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錄  初 (四)

類別: 架空歷史 | 指南錄 | 指南錄 | 酒徒   作者:酒徒  書名:指南錄  更新時間:2010-08-30
 
第六卷爭輝

初(四)

“冷啊,透骨的寒!”如果有人問起大宋官員們對祥興三年冬天是什么感覺,十有八九會得到這個答案。

冷,非常地冷。不管天氣,還是每個人的心里。

跋涉了上百里路,從泉州趕到了福州,總覺得念在昔日同僚的面子上,文丞相不會讓大伙太難堪。沒想到,到了福州,連丞相大人的影子都沒看到,福建安撫使陳龍復帶著個什么叫完顏靖遠地接待了大家,不分官職大小,統一安排在靠近閩江的官方驛站里。

沒等冗官門從失落中緩過精神來,新任戶部尚書杜規又來了。先是給每人發了一個金屬制的號牌,說是俸祿卡,告訴大伙憑此卡和個人的名貼,每人每月可以在福建境內任何一家票號領到五兩紋銀做生活費用。然后,傳達大都督府將令,從今之后,大伙頭上的虛職全部作廢,統一為九品幕僚,先到邵武書院去學習半年數術與格物,學業完成后方可根據個人成績補充入大都督府內做事。

這下,非但原來就心存不滿的幾個御史,連同一心想為國做些實事的各部侍郎們都跳起來了。在座諸位從二品大員到六品御史,就連職位最低的員外朗的俸祿,每年都不止六十兩之數。五兩銀子一個月夠干什么,連雇幾個仆人牽馬墜鐙都不夠!況且大伙都是為國效力過多年的,你大都督府不想用,一并開革便是,何必想出讓大伙再去學校補習這一招數來羞辱大家。(請大家到17k支持酒徒)

“我們要見丞相大人,問問他到底何意!”前御史大夫葉旭跳著腳說道。危機面前,斯文不得。反正文天祥不敢殺人滅口,此番拼著丟官罷職,也要讓人們看看言官的風骨。

“對,對,丞相大人不給咱們個說法,咱們決不聽令!”跟葉旭向來交好的幾個言官大聲嚷嚷道。在泉州城,幾個人曾以辭官回家相要挾,后來又跟隨大流來了福州,種種有始無終的舉動已經折了面子,眼下抓住機會,一定要把它爭回來。

“諸位大人稍安,每月五兩俸祿,只是供大人們日常花銷。至于衣食住行,邵武書院中自會替諸位安排,大人們不用操心!”杜規笑瞇瞇地安慰,隱藏在肉眼皮后小眼睛里充滿了不屑。

他現在終于明白了,為什么以往自己每月給朝廷撥兩萬兩白銀,御史們還彈劾大都督府不如數供應朝廷用度,慢待皇室。敢情這些大人們無論做不做事,都要拿與虛銜相應的俸祿。照他們的需求,甭說兩萬兩,每月二十萬兩也填不滿這個賊窟窿。

這還是在大宋剛剛光復福建和兩廣三路的情況下,如果破虜軍把江南各地都光復了,憑著民間那一萬多名進士,一萬多名門蔭的花銷,大都督府還不得去砸鍋賣鐵?(酒徒注:宋代為了拉攏文人,每年取進士數量非常龐大,宋太宗在位二十余年,進士科取就達近萬名。此外,南宋還每年恩蔭補官五百人。這些人為國家公務員階層,導致國庫空虛,連養兵的錢都拿不出來)

周圍響起了一片嗡嗡議論聲,大伙依舊對文天祥的安排感到不滿,內心里卻沒那么恐慌了。五兩俸祿雖然少,但丞相府能給實打實的現銀,而不會像行朝那樣用米、絹和一些沒有用的物品來折算。如果省著些花,買個書童也夠了,或者攢上幾個月后買個妾,大冬天里也好有人捶腿暖被。(請大家到17k支持酒徒)

見大伙又要向文天祥妥協,御史大夫葉旭趕緊向前走了幾步,不依不饒地叫囂道:“那也不夠,當初說好了到大都督帳下聽令,憑什么讓咱們從頭來過?難道我等生平所學,還不如那些販夫走卒,沒一樣可被文大人看得上眼的么?”(請大家到17k支持酒徒)

“對啊”幾個原本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打算的官員,心事又被葉旭的話勾了起來。大伙雖然沒有跟丞相并肩作戰過,但多是功名在身,學識優厚,做個低層幕僚已經是委曲求全了,難道文大人真的瞧不起我輩致斯么?

在諸冗官中,原兵部侍郎王志誠年齡最大,又曾補過實缺,看看眾人這么鬧下去也不是個辦法,上前兩步,沖著杜規拱了拱手,說道:“杜大人,我等既然來了福州,亦未打算貪戀原來的權位。但報國心切,縱使不堪為丞相大人運籌帷幄,留下作個帳前行走灑掃之士也堪用的,又何必到邵武重操學業?望大人將我等心愿轉述丞相知曉,若丞相依然嫌我等才疏學淺,再做計較不遲!”

作為一任兵部侍郎,王志誠胸中還是有些才學的。眼下大都督府兵馬司和行朝兵部合并了,才導致此人失去了官職。杜規對有真才實料的人素來敬重,見王志誠出面說話,趕緊還禮,客氣地解釋道:“王大人何出此言,對諸公的到來,丞相大人歡迎之致。只是這幾天忙于軍務,才沒時間親自前來接迎諸位大人!”

“那又為何安排我等去邵武學習?其中緣由,還請杜大人解釋一二!”王志誠鄭重問道。行朝與蒙古人作戰每戰必敗,而面對相同的敵人,破虜軍卻是百戰百勝,所以失去兵部侍郎的官職,王志誠并不覺得可惜。只是他本懷著一腔熱情,希望能在文天祥帳下重建功業,此刻卻被打發到邵武,實在心覺不甘。(請大家到17k支持酒徒)

“對,論詩文,論兵法,我等比不過丞相大人,至少比那些無功名在身的粗人強一些。難道破虜軍上下就沒這點肚量,給我等一個容身之所么?”有著前兵部侍郎做主心骨,葉旭咋呼的聲音更高。三角眼睛上下打量著杜規,口中的詞鋒越來越利。

“對真正有才華的人,破虜軍上下向來是歡迎的。但對于光會給別人挑毛病,自己卻拿不出一點計策來的廢物,恐怕非但破虜軍,哪里也養之不起!”杜規的臉色一冷,淡淡地回答。

他由商販出身而得高位,心中本來就藏著一個疙瘩,被葉旭三番五次地戳到痛處,涵養在好,也按耐不住。沖著眾人團團做了個揖,大聲說道:“之所以讓大家先去邵武書院,是怕大伙初來,對大都府下制度不了解,導致水土不服。邵武乃破虜軍重生之所,大都督府諸般制度,皆自那里所創。大伙去了,多看看,多聽聽,自然有莫大好處。至于軍中能否容下諸公,想杜某一介白衣,都能在丞相大人麾下建功立業。諸公之才千倍于我,還怕將來報國無門么?”

幾句話,說得大家啞口無言。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臉人,葉旭方才處處緊逼,態度近乎無理取鬧。杜規身為丞相面前新貴,都能始終能相待以禮。丞相府一個幕僚尚且能寬容若此,如是推來,文天祥能是心胸狹窄之輩么?

騷動聲漸漸平息,有人懷著歉疚,從杜規帶來得隨從手里領了各人的號牌。有人性急,干脆問起了去邵武的船何時出發。葉旭等幾個帶頭鬧事的御史們心猶不甘,兀自壓低了聲音強辯:“學一學大都督府的規矩,看看破虜軍重生之所,自然重要。但學上一半天也就夠了,何須浪費半年時光?”(請大家到17k支持酒徒)

“恐怕花半年時光學習,對葉大人來說還是太短呢?大人若不信,可否回答我幾個問題?”杜規知道今天不把葉旭這個刺頭說服了,事態難以善了,強壓著怒氣笑問。

“但憑大人考教!”葉旭拱了拱手,不服氣地說。他出身于進士三甲,面對一個小商販的問話,自然信心實足。

“如是,大人請聽好。杜某的第一個問題是,出兵打仗,首先要保證的是何物?”杜規笑了笑,提高了聲音,盡量讓所有人聽見。

“自然是糧草,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葉旭毫不猶豫地回答。答完了,得意洋洋地四下掃視半圈,然后再次向杜規拱手,“杜尚書,不知道葉某可否答對!”

“葉大人才高八斗,此等問題自然不在話下!”杜規點點頭,笑著夸了一句,然后繼續問道:“以破虜軍最大編制的整編標,每標分為五團,二十個營。每營將士五百。戰時每位士卒日餉紋銀一錢,供米一斤,菜一斤。每三日供每士卒肉半斤。假設官兵待遇同等,出兵江西作戰兩個月。作為丞相府幕僚,葉大人得提醒丞相至少需要準備多少銀兩、多少米糧,多少肉食以供軍需?”

“這個?”葉旭眨巴著小眼睛,半晌接不出下文。若問論語、春秋,他可以背誦出每章每節,甚至說出每句出自何處。但對這些瑣碎帳目,心中卻沒半點概念。想了好一會兒,才悻悻說道:“計算之學,的確非我等所長。但行軍打仗,講究的是文官運籌帷幄,武將奮勇爭先。這些雜學,自然交給底下小吏來做,何須我等考慮!”

“非也,葉兄此言大謬!”杜規高聲打斷了葉旭的狡辯。“葉大人是文職,自然想的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卻不知道所謂運籌,不但是如何給地方設圈套,還要把自己這方面的種種細節考慮進去。其中物資供應,首當其沖。你設了圈套,敵將上不上當說不準。但算不清自己這邊所需物資,一旦仗打到一半,軍中糧盡,葉兄可知什么后果?況且剛才杜某說言,尚未計算沿途消耗,未計算軍械損失,未計算馱馬所需草料。真實籌劃作戰,比此復雜百倍。葉兄想把這些雜務交給從吏,但從吏計算正確與否,葉兄心里可曾有數。一旦所計算數字失誤,損兵折將,是葉兄之過,還是前線主將之過?縱使到那時葉兄勇于承擔錯誤,萬余將士性命,誰能把他歸還回來?一敗之后賣給敵人的可乘之機,何人能前去彌補?”

葉旭無言以對,只覺得頭發下有幾滴汗,沿著腦門子流了下來。他向來號稱滿腹經綸,總恨自己沒機會獨領一軍,施展平生所學。到了現在才突然發現,自己肚子里的詩經、論語,對戰場無半點用處。正惶恐間,又聽杜規說道:“我輩為人謀者,不求像主將那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至少要能替主將分憂,把戰前準備做好。不求每戰料敵機先,但至少得明白自己一方士兵虛實,每支軍隊每日能行多遠,士氣多高,攻擊多銳,當得了對手幾分。要把一切算得清楚,才不至于做出毫無根據的謀劃來。如果連最基本的數術都不懂,所謂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嘿嘿,恐怕多是吹牛!”(請大家到17k支持酒徒)

“咱去做地方官還不行么?”有人垂頭喪氣地小聲嘟囔。杜規的話對眾人積極性打擊實在太大,照他的說法,此番入丞相幕的官員,十有八九是廢物,需要重新回爐。

“做地方官員,至少也得清楚治下多少百姓。每年稅收中留出多少,才能補貼勞力不足之家,使其不至于心生怨恨,鋌而走險。要算出每年雇傭多少民壯,才能修整河道,平整道路。還得清楚要多少開銷,才能完成陛下所托的教化萬民之責!”杜規向南方拱了拱手,義正詞嚴地補充:“如果做官只是寫寫詩,拍拍上司馬屁,恐怕人人都能做得,何須委屈諸位高才?做了這般糊涂貪佞官,逼得百姓怨聲載道,我們行為,與那蒙古人有何區別?換句話來,任由如此糊涂官員當道,做我大宋百姓,與做蒙古百姓有何差異!”

“你,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如同油鍋里濺了滴水,人群立刻炸了開來。葉旭等人雖然被杜規擠兌得無地自容,但本能的反應,還是斥責杜規的說法目無君上。

“是不是大逆不道,咱不清楚。約法里也沒有這一條。咱老杜沒讀過多少書,心里卻明白,這當官的是百姓雇的小伙計,拿著百姓的血汗錢,若不能為百姓做些實事,甚至禍害地方,無論有心無意,都是昧了良心的王八蛋。諸位罵老杜時,先拍拍胸脯想想,這幾千年來,是百姓養活了咱當官的,還是咱當官的養活了老百姓!”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從小到大,大宋的讀書人受到的都是這種教育,無論其出身王侯之家,還是在農村野地,憑著父輩的血汗錢供養寒窗苦讀后一舉成名,都在心里把自己歸類為勞心者,歸類為眾人頭上的精英。卻從來沒人想過,到底是精英們哺育了百姓,還是精英們承受了百姓的供養。

在福州,膽大妄為的杜規借著發號牌的機會,給他們上了破虜軍第一課。無論杜規的話能否被其接受,人們的觀念中,除了天地君親師外,至少被強塞了個百姓二字。

《臨時約法規定,所有大宋百姓生而平等。但是,約法中并說明如何實現平等,并未指出任何道路。在杜規眼里,這條約法比起佛家的眾生平等還虛無。但杜規在不知不覺間,向他人灌輸著同樣的道理。(請大家到17k支持酒徒)

非但他,破虜軍乃至大都督府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覺間,強化、傳播著文天祥的理念。這個過程中有反復,有磨合,甚至有阻礙,但那些烽火歲月里,以文天祥為核心,很多理念不知不覺間向外擴散開去。

過程中,有人承受不了新觀念的沖擊而離開,有人憤然走到了文天祥的對立面。但無論如何,新的觀念以各種方式由《天書走到了人間,慢慢生根,發芽,開花,結籽。

把冗員們連哄帶勸送上前往邵武的客船后,杜規匆匆趕回城內。已經是第二天上午了,他很高興自己又替文天祥做了一件事。文大人對自己有知遇之恩,所以,杜規總希望自己能給其更多的回報。

輔佐著丞相大人達成他的每一步心愿,就是杜規認為的回報之一。為此,他縱使嘔心瀝血,也無怨無悔。

“杜大人,去視查港務了,怎么樣,貨棧夠用么?”城門口,巡城官魏定國看見了杜規的馬車,遠遠打招呼。他與杜規同時入的破虜軍,雖然現在級別差了很多,但彼此之間情分非淺,交往起來也沒半點拘束。

“沒,送了批人去邵武讀書,文丞相說他們都是可造之材。一旦感悟,將來可堪大用!”杜規從車廂內探出頭來,笑瞇瞇地答。

關于行朝冗官的安排,大都府內部曾經有過一番爭論。劉子俊、陳子敬二人認為冗官皆不可用,政見亦與大都督府不合。最好辦法是安排些微不足道的閑職給他們,逐步將他們驅趕出決策中心以外。而陳龍復和文天祥認為,這些人都受過良好的教育,才智也不算低,以前無所建樹,只是因為他們所學的東西和個人見識有所不足。大都督府要推行新政于天下,就要有包容天下的心胸,與其將冗官們棄置不用,不如嘗試改造他們,發掘其身上的潛力。

杜規為人圓潤又不失原則,所以才受命去安置行朝官員。

“噢,那大人趕快回去議事吧,估計丞相還等著大人呢。今天門口過了一批海商,長得其貌不揚,攜帶的貨物也極其粗糙。但一個個卻好像有多少錢似的,燒地很呢。我聽說他們來自什么高麗,對,是高麗國,就是那個蒙古人的奴仆,一群狗仗人勢的東西!”

酒徒注:請多多訂閱,多多推薦。如果您不喜歡花錢看,請幫酒徒多多宣傳推廣。

閱讀設置

保存設置

最新評論

發表評論

驗證碼:

①精彩小說《指南錄連載于萬松小說書庫網,更多關于《指南錄內容,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