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投機者  第二節 說汪(二)

類別: 清史民國 | 民國投機者 | 有時糊涂   作者:有時糊涂  書名:民國投機者  更新時間:2010-01-01
 
第三部血火抗戰第五章主政西南第二節說汪(二)

第三部血火抗戰第五章主政西南第二節說汪(二)

曾仲鳴一下就僵住了。從高宗武反饋回來的信息,日本以不要領土,不要賠款,兩年內撤兵為條件與中國進行談判,這個條件讓汪精衛很受鼓舞,與周佛海、陳公博等人商議后,決定派梅思平去香港,配合高宗武繼續與日本談判,將條件細化。

但虞城戰后,高宗武和梅思平從上海來電,日本方面突然冷落他們,原定來上海的日本參謀本部中國課課長今井武夫也沒有到,影佐禎昭的態度雖然積極,卻絕口不談談判適宜。

想起這種種情況,一個疑問在曾仲鳴腦海中,如果說日本急于談判和平,那他們為何這樣?可這些不能擺上臺面,這是背著國民政府干的,現在還不能見光。

“莊將軍口齒伶俐,不過為何不在五戰區堅持戰斗了,要到大后方的四川來搞建設呢?”陶希圣陰惻惻的問。直指莊繼華的痛處。

莊繼華輕輕嘆口氣,大義凜然的說:“身為軍人,自然是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國家需要我上前線,我就上前線,需要我搞建設,我就搞建設,這毫不奇怪。”

“恐怕是你那一心效忠的校長嫉賢妒能吧,”陳璧君已經忍了很久了,現在終于忍不住了:“大話誰都會說,不過他對你還不錯,高官厚祿還在。”

莊繼華淡淡一笑:“夫人,事情不是這樣,我來四川之前,校長曾經與我商議過,我考慮了很久接受的,我們的問題是物資不夠,如果不是這個原因,虞城戰后,我們就能打破日本人的戰線,一舉收復徐州,有鑒于此,我接受了這個任命。”

“商議?哈,”陳璧君打個哈哈:“蔣先生什么時候變得這樣好說話了,莊將軍恐怕是言不由衷吧。”

“我去那里倒不重要,”莊繼華搖搖頭,冷靜的說:“汪先生去那里是重要的。和平的口號不時不可以喊,但真要和談則必須慎重,從日本人以往的行徑來看,他們的方式一般是先提個看上去比較好的條件,這叫下誘,等我們上鉤了,他們再提高價碼。陶德曼第一次送來的條件多可觀,什么不用承認滿洲國,不用賠款,不處置地方官,委員長一答應,以這個條件為基礎進行談判,條件立刻變了,滿洲國要承認,賠款還要,另外還加上駐兵,改組政府。所以,日本人是沒有信譽的,別看他現在說得挺好,只要答應,他們肯定變。”

莊繼華話里的意思讓汪精衛驚出一身冷汗。他去那里是重要的,這什么意思?他警惕的看看陶希圣和曾仲鳴。陳璧君卻沒想這么多,她冷冷的盯著莊繼華,噴出的怒火象要將他燒成灰燼。

“莊將軍,今天你來我家,是來羞辱我們夫妻的,是這樣吧?”陳璧君看到莊繼華就想起陳銘樞,恨得牙癢癢的。

“夫人,這話言重了,”莊繼華嚴肅的說,心里卻對陳璧君低看了兩分,比起宋美齡來差距不只一兩米:“我今天來是誠心誠意來與汪先生探討和平的,實際上,高宗武在香港和日本的行徑我是清楚的。”

莊繼華打了個埋伏,沒提上海的事。汪精衛提起的心暫時放下,原來是這樣,這莊繼華是充當蔣介石的說客來了,想到這里他的臉色一下冷下來了。

“那我倒想聽聽你得和平見解。”汪精衛平靜的問。

“我的想法比較簡單,”莊繼華說:“日本人要想和平,先恢復盧溝橋事變前的狀況,也就是先撤兵,江南撤出南京上海,華北撤出山東山西綏遠察哈爾,然后我們再開始談判。”

“日本人不可能接受這樣的條件的。”汪精衛皺起眉頭,陳璧君嗤之以鼻:“天真。”

“熱河停戰協議以前,黃郛也這樣說過,”莊繼華輕松的說,今天他來的目的就是想勸勸汪精衛,畢竟他是國民黨的副總裁。投敵影響太壞:“可結果呢,日本人終。漫天要價,就地還錢,這個過程,可以判斷出日本人的真實意圖。這點技巧,搞外交的都知道。”

“技巧?這算什么技巧?”陳璧君冷笑下:“不要說還沒有談判,就算有談判,先要表現出誠意,這樣的條件,能算有誠意嗎?”

“誠意?先問問日本人有沒有誠意。”莊繼華不打算再管陳璧君了,他轉身對汪精衛說:“汪先生,自從在汕頭相識,我一直對先生很敬仰,先生當年投身革命,為的是救國救民,今日國家危亡,先生身為國家干城,何去何從,請先生三思而行,晚輩告辭。”

汪精衛沒有挽留,甚至沒有送出汪公館,他無比失望,陳璧君恨恨不平的罵道:“什么人養的狗。什么樣的叫法。四哥,我看莊文革k不住,不能指望他。”

“夫人說得對,沒有他我們照樣能成事,余漢謀不是在廣東嗎,派人和他聯系,我就不信,沒有了張屠夫,還吃帶毛豬。”曾仲鳴隨即提議。

“公博你是怎么想的?”汪精衛看著默默無語的陳公博問。

陳公博苦笑,然后緩緩的說:“不管怎樣,我認為好不要影響黨的統一。不能分裂黨,我們國民黨已經受夠分裂的苦,所以,先生,即便要與日本人展開秘密談判,也要通報蔣先生,畢竟他現在是名義上的領袖。”

“那是自然,”汪精衛點頭稱是:“但我擔心,蔣先生現在受抗戰派將領包圍,而且日本人明確提出要他下臺,我想等我們談出結果再告與他。”

“先生,這不行,”陳公博神態堅決,這正是他擔心的,目前中國的現狀看,沒有蔣介石同意的任何和平條約都不可能實現:“絕大部分軍方將領都聽蔣先生的,我們手上沒有兵權,如果他不同意,戰爭照樣繼續。”

“公博,這你就太小心了,”曾仲鳴不知什么時候給自己倒了杯酒,他一邊玩著酒杯一邊說:“只要我們能達成協議,那是廣西李宗仁白崇禧,山西閻錫山,廣東余漢謀,他們就會支持我們,國民也會支持我們,這樣強大的壓力,蔣先生也不得不同意。”

“仲鳴說得在理,”陳璧君站起來滿臉譏諷:“公博,我看你是不是很喜歡當蔣介石的官啊,不就是一個省黨部主任,別忘了他得意的門生還是你的頂頭上司,省主席。”

陳公博沒有生氣,只是輕輕搖頭:“夫人,十幾年前我就跟隨先生干革命,我是什么樣的人。您還不清楚嗎?我這真是為先生著想。想想看,塘沽協定簽訂時,先生就因此背上罵名,而這次甚,先生,。這次無比小心謹慎。莊繼華有個意思其實是對的,寧可慢點,也不要太急。”

“莊繼華,”陳璧君咬牙切齒的罵道:“遲早有一天,這筆帳要與他算。”

“先生,”陳公博繼續勸道:“我不是不贊成和平,但此舉事關重大,稍有不慎即萬劫不復,先生一世清名即蕩然無存。”

“公博,現在機會這樣好,必須抓住,否則恐怕再也沒有了。”曾仲鳴說,陳公博一向是汪精衛改組派的二號人物,在改組派中,如果說汪精衛是旗幟,陳公博就是實干家,改組派的大部分實際工作都是他在處理,在汪系人馬中威望比較高。但陳公博對拋開蔣介石與日本談判始終持反對態度,這讓陳璧君惱怒不已也不解其意。

陳公博很為難,從內心來說,他不贊成汪精衛的舉動,但這十幾年的經歷已經在他身上深深烙下汪系烙印,如果汪精衛堅持要走這條路,他該怎么辦?離開還是陪著他一起走?他不知道。現在他只有拼盡全力勸阻,不要走上這條路。

“機會?”陳公博搖頭說:“仲鳴兄,是不是機會還要再看,如果日本人真如莊文革說的那樣,在我們采取行動后,突然提高價碼,敢問先生,我們該何以自處?仲鳴兄,這是陷先生于不忠,所以我建議,讓高宗武和梅思平繼續試探,明確告訴日本人,我們不能接受承認滿洲國,不能賠款,不能駐兵,條約一經簽訂,他們就必須撤兵,三個月內恢復盧溝橋事變前的狀態。”

“你,”陳璧君有些生氣了,汪精衛及時制止,他打斷她的話說:“公博的顧慮及是,這一點要向高宗武和梅思平說清楚。”說到這里他微微笑了笑:“我知道這一步非常險,恐怕到時候舉國皆罵,漢jn之名逃不了,不過上不愧于天,下不愧于民,絕非為個人榮辱,等和平來臨,我就辭去一切職務,告老林下。”

見汪精衛說得悲涼,陳公博心里一酸,連忙勸道:“先生這是說那里話,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國家都需要先生。”

陳公博心情沉重的離開汪公館,他不知道他的這番勸說是否奏效,汪精衛雖然沒有什么定見,但陳璧君卻權力熏心,有她在旁邊鼓動,汪精衛的主意隨時都會變。

等陳公博走后,陳璧君依然怒氣難平,陳銘樞和莊繼華相繼上門,這讓她感到奇恥大辱,那股火焰在她心中跳躍難平。

其他書友正在讀

新書日點擊榜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