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投機者  第三節 暗戰(五)

類別: 清史民國 | 民國投機者 | 有時糊涂   作者:有時糊涂  書名:民國投機者  更新時間:2010-01-01
 
這個問題大慨在座的代表們從沒想過,會議室里立刻陷入死一般安靜,隨后就爆發了。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個道理誰不知道!”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亡國滅種誰能置身事外!”

“我不信老百姓不愛國。”

莊繼華沒有插話,而是讓他們議論,讓他們充分發表意見,等他們漸漸安靜下來后才慢慢的說:“從北伐到西南開發,我接觸了一些農村,不說遠了,就說觀音橋,西南開發隊基地的周邊,我去過一個村子作調查,在村里我問過一些農民,問他們愿意不愿意參軍打日本,他們回答說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同學們這就是我們的現實,國人愿意茍活。”

“不對,”中山裝站起來反駁道:“農民不愿意當兵是因為他們不愿意為欺壓他們的政府打仗。”

“政府是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莊繼華示意讓他坐下:“不過我們必須看到,從26年到現在國民政府成立不過短短7年,在這七年里,國民政府進行了兩次北伐,形式上統一中國的時間是1928年底,距離今天只有不到五年時間,距離九一八只有三年時間,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政府能作多少事呢?更何況在2年底宣布統一中國時,中央政府真正能有效控制的地區只有長江下游浙江、江蘇、安徽、上海等地區,其他地區都控制在地方實力派手中,中央既沒有稅收權也沒有人事任免權,中央政府即使有好的法律政策,能貫徹下來的嗎?重慶政府最近免除了所有農業稅,大部分商業稅,實行免費教育;一年以前可以做到嗎?”

面對莊繼華的反問。所以人都啞口無言,莊繼華接著又說:“問題的關鍵不在這,關鍵在于他們沒有文化,沒有文化的結果就是他們看不到更長遠的利益,只顧眼前利益;其次就是在鄉野農民心中,還沒有完全地國家意識。幾千年來都是朝廷是皇帝,總理創建共和盡管已有二十二年,可與兩千年的歷史比起來…..還太短。而解決這一切的只有教育。為什么我說德隊強大,因為他們的國民素質極高,素質高的原因就是他們的教育搞得好。我在德國讀書時曾經去過德國地幾個博物館,在哪里我看到幾個很有意思的記錄,其中有一份記錄是罰款。為什么被罰款呢?是因為他們的子女沒有去上學,他們的父母親就要交罰款,所以這次我們在推行免費教育時就吸取了這個經驗,國家不收學費,不收書費,只要你來讀書就行。如果這都做不到,那就不能怪政府不客氣。與德國一樣,日本的教育也做得很好,明治維新后,日本政府就非常重視教育,甲午戰爭,我們戰敗,賠款白銀二億三千萬,日本政府把其中大約20用在了教育上。幾十年下來日本的教育已經普及了。國民素質的提高使日本軍隊受益極大。軍隊組織,士兵個人戰術應用都能得到很好地實現;可我們呢?士兵大都是文盲,打仗勇敢是勇敢,可…….,一個人的勇敢是打不贏一場戰爭的。”

“那按照莊副市長的說法,我們就不可能打贏這場戰爭了?”眼睛男雖然現在沒那么激烈了,可還是很不服氣:“我們四萬萬同胞就只能作亡國奴嗎?!”

“當然不是!”莊繼華猛然提高聲音:“我中華四萬萬五千萬人民怎么會束手作亡國奴!絕不可能!同學們,我說了很多敵人強大的因素。是不是我們就會失敗呢?絕不是。敵人強大的地方我們要看到,敵人地弱點我們也要看到;日本有其固有的弱點。首先日本乃小國,區區幾個小島,也不過與我們重慶大小差不多,人口八千多萬,比不上四川全省的人口;資源根本沒有,全靠海外進口;日本的工業能力和人力資源,決定了他們最多能同時保證三百萬陸軍和海空軍的軍隊;這就決定了他們的戰略是速決戰,畢其功于一役;因為他們打不起長期戰爭。而我們呢?我們國力弱,但我們國家大,人口多,幅員廣;對比敵我的優劣,我們的戰略自然就出來了,那就長期戰爭,以空間換時間,積小勝為大勝,把敵人拖垮拖死!”

莊繼華侃侃而談,代表們的情緒完全調動起來了,中山裝看看周圍心中涌起一股無力感,現場氣氛完全失去掌控。

“不過,同學們,這種戰略代價極大,損失極大。”莊繼華心里沒來由一痛,只要給他十五年時間,他就有信心把日軍消滅在華北平原。剛才他分析敵我,原是給學生打氣,可說著說著,他自己地信心也高漲起來。他看看代表們,輕輕嘆口氣,不能再說什么了:“同學們,我說了這么多,就是要告訴大家,政府并非不抗日。”

說完這句話后,莊繼華拿出他們擬地那份通電說道:“所以這份通電是不合適的,我建議同學們重新擬一份通電。”

所有人都愣住了,改通電?這不是….。莊繼華看出了他們的心思,知道他們已經動搖,只是還有點抹不下面子,便又加了一道:“在喜峰口、古北口都獲得了勝利,在這種情況指責政府不抗日,是對前線將士的否定,這對得起那些正在前線為國家浴血奮戰的將士嗎?”

“我同意,重擬通電。”沉寂片刻之后,圓臉女孩率先答道。

“我也同意。”有人開就有人跟上,很快大部分同學都表示贊同。但還有部分同學沒有在猶豫,他們拿眼瞧著莊繼華身邊的重大救國會代表,莊繼華看看他們,心里微微嘆息,轉頭對中山裝和藍長衫說:“其實有些話換種說法,目的也一樣。比如抗議可改為支持,支持政府抗戰到底…..。”

中山裝心里明白。這次抗議已經完全失敗,莊繼華已經成功的把大多數代表拉過去了,再要堅持下去,他們將站到大多數學生地對立面去。

“我也同意。”中山裝還沒說話,站在他身后地一個灰長衫忽然開口,這個人一直沒說話。只是默默的聽,默默地看,此刻他開口后,莊繼華才發現這個人的氣度穩重,面目清朗。

“我也同意。”中山裝順勢也說道。

“我..同意。”

莊繼華松口氣,他眼光漂了那個灰長衫,嘴角露出一絲微笑。灰長衫心中一顫,他感到那一眼似乎已經把他看穿了。

代表們心滿意足的離開市政府,莊繼華轉身回到市長辦公室,進門就問:“賀市長那邊怎么樣了?有沒有消息。”

“有了,領事館保住了,學生們跑到日本商會去了。”滕杰微笑著答道。他和唐縱一直在市政府里觀察形勢,眼瞅著莊繼華打了一場漂亮仗。

“俊夫,你要趁熱打鐵,把三青團在各個學校發展起來,記住不要以的名義,要以抗日的名義。”莊繼華說道。

“明白。”滕杰現在有些明白莊繼華的思路了,學生都是追求新思想地,名聲不佳,抗日則符合民族大義。

“你還不完全明白。”莊繼華搖頭說:“你看過辯證唯物主義沒有?”

滕杰點點頭。辯證唯物主義是紅色書籍,對普通人來說看這樣的書是比較危險的,可當年的黃埔軍校圖書室里有大量的這種書籍,誰都可以看。

“那你記得其中關于矛盾的論述嗎?”莊繼華問,滕杰想起來了,可他卻記不得具體是怎么說的了,莊繼華看看他,搖搖頭說:“馬克思地階級斗爭理論是否正確我不敢說。可矛盾分析法。我認為是很有一定道理的,特別是關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轉換的說法。當矛盾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主要矛盾可能轉換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可能轉換為主要矛盾;在九一八之前,國內矛盾有國共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民族矛盾;在中原大戰前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是主要矛盾,然后是國共之間的矛盾變成了主要矛盾,可現在是民族矛盾演變成主要矛盾,判斷矛盾地主次的依據應該是民眾的要求,現在社會各界群起要求抵抗日寇侵略,所以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三民主義青年團是個新組織,而且是青年人的組織,就更應該要與時俱進。”

“明白了。”滕杰這下完全明白:“對,抗日是現在最時髦的事,這些年青人追的就是時髦;以此號召青年,如果我們不打這面旗子,青年就會被他們全拉過去,所以不如我們也打抗日的旗子。”

“那打出來后呢?”莊繼華似笑非笑的問。

“自然是…..”滕杰心電轉,他總算明白了:“文革的意思是,讓他們加入到我們要做地事中來。”

莊繼華點點頭笑著說:“知我者,俊夫也。”然后又轉身對唐縱說:“乃健,你接下來做什么?”

“是不是把他們都抓了?”唐縱試探地問道,莊繼華沒有回答,于是他又說:“我的意見是暫時不抓,只是監視,放長線釣大魚。”

莊繼華輕輕一笑:“我沒說共C黨,我和校長有約,對付共黨是你的事,我不插手。我問的是那些日本人。”

“你的意思是摟草打兔子,給他一鍋端?”唐縱含笑問道。

“對,等學生們把日本公司都砸了以后,你再以保護的名義派警察去他們家和公司門口站崗,對進出的人進行登記。”莊繼華毫不客氣的吩咐道:“另外通知武漢,胡桃熟了。”

胡桃熟了,漢冶萍公司一夜之間麻煩纏身,大冶鐵礦爆發大罷工,罷工還沒解決,又有人向大冶縣政府控告漢冶萍公司霸占礦山,官司一下打到湖北省高級法院,法院下令暫時關閉大冶鐵礦。

隨后武漢三鎮報界一涌而上,《大冶鐵礦到底是中國人地還是日本人地?》、《我們的礦石在資助敵人》、《日本人與漢陽鋼鐵廠停產地關系》…..。

學生們憤怒了,武漢三鎮市民憤怒了,漢冶萍公司遭到學生和市民的沖擊,隨后學生代表和市民代表向湖北省政府請求收回大冶鐵礦,禁止鐵礦石出口。

漢冶萍公司面臨全面危機,總經理盛恩頤在上海待不住了,他跑到武昌打算利用老關系疏通,可很快就發現此路不通,無論是省主席何成浚,還是中路縱隊司令上官云相,高等法院院長等等全都不敢插手,當然老關系們也給他透露了一個消息,這事的背后是藍衣社。

藍衣社,最近一年多來,這個名字可是響徹中國政壇,一群年青的黃埔軍校學生發起的法西斯運動,他們以興黨抗日救國為口號,在全國掀起了一股蓬勃的藍衣社運動。

盛恩頤回到公司就召開股東會議,在會上他請求日本股東是否可以退股。這個要求當然被日本股東堅決拒絕。隨后日本領事強硬要求湖北省政府保護漢冶萍公司免受暴徒襲擊,可一向軟弱的湖北省政府這次卻強硬告訴他們,商業糾紛自有法律來管,罷工應該是勞資協商,至于學生和市民的抗議,省政府

可以責令大冶縣派警察保護漢冶萍公司在大冶的鐵礦。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