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七百一十章 生怨

類別: 清史民國 | 歷史 | 曹顒 | 織造府 | 康熙朝 | 奪嫡 | 黨爭 |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  書名:重生于康熙末年  更新時間:2024-06-05
 
第七百一十章生怨

河南府,前街,曹宅。

看著綠菊收拾行李,曹項見狀,忙上前兩步,扶了她的胳膊道:“不是讓你歇著么,還弄這些做什么,吩咐茯苓她們就是,仔細累著。”

看著丈夫緊張的模樣,綠菊搖搖頭,道:“都是小件,不累。雖說今天比京里暖和些,如今眼看也要入冬了。爺出門,也不曉得能不能吃好,喝好。”說到這里,她猶豫了一下,道:“要不然,爺帶茯苓過去侍候吧?”

她查出身孕,已經一個多月,夫妻兩個雖沒分房,但是怕有不妥當,兩人也沒再親熱。

茯苓是打小侍候曹項的,這次跟來河南府,綠菊本有幾分忌憚。但是相處下來,發現她是個心直口快,沒有心機的,才放下心來。

只是她同曹項兩個新婚燕爾,正是蜜里調油,加上曉得京里已經定下主母。雖說那頭趕上孝期,今年不用送親,但是總要過門的。

綠菊心里,不無擔憂。自然也“賢惠”不起來,再給丈夫張羅一個女人。

直到現下,曹項要出差半月,綠菊猶豫再三,才說出這個話來。她還有大半年的孕期,總不能讓曹項大半年都戒了女色,家里面的,知根知底,也比被外人勾引強。

曹項扶著她坐好,道:“你就別操心了。我是出公差去了,又不是去享福?不過半個月的功夫,倒是你這邊,畢竟有了身子。真不該拖著,早點寫信給嫂子,說不定京里的人已經過來了。”

綠菊聞言,已經變了臉色兒,轉過身來,抓著曹項的胳膊,帶著幾分惶恐道:“爺將我懷孕之事寫到家書了?太太那邊,當年的玉蛛姑娘……”

想起往事,綠菊只覺得后背發寒,牙齒開始打顫。她低頭看了看尚未顯懷的肚子,眼淚止不住“吧嗒”、“吧嗒”地掉下來。

曹項見了,掏出帕子,給她擦了,臉上難掩憂色,柔聲道:“胡思亂想什么?好好的,怎么想起她來?你同她能比么,那是在孝期。再說,我只跟二哥、二嫂提了,沒跟太太提,托了二嫂子挑兩位老成嬤嬤來照看你。你最近忒愛哭了,仔細傷了眼睛。要不然,還是請個大夫來開兩幅安神的藥吧,這幾日你都沒睡好。”

綠菊抓住曹項的胳膊,將頭埋在他懷里,哽咽著說道:“爺,我害怕……”

曹項撫了撫她的后背,哄勸道:“有我呢,怕什么?我已經同知府太太那邊打了招呼,我不在這半月,家里要是有什么事兒,你就去跟知府太太說。想要吃什么,用什么,就使人去買。要是東箱里的銀子不夠花,西箱里的動動也行,過后支了俸祿,再補上。”

綠菊聽了,忙搖頭。家里的現銀擱在臥室炕上的箱子里,東邊的是京里帶來的,西邊的則是這幾個月知府衙門那邊使各種名義饋贈的。

曹項雖是大宅門里出來的公子,但是因為是庶出,嫡母兆佳氏又向來是跋扈慣了的,所以打小除了月例銀子,沒有什么花銷。

就是曹颙當年的林下齋,也只是有幾個大的零花,幾個小的還在襁褓之中,自然也就沒有。

如此一來,倒使得曹項養成節儉的好習性。綠菊這邊,出身有限,家里人口少,也無需擺什么排場,將銀錢把得也緊。因此,小兩口支出有限。就算有走禮的時候,有進有出,也平了。

“爺不是說那個銀子動不得么?還是不要動的好。往后就算知府衙門有不妥當的地方,咱們也能辯白辯白。”綠菊道。

曹項見妻子如此明事理,點了點頭,道:“嗯,那就按你說得辦。大伯回信也只說讓咱們暫時不動,多聽多看。你也別太擔心,大伯與大哥都是京堂,二哥又是宮里侍衛,就算知府大人想要算計咱們,也得思量思量。”

綠菊點點頭,道:“嗯,不擔心那個,只是怕爺太辛勞……”

京城,曹家東府,東跨院。

靜惠與曹頌兩個則沒那么清閑了,聽到綠菊有了身孕之事,他們夫妻兩個都歡喜不起來。

曹頌這邊,是想起死去的玉蛛,也有幾分后怕,特意對靜惠交代道:“既是四弟說讓瞞著,那太太那邊,咱們還是幫著瞞些。”

見曹頌這般反應,靜惠卻是有些意外。

綠菊雖是妾不假,但卻是兆佳氏的丫頭,頗受她的寵愛。要是曉得綠菊有了身子,兆佳氏那邊八成也是歡喜的。尤其同將軍府的親事,還鬧得不痛快,有個庶長子壓在前頭,也能給新人一個下馬威。

靜惠擔心的,卻是新人進門,夫妻相合之事。家和萬事興,若是夫妻不合,也只能落得外人笑話。

曹碩夫婦兩個,就是前車之鑒。靜惠是東府長媳,自然會想到這些。

沒想到,曹頌的家書中,卻是向兄嫂求援。曹頌又是向來護著兄弟們的,又念及兄弟年紀還小,就在外頭吃苦,自然是想也不想,就答應了。

可是府里的人手都是有限的,想要瞞著兆佳氏使幾個人去河南府,談何容易?

靜惠這邊正在躊躇,曹頌也想到此處,道:“要不然跟嫂子說聲,從西府借兩個人手?”

“不妥。這是去照看新姨娘,往后四弟妹過來,心里曉得,再對嫂子生了埋怨。”靜惠搖頭道。

“人市兒上買兩個干凈媳婦呢?”曹頌想了想,道。

“外頭的人,不知秉性,也不敢叫去侍候孕婦。萬一有不妥當之處,四叔就要埋怨你我這做兄嫂的不盡心了。”靜惠這邊,仍是顧慮重重。

“那可怎么是好?”曹頌這邊,一時也沒了主意。

靜惠思量了一回,道:“添香這些日子正病著,太太說要遷她到莊子里養病,我攔了兩回了。怕地方偏僻,尋大夫不便。今兒下晌是瞧她,氣色已經好許多,只是提及太太時,就失魂落魄。這兩年,太太每每心里不順,就要叫添香去上房一遭。我瞅著添香那模樣,也唬的差不多了,還不若借著這個機會,送她去莊子里待兩年,好好緩一緩。這樣,就能打發兩個嬤嬤跟著過去。再從大嫂子那邊借人,將這兩個嬤嬤換出來,也算兩全了。”

曹頌聽妻子說得有條有理,當然沒有其他意見,連聲點頭贊好。

就聽遠處傳來打更的梆子聲,已經進更了。

曹頌站起身來,對妻子道:“一更天了,走,咱們去給太太點袋煙再回來歇著……”

海淀,八阿哥園子。

經過半天功夫,曹颙與四阿哥從湯泉到了海淀這邊。他翻身下馬,就見大門兩側已經掛了白燈籠,里面也是燈火通明,香煙繚繞,隱隱地傳來僧道誦經之聲。

因為九阿哥的交代,這邊法事請的是番經,外加禪、道、尼、居士,擺的是五臺對棚。要知道番經同禪經、道場還不同,是喇嘛過來誦經。

因為朝廷大力扶持喇嘛教黃教,所以喇嘛在京城也備受禮遇。想要使喚喇嘛誦經,要車接車送,每個喇嘛都要乘坐單獨的轎車,還要預備上等葷席。支付的費用,也是禪經的數倍。

能用得起番經的葬禮,就算是豪華葬禮里。多是用九位、十一位、十三位,地位高些的人家用十五位。

八阿哥這邊,卻請了七七四十九位。連同禪、道、尼、居士,都是這個排場。

見四阿哥下車,曹颙猶豫了一下,上前道:“四爺,要不然等過了子時再傳旨。”

按照民間的老話,這“頭七”是死者魂魄返家的日子。家人預備好一頓飯后,都要回避,不要讓死者看到,省得他牽掛,不能安心投胎去。

雖說曹颙心里對這些迷信的說辭不信,但是到底要考慮下未亡人的心情,也怕四阿哥太難做,才多嘴一句。

四阿哥抬頭,望了望在秋風里搖曳的白燈籠,道:“皇上那邊,可沒交代下來,可以挑宣旨的時辰。”

曹颙被噎得無語,四阿哥已經吩咐身邊的長隨,道:“上前去通稟,圣旨到,開中門迎旨。”

那人應了一聲,上前去傳話。

門房這邊,一邊使人往里面通傳,一邊帶著人將中門打開。

靈棚里,九阿哥與十阿哥兩個正在苦口婆心地規勸八福晉。八福晉不僅自己個兒品級裝扮了,還使人將大阿哥、大格格、二格格都帶過來,在靈堂上等著,沒有絲毫要避開的意思。

八福晉沒有生產,同八阿哥膝下只有一庶子、一庶女。庶子就是大阿哥弘旺,庶女是二格格。大阿哥與二格格同齡,今年都是九歲,瞅著也乖巧懂事。

大格格并不是八阿哥的親生女兒,而是八福晉的養女晚晴,是原南書房行走何焯之女。

去年冬天,二阿哥那邊剛鬧出“礬書案”后,康熙就發作了曾在八貝勒府當過差的南書房行走何焯。大面上的理由有好幾條,都是文字官司,實際上因他同八阿哥往來交好。加上他康熙四十五年丁憂時,曾將小妾所出的幼女托到八阿哥府上照看,這才是真正的罪過。這個幼女,就是晚晴了。

何焯罷官后,晚晴被父親接回何家,但是也經常回八阿哥府探望養父、養母。上個月八阿哥病后,她更是到這邊來,陪著養母一道衣不解帶地侍候湯藥。

雖說不是血親,但是按照“義服”之禮,她同大阿哥、二格格一道服“折衰”。

“八嫂,您就忍心讓八哥的魂魄不安?”九阿哥勸:“弟弟曉得八嫂同八哥夫妻情深,但是八哥去了就是去了,八嫂還是看開些。”

八福晉搖了搖頭,啞著嗓子道:“說走了就走了,只言片語都沒有交代,如此狠心,為何要讓他安心?”說著,已經是淚流不止:“我就是要讓他牽掛,讓他不安心。不是還有還魂這一說么?只要佛祖肯成全,往后我吃齋念佛,鋪路搭橋,做一輩子善事……”

說到這里,她俯下身子,對幾個孩子吩咐道:“一會你們要記得喊人,喊阿瑪。要是你們阿瑪舍不得你們,說不定就回來了。”

大阿哥與二格格還是混沌的年紀,雖說覺得不對勁,但是仍乖巧地點頭應了;大格格今年已經十三,豆蔻年華,曉得事了。

她聽了八福晉的話,跟著流淚,輕聲喚道:“額娘……”

八福晉也不擦眼淚,道:“哭吧,平素舍不得叫你們幾個哭,今兒就多哭幾聲。要是你們阿瑪不忍心,說不定就會回來了……”說到這里,再也忍不住,哭出聲來。

她這一哭,幾個孩子也忍不住,屋子里立時都是哭聲。

九阿哥見了此情此景,只覺得鼻子酸澀難當,臉上冰涼。伸手摸去,不知何時,他也是淚流滿面。

“福晉,九爺,十爺,圣旨到了。”進來通稟的管事聽見震耳的哭聲,只覺得耳朵發麻,但是圣旨要緊,不敢耽擱,只能硬著頭皮上前說道。

“圣旨,這個時候?”九阿哥低頭將臉上的淚試了,抬頭問道:“是誰來傳旨?”

八福晉在旁,聽到“圣旨”二字,也住了哭聲。

那管事躬身回道:“是四王爺同內務府曹總管過來傳旨。”

九阿哥這幾日忙著喪事,沒有顧及到別的,現下算算日子,可不是圣駕該到湯泉了不是。

“八嫂,既是圣旨到了,那就擺香案吧。”九阿哥跟八福晉說完,又對十阿哥道:“許是皇阿瑪的追封到了,咱們兩個出去迎迎。”

十阿哥應了,同九阿哥一道出來。

中門已經大開,四阿哥與曹颙站在門外,卻沒有立時進門。直到九阿哥與十阿哥出來,彼此見過,四阿哥才抬腳,進了花園大門。

八阿哥雖停了俸祿與府中諸人銀米,但是爵位并沒有革,貝勒府也有自己的文武屬官,都跟在這邊料理喪事。

聽說圣旨到了,眾人也都出來,跟在八福晉身后跪迎。

八阿哥過世已七日,追封也好,謚號也好,也當下來。所以聽說圣旨到,九阿哥才并不驚奇,但是見四阿哥繃著一張臉,他有些心里沒底。

心里沒底的,還有曹颙。

靈堂設在園子前院,方才八福晉與幾個孩子的哭聲,也傳到曹颙的耳中。逝者已矣,活著的人卻得苦熬。

四阿哥帶來的,又是那么個旨意,要是九阿哥能忍住不鬧,才是奇怪。

五臺法事,都止了誦經聲,靈堂前一片寂靜,眾人都等著四阿哥宣旨。

四阿哥卻是不急,將身子避開,沖曹颙點點頭,示意他先宣旨。

也罷,先聽了好消息,再聽壞消息,說不定有個緩沖。

曹颙心里想著,上前兩步,面南背北站了,拿出圣旨,平舉到身前,朗聲道:“圣旨到!”

場中諸人,除了曹颙與四阿哥,其他人都跪了下去。

圣旨不曉得是誰擬的,洋洋灑灑一大篇,極盡華麗,其中主要就是兩個,追封為“廉郡王”,加謚號為“順”。

八福晉這邊匍匐在地,滿臉是淚地接了旨意。即日即時起,八阿哥就不再是八貝勒或廉貝勒,而是廉順郡王。木主神位上,都要換了稱謂。

聽到只追封為“郡王”,九阿哥有些不滿。

八阿哥生母出身低不假,但是最后也封了妃的。八阿哥本身,十幾歲當差,跟著圣駕西征,掌正藍旗大營;而后在六部當差,政績不菲。

八阿哥的才華學識,哪里比三阿哥、四阿哥差了?或者不能封個親王,死了也追封不得么?

九阿哥正滿腔郁結,無處發泄,四阿哥已經拿著旨意,開始宣讀今兒的第二份圣旨。

九阿哥心里再不滿,也只能依靠規矩,跪下聽了。

待聽到是“移靈回京”的旨意,九阿哥一下子從地上竄起來,狠狠地瞪著四阿哥,嘴唇哆嗦著,說不出話來,想來已經是氣極。

曹颙站在四阿哥身后,聽著四阿哥語氣平靜地宣旨,真是恨不得自己立即消失。

無論接下來,發生口角也好,爭執也罷,都是他們皇家自己的事兒,自己這個外人實沒有必要做這個見證人。

八福晉臉上已是失了血色,目光呆滯,身子搖搖欲墜。幸好大格格眼見尖,一把扶住,她才沒有跌倒在地。

十阿哥氣得“哇哇”直叫,也顧不得哥哥弟弟那一套,伸出手來,指著四阿哥道:“你同八哥有什么仇,死了死了還不叫人安生?為了拍皇阿瑪馬屁,連兄弟情分都不要了?”

“那日,我不是說了么,八哥的靈柩不能移!為何,為何,你為何……”九阿哥使勁地握著拳頭,強忍著怒氣,臉上露出幾分猙獰,吼道。

四阿哥卷起圣旨,也不看九阿哥,道:“圣命所為,本王也無可奈何。弟妹,接旨吧。”后邊這句,卻是對八福晉說道。

“……皇阿瑪……逼死了我們爺,也容不得我么?”八福晉并沒有接旨,而是仰頭怒道:“爺啊,你快點來帶我一道走吧……”說到最后,已經是放聲哀嚎。

幾個小的,見了這般情景,哪里還忍得住,都跟著“嗚嗚”地哭了起來。

看著狀似瘋癲的八福晉,聽著孩子們的哭聲,紅了眼的九阿哥再也忍不住,低吼一聲,沖上前去,拳頭狠狠地落在四阿哥臉上。

四阿哥身影也算高大,但是耐不住九阿哥是含怒出擊,身子一趔趄,撞到曹颙身上。

一拳剛完,接著一拳又至。四阿哥這邊,沒有回避之意,立時臉上開了染缸,嘴角已經磕出血來。

曹颙在四阿哥身后,看著眼前眼花繚亂的,心里嘆了口氣。總不能束手旁觀下去,那樣就要得罪四阿哥了……

“九爺,還請息怒。就算四爺大度,不會告到御前,畢竟是八爺靈前……”曹颙無可奈何,別無選擇地攔住九阿哥的第三拳,低聲懇求……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