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五百七十三章 “賞賜”

類別: 清史民國 | 歷史 | 曹顒 | 織造府 | 康熙朝 | 奪嫡 | 黨爭 |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  書名:重生于康熙末年  更新時間:2024-06-05
 
第五百七十三章“賞賜”

世上本沒有狗血,灑的多了,就顯得狗血了。

曹颙看著面前的十六阿哥,腦子里卻是對“狗血”有了全新的詮釋。

為了他“救駕有功”,康熙已經下了旨意,將他的爵位升了兩級。如今,曹颙已經由一等男升為二等子了。

二等子的俸祿是每年三百八十五兩,比曹颙之前的三百一十兩多不足百兩。

另外,圣旨上還寫了賜曹颙黃金千兩,以褒獎其“忠心”。

想著那是自己的“賣命”錢,曹颙就算不是小氣人,也不禁著相起來。

先說爵位俸祿,就算自己能再活六十年,升了兩級也不過多了四千五百兩銀子。

一兩黃金十兩銀,黃金千兩,換成銀子也有萬兩。

自己險死還生,賺了一萬四千五百兩銀子。別的不說,這次卻是要將這些都換成小元寶,沒事在床頭下、枕頭底擱幾枚。

沒事摸一摸,也能長長記性。

別稀里糊涂地講人情、閑操心,人,還是當曉得自己的分量才好。

曹颙將自己養傷這屋子四下里看了,也沒見到那千兩黃金的影子。

十六阿哥見了,清咳了一聲,道:“那金子……你又上了折子,堅不肯受,捐給西北做軍餉了……”

曹颙聞言,不由愕然。

雖說自己醒過來不少天了,但是怎么不記得何時上過折子?

挨了一刀已經是冤枉,怎么還會去裝那大瓣蒜?

這一個“捐餉”,卻是太出風頭了,還不知要被多少人忌恨。

畢竟這個口子要是開了的話,那王公貝勒、文武百官,少不得也要跟著掏銀子。

也不是誰家都是寬敞的,他們不敢埋怨朝廷與康熙,自然就要遷怒“始作俑者”曹颙了。

真是利用的夠徹底,一個“賞賜”的名義下來,怕是朝廷就能籌集個十萬、八萬的軍響了。

曹颙心里已經有些麻木了,但是當著十六阿哥與宮女素芯的面,卻是半分不快也不顯。

他點了點頭,道:“實是應當的,這樣正好。”

十六阿哥打發素芯出去,而后在曹颙對面的椅子上坐了,神色訕訕的,道:“孚若,你別惱,我也沒想到會鬧出這么大的動靜來,讓你遭了大罪,委實對不住。皇阿瑪囑咐我,不讓說與你聽,當著魏珠的面,我也不敢說得太透。”

曹颙心里有怨氣,但是也都收起了,笑著搖搖頭,道:“十六爺說笑了,平白得了功勞,升了兩級爵位,要是我再挑剔,可是有些不識好歹、得寸進尺了。”

十六阿哥還要再說,就聽到有人道:“知足常樂,你心性能這般豁達,日后定會有福址。”

是康熙到了,十六阿哥忙起身,曹颙也撫著胸口從床上起來,要行跪拜之禮

現下,已經是九月,康熙換上了薄呢料子的衣服,整個人看著氣色比半月前好上許多。

見曹颙要跪,康熙對十六阿哥揚了揚下巴,道:“扶他到炕邊坐了。免禮。”后兩個字,卻是對曹颙說的。

曹颙嘴里堅辭,身子已經被十六阿哥扶到炕邊。

康熙看著曹颙因這場病痛有些洼陷的眼睛,擺擺手,打發十六阿哥出去。

這是戲肉到了,曹颙在心里嘆了口氣,面上卻是恭順得緊。

這時,就聽康熙道:“朕原本是要送給擎天保駕的功勞給你做護身符,沒想到卻是犯了大忌諱,沒有提前通知你們。”

曹颙的眼睛忍不住瞟了眼康熙,心里卻是頗有些不以為然,這是送“護身符”,還是催“催命符”?

康熙已是坐在方才十六阿哥坐過的椅子,揉了揉太陽穴,道:“國庫匱乏,內庫如今也是告缺,西北軍備卻是刻不容緩……曹颙,朕需要銀子……你素來不愛出頭,想來心里也藏了顧忌,怕‘兔死狗烹’、怕‘遭人記恨’。”

原來,不是為了試探自己個兒的忠心,而是為了能讓自己頂著皇帝為后臺,明晃晃地炒賣黃金去。

曹颙的心里只覺得荒謬,面上卻仍是恭順地聽著。

“明兒朕移駕,你先回京城休養,兵部的差事先交了……待你傷勢養好后,升任總管內務府大臣,幫朕籌劃籌劃,賺些銀子吧!”康熙的聲音中帶著幾許無奈:“朕本不愿勉強你,只是如今西北戰事迫得緊,不等人。內務府那邊,你掛著職位,也算是師出有名。朕再叫十六阿哥與十七阿哥兩個協助你料理衙門日常瑣事。”

“早日籌集出西北的軍費,你就是大清的功臣,要是有誰敢因此嫉妒讒言陷害你,朕定不輕饒。”說到最后,康熙的臉上現出果決。

總管內務府大臣,就是俗話說的“內務府總管”。

內務府是三品衙門,總管是正三品文職。除了從王公、內大臣、各院尚書、侍郎中簡拔外,還有從滿洲侍衛與內務府屬官中升補的。

曹颙現下雖是正五品的郎中,但之前卻已經升到從三品的太仆寺卿。因差事“失誤”的緣故,才連降三級,這其中有警示的作用。

這樣看來,升一級到正三品的內務府總管,也不算太過幸進。

曹颙卻是懶得再想,只想早些睡覺,將傷處早些養好,也能早些到家。

既是康熙口諭,能回京養傷,曹颙甚是歸心似劍。

這“恩賜”、“提拔”都有了,他怕傳到京城,讓父母妻兒跟著擔心……

九月初六,圣駕回轉熱河,曹颙則是坐了馬車,從烏里雅蘇臺取道歸化回京。

與他同行的,除了曹家的長隨外、歸化那五十個蒙古八旗兵之外,還有簡親王府的外管事崔飛。

年初聽了曹颙的話,在口外收購了不少羊皮、狐貍皮,崔飛原還有些擔心,怕壓下本錢。

還是雅爾江阿看得開,道是人人都說曹颙“善財”,那就信上一把,左右損失不了幾個錢。就算是擠壓在手中,要是想解決,也不是沒有法子。

今年,雅爾江阿也隨著圣駕出京,不過是到了熱河后,沒有隨扈草原,而是留在熱河避暑。

崔飛則是奉了主子之命,到這邊見一個簡王府出來的副都統,談起了手中的皮貨。

卻是剛剛好,正好兵部需要購置羊袍狐帽,崔飛的皮貨全部售了兵部。

他在口外的貨倉,就在歸化。從歸化往西北軍前,道理也算是便宜。

兵部雖說沒銀錢,但是卻不敢占和碩王府的便宜。一里一外的,崔飛這次也為王府小賺了一筆。

對曹颙,他就是越發殷勤與客氣。

曹颙不耐煩說話的時候,就在車上沉睡;想要說話的時候,就聽崔飛聊聊草原各個部族的狀況。

魏黑、鄭虎都為曹颙受傷難受,說起準格爾人都是咬牙切齒。

曹甲的目光里則多了深究,看向曹颙的時候,好像頗為不屑。

曹颙心里不禁要喊冤枉了,看來曹甲是將他當成是行“苦肉計”的小人了。

原還想辯解兩句,但是這其中干系頗多,也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說清楚的,曹颙便沒有多嘴。

心境卻是也有些超脫,對于別人的看法似乎變得沒過去那般重視了。

愿意誤會就誤會吧,說起來,那樣想也不算錯。

這其中卻有“苦肉計”的成分,只不過是自己被動“應戰”。

那些準格爾的青壯,卻是結局各異,特木爾與其他同族的兩個準格爾人,被行了斬首之刑。

白克木忒則是對特木爾的陰謀不曉得,同其他準格爾人歸到八旗蒙古佐領下,并且還給予銀錢、產業、女人。

因顧忌到曹颙的身體,這一路卻是慢慢悠悠的,到了歸化時,已經是進了十月。

曹颙的身子,這時才算是大好些。

這邊的邸報卻是全,圣駕已經回駐熱河,卻沒有像往年那樣在十月初一前趕回京城,在初一那天在宮門頒布來一年的黃歷。

西北的戰報也像是卡片似的,曹颙也大致看了,卻是因各種緣故,也都是以防御為主。。

不外乎如何挺進哈密,如何在各處駐兵待命什么的。

在歸化小憩幾日后,曹颙一行又動身,一千多里的路,用了二十多天才到京里。

京城,太和殿,大朝會。

圣駕十月十九回駐暢春園,十月二十一回宮,二十五在太和殿視朝。

曹寅站在朝臣中,看著文武升轉各官依次謝恩,心里卻是想著兒子那邊。

他是九月末知曉兒子負傷之事,心里雖是憂心忡忡,但是怕妻子擔心,在家里也不敢表現出來。

少一時,散朝,曹寅心里琢磨著,用不用打發人往口外迎曹颙回來。

剛出了金水橋,就見曹元面帶焦色,小跑著過來,躬身道:“老爺,大奶奶打發人報信,太太怕是要生了……”

“啊?”曹寅神情變幻莫測,說不清是高興,還是擔憂。

卻是沒有心思去衙門了,曹寅吩咐曹元去禮部告假,自己則是加快了腳步,到了停馬的地方,吆喝著馬匹回府去。

除了初瑜,二房兆佳氏母女也在。

再有幾天,二房曹碩的遺腹子天護就要滿月了。雖說還在曹碩孝期,但畢竟是天護的滿月之喜,總要讓孩子在親戚面前露個臉出來。

李氏已進了提前預備好的產房,丫鬟婆子們端著熱水往來穿梭。

曹寅背著雙手,想著尚且在路上的長子,又想到早年夭折的次子,卻是也暗暗祈禱,能再添個兒子。

“啊……”屋子里傳出壓抑的聲音,李氏已經開始陣痛了……

當滿身疲憊的曹颙進了二門,路過蘭院想要給母親請安時,就聽到上房傳來婆子的歡喜聲:“恭喜曹大人,夫人生了位小公子,母子均安……生而異相,定是了不得的貴人……”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