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投機者  第十節 風云(一)

類別: 清史民國 | 民國投機者 | 有時糊涂   作者:有時糊涂  書名:民國投機者  更新時間:2011-08-09
 
第三部血火抗戰第九章奔流第十節風云(一)

秋日的黃河猶如被束縛的黃龍,變得溫和而平靜,炮聲已經漸漸消逝,戰爭的痕跡依舊在各地清晰可見,倒斃的尸體已經被掩埋,墳頭上的白幡在秋風中飄動,被摧毀的房屋,硝煙熏黑的土地,在各地均能發現。()

光復的興奮依舊洋溢在空氣中,山東省臨時政府下令,為恢復戰爭經濟,免收兩年農業稅,商業稅下調到5,地租最多只能收三成,工廠免營業稅兩年。隨著這一連串為恢復經濟的法令公布的還有大批工作隊開赴各地。

莊繼華在重慶說服了蔣介石,在山東大膽啟用新人,山東的情況很復雜,gcd占領了近半膠東,還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沂蒙山區,兩黨地盤犬牙交錯,很容易擦槍走火。更重要的是,將來兩黨必然在山東有激烈爭奪。

而這種爭奪首先是民心的爭奪,gcd部隊在經濟上是非常困難的,國民政府宣布在山東免農業稅,這就給gcd施加了壓力,如果他們繼續收公糧,那國民政府就占了很大優勢。

說服蔣介石后,莊繼華便提出了自己的山東省政府組成人員名單,省主席滕杰,秘書長張里元,保安司令龔楚,副司令楊遇春。對后倆人,不但蔣介石,連何應欽白崇禧都很詫異,山東如此重要的地區,卻派出了兩名gcd叛將,這會在將領中產生巨大震動。

為此,莊繼華作出了詳細解釋,龔楚和楊遇春雖然是gcd叛將,但破格提拔他們,對gcd人員會產生巨大影響;其次,正因為他們有在gcd方面的經歷,熟悉gcd的作戰方式;最后,他們叛離了gcd,所以他們在政治上是可信的。

但蔣介石還是不同意,認為這個人員配置實在太年輕,最后決定讓何思源出任山東省主席,滕杰主掌山東黨部兼任秘書長。龔楚和楊遇春從資歷上倒沒什么問題,龔楚就不說了,幾年前便是戰區副參謀長,楊遇春也是黃埔三期畢業,只是有gcd經歷,才一直沒受重用。可是蔣介石還是不放心,何應欽和白崇禧也認為不妥,最后蔣介石決定任命于學忠擔任山東保安司令,副司令為楊遇春。

何思源擔任山東省主席連莊繼華也提不出反對意見,何思源是中國著名教育專家,從1928年起便擔任山東教育廳廳長,此后十幾年不管省主席怎么變,他一直擔任這個職務,在這期間,山東教育得到長足發展。

抗戰開始后,日軍侵略山東,韓復榘棄城而逃,作為文官的何思源本可以隨省政府一起后撤,可他沒有,他留在了山東,組織起一支游擊隊,活躍在魯北聊城到津浦線一帶。何思源在山東享有很高的聲望,不但門生故吏遍布山東,而且他的人格力量很高,在敵后的將領,gcd游擊隊,連偽軍也服他,在淪陷期間,何思源的人即便在敵占區也暢通無阻。

楊遇春這幾年一直在山東堅持敵后抗戰,先是在微山湖,后來挺進到魯中,在萊蕪到泰安地區的山區建立了一塊根據地,直到這次山東作戰前,才被日軍擠出來。在敵后的這幾年中,山東地區,除了秦啟容就是他,與八路軍新四軍沖突非常利害,與秦啟容不同的是,楊遇春打得更巧妙,政治上主動性更強。

當莊繼華在重慶處理家事時,對有末精三的追殺也結束了,有末精三在中隊的圍追堵截下,將部隊分成三股,從中隊不完整的包圍圈中鉆出來,逃入冀中地區,莊繼華劃定的追擊底線為滄石公路,越過這條線便停止追擊。有末精三的六萬多部隊,最后只剩下一萬余人,在冀中與前來增援的第九師團先頭部隊會合。

整個戰區的槍聲平靜下來,雙方都疲憊的停下來清點戰果,對中隊來說,這次作戰成果無疑巨大無比。中國光復了整個山西,整個山東,淮河以北,大半個安徽,整個河南,兵鋒直逼華北平原,眼見著兵臨平津城下。

十月十日,濟南城內,彩旗飄揚,原日軍十二軍司令部駐地,將星云集,包括湯恩伯在歐內的西線將領全部云集濟南。臨時搭起的主席臺上懸掛紅色長幅,上書三個大字,慶功大會。大本營代表何應欽在會上宣讀了中央政府、軍事委員會的嘉獎令,授予機械化第一集團軍、新12軍、二十四集團軍武功狀,授予莊繼華、杜聿明、藍運東、宋希濂、楊森、孫震等一千六百多人青天白日勛章。

濟南名宿,民眾代表在會上代表山東民眾宣讀了感謝狀。新任山東省主席何思源宣布了山東省政府施政綱領,在這個綱領中,何思源著重前調在山東全面推行社會改革,厲行減租減息,動員全省民眾,齊心協力,共同醫治戰爭創傷。

莊繼華隨后也上臺講話,在這個講話中,莊繼華重申了開展社會改革的必要性,“山東有數百萬民眾,能提供數十萬兵源,土地肥沃,礦產豐富,只要我們能下決心,一定能將山東建成一個抗戰基地。”

不過山東的事情沒那么簡單,天下響馬出山東,山東只顧以來便是土匪眾多的地區,抗戰開始以后,山東的土匪也分化了,一部分土匪投降當上了偽軍,一部分依舊保持獨立,繼續當土匪,一部分投入了gcd;投靠國民黨的相反是很少一部分,原因其實很簡單,這些土匪當初上山為匪,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政府交惡,讓他們投靠政府是非常難的。

其次,山東在這次會戰中受到的損失很大,聊城、濟南、泰安、濟寧等地破壞極其嚴重,戰爭難民又是上百萬,冬季即將來臨,救濟難民成為當務之急。

在這個會上,莊繼華拿出的還是老辦法,軍民結合,濟南成立難民救濟委員會,軍隊分區幫助難民重建家園。

慶功會結束后,當天下午,何應欽主持召開了戰區高級將領會議。這次蔣介石沒有到山東來,原因有兩個,其一,莊繼華走后,他決定親自介入與gcd的談判;其二,德黑蘭會議在即,他沒有時間到山東來,因此由何應欽來宣布。

何應欽在這個會上宣布,將江北戰區分成江淮戰區和華北戰區,華北戰區司令官,莊繼華,副司令湯恩伯、孫連仲;江淮戰區司令官關麟征,副司令李品仙。同時部隊作出調整,二十一集團軍、第四集團軍、十五集團軍、九十二軍、四十六軍,以及新組建的川軍二十九集團軍,蘇魯皖邊區游擊總隊等原南線作戰部隊,不過讓關麟征有些不滿的是,他的嫡系部隊新12軍被劃入了華北戰區。

在分配兵力過程中,何應欽和莊繼華的態度相同,考慮到即將到來的華北決戰,因此不敢削弱華北戰區部隊,戰斗力強的部隊全部留在了華北戰區。

江淮戰區的作戰地域包括,江蘇安徽湖北。華北戰區作戰地域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察哈爾等地,此外,蔣介石下令從緬甸戰區抽調新八軍和112軍到華北戰區;這事也引起史迪威的抗議,緬甸戰區只剩下六十六軍和五十八軍。

經過這樣調整后,華北戰區包括了第一集團軍、第二集團軍、第五集團軍、二十二集團軍、二十三集團軍、二十四集團軍、三十六集團軍、三十一集團軍、四十九集團軍、五十集團軍,新八軍、第三軍、新一軍、新六軍、七十四軍、青三軍、青四軍、新八軍、新二十軍(豫西民團改編,軍長陳烈)、暫編第八軍、112軍、新110師,以及大批敵后游擊隊、反正偽軍,其中敵后游擊隊和反正偽軍都必須整編。

散會后,莊繼華在司令部宴請何應欽和所有參加會議的將領,何應欽剛答應下來,便見關麟征一臉惋惜,而宋希濂則是一臉痛苦,心中有些奇怪,等到了餐桌前,才明白為什么關麟征宋希濂是這種表情。

餐桌上的飯菜極其簡單,一個炒肉絲,一盤炒雞蛋,剩下的六個菜全是素菜,湯倒是足夠,小菜湯,一大盆。

“呵呵,文革,你這夠簡單的。”何應欽也不客氣,自己便坐在首位上。

“大家隨便,”莊繼華招呼一句后,便坐在何應欽身邊,關麟征坐在何應欽另一邊:“沒辦法,經此一戰,山東困頓,您也看到了,濟南的損毀有多利害,我回來這幾天,就接到報告,各地難民數量高達一百四十萬,更嚴重的是,日軍敗退前,掠奪走了大部分糧食,整個光復區都缺糧食,只好過點緊日子,委屈老師了。”

“同甘共苦,呵呵,來為勝利干杯”何應欽淡淡一笑,伸手端起酒杯,這酒倒是山東名酒扳倒井酒,可這酒也只有一壇,擺在首席,其余桌上擺的就是普通的酒。

“干杯”眾將一起站起來舉起酒杯,齊聲高呼。

“雨東,你主掌江淮戰區后,要對戰區部隊進行整編,”何應欽坐下后對關麟征說:“文革作的那個小冊子非常好,江北戰區部隊戰斗力這樣強,與這個有很大關系。”

“學生明白,學生到江淮后,第一步便是整頓部隊。”關麟征點頭說,關麟征心里明白,江淮戰區的作戰任務不重,他有充足的時間整頓部隊,其次,江淮戰區有幾支部隊有很深的gc嫌疑,比如第四集團軍,這個集團軍的前身是楊虎城的十七路軍;集團軍主力三十八軍軍長趙壽山與gcd的關系密切,軍統早就有報告,另外師長孔從州也有gd嫌疑,這支部隊必須整頓。

此外,五十七軍繆徵流部也必須整頓,繆徵流部在蘇魯邊境堅持抗戰期間,部隊發生叛亂,下屬111師叛逃八路軍,蔣介石大怒之余,撤銷了57軍番號,繆徵流帶領剩下的112師退入蘇中。關麟征數次想對這支部隊進行整編,可最終都沒有機會,現在這支部隊負責長江北岸防御。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