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師  三十八章 、勿因人廢行(上)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傳統 | 奇遇 | 地師 | 徐公子勝治   作者:徐公子勝治  書名:地師  更新時間:2010-07-07
 
林音今年二十六歲,給人的印象卻不是很成熟,這種不成熟當然不是指身體或智力,而是過于單純。她很漂亮,至少在大部分男人眼中,林音比謝小仙更有女人味,瓜子臉眼窩稍深,眼睛大大的睫毛很長,看上去有些柔弱無助、我見猶憐。在茶室中見到她時,很顯然剛剛哭過,眼圈還是紅的。

來之前,游方很感興趣林音是否了解李秋平的底細?因此坐下來沒說幾句,便追問起她與李秋平是怎么認識的,并強調回憶的越詳細越好,這對找到李秋平的下落可能有幫助。林音對謝小仙很信任,也毫無保留的信任游方,紅著眼圈以一種癡迷的神情回憶了她與李秋平結識的經過——

林音是湖南寧鄉人,2006從湖南師范大學畢業,父母托在廣東教育部門工作的伯父找關系,進入了廣州一家初中教英語。如今的中小學教師尤其是主課老師,與幾十年前的窮教書匠處境已大不一樣,不僅每年都有令人羨慕的寒暑假,而且待遇也不錯,節假日有心補課賺外快的話,機會與實惠都很多。

“腦筋靈活”的老師,也學會了利用廣大學生家長的社會關系,托人辦很多事都方便,學生家長們往往不敢得罪,都得哄著。而那些教學有責任心、為人也很正派的老師雖然辛苦,但社會地位高、受尊敬、收入與生活穩定,這份職業對于一個沒有野心的女孩子來說,是最適合不過了。

林音的父親是一名處級公務員,母親也是國家干部,他們家在當地是一個很受人尊重與羨慕的家庭。林家父母本打算退休后搬來和女兒住,就在廣州養老,連買房子的事都計劃好了。不料計劃沒有變化快,林音僅僅工作了一年,就與人“私奔”了,拐走她的人當然是李秋平。

第一次見到李秋平是2007年春天,林音所在的中學也是李秋平的母校,當時學校為了擴建新的圖書閱覽室與體育活動室,專門舉行了一個類似答謝會的聯誼活動,這次活動的主角當然是為擴建捐款的收藏家、校友李秋平。

學校最年輕漂亮的女教師林音,用餐時被校領導安排在主桌,叮囑她給李秋平多敬幾杯酒,在餐后的小型聯誼舞會上,又特意指示她多請李秋平跳幾曲舞。校領導這種做法在社會上頗受詬病,通常情況下也令當事人十分反感,但是林音卻非常愿意、非常開心。

在她的眼中,李秋平事業有成,卻沒有那種暴發戶的膚淺習氣,談吐之間的學識風度令人折服,林音從小到大見過的男人中就沒有能與之相比的。他俊朗文雅一表人材,不僅年輕有為,更難得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讓人產生一種值得信賴、可以依靠的感覺,與這樣的一個人在一起,似乎可以很放心的聽從他為你安排好的一切。

林音從小到大都是一個乖乖女,所有的經歷都是聽從父母的安排,在人生的方向感上已經習慣了尋找依靠,這也許就是她對李秋平一見鐘情的原因。然而諷刺的是,這段感情后來卻導致了她與父母關系的破裂。

在聯誼會上認識之后,李秋平對林音也非常有好感,幾乎是一眼就看中了,他是個想得到就會動手的人,隨后就展開了追求,很容易泡上手了。但是這段戀情卻遭到了林家父母的堅決反對,在他們的“計劃”中,女兒林音最好是嫁一個事業有成的醫生或地位不錯的法官之類的人,不求很有錢,但求生活穩定、方便。

李秋平是個古玩商,雖然聽說生意做得不錯,但是老兩口不了解這一行感覺心里沒底。至于收藏家與慈善家的頭銜就更讓人不放心了,一種是花錢把不明真假的東西買回家擱著,另一種也是花錢買個表面光鮮的好名聲。

林家父母聞訊之后,專程從湖南趕到廣州,讓女兒安排見了李秋平一面。林父有些小官僚習氣愛裝腔作勢,林母有些小市儈習氣愛冷嘲熱諷,但是他們對李秋平的第一感覺是一致的——這個人靠不住,不能讓女兒跟他!

說感覺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李秋平結過婚,而且到現在還沒離!李秋平如實的告訴了林音,并且說夫妻之間不論是關系還是感情都早已破裂,承諾離婚的事情自己會辦妥,不用林音操一點心。而林家父母則向女兒堅決表態,不同意,哪怕是李秋平離了婚也不行,否則就斷絕關系。

結果,林音第一次違背了父母的意愿,仍然決定與李秋平在一起,不僅如此,她還聽從了李秋平的安排辭職去了北京,兩人同居在一起就如夫妻一般生活。林音并不是真想與父母決裂,她這么做的一個原因,就是李秋平向她保證過——將來一定能讓她的父母改變看法,接受他們倆的關系。

林音很信賴李秋平,相信他一定有辦法能“搞定”自己的父母,就像搞定生活中其他很多事一樣。到北京一晃三年了,李秋平一直沒有離婚,她與父母的關系也沒有改善,但林音依然相信他或者說已經習慣了信賴他。

李秋平雖然沒有離婚,但是林音確實從未見過他的“妻子”在生活中出現過,離婚應該只是早晚的事;另一方面,李秋平也將兩人的生活安排的溫馨和睦無憂無慮,向她的父母證明了自己的“可靠”,被接受也應是早晚的事情吧?

除此之外,林音也沒什么不滿意的,到了北京之后,李秋平就以他與林音兩人的名字命名,開了一家秋音齋,這讓林音感覺很幸福。林音沒有出去工作,她在家庭中養成的唯一有點小資的愛好就是品茶與飲茶,李秋平特意在公主墳附近為她開了一家茶室,名義上林音做老板,但經營不用她操心,也不指望掙什么錢,有空時林音可以約朋友來此品茶聊天。林音約謝小仙見面的地方就是這家茶室。

李秋平生意做的很大,人也很忙,但從來不用林音擔憂與操心,他經常到外地去談業務,但從來不會忘了與林音及時聯系報平安、關心她的情況,最長也沒有超過三天不見音信。除了有事業心又顧“家”之外,他還是個很有愛心、樂于助人、肯將財富回饋社會的人。

在北京,李秋平與林音一起捐助過警方辦公設備,因此她才結識了謝小仙。另外,他還在自己與林音的家鄉分別捐建了一座鄉村小學,這些事絕對不假謝小仙可以作證。總之,他是一位難得的好人,假如不是婚姻問題有些復雜,簡直就是個完美好男人。——在林音回憶李秋平的往事時,從謝小仙的表情也能看出來。

聽到這里,游方心里的滋味很復雜。他非常清楚狂狐的底細卻又不能說出來,此刻又不得不面對人們對李秋平如此的贊美。這種經歷對一個人的心態影響很大,讓人不由自主覺得世事荒誕可笑,甚至一切被宣揚為美好的事物都是那么虛偽。

類似的經歷多了,久而久之,對人生、世界的看法都可能變得扭曲、偏激,人會變得憤世嫉俗或者對一切是非都無所謂之。假如是一個正常成長中、初涉世的少年,可能會感到疑惑,無意中變得偏激,以為已看透了血淋淋的世界與冷酷的人生,世事僅僅如此。觀念一旦成熟定型,可能一輩子生活在矛盾困擾中,還自以為擁有了真正的人生睿智。

很不幸,游方的閱歷中見過不少這樣的人與事,狂狐只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例;同時他也很幸運,曾經在吳屏東門下聽講。吳老專門解答過他的有關困惑,游方記住了一句話:“勿因人廢事、因人廢論、因人廢行”。

李秋平之所以受人稱贊,是因為他確實有慈善家的舉動,而不是因為狂狐謀財害命盜掘走私的行為。同樣一件事,比如捐助某鄉村小學,不會因為個人身份的改變而改變事情原本的性質,世人贊揚這個人,是因為這件事本身值得贊揚,他做了很多人希望世人去做的事,而非其他。

同樣的道理,捐助小學值得贊揚,并不能證明盜墓就有理由原諒,盡管它們是一個人做的,此所謂“勿因人廢事”。

狂狐經歷的每一件事并不虛妄,虛偽的只是狂狐這個人在不同事件中體現的矛盾,否則的話,不論狂狐出于什么目的,以李秋平的身份所做的一切都是毫無用處的。可以用一句比較流行的話來形容——人性是復雜的。但在吳老看來,沒必要這么故作深沉,其實人性很簡單,所謂的復雜就在于不同情況下的自洽與選擇。

至于“勿因人非論、勿因人廢行”也是指很常見的一種情況:世人在否定一句話、一種行為的時候,理由不能是因為它是何人所說、何人所做,只需看這句話有沒有道理,這種行為可不可取?肯定的時候也是如此,否則一切都會變得虛無偏激。這個道理說起來簡單,但世上類似事情發生的太多了,受此困擾或出于某種目的刻意偏執的人也太多了,其中不乏大名鼎鼎的歷史偉人。

正因為如此,游方聽說了李秋平的“事跡”,并沒有太多的困惑與憤慨,而是不由自主又想起了吳老,一時感傷無語,表情看上去倒很像對李秋平后來發生的事深表關切。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