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戰歲月  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 背水迎戰

類別: 軍事 | 抗戰烽火 | 重生之征戰歲月 | 柳外花如錦   作者:柳外花如錦  書名:重生之征戰歲月  更新時間:2014-01-27
 
根據對戰局的判斷,載仁親王認為,已經到了收網的時機,本來,還可以再穩妥一些,讓關東軍部隊,以及兩翼的奇兵,再組織幾次強勁的攻勢,進一步消耗和疲憊蘇聯遠東方面軍的實力,網中的魚,還有力氣蹦跶,畢竟要多費些力氣,到了筋疲力盡的時候,就容易捕捉得多。

但是,蘇聯外興安嶺方面軍和貝加爾湖方面軍,被唐秋離部署的部隊,堵在了赤塔至伊爾庫茨克一線,讓載仁親王天衣無縫的計劃之中,出現了意外的變數,而這種變數,令載仁親王內心不安,因此,他決定提前收網,至少,比預計的要早上一周多的時間。

給遠東方面軍和朝鮮駐屯軍下達完作戰命令之后,載仁親王親自動手,擬寫了一份電文,并且,不是通過遠東戰役總部的電臺,若是通過親王隨員攜帶的電臺,給遠東派遣軍司令官小野典五郎中將,朝鮮駐屯軍司令官田中新一大將,分別發去一封絕密電報,電報的內容,是關于如何處置蘇軍戰俘的。

遠東派遣軍和朝鮮駐屯軍部隊加起來,總兵力要遠遠超過蘇軍的三個集團軍部隊,又是采取突襲的作戰方式,俘虜的蘇軍士兵肯定不會少,載仁親王在電報里,只有這么幾句話,“遠東戰役之最后階段,即將實施,為了不影響對蘇聯遠東方面軍主力部隊的總攻擊,在此次戰役之中,所俘獲的蘇軍戰俘,一律就地處置!”

電報的內容,字面上兒沒有什么血淋淋的話,但是,卻決定了即將被俘的蘇軍士兵的生命。載仁親王理所當然的認為,倘若俘虜的蘇軍士兵過多,為了看押這些蘇軍戰俘,勢必會牽扯兩支部隊的很大一部分精力,沒有足夠的人手,留著這些蘇軍戰俘,是個大麻煩,若是人手留下的太多,顯然不符合親王殿下傾盡全力,殲滅蘇聯遠東方面軍的初衷。

從兵力對比上。大日本帝國皇軍三支部隊加在一起,兵力并不超出蘇聯遠東方面軍很多,也就是說,兵力不占有決定性的優勢,那何必為了一些戰俘。而分散兵力呢?

還有一方面,載仁親王認為。如果蘇軍戰俘太多。物資供應也是個大問題,大日本帝國沒有多余的糧食,來供應蘇軍戰俘,那就來個一勞永逸的解決方式,既省人手也省糧食,兩全其美的辦法。載仁親王當然會采用了,至于什么狗屁的“日內瓦公約”,見鬼去吧,在親王殿下的心里。只有自己的行為準則。

載仁親王的命令下達之后,日本遠東派遣軍和朝鮮駐屯軍一百余萬部隊,分成三路,向蘇聯遠東方面軍第十五、十八、二十一集團軍部隊,以及方面軍后勤部隊,迎頭壓上去,而這三個蘇軍集團軍部隊,對即將到來的戰斗,還一無所知,依然按照方面軍司令部的命令,進行防御性的戰役展開。

五月四日傍晚,從鄂霍次克海方向吹來的風,已經略微帶有春天的氣息,天氣也不似前幾日那樣的寒冷,白天,陽光照射過的陽坡上,已經能嗅到淡淡的青草味道,蘇聯遠東方面軍第十五集團軍所屬的第一軍前衛師部隊,正在按照集團軍司令部的命令,趕往阿爾丹河東岸,構筑陣地。

夕陽余暉灑滿的起伏山地草原上,蘇軍士兵的行軍隊列,如同一條細細的黑線,蜿蜒伸向阿爾丹河方向,在第一軍前衛師后面,大約三十余公里之外,是第一軍主力,再往后,是第十五集團軍主力部隊,大約十二萬人的部隊。

無風,空氣之中透著一絲暖意,西天的火燒云,燃燒的火焰般,血一樣的殷紅,離開炮火連天的遠東戰場,無疑使蘇軍士兵心情放松了許多,那些乘坐卡車的士兵,不時的向步行的戰友們,吹著尖利的口哨,惹得憑著兩只腳板兒,辛苦趕路的士兵,一陣惡毒的咒罵,不時有拖曳著火炮的炮車,轟隆隆的駛過,帶起一路煙塵,將臉色疲憊的蘇軍士兵,籠罩在一片嗆人的灰塵之中!

無論是朱可夫還是第十五集團軍司令員阿西洛夫上將,都不知道,合圍過來的日軍部隊,具體在那個方向上,因此,第十五集團軍的戰役防御態勢,只能大致以阿爾丹河為界限,沿河東岸一線展開。

阿爾丹河東岸,日本遠東派遣軍第三軍所屬的四個師團十余萬兵力,已經在此地,張網以待,日軍比蘇軍提前一天多的時間,占領了河東岸陣地,起伏不平的淺山崗上,兩山之間的平原上,到處都是日軍士兵挖掘并隱蔽的非常巧妙的工事、火力點、交通壕、掩蔽部和炮兵陣地。

對于如此排兵布陣,背河建立陣地,第三軍下屬的四個師團長,都是滿肚子意見,這是違反最起碼的常識嗎,背水一戰,怎么說,也不是合適的戰役部署,阿爾丹河河面,最寬處,也不過是一百余米,不過,河水倒是頗深,唯如此,更應該將兵力,部署在西岸,皇軍部隊的所有裝備,都能將河東岸覆蓋在火力射程之內。

可以兵行險招,但不至于如此放棄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的地形條件,萬一蘇軍來的是兩個以上的集團軍部隊,難以抵擋的情況下,難道,第三軍十幾萬士兵,要跳進阿爾丹河嗎?

在此前的作戰會議上,四個師團長紛紛向軍司令官春彥太一中將,提出自己的意見,表示明確的反對,“司令官閣下,我們反對你如此安排兵力,我們必須考慮到,如果蘇軍的兵力,遠遠超過我們,怎么辦?您考慮過沒有,我們第三軍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士兵,都是初次上戰場的新兵,戰斗力豈能與一線的甲等師團相提并論,背水構筑防線,萬一守不住怎么辦?”

“還有,按照您的命令,只留有兩個師團的部隊,在正面迎擊蘇軍,其他的兩個師團,在左右兩翼迂回,這就更危險了,您能確保,僅僅以兩個師團的兵力,就能阻止蘇軍一個集團軍部隊,十幾萬人的兵力嗎?一條阿爾丹河,可以使皇軍部隊,立于進可攻、退可守的不敗之地,我們十分不了理解,司令官閣下如此部署的真正用意?”

也不怪這四個老資格的師團長,如此咄咄逼人的質問第三軍司令官春彥太一中將,遠東派遣軍本來就是本土后備役部隊編組而成,換句話說,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士兵,都是初次上戰場的新兵,第三軍司令官春彥太一中將,此前更是沒有直接指揮部隊的經驗,是從總參謀部空降過來的,而這四個師團長,都是從一線的野戰部隊調過來的,具有十分豐富的作戰經驗。

在他們看來,跟新兵差不多的春彥司令官,如此部署兵力,視同兒戲,不拿第三軍十幾萬士兵的生命當回事兒,本來,如果四個師團長指揮的,是久經戰陣的老牌兒師團,這樣的問題,根本就不存在了,甚至,會將陣地再前推幾十公里,或者,連工事都不用修筑,見到蘇軍部隊,一陣白刃沖鋒,估計也能解決戰斗。

但是,手里的兵不頂事兒,幾個師團長也是無可奈何,還是穩妥些為好,四個師團長,也不想第三軍的第一次戰斗,就與上司面對面的打口水仗,雖然瞧不起這位菜鳥軍司令官,但上下尊卑還是有分寸的,不過,涉及到第三軍十幾萬士兵的生命安危,就少不得與司令官閣下爭論一番了。

第三軍的任務,是根據派遣軍司令部的命令,進入阿爾丹河一線,堵住往這個方向而來的蘇軍一個集團軍的部隊,只要蘇軍不渡過阿爾丹河,就算完成任務,至于圍殲蘇軍,將由派遣軍的另外一個軍擔任,大概,派遣軍司令部也考慮到,第三軍純屬于新組建的部隊,新兵多,戰斗力在遠東派遣軍里,排在最后一位。

便沒有安排硬碰硬的進攻的任務,因此,四個師團長的意見,應當是正確的,在河西岸構筑陣地,足以讓蘇軍不敢跨過來一步,而且,還能保證陣地不被蘇軍突破,一條寬百余米的河,就是一道天然屏障,可司令官卻要出幺蛾子,這不是自不量力的沒事兒找事兒嗎?

四個老資格的師團長,一個接一個發言,態度一個比一個激動,道理列出一條條,有根有據,還結合自己指揮作戰的實際,論證如此部署的危險性,歸根結底一句話,司令官閣下在阿爾丹河東岸部署兵力的做法,是極端的冒險,當然,還有些潛臺詞,大概是給司令官閣下留些許面子,不讓中將閣下太過難堪,沒有說出來。

但是,言語和表情上的輕視,卻是參加會議的軍官們,都能夠看得出來的,眼神兒都不禁偷偷的瞄著春彥太一中將,中將閣下帶著一副金絲眼鏡,臉色清瘦白皙,如果不是筆挺將軍服領章上,兩顆金星閃閃生輝,幾乎讓人誤以為,統兵十余萬的春彥中將,是一位大學教授。

在手下的四個師團長,慷慨激昂的發表自己意見的時候,司令官閣下始終臉色平靜,看不出情緒上的變化,不過,距離他最近的幾名軍官,似乎看到,司令官閣下的眼睛里,掠過幾絲寒芒。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