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好漢莊

類別: 清史民國 | 歷史 | 曹顒 | 織造府 | 康熙朝 | 奪嫡 | 黨爭 |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  書名:重生于康熙末年  更新時間:2024-06-05
 
www.52bqg.info,重生于康熙末年!

臺下,弘昕見了此景。不由瞪大了眼睛,回頭道:“二哥,這就是你搗騰出來的?不是說是飯莊么,怎么還有戲臺?”說話間,看著幾個壯漢在不遠處舉著石墩子,又改了口:“還有武館?”

話雖說著,他自己也有些不信。

旗人從馬背上得天下,八旗男人年過十歲,就要習騎射。權貴人家多有校場,那些石墩子也是常見的,可是他明明記得,哥哥告訴自己,他使人開了家飯館。

弘倬得意洋洋地翻了個白眼,道:“渾說什么,明明是飯莊,這里就是‘好漢居’,氣派吧?”

弘昕還是覺得不可思議,卻還是隨著弘倬上前,心中卻是腹誹不已。不過三進的宅子,哪里就說得上氣派不氣派的?

往前走幾步,才發現這院子的不同。四圈都是屋子不說。還都是開了四扇門的。有的屋子里已經坐了人,揚著嗓門高談闊論。

早有管事的躬身迎過來,弘昕一看,也是眼熟,正是哥哥的奶兄韓路。

哥哥分府另居后,韓路之父就成了新府的大管家,這邊生意交給了韓路,可見哥哥對他們父子的倚重。

“二爺,五爺……”韓路躬身請安,引兩人進了西廂靠北的屋子。

屋子里,擺了張圓桌。擺著只碩大的銅茶壺,還有半尺直徑的青花大碗。

弘昕不由稱奇,道:“二哥,怎么不去上房?”

“上房都是散座,東西是包間……樂意做包間的就坐包間,樂意做散座的就坐散座,不這么著也不行,你也曉得,那些爺們都慣會挑禮兒。要是都是包間,都要搶正房,誰會舍了臉去坐廂房?”弘倬哼哼地說道。

弘昕聞言,看了旁邊的韓路一眼。能想得這樣周到細致,指定不是自己那個莽哥哥,當是這位“飯莊”大掌柜。

這個時候,弘倬已經吩咐道:“你五爺愛吃牛肉,來上三斤醬牛肉,再來兩只烤羊腿。二斤大餅!一壇‘魁星酒’。”

韓路應聲下去,弘昕聽得一愣一愣的,道:“二哥?這還真是飯莊?”

“哈哈,誰還唬你不成?”弘倬笑道。

這會兒功夫,又有幾人進了院子,是簡親王府子弟帶了朋友過來,同弘倬也有舊,上前彼此見過,而后去了對面的包廂。

兄弟兩個一邊說話,一邊喝著大碗茶,韓路親自帶了幾個青衣小廝,將酒菜送上。

兩只一尺半見方的大盤,一只里面裝了塊醬牛肉,一只里面裝了兩只烤羊腿,一只放了一疊大餅。那酒壇子也粗狂,一壇子少說也有五、六斤酒。

兄弟兩人面前,擺了青花瓷碟,碟子上除了竹筷子,還有一把半尺長的竹刀。

還沒等兄弟兩人動筷,院子里就響起一陣鑼聲。

弘昕抬頭,真好正對著院子里的高臺。

高臺上已經跳上一人。穿著紡綢大褂,卻難掩身上彪悍之氣,一邊敲鑼,一邊大著嗓門說著吉祥話。雖說有請安問好之意,可是他這窺碩的身材,硬朗的長相,使得他沒有卑賤之態,反而讓人覺得豪爽無比。

等他說完吉祥話,就見又有兩個壯漢上臺,一個穿藍,一個著暗紅,都是短打裝扮,辮子圍在脖子上,赤著胳膊。

弘昕見狀,道:“原來是摔跤!”

弘倬得意洋洋地點點頭,道:“想不想玩兩把,后院有還有兩個臺子,是供客人耍的。我每天都要練上兩遭,活動活動筋骨果然要舒坦許多……”

臺上只剩下兩人,把臂糾纏在一起,四下屋子里,時有叫好之聲……

京城里,又哪里有秘密可言,更不要說雍正皇帝,最是關切京城動態。

就在弘倬的“好漢居”開業沒幾日,粘桿處的密報與御史彈劾的折子,就已送至暢春園。

“能看摔跤戲的飯莊?”雍正將兩處折子,擱在一處,沉吟半響。問來議事的十三阿哥道:“十三弟怎么看?”

十三阿哥想了想,道:“不過是年輕人找趣兒的地方,說起來去那里混日子,倒是比賭館ji坊好些……只是都是年輕人,難免有氣盛發生口角的時候。鬧得厲害了,拳腳相加也是有的,雖說年輕人多點血性也是好的……卻也難免叫長輩們跟著操心……”說到最后,帶了幾分無奈。

雍正挑了挑眉,道:“弘昌也去了……”

弘昌是十三阿哥庶長子,今年只有十九歲,卻已經封了貝子,分府另居。他的處境與弘倬相同,不過是封爵比弘倬高。

雖是王府長子,可是因下邊有幾個嫡出的弟弟,父親與嫡母又恩愛,使得弘昌身份也尷尬,父子之間也不算親近。

十三阿哥點點頭,道:“都已經成親的人,還不穩重,這些日子很是迷摔跤。他又不是長的結實的,卻是十局九輸,我這做阿瑪的,都跟著丟臉。總算有些韌性。倒是不是一無是處。”

話雖是訓斥,語氣卻無責怪之意。

雍正敲了敲桌子,道:“也不好讓他們老閑著,你與簡親王商量商量,擬個單子上來。年滿二十歲的無差事宗室子弟,挑些可用的進侍衛處!先歷練幾年再說。”

十三阿哥聞言,有些詫異,道:“皇上,這侍衛中,宗室子弟都有定額……”

“侍衛本就不多,加些宗室侍衛名額。”雍正金口玉言。敲定此事。

與那些勢力使人忌憚的王府嫡宗不同,這些宗室旁支,更容易收服所用。

這個“飯莊”之事,使得雍正見識到宗室子弟的勇武一面。這些人用好了,說不定是制衡各王府嫡宗的法寶……

要是往后有哪個王爺貝勒不聽話,總有承繼王位之人……

轉眼,到了六月中旬,十六阿哥三十壽辰。

因是整壽,壽宴沒有擺在海淀王園,而是擺在莊親王府。

曹颙夫婦兩個,也回城參加壽宴。

十六阿哥是皇弟,又是實權王爺,這上門道賀的客人絡繹不絕。

就是曹颙,也不過與十六阿哥打了個罩面。不過曹颙卻是能看出,他是真心歡喜,氣色已經比半月前好處許多。

早先凝聚在他眉間的陰郁之氣,已經煙消云散。

早在月初,他就借口籌辦壽宴,回城居住。沒有帶那個側福晉,而是將新納的庶福晉帶回城。

人人都說,十六阿哥有了新寵。

還說側福晉偷雞不成蝕把米,想用心腹丫鬟拉攏十六阿哥,卻是讓新人上位。嫁入王府半年,就失了寵愛。

曹颙曉得,這是十六阿哥對莊親王太福晉的反擊。

以他與十六福晉的感情,是不會一味坐視嫡妻受怠慢。

果不其然,這次王府壽宴,太福晉就在海淀“養病”,沒有露面。十六福晉入王府一年半,終于不再受掣肘,名副其實地當家主事,揚眉吐氣。

十六阿哥能如此,想來是不再忌憚太福晉的彈壓。

經過這兩年對太福晉的忍讓,京城權貴都曉得十六阿哥雖是王府承嗣之王,卻是事太福晉“至孝”。

同對侄子侄孫們防范甚嚴的太福晉相比,十六阿哥與十六福晉待人和善,不吝錢財。對王府旁支子弟多有照顧。

想來,即便往后太福晉想要生事,怕也要被人看成“年老糊涂”。不說旁人,就是那些王府旁支子弟,也不會有幾個向著她。

從壽宴歸來,初瑜也提及此事,很是為十六福晉歡喜。

“家和萬事興”,想著十六阿哥這兩年的為難,曹颙很是慶幸,自家的日子還算太平。

他又想起跟在弘倬身后的韓路,開業不到一月的“好漢居”換了大掌柜,不再是韓路,而是一個生面孔,身份是弘倬的家奴,韓路的“表兄”。

曹颙雖沒有親眼所見,卻是聽說此事,心中原本那些隱憂也煙消云散。

有人接手就好,想必用不了多少日子,弘倬就有差事下來。

這件事,是他推波助瀾,卻不是他出面指點。那處房產,是弘倬分府后,初瑜這個做姐姐饋贈的。

這個開“飯莊”的主意,也是初瑜說給弘倬。

有“稻香村”珠玉在前,弘倬倒是沒有懷疑姐姐生財的本事。

弘倬封爵是輔國將軍,歲俸銀三百一十兩,祿米三百一十斛。即便名下有些莊子,出息也有限。他又是個大手大腳慣了的,這些銀子哪里夠使喚?不過是才分府不久,手中有些積蓄,才沒有打饑荒。

因此,聽了姐姐的“指教”,弘倬就興致勃勃地開了“飯莊”。

曹颙的用意,就是希望他們鬧出些動靜,引起雍正對這些子弟的關注。畢竟他們都是閑散宗室,沒有根基,就算鬧出些動靜,皇帝能忌憚的也有限。

曹颙沒指望這個飯莊能長久,想著等弘倬差事下來,估摸這飯莊的壽命就到頭。否則的話,開的久了,難免有營私結黨之嫌。

沒想到現下卻是換了大掌柜,那所謂的“表兄”八成就是粘桿處的人了。

這樣也好,雖說往后弘倬只擔了飯莊東家的虛名,卻也算是為雍正當差,在御前也能掛上號……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