的多)及數個大都護府、都督府,在道一級設節度使.都督、都護三種軍區編制,以節度使權力最全面,同常設元帥,但轄地固定署理數州軍政防務。于邊境設大都督,都督,同樣總領數州軍政大權,管轄范圍大小不固定。邊庭設都督上設大都護府,都護府,除統轄邊防外還兼處理邊地各族事務同衛軍大將軍皆為正三品。
當時作為主要兵源的府兵執役分征防兩種,征即臨時調派,防則固定上防,除親身上番外,還可以輸資代番(花錢請人),依軍職大小和距離繳納一定的絹或錢,執役的都是永業田的農戶,一年五番,一般最長不得超過三年,否則容易造成士兵逃亡。
(三)軍府:軍府按性質又有內府外府之分,內府就是京師地區戍軍,同京師宿衛軍三衛,以及太子三府三衛合稱南軍(也稱南衙宿衛、纊騎),與之相應的就是天子親檢的北衙禁衛六軍又稱北軍,前者多為宰相領下十六衛之金吾衛將官所轄,駐地太極宮前朱雀門內,后者一般為親王或內庭中官領,軍銜屬十六衛監門衛,居御苑中。而所謂五府即京畿五州所出的府兵,三衛即勛、翎、策等內城衛,分左右兩部,多為大臣世官子弟出任,為一般士大夫世家子弟進身之階,其中又屬策衛是諸衛府中最為皇家親信,可以宿衛內庭,列于內仗,凡朝會出行,還和左右衛、左右武衛、左右驍衛的署兵一起交錯立仗,或在京城諸門,交錯擔任“助捕”“巡警”等任務。以上統稱宿衛軍,和北軍交錯共當京師防務,太子三府三衛即太子衛隊儀仗,軍職官銜同上但,規模要小的多,一般由八輔中太師,太保、太傅等三孤三少名義上掛領。
府兵平時分散在各地折沖府,每年輪番到京城擔任宿衛任務,稱為"番上"。兵部將距京城500里的折沖府兵分為5組,每5個月輪流番上一次;距京城500里至2000里的折沖府兵分為7組,每7個月輪流番上一次;距京城2500里的折沖府兵分為8組,每8個月輪流番上一次;距京城2000里的折沖府兵分為20組,每20個月輪流番上一次;這個規定應該說是比較合理的,府兵的駐扎地距京城無論遠近,其實際服役天數(包含路途往返及實際宿衛時間)基本相差不大,都是平均每月20天左右;如果路途確實極遠而影響到了府兵服役質量,可以上繳一定數目的錢物來以資代番,還可以連續執行兩個月的宿衛任務來并番;如遇臨時征發遠征作戰,戰后可按作戰時間免去其番上任務。如此即可保證府兵的訓練時間不受干擾。
(四)世襲父子兵:
禁兵最初是羽林屯兵,又稱北門屯軍,屯所玄武門,可以遠溯到唐高祖自太原起兵時追隨后自愿留宿的親軍,每軍編制約二萬,年代久遠,皆以其子承父職,又稱世襲父子兵;
龍武軍起源于唐太宗貞觀時,擇善射精騎者設飛騎七營,經歷代累計擴編至萬騎,后為因助當今玄宗皇帝有功,增補擴編為左右龍武軍,各15000人,為京師各軍中唯一的騎兵部隊;
神武軍系出自邊軍輪換時選拔的精銳,數量最少,(后經重置該為神策軍兵勢最重)皇帝用不同系統的兵源相互擎制,避免了將領同出一門下,防止個人專權,并借以此保持軍隊的戰斗力。
而邊軍系統采取的是世襲軍戶制,類似羽林軍中的父子兵,即由最初由朝廷招募的義勇為邊軍基礎,就地安置,建立軍戶,軍戶可以免除相當的稅賦徭役,作為條件,每戶必須世代出丁進補上代邊軍的缺額。
(五)各衛大將軍一職多為虛銜:當時南北衙輪流宿值,不但駐屯和值宿交錯,連將領也相互滲透交錯管轄,皇帝就是通過這種“相互檢侍”的方法,以達到互相節制的避免某將領的權力過大的目的,由于駐地交錯要想進入對方營防就必須執赦書,經引駕仗官和監門官奏復方可入。(但后來的太監專政打破了這種制衡,總領禁衛大權,肆意廢立更替甚至謀殺天子)
領天下兵馬主力的各衛大將軍一職多為虛銜,由權臣或親王充任,由將軍主持實務,而大都督、大都護也是由外藩親王或部族首領充任名義,平時各衛有兵卻無權調動,兵部有權調兵卻無兵可管,相互節制,只有皇帝詔旨才能令兩者合一,大軍出動。
(六)衛軍邊軍都屬常備軍:衛軍是朝廷從府兵中選拔善戰者組成的野戰部隊,邊軍則相當于現代的世襲邊防軍,府兵為各地守備部隊和衛軍的后備兵源,都屬常備軍,(此外,還有部分來自各鎮節度使的地方部隊等系統的兵源,以貞觀十九年,唐太宗出兵高勾麗為例,出征的除了隨駕禁軍,五衛衛軍,江、峽、淮、嶺諸府府兵,營州,松漠都督的邊軍,平盧、盧龍鎮的地方團練軍,還有突厥、羌、鮮卑等族的蕃兵,附從的契丹、奚等藩部的族兵,新羅、百濟等屬國的從軍,以及臨時招募傭軍性質的“義從”,浩浩蕩蕩的幾十萬之眾)
(七)禁軍:唐代南衙是中央官署的統稱,地處宮城之南,稱為南衙或南司,16衛府屬南衙,由宰相負責,文臣主兵事,南衙衛士一般由各折沖府番上;宦官居北,稱為北衙或北司,羽林親軍等禁兵屬北衙,由皇帝親信宦官負責,武臣主兵事,北衙禁兵一般為皇帝、太子親兵。有時南北衙兵將也會對調、互兼官職。
唐建國后,高祖以太原從龍之兵3萬作為宮城宿衛,稱元從禁軍,又稱父子軍,他們終身為皇帝親兵、子弟相補、待遇優厚。總體來看,禁軍可以人為地分為5個系統,第一是太宗選善射者百人組成的百騎,以后陸續更名為千騎、萬騎、左右龍武軍,第二是太宗精選勇士組成的北衙七營,以后陸續更名為左右屯營、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和左右羽林軍統稱羽林親軍,設羽林大將軍,為皇帝之最親信,地位遠高于諸衛大將軍;羽林親軍在玄宗時因朝廷開邊、許多悍將勁卒轉投邊兵追求軍功而削弱了許多;第三是肅宗至德二年用追隨其回到長安的禁兵子弟組成的左右神武軍,故左右龍武軍、左右羽林軍、左右神武軍總稱北衙六軍;第四是肅宗為加強殿前警衛增置的殿前射生左右廂,當時約千人,后擴編、改名為左右英武軍、寶應軍、殿前射生左右軍、左右神威軍、天威軍。第五既是中晚唐時期最主要的禁軍——神策軍。公元754年(天寶13年),朝廷為防御吐蕃新設一只邊兵首稱神策軍(兵員應為募集),為平安史之亂勤王后由宦官魚朝恩掌管,駐扎陜州,收編了很多精銳的西北邊兵,兵額已上萬;永泰元年吐蕃入寇,魚朝恩掌之駐扎苑中正式成為中央禁軍,又收編了許多精銳的藩鎮部隊,分為神策左右廂,德宗時又改為左右神策軍,兩軍主將為護軍中尉、副將為中護軍,均為宦官,并由此而確立了宦官統領神策軍的制度,同時邊兵往往歸神策軍指揮,稱為神策營,神策軍也于此時達到了極盛。神策軍除負責宮廷宿衛外,同時還兼負防御外敵、平滅內患之職,公元783年剿滅涇原叛兵一役殊死作戰、克建奇功,最后發展到擁兵15萬。但這是皇帝通過家奴之手掌握的部隊,除親信宦官外其他官吏不能插手,閹人氣焰日盛、難以節制、逐漸大權獨攬,他們運用手中的權力不斷為神策軍增加糧餉、提拔軍官,致使神策軍耽于享樂、兵無斗志,予藩鎮以"清君側"之口實屢屢舉兵向闕,皇帝不得已只好靠殺宦官以求藩鎮退兵,朝廷威嚴盡失。至晚唐時,五部禁軍均已兵微將寡、名存實亡了。
(八)藩鎮:唐初時道相當于現在的軍區,長官為大都督(戰時出征稱大總管),又以守捉、軍、城、鎮作為不同等級的邊防軍分區,其長官稱為"使",有時一部分都督以欽差身份持節上任,至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以節度使為固定官職取代"使"時仍只有統兵權;玄宗時沿邊以數州為一鎮設九節度使、一經略使,藩鎮既指節度使及所部軍隊,首長由重臣出任,賜雙旌雙節、攬軍政大權,十鎮共擁兵486900人:
2、藩鎮軍中按兵源分有以前分番服役的健兒、罷諸州團練使后新組建的團結兵和地方鄉兵;按構成劃分有只領的外鎮兵、屬下州的郡兵、屯于藩鎮帥府內宅的內院兵;最重要的是牙兵,又稱衙兵,藩鎮之最親兵,極為精銳,負責保衛衙城和藩帥,是藩鎮軍的核心力量。
3、節度使權限過大,亦有身兼數鎮者,終至釀成安史之亂。亂平后,以前為平叛新設的和歸附的藩鎮林立,兵將久鎮一處導致節度使出現世襲現象、尾大不掉,朝廷無力節制;而一些忠于王事的藩鎮因宦官監軍掣肘、國家糧秣供應不及時也倍受鉗制。噫,藩鎮!軍制之毒瘤也!唐朝軍事制度變化的明顯表現,同政治、經濟制度一樣,前盛而后衰,“其始盛時有府兵,府兵后廢而為彍騎,彍騎又廢,而方鎮之兵盛……天子亦自置兵于京師,曰禁軍”(《新唐書•兵志》)。自西魏開始而盛極于唐前期的府兵制敗壞后,取代府兵支撐唐朝統治的軍隊是神策禁軍、藩鎮軍等,軍制由此而混亂多變,藩鎮勢力急劇膨脹,從而加速了唐王朝的覆滅,釀成了五代十國分裂割據的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