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骨  黃埔(二)

類別: 抗戰烽火 | 歷史 | 鐵骨 | 天子   作者:天子  書名:鐵骨  更新時間:2013-04-16
 
黃埔特色

黃埔軍校即陸軍軍官學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是一所為創建真正屬于革命黨的軍隊之學校。黃埔軍校擯棄了以往舊軍隊制度上的一些弊端,提出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建軍路線,培養了大批的軍事政治人才,開創了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黃埔軍校的創建有其深厚的歷史背景。軍校的創始人孫中山,一向主張以革命的手段來推翻反動勢力的統治。可是他在堅持暴力革命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創建軍隊重要性的充分認識。從他領導的起義來看,或是通過聯絡會黨,由各會黨首領先后舉兵,然后得以群眾響應;或是在新軍注入革命知識分子,使新軍傾向于革命黨,為革命黨所用。辛亥革命就是在運動新軍反正,各省響應中得以勝利。但無論是會黨還是新軍,他們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革命軍隊,并不真正屬于革命黨人,誠如孫中山所云:所用的軍隊,沒有一種是和革命黨的奮斗相同的,我們的革命,只有革命黨人的奮斗,沒有革命軍的奮斗。辛亥革命失敗后,孫中山企圖利用軍閥力量僥幸取勝。護法運動中,他利用西南軍閥進行北伐而失敗。對此,孫中山曾痛切的指出:顧吾國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爭雄,南與北如一丘之貉。之后,陳炯明的叛變,使孫中山受到極大打擊,他深刻領悟到:因為沒有革命軍的奮斗,所以一般官僚軍閥,便把持民國,我們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

俄國的十月革命給予孫中山極大的震撼。1918年,孫中山致電列寧和蘇維埃政府,對十月革命的勝利表示十分欽佩,提出愿中俄兩黨團結,共同斗爭。表明了他國共合作思想的初步形成。之后又與共產國際代表馬林進行會談,促進了改組國民黨,實行國共兩黨合作并決定建立軍官學校。1923年8月,孫中山派出以蔣介石為團長的孫逸仙博士代表團赴蘇聯考察黨務和軍事,參觀蘇聯紅軍和各類軍事學校。1924年6月16日,黃埔軍校以黃埔舊水師學堂和陸軍小學的舊址為校址,進行開學典禮,陸軍軍官學校正式成立。1926年3月,改組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黃埔軍校深受蘇聯紅軍影響,無論是編制體制還是軍事教育、訓練,都深深的打上蘇軍的烙印。同時黃埔軍校又是建立在三民主義的信仰上的,是對舊軍校、舊軍隊的一次重大突破。綜觀黃埔軍校尤其在辦學初期的歷史,其辦學具有時代特征和創新意義,具有如下三個鮮明的辦學特色。

第一,以實現三民主義為辦學宗旨,把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的同時,貫徹政治教育和軍事教育相輔而行的原則。孫中山在多次失敗的教訓中認識到革命軍的重要性,認為創辦軍校就是為了建立革命軍。1924年6月16日,孫中山在陸軍軍官學院開學演說中向全體黃埔學生提出希望:從今天起,把革命的事業重新來創造,要這個學校內的學生做根本,成立革命軍。那么,什么東西叫做革命軍,要怎么樣立志,才可以做革命軍呢?孫中山明確指出:有和革命黨的奮斗相同的軍隊,才叫做革命軍。孫中山認為,之前的舊軍隊都是建立在雇傭制基礎之上的,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因為生計、受家室所累才去當兵,其目的是為了升官發財。很顯然,這樣的人當然不能成為革命軍的。革命軍的基礎,就是要有革命先烈那一樣的行為,就是要有革命的志氣,樹立革命的理想,立一個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實現三民主義和五權憲法,一心一意的來革命,才可以達到革命的目的。因此,培養軍校學員實現三民主義的革命理念和精神便是黃埔軍校區別于舊軍隊的根本所在。

本著實現三民主義的辦學宗旨,黃埔軍校把政治教育放在首要地位。為此,學校專門制定了《政治教育綱要》,明確實施和加強政治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即學生通過學習,徹底了解產生中國國民革命的國際背景以及國內的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背景;理解軍隊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明確自己在軍隊中的責任,使武力真正成為國民之武力。根據這個綱要,黃埔軍校的制定了全面的系統的政治教育科目,最初規定了三民主義等政治課程,后來增加到18門,即:中國國民黨史、三民主義、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史、中國近代史、帝國主義、社會進化史、社會學科概論、社會問題、社會主義、政治學、經濟學、經濟思想史、各國憲法比較、軍隊政治工作、黨的組織工作、中國政治經濟狀況、世界政治經濟狀況、政治經濟地理。1926年1月軍校改組后,又增加了蘇聯研究、工人運動、農動、學生運動等課程,總數達26門。內容十分豐富,涉及范圍也很廣,不僅包括作為指導思想的三民主義,而且兼容了其它先進的思想,尤其是對于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學習。作為軍校黨代表的汪精衛曾在訓令中提及:除切實接受黨的訓練,努力研究本黨主義,凡本之一切出版物皆須細心閱覽外,更必須注意世界潮流。所以關于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等書籍,以及表同情于本黨或贊成本黨政策而極力援助本黨之一切出版物,除責成政治部隨時購置外,本校學生皆可購閱。這種兼容并包的政治教育課程和內容,對于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和思想水平起了巨大的作用,較好的實現了綱要所要達到的目的。

政治教育中最典型的、最具影響力的即是政治工作。政治工作制度是黃埔軍校仿效蘇聯紅軍建軍制度而建立的,開創了中國軍校史上政治工作制度的先河。也正是因為其有效的政治工作,使得黃埔軍校的學員不僅知道槍是怎樣放法,而且知道槍向什么人放。其士氣與戰斗力是舊軍隊所無法比擬的。黃埔軍校的政治工作與共產黨人尤其是周恩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周恩來到黃埔軍校之前,政治部只是個空架子,幾乎是沒有進步的政治工作可言。周恩來擔任了政治部主任之后,把大量的時間都放在具體工作的落實上,提出政治部要做好三項工作,其一是向新成立的校軍教導第一團選派黨代表;其二是建立‘‘青年軍人聯合會‘‘,出油印壁報《士兵之友》;其三是建立政治部正常工作秩序和政治工作制度。最后還進行了分工,制定了工作細則。其中,政治部服務細則規定:全校官長、員生、士兵、夫工負有政治訓練或指導之責,使其具正確的政治知識,增進革命精神,自覺的遵守革命紀律。對外負宣傳組織及政治指導之責,務使人民確知革命軍為被壓迫民眾謀利益而奮斗,以實現總理武力與人民結合、成為人民的武力之遺訓,而收軍事進行上得人民幫助之實效。黃埔軍校的政治工作自此便蓬勃開展了起來。通過各種形式,諸如政治演講、政治討論會,并專門設立政治問答箱有效地開展政治教育工作,養成了軍校學員高昂的革命熱情、旺盛的革命斗志和勇敢的犧牲精神。

黃埔軍校在注重三民主義建軍的同時,從未放松對于學員的軍事教育,著力貫徹政治教育和軍事教育相輔而行的原則。在《政治教育大綱草案》中規定,使學生徹底了解軍事學術和軍事緞練,對于革命意義上之重要,要求學生必須有軍事知識,而且身體強健,方能擔負將來軍隊中為革命工作之責任。為此,黃埔軍校制定了科學的教育訓練科目,分為學科和術科兩類,并在實踐中不斷的發展和完善。黃埔軍校制定的第一期軍事教育科目中,學科方面,最初教學生以步兵操典、射擊教范、野外勤務令等基本軍事學識,繼則教以戰術兵器交通筑城等四大教程。術科方面,對學員施以制式教練。第二期的學生,開始有專業之別,即分為步、炮、工、輜、憲兵五科。各科學生都有特定的必修科目。如工科學生,所授學科為:式兵操典、射擊教范、筑壘教范、架橋教范、筑營教范、通信教范、交通教范、爆破教范、坑道教范、步兵教摘要、野外勤務摘要、夜間教育等。術科方面,除制式教練與步兵略同外,其他有筑壘實施、架橋實施、爆破實施、筑營實施、坑道實施等。第三期學生所授的學科,仍以四大教程為主,另外還需學習軍制學、馬學、經理學、衛生學等。術科分為教練、野外演習射擊、夜間演習、技術、馬術、工作實施、典范令等幾大塊,內容較前兩期有了較大的進步。第四期軍事學教育,又增加了兵器學、地形學、測圖演習等,所學內容更符合戰爭需要。軍校的軍事教育十分強調演習課,術科差不多除了操場基本教練之外,大多都在野外演習。演習時學生形態逼真,戰斗氣氛非常濃。

軍校除了對學生進行學術科的教授外,還定期舉行軍事演講。軍事演講有普通和特別之分,普通演講旨在灌輸軍官必要知識,特別演講專為介紹軍事上特別或新學識,或報告各種戰役經過,或其他軍事上種種問題,對軍事學術科的教育起了很好的補充作用。

軍校在上述辦學思想和原則的指導下,培養了一大批政治素質高、軍事理論基礎扎實、軍事技能過硬的創新性人才。

第二,采取學校教學與現實斗爭相結合的原則,使學生鍛練成為革命軍戰士。

黃埔軍校是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創建的,來到學校的都是全國各地的熱血青年,然而,學校的教學器材、武器彈藥十分缺乏,就是一天三餐的伙食,還是有了早上的不知道晚上,有了今天不知道明天。就是在這樣困苦的情況下,黃埔軍校貫徹教學與現實斗爭相結合的原則,學生們邊學習,邊作戰,在創造革命奇跡的同時,鍛練成為孫中山倡導的真正的革命軍戰士。

黃埔軍校是國共合作的產物,其指導思想是聯俄、聯共、扶助農工,這就決定了軍校主觀上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斗爭實踐;軍校是在軍閥虎視眈眈下創立的,必然遭到軍閥以及帝國主義的仇視和排擠,客觀上使得軍校必須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作堅決的斗爭。

黃埔軍校建校不久,廣州發生了商團武裝叛亂。商團是以廣州商界名義建立的一個武裝團體,是英帝國主義在廣州的武裝代理人,約有四千兵力。而當時南方政府的軍隊,忠于革命的已全部隨孫中山出師北伐,滇、福、湘軍或是隔岸觀火,或是與商團暗中勾結,唯一可靠的力量僅是黃埔軍校在校學習不到六個月的800名學生。然而正是這股敵人未曾放在眼里的新生力量,在廣州等地的工會、農會的支持下,只花了三天的時間,便使商團部隊全部繳械投降。這也是黃埔學生軍履行反帝反封建義務的第一次成功實踐。

平定商團武裝叛亂之后,廣州政府仍處在內憂外患危機重重之中。在共產黨人的幫助下,黃埔軍校的領導人對于革命的任務有了進一步認識,認為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國動,對內要打倒官僚、軍閥及一切反動力量,對外要抵抗帝國主義者的重重壓迫。國民黨遂即東征討伐陳炯明及其商團殘匪。參加這次斗爭的主力是剛剛組建不久的黃埔軍校教導團和第二期學生。他們組成了黃埔軍校校軍,力量有限,訓練不足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與苦心經營多年,防御工事扎實,武器裝備精良的陳炯明部隊相比較,明顯是敵我懸殊。然而,正是這樣一支當時不被看好的隊伍,連戰連捷,相繼取得了淡水、棉湖、五華、興寧戰役的勝利,使得敵人望而生畏。之所以能取得累累戰績,與黃埔校軍堅持向民眾展開積極有效的政治工作分不開。在《告東江人民書》中,黃埔軍告示東江人民:本校黨軍認為被壓迫人民欲解除自身痛苦,必須自身奮起,與革命軍同其動作,然后此革命軍的力量,乃能加大,故人民與革命軍必使兩者合一。武力為人民所用。這便是黃埔軍取得戰爭勝利的關鍵所在。

正當黃埔軍與反動軍閥浴血奮戰時,南方政府的另外兩個軍閥楊希閔、劉震寰趁著孫中山逝世,眾人處于悲痛之時,與北洋軍閥相勾結,預謀武力推翻國民政府。黃埔校軍未加調整,便回師廣州,投入到平定劉楊的戰斗中。英勇善戰、紀律嚴明的黃埔軍采取速戰速決,各個擊破的方針,只用了不到兩天的時間,徹底消滅了滇桂軍。

被黃埔軍打得落荒而逃的陳炯明認為平定完楊劉的黃埔軍會元氣大傷,于是卷土重來,趁機占領整個東江地區和戰略要地惠州城,恢復了第一次東征前的態勢。黃埔軍經過短短三個月的整軍練兵,誓師第二次東征。這次戰爭可謂是黃埔軍所遭遇的最艱苦戰斗。血戰惠州,黃埔學生以生命和鮮血贏得了最后的勝利。第二次東征勝利的重要原因,在于黃埔軍在戰爭中注重向民眾宣傳三民主義,爭取民眾的支持。在《重征東江訓誡》中,明確指出:保護百姓就是實行三民主義。反之,擾害百姓,就是違反主義反革命的強盜軍隊。在戰斗中的政治宣傳工作中,提出了:為拯救東江人民而戰;為保護東江人民利益而戰;國民革命軍是人民的武力,是人民自己的軍隊等宣傳口號,真正做到了武力與民眾的結合。

此外,黃埔軍還參加了北伐。軍校師生認識到今日之中國慘遭帝國主義之工具軍閥鐵蹄蹂躪,殘忍荼毒已達極點矣!蓋軍閥私擁碩大兵力,勾結帝國主義以爭權奪利,相軋相傾,殘害人民,是甚一日。軍校學員以飽滿的熱情迎接戰斗。在黃埔軍校學生誓言中可見一斑:吾等是黃埔學生,在最近的將來,便當率領革命健兒,向前去沖鋒殺賊。吾等誓愿盡忠黨國,始終為民眾利益奮斗,此身可殺,此志不渝。

黃埔軍校辦學的這一特色,還表現在軍校學生積極參加反帝斗爭,支持工農運動和幫助建立工農組織。五卅慘案發生后,黃埔學生義憤填膺,參加示威游行,黃埔學生為了保護工人、農民、學生,走在游行隊伍的后面。一路上,他們高喊打倒帝國主義!,廢除不平等條約的口號,氣勢磅礴,空前絕后。帝國主義趁機在沙基大肆屠殺,黃埔學生士兵慘遭毒手,死難者二十三,受傷者五十三。沙基慘案后,黃埔學校化悲痛為力量,在援助省港罷工周宣言中,黃埔軍人高呼:我們不應坐視工人單獨的奮斗!,我們工農商學軍各界聯合起來!一致的打倒帝國主義。擁護省港大罷工,不僅如此,黃埔軍校還派優秀軍官幫助訓練工人糾察隊,從精神及物質上積極援助罷工工友,以期達到最后的勝利。

黃埔領導人深刻體會到:國民革命這主要分子為國民。國民中最多者莫如農民,故國民革命之唯一要件為須得農民大多數了解與集中。吾人其不欲國民革命成功則已,否則必先于干農動。在支持工農斗爭的同時,黃埔軍人切實執行孫中山的扶助農工的政策,支持與扶助農動。首先創辦了農動講習所,培養農動人才。學校多次派遣軍事政治教員,先后共訓練了四屆農動講習所的學生,使得參加講習所的學員的軍事、政治素質有了快速的提高,且在回農村后,帶領農民進行農村革命,有力地支援了革命軍的作戰。其次,軍校政治部還派人員對東莞保安農民會施以政治及軍事訓練。再次,軍校撥派第四期畢業生30余人到農動干部特別訓練所學習農動的簡要理論和方法,期滿載波機先后分赴各重要縣,承擔訓練那里的農民自衛軍模范隊工作,推動了那里的農動。

總之,黃埔軍校學生在校期間參加現實的反帝反封建斗爭,既把他們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踐,又加速他們成為孫中山期望的革命軍的進程。

第三,依法從嚴治校,使整個學校管理走上法制化、正規化軌道。

黃埔軍之所以能在兵力懸殊情況下橫掃軍閥,不僅是因為貫徹主義建軍,進行強有力的政治教育,而且也在于它是實施以法治校,用嚴格的校規軍紀來管理學校各級官兵和各項事務,使學校管理具有法制化、正規化特色。

黃埔軍校領導人認為,要建立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并始終保持高昂的斗志,必須有嚴明的軍紀加以規范和管理。為此,黃埔軍校接連頒布了五種軍法,一是《革命軍連坐法》。即規定一班同退,只殺班長。一排同退,只殺排長。一連同退,只殺連長。一營同退,只殺營長,一團同退,只殺團長。一師同退,只殺師長。以上皆然。以期達到全軍之中,人人似刀架在頭上,似繩子縛著腳跟之效果。雖然這個法規沿襲了舊軍隊的軍事法規,甚至有些法西斯的味道,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在殘酷的戰爭年代中是不能說毫無積極作用,戰爭實踐表明,此法在激勵黃埔校軍沖鋒陷陣時毫不畏縮,流血犧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二是《革命軍刑事條例》。分為:叛亂罪十條;擅權罪五條;辱職罪十條;違抗罪一條;侮辱罪二條;掠奪罪四條;詐偽罪二條;逃亡罪三條。按罪狀性質、程度輕重分別監禁乃至槍斃等處罰。三是《革命軍懲罰條例》。這是對犯罪程度較輕,不涉及到刑事范圍的人員所規定的。分重、輕禁閉、禁足三種懲罰。《革命軍刑事條例》和《革命軍懲罰條例》這兩個法規對于戰閑時期的日常生活起了有效的監督作用。四是《審判條例》、五是《陸軍監獄規則》。這兩個法規規定了觸犯軍校法規的人員接受會審和關押的一系列事項。

除了這些軍事法規外,黃埔軍校還制定了《學生隊學生遵守規則》,規定了軍校學員在校期間應遵守的紀律,如:學生聚散以號音為憑,無論何時何事一聞號音,須速往指定地點集合,不得借端遲延規避;學生有事故,只許向直接管轄之官長或值星區隊長處報告,以憑核辦,不得越級陳訴,等等。對學生學習期滿畢業也作了相關規定:學生修學終了后,應受畢業試驗。及格者則分發各軍充見習軍官,期滿后授陸軍各兵科少尉,不及格者降期補習。畢業試驗由國民政府或由本校派員組織委員會試驗之。黃埔軍校十分注重對于學生的革命犧牲精神的培養,在此規則中,指導了學生的作風養成:敬愛、剛強、沉毅、誠信、勤勞、團結、服從、清高、以及遵守命令,盡忠職務,保持名譽,大為軍人之基本。

黃埔軍校的以法治校還表現在對于編制、機構職能、各部官員之權責、各種活動具體事項等方面的規定。在編制、機構職能和人員職權方面,學校亦作了嚴格的規定。學校制定和執行了《國民革命軍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組織系統表》,包括:校軍部下面的總務科,人事科、軍法科、秘書處等各科,以及教授部、訓練部、政治部、管理處、軍醫處等,編配明確,職責分明,確保了學校教學、管理等各方面的運行。各個部還制定了服務細則,規定各級官員的權責。在各種活動的開展方面,如,在錄取學生方面,學校又專門制定了招生簡章,對于報考人的資格、考試內容都作了詳細的說明,規定可操作的各種客觀標準,保證了錄取工作中公正公平。

黃埔校軍在作戰過程中贏得了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因為它這是一支紀律嚴明的革命軍隊。黃埔軍與舊軍隊不同,行軍中無論是官員還是學生,都不許拉夫、搶物、捐餉、占屋,違者按革命軍的刑事條例進行處罰。在《重征東江訓誡》中,強調要嚴守軍紀,服從命令,毋忘革命軍的連坐法,緊記革命軍的刑事條例。《愛民歌》的歌詞:莫走人家取門板,莫拆民房搬磚石,莫踏禾苗壞田產,莫打民間鴨與雞,也反映了革命軍嚴明的紀律。

黃埔軍校是近代以來真正意義上的培養革命軍隊的新型學校,它以三民主義為指導思想,無情的軍事法規和人性化的政治工作相結合進行法制化、正規化的治校。學校人才輩出,戰績層出不窮。它以獨特的辦校方式,培養了大批的軍事政治人才,成為影響中國革命發展進程的名校。在我國現代軍校建設發展史上zhan有重要地位。黃埔軍校的辦學特色對如今我軍軍校的辦校,也有深刻的借鑒作用。

黃埔軍校各期畢業生簡介

1924年3月27日軍校舉行第一期新生入學考試,4月28日放榜,錄取學生編成4個隊。11月30日第一期學生考試完畢。1925年6月25日補行畢業典禮,共645人畢業。

1924年8月14日軍校舉行第二期新生入學考試。11月19日,湘軍講武堂學生158人并入該校,編為第六隊。1925年9月6日畢業,計449人。

1925年7月1日第三期開學,共分9個隊與1個騎兵隊,不分科目。1926年1月17日畢業,計1233人。

1926年3月8日第四期開學,分步兵科、炮兵科、工兵科、經理科、政治科,共5個科。10月4日畢業,計2645人。

1926年4月第五期開學,所分科目同第四期。1927年7月20日轉至南京學習,8月15日畢業,計1480人。

第六期分為廣州黃埔和南京兩地學習:

1926年8月黃埔地區開學,蔣介石叛變革命后原4400人只留800余人。1929年2月24日畢業者為718人。南京地區開學后收納武漢分校、長沙分校、福建陸軍干部學校學生共同學習。1929年5月15日畢業,計3634人。

第七期也分為廣州黃埔和南京兩地學習:

第七期黃埔部分因蔣介石下野曾一度中斷學習。1928年5月復課。1930年9月26日畢業,計666人。南京部分于1929年3月16日開學,分步兵、騎兵、炮兵、工兵4科。1929年12月28日畢業,計852人。

1930年5月第八期招生,1931年采用德式教育。1932年3月武漢分校第八期學生并入后分兩個總隊(武漢分校學生為第二總隊)。1933年5月20日第一總隊學生畢業,計305人。11月25日第二總隊學生畢業,計1240人。

1931年3月6日第九期學生入學(自該期起開始向黃河南北、邊疆等地招生)。1934年5月畢業,計654人。

第十期學生分為兩批,設步兵、騎兵、炮兵、工兵、交通5個科。第一批于1936年6月16日畢業,共計940人。第二批于1937年1月畢業,計621人。

第十一期于1934年9月開學,編為兩個入伍生團。分步兵、騎兵、炮兵、工兵、交通5個科。1937年8月28日第一團學生畢業,計605人。10月25日,第二團畢業,計664人。

1935年9月28日第十二期學生入校。11月11日并入要塞炮校學生。分步兵、炮兵、工兵、通信兵4個科。因抗戰需要,該期學生提前于1938年1月20日畢業,計740人。

1936年8月在南京招收第十三期學生。1938年9月16日于四川銅梁畢業,計1412人。

第十四期學生于1937年秋、冬分別入校,分3個總隊。第一總隊于1938年11月畢業于四川銅梁,計669人。第二總隊于1939年9月畢業于四川銅梁,計1510。第六總隊于1939年1月畢業成都,計1520人。

1938年1月第十五期學生入校。1940年7月21日于成都畢業,計1559人。另外代訓空軍學生272人。

第十六期學生分3個總隊。第一總隊于1938年10月入校,1940年12月畢業,計1597人,代訓空軍學生97人。第二總隊于1939年1月入校,受訓銅梁,1939年10月于銅梁畢業,計1629人。第三總隊于1939年春入校。1940年4月畢業于成都北校場,計1165人。

第十七期學生分3個總隊。第一總隊于1940年4月15日開學。1942年4月畢業于成都北校場,計1527人。第二總隊于1940年5月6日開學。1941年11月20日畢業于銅梁,計1374人。第三總隊于1940年7月13日開學,1942年2月15日畢業于成都北校場,計1030人。

第十八期學生分2個總隊。第一總隊于1941年4月1日入伍。1943年2月畢業于成都北校場,計1600人。第二總隊于1941年11月25日入伍。1943年10月8日畢業于成都南校場,計1237人。

第十九期學生于1942年5月入伍,分為步兵、騎兵、炮兵、工兵、特別班、輜重兵、通信兵7個科。1945年4月14日畢業于成都西校場,計902人。

第二十期學生于1944年3月20日入伍,分步兵、騎兵、炮兵、通信兵、輜重兵、工兵6個科。1946年春并廣西6分校學生入校。1946年12月25日畢業于成都北校場,計1116人。

第二十一期學生于1945年1月3日在成都入伍,分步兵、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兵、通信兵、戰車兵7個科。其中戰車兵科于成立較晚,延長1學期畢業。1947年12月25日畢業,計2219人。

第二十二期學生于1948年7月7日在雙流入伍,分步兵、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兵、通信兵6個科。1949年2月12日畢業,計1538人。

第二十三期學生于1949年初入學,年底解放軍兵臨成都,該期學生提前于12月4日畢業。除少數師生空運臺灣,其余被殲。

總計:41386人,抗戰陣亡2萬余人。

黃埔軍校歷期學生情況概略(1924—1979)

為回溯黃埔軍校1924年創立而延續至今的概況,分述歷期學生的歷史滄桑,現依據成都本校《陸軍軍官學校第二十二期同學錄》;湖南省檔案館校編《黃埔軍校同學錄》,上海黃埔軍校同學會編《黃埔軍校簡史》,以及臺灣《黃埔建校六十周年簡史》等書文的記載,擇其主要者綜合、調整與補充而成文。計分1黃埔時期,2南京時期,3成都時期,4鳳山時期等四個階段。供讀者深入研究黃埔軍校歷史與現狀之參考。

一、黃埔時期

第一期

1924年5月5日入校,6月16日舉行開學典禮,同年11月31日畢業。學生人數初入校時500余人,隨后軍政部講武堂學生120余人也并歸本校,合計畢業生為645人。學習科目單設步兵一科。在學時僅為半年。各學生多來自全國各地,主要是由軍校籌委會委托參加國民黨“一大”的代表,包括國民黨人和共產黨人,在開完大會后回到各地通過兩黨地方組織所推薦介紹的黨、團員和進步青年。他們先在原地初試,然后到廣州參加總復試,才正式入學。

學生在校時期,曾隨孫中山出師韶關準備北伐,繼又調回廣州參加平定商團之戰。畢業后,大多留在軍校教導團一、二團組或的校軍,擔任連、排、班長,或派入革命政府中的工人糾察隊、農民自衛軍和海軍艦艇供職。自后他們在投入廣東革命政府第一、二次東征和統一廣東的歷次戰斗中,都戰而能勝,愈戰愈強,終而成為黨軍,國民革命軍的重要骨干,是早年革命武裝的核心和中堅。

第二期

1924年8月至10月分批入校,學生多從各地考取,人數計449人,學習科目從步科擴增為炮、工、輜、憲五科,修業期間原定六個月。但為適應軍校戰斗的需要,卻遲至1925年9月6日才正式畢業。

這期學生入校不久,適逢軍校開始第一次東征,乃奉命隨校部東征隊出發東江,實行邊戰斗邊上課,在實戰中迅速成長。在進占潮汕之后,并設潮州分校就地開課。至六月又回師廣州,參加平定滇桂軍叛亂和沙基反帝游行。畢業后大多數分配到第一軍或參加工農運動,充任骨干。

第三期

1924年冬陸續進校,學生多從上海和廣州各地考選,錄取人數達1300余人,1926年1月畢業。經過甄別考試,實有畢業人數為1233人。學習科目分設步兵和騎兵二科。學生入校后,先受入伍生教育三個月,經過考試合格才轉為學生,為學生實行入伍生制度之始。

在本校第一次東征時期,本期學生因初入校而成立入伍生總隊留校。他們分駐市區、黃埔和虎門等地,擔任治安、勤務和警戒任務。在楊劉叛亂時,即奉命從各地集中回黃埔長洲本島,配合回師東征軍發動總攻擊。繼而參加“六•二三”廣州各界聲援上海“五卅”慘案反帝游行。在路過沙基時,又遭受帝國主義軍隊開槍殘殺,軍校官兵死難者22人,受傷53人,其中本期入伍生遇難有16人。在校黨代表廖仲愷遇刺犧牲后,也直接參加監管與“廖案”有關的囚犯。畢業后,學生大多數分派到國民革命軍第一軍任職,也有不少獻身于地方農動,工人運動,或派入北方軍閥統治區向敵軍內部從事地下活動。在北伐戰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第四期

1925年7月至1926年1月分批入校,初為入伍生。1926年3月經入伍生升學考核轉為學生,并舉行隆重的開學禮。學習科目分步、炮、工、政治和經理五科,同年十月畢業。學生人數2654人。

本期校名從原稱陸軍軍官學校、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易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由于全國各地和鄰近兄弟國家的革命青年報考本校受取錄的人數眾多,故將之編為入伍生一團、二團,設入伍生部專職管理。在校時期,正是軍校開始第二次東征和舉師北伐之時,身上肩負的任務空前繁重。入學伊始,就派出任駐守惠州,衛戍廣州,警戒憲門,和負責各兵艦和“廖案”要犯之監護等任務。迄至1926年3月軍校擴大改組后,學生的政治與軍事學習課程日臻于正規,投身社會工農運動和政治宣傳的實踐也極為頻繁,收獲特多。在七月北伐誓師前后,本期學生就相繼派入國民革命軍的八個軍內擔任連長,連黨代表、排長、班長或戰斗骨干等基層領導職務。成績優秀的學生,指定調入北伐軍總司令部和直屬的警衛團、補充團等部隊服務。在北伐戰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立下汗馬功勞。

第五期

1926年3月以后陸續分批考取入校,初為入伍生,分駐沙河燕塘等地。十一月經升學考試轉正式學生。學習科目分步、炮、工、政治、經理五科。年底奉命將炮、工、政治三科隨北伐軍北上,進駐武昌授課,與當地新收的男女學生的入伍生總隊合稱為武漢分校。由于1927年,在革命陣營曾形成武漢政府和南京政府分裂對峙的局面。使本期學生畢業典禮也分在武昌和南京兩地舉行。在武昌畢業者,由惲代英主持畢業典禮;在南京畢業者,由何應欽主持畢業典禮。參加南京典禮的畢業生是奉命自廣州黃埔本校而來。據南京本校統計,本期畢業生為2418人。

本期學生在廣州入學時,原有3300余人,組成入伍生一團二團。在軍校舉師北伐時期,由炮科和工科的學生組成炮兵團,工兵營和迫擊炮營隨軍參加戰斗,在湘、贛、鄂等省戰役立下戰功;政治科學生也沿途投入政治宣傳和戰斗。而留守后方的步科,經理科學生,則擔任本校守衛和分防各地的勤務,衛戍地方治安等任務。1927年4月后,國共兩黨公開分裂和武漢與南京兩地政府的對峙,雙方斗爭激烈。不少在校的五期學生遭受迫害和逃散。故入校學生與畢業學生人數對比相差達800余人。

二、南京時期

第六期

本期學生,有黃埔本校和南京本校之分。兩者情況各有不同:黃埔六期,先是李濟深于1928年5月以中央政治會廣州政治分會名義將本校改名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學生原在1926年10月正式入學,學習科目有步、炮、工、經理四科,計入伍生達4400余人。其學生來源廣及緬甸、越南、朝鮮、南洋群島等地。但這六期學生與五期學生一樣,亦因國共分裂與斗爭和地方勢力的破壞,使學生星散特多,留在黃埔本校的學生至1929年2月畢業者僅718人。為與南京本校六期一總隊有別,該期稱黃埔六期二總隊。

南京六期,1927年底,在南京原擬籌備成立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至1928年3月再改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作黃埔本校的延續。而將原黃埔本校學生改作南京本校的預科生。首批學生是來源于黃埔本校招收的第六期入伍生。他們因國共分裂使學校一度陷于停頓而分散各地。至1928年初,陸續應南京本校和同學會之召而陸續到杭州集中受訓,計有1026人。不久轉往南京受訓,故稱南京六期學生。另有部份在南京新考取入伍的學生,以及原長沙分校學生,武漢分校學生,學兵團學兵,福建陸軍干部學校學生,第十四軍、四十四軍軍官講習所學生及第二十六軍軍官團學員等,都相繼并入本校,分成步兵第一、二、三、四大隊、和炮兵大隊、工兵大隊、交通大隊及輜重區隊等,都編入第六期學生行列,使本期學生增至3534人,于1928年3月正式開學,1929年5月先后畢業。實計畢業生為3252人,稱南京本校六期一總隊,與黃埔本校六期二總隊共計畢業生為3970人,統稱為本校六期學生,都派往各地國民革命軍中服務。

第七期

和第六期學生一樣,亦有黃埔本校與南京本校兩地學生之分:

黃埔七期學生,是1927年8月15日以原本校學生軍和軍士教導隊學員資格,經考試入學,計1400人,稱為預科生。1928年秋,第八路軍干部學校學員也并入本校作入伍生入學,計800人。兩類學員都于1928年12月經升學考試,轉為正式學生。學習科目分為步兵、炮兵、工兵和輜重兵四科,并續開外語班,按學生志愿與程度,分英、法、德、日四班授課。初期在沙河燕塘本校入伍生部開學,1929年4月才遷回黃埔本校上課。同年9月10日,蔣介石曾以國民政府名義命令將該校名“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再加上“黃埔”二字,稱為“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1930年8月舉行畢業考試,9月26日舉行畢業典禮,經考試及格畢業生實為666人,稱七期第二總隊。

本期學生從1927年和1928年招收預科生和入伍生,至1930年9月畢業,正是軍事當局醞釀規定本校學生修業時間為三年制之時。計這三年中,歷經政治風云多變和地方各派勢力互相爭斗的影響,造成師生風潮迭起,也使學生星散不少。所以本期畢業人比原來招收的預科生和入伍生的入學人數減少1400余人。在1930年9月畢業生分發各地部隊之際,黃埔本校卻接到蔣介石9月7日電令:“在第七期業后,埔校著即停辦”。因此,在校教職員工有的歸并南京本校,有的發餉兩個月遣散。至同年十月二十四日廣州的黃埔本校就完全結束。

南京七期,在1928年初應召到杭州受訓的黃埔學生中,本有在黃埔招收的入伍生和預科生兩部份。除第六期入伍生先期到南京考試升學為六期學生外,剩下的預科生就與杭州并來的第二集團軍軍官學校學生一起受訓。1928年12月預科修業期滿,經考試合格者,轉到南京入學為七期正式學生。學習科目分步、騎、工、輜四科。在學時期,曾于1929年10月奉命出發武漢組成學生混成團,分駐各地擔任警衛,教育課目實際陷于停頓。同年11月返校補課,12月經考試合格后畢業。計畢業生852人,稱南京七期一總隊。畢業后,主要分發到各地國民革命軍中服務。

第八期

1930年5月在南京入校,成立入伍生團,計712人。編制與原黃埔時期入伍生團相同,而增設尉官班長,學生在學時間則延長為三年年制。其中規定學生在學限期,第一學年為入伍生教育,使之明了軍隊生活,熟諳軍士以下勤務;第二、三學年為學生教育,學習各兵科初級將校必要之學術及指揮技能。并改革了傳統的蘇式和日式的教育,采用德式教育;規定各學生必須認學英、德、日三種外國語的其中一種。新的招生規定,須持高中畢業文憑方能報考,使學生在文化素質和教育程度得以保證。在此期間,另有1932年3月續辦的武漢分校學生,并歸本校。于是原南京本校學生分步兵、騎輜兵、炮兵、工兵、通訊兵五科,1933年5月畢業,5月20日舉行畢業禮,畢業生505人,稱南京八期一總隊,原武漢分校學生則遲至11月畢業,計畢業生1240人,稱南京八期二總隊。兩隊畢業生合計為1745人。另一說為1774人。

這期學生在學時期,正是國家民族處在內憂外患日急的嚴重關頭。國共兩黨之間的圍剿與反圍剿的斗爭,地方軍閥與軍閥的內戰及日本帝國主義為大舉侵華而發動東北“九•一八”事變和上海“一•二八”事變等,都相繼爆發。在學生中雖未中綴學業,也開始繳發了師生們求謀停止內戰,抗日御侮的愛國熱情。

第九期

本期學生,擴大到黑龍江和黃河流域,包括豫、魯、陜、燕、遼等省分別招來。實行入伍生一年,本科生兩年的制度。對入伍生,繼續實行嚴格的新兵教育、上等兵教育和下士教育。外語班除第八期原有的英、德、日文三種外,并加開俄文班和法文班。1931年3月進校,1931年5月開學。設步兵大隊,下分步兵一隊,步兵二隊和步兵三隊,另有騎兵、炮兵、工兵、交通兵、自動車兵各一隊。1934年4月修業期滿、5月8日舉行畢業典禮,畢業生654人。

本期學生畢業后,除留校一部份外,大都分配到西北軍,東北軍和綏遠,青海等地的國民革命軍部隊服務。從此,本校畢業生就遍及國民政府所屬各地的部隊中。

第十期

本期學生,自1933年春由全國各省教育廳會同各省保安處,分別進行兩次招生。經各省取錄后再到南京舉行復試,招收學生計lll8人,于1933年9月進校,編為入伍生團。為適應入伍生投考之踴躍和報國之心切,又加收備取生而成立入伍生預備班。后者修業時間延長半年,主要補習自然科學和外國語。入伍生和入伍生預備班都先后經考試轉為正式學生。計入伍生轉為學生者940人,分步、騎、炮、工、交通等科,1936年6月畢業,稱十期一總隊;預備班轉為學生者621人,亦分步、騎,炮、工、交通等科,1937年1月畢業,稱十期二總隊。

這時日本帝國主義繼上海“一•二八”事變之后,妄圖進一步侵占華北,以武力相威脅,向我國提出對華北統治權的要求。由此引起北京學生掀起了“一二•九”學生愛國反日運動,全國學生紛紛響應。本期學生也與南京學生聯合會投入宣傳抗日運動,擁護“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

第十一期

本期學生,主要在北平、洛陽、漢口、南京、上海、廣州等地廣為招考。前來投考的熱血青年不下萬人,錄取者先后于1934年9月到南京入學。計經考試錄為正取生者700余人,編為入伍生第一團,稱十一期一總隊;錄為備取生者稱入伍生預備班,編為十一期二總隊,修業期延長半年補課。第一團于1935年11月修業期滿,并分發各部隊實習三個月,1936年1月升學轉正為學生,1937年8月畢業,分騎、炮、工、交通等科,計畢業生605人;預備班分步兵、炮兵和交通等科,1937年10月畢業,計畢業生664人。

這期正值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實現“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而日本帝國主義又于1937年發動“七-七盧溝橋事變”和上海“八•一三”事變。全國人民同仇亂愾,一致要求對日作戰。國共兩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也正式形成,掀起全民抗戰的熱潮。一總隊學生在敵機狂轟濫炸南京和本校的嚴峻時刻,在靈谷寺舉行畢業禮,并隨之分發前線,參加淞滬抗戰和守衛南京之戰。二總隊學生則奉命隨校撤離,轉移至九江才舉行畢業禮,也奔赴抗日前線。

第十二期

本期學生,1935年9月28日在南京入學,計652人;另有要塞炮學校學生轉入本期學習,計103人,合并組成入伍生團。次年9月9日分科:計步兵四連、炮兵一連、工兵一連和通訊兵一排。1938年1月28日升學,是為第十二期學生總隊,計740人。隨之畢業于武昌。

時值1937年“七-七”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隨之上海失守,南京危急。軍校在學各期學生隊乃奉命輾轉移地教育。他們在日軍飛機空襲、追蹤聲中沿長江西遷,水陸并進,先后轉移至蕪湖、九江、武昌等地堅持學習。由于在戰亂中遷移,與南京前期在校學生的正規上課大有不同,原屬三年制的學習課程及入伍生轉為正式學生都未依時完成,1938年1月28日到達武昌才轉正升學。但為適應抗日前線充實基層骨干的需要,又從速隨之舉行畢業禮于武昌,并分發前線部隊投入抗日戰斗,另有廣州分校第二批學生在廣州入學,1938年2月移至廣東德慶畢業,列入本期學生序列。

第十三期

1936年9月1日在南京入學,計1490人,1937年11月11日升學,是為十三期學生總隊。分科后有步兵六隊,騎兵一隊,炮二隊,工兵二隊和交通兵一隊。1938年9月畢業于四川銅梁,實計畢業生1412人。

本期學生在南京分科學習后,散駐于通光營房、小營、及炮標等地上課。在奉命自南京西遷時期。先經蕪湖、九江、武漢、長沙、常德、并沿川湘公路向四川銅梁轉進。他們當日邊行軍、邊上課,而抗日救亡的愛國歌聲不絕。在遷移中,計長途跋涉四千余公里,沿路飽嘗播遷生活之艱辛。學生因此而因傷病死亡者亦達六十余人。為適應抗戰用人急需,學制從原定三年而縮短為兩年,畢業后大都奔赴抗日前線。

三、成都時期

第十四期

本期1937年先后在武昌、成都等地分頭向全國招生,陸續到武昌、成都入學。直屬成都本校的學生有三個總隊:第一總隊1937年冬在武昌應試入學,取錄者多是高中畢業學生,及曾受軍訓的大專學生和公教人員為主,文化素質較高,計669人,稱十四期一總隊。1938年11月畢業于四川銅梁安居鎮。在學時間僅一年多;第二總隊1937年10月在武昌入校,隨之向銅梁遷移,招收的多是有志從軍報國、拯求民族危亡的愛國學生。1939年畢業于銅梁,計1510人,稱十四期二總隊。在學時期為兩年。又一批是1937年九月在成都入校,原屬成都分校招考的學生。自南京本校校部遷抵成都后,將之并來本校統一施教,稱十四期六總隊,計1520入。1939年1月畢業,是本校學生在成都入校并畢業的首期學生。本校三個總隊學生合計為3700人,還有各地分校各自招生受訓的都納入本期序列,稱第十四期第三、四、五、和七、八、九、十總隊畢業生。其學生人數多少,未見統計。

本期自1937年底南京遷校以來,最終確定以原成都分校改為本校校部的部署陸續完成。分校各期學生皆奉命以成都本校教學要求統一施教。是時成都地區北較場、西較場、南較場、皇城遺址及外西草堂寺、青羊宮等地,均是本校學生的駐地。教學組織除擴編政治部,加強政治教育外,又添設軍官教育隊、恢復高等教育班、加設戰術研究班、校尉官研究班、射擊訓練班、技術訓練班和特務長訓練班等,軍事教育也相應完善。至此,經歷近兩年來流離播遷的艱難歲月,又而在抗戰大后方開始正規生活、學習和訓練的進程。在八年抗戰,中輸送大批軍事人才。學生畢業后也大都分配到抗日前線。

第十五期

1937年10月,軍校當局以武昌為基地,繼續大批招收愛國抗日青年,1938年1月1日入學,計1559人。先在武昌作入伍生受訓三個月。是時因日軍準備圍攻武漢,形勢吃緊。學生乃奉命轉移重慶,璧山而進抵成都本校就學。計有步兵大隊,炮兵大隊,工兵大隊和輜重兵隊,通訊兵隊分科訓練,稱十五期第一總隊,并代訓空軍學生大隊,計272人,1940年7月21日畢業,共計畢業生1831人。在學時間約兩年半。另有本斯第二、三、四、五、六、七、八總隊屬各地分校受訓,亦相繼畢業,總人數未見累計。

這成都本校校部雖然初步建成,傳統的教學制度開始逐步恢復,但飲食;住宿、學習的設施尚處于艱辛苦難時期,所屬校址除少數原有舊軍營房是磚瓦房外,大多教室、食堂、宿舍仍是泥巴蓋的草房。但在前方抗日戰事隔歇之時,最高軍政領導、校務委員和抗日將領也不時前來探望并作軍事、政治演講,激發學生繼承黃埔先烈的革命精神,樹立打敗日本侵略者、收復國土的必勝的信心。所以本期畢業生大都馬停蹄奔赴前線,不少則參加遠征軍深入印度、緬甸作戰,立下抗日戰功。

第十六期

本期招生計分三個總隊:第一總隊,1938年10月10日入校,駐成都南較場,計1597人。分編步兵第一、二、三大隊、炮兵大隊、工兵大隊、騎兵隊、輜重兵各一隊,分科受訓,1940年12月25日畢業,另代訓空軍學生97人,共計畢業生1693人。在學時間兩年;第二總隊1939年1月17日招考取錄,駐四川銅梁受訓,分第一、二、三大隊,主要培訓步兵,1939年10月畢業,計畢業生1629人;第三總隊,1939年春天入校,駐成都北較場,分第一、二、三大隊,主要接受適應抗戰需要的政治教育和步兵教育。1940年4月畢業,計畢業生1165人,在學時間實一年。合計三個總隊畢業生為4287人。

除直屬本校的三個總隊畢業生外,還有各分校同期培訓的第四至第二十總隊。這二十個總隊總人人數雖無詳確統計,卻顯示了抗戰中的本校規模日大,師生眾多,儼然恢復了昔日黃埔本校、南京本校的盛況,實際成了大后方培養抗日青年軍官的大本營。1940年5月,本期舉行畢業典禮也特別隆重。由蔣介石親自主持,鳴放禮炮,舉行閱兵,并向學生授以畢業證書和贈劍。還有黨、政、軍高等官員和宋氏三姊妹都聯袂出席盛會和觀禮。這個陣容成了全國團結抗日。的象征,對激勵畢業學生奔赴抗日前線發揮了重要作用和深遠的影響。

第十七期

本期1940年初開始分批招生,計成都本校有三個總隊:第一總隊1940年4月15日開學,駐于成都本校西較場,計1527人。下分步兵第一、二大隊、炮兵隊、騎兵隊、工兵隊、輜重兵隊。在學時間兩年,1942年4月12日畢業;第二總隊1940年5月6日開學,駐于四川銅梁,計1374人。下分三個大隊,十二個中隊。主要受步兵教育,1941年11月2日畢業;第三總隊1940年7月13日開學,駐成都北較場,計1030人。下分三個大隊,九個中隊,1942年2月15日畢業。三個總隊畢業生共為3931人。

本期除屬本校的三個總隊之外,連同各地分校招收的學生多達28個總隊之多,分編為第四至第二十八個總隊,分校校址廣及四川、陜西、廣西、貴州、湖北、云南、新疆、湖南和江西等,師生分布極廣。時值1941年12月日本侵略者發動的“珍珠港事變”爆發,促成同盟國與軸心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開展。我國戰區從早期的節節失利,進而會合英、美盟軍并肩對日作戰,戰局從此日見好轉。該期學生畢業后,多開赴前線,參加抗日戰爭。

第十八期

本期自1941年初陸續招生,直屬本校的有兩個總隊:第一總隊1941年4月1日入伍,計1600人。因原校址不足,分駐于草堂寺、青羊宮等地。次年升學后才將步兵大隊,工兵大隊遷北較場,特科大隊遷西較場。1943年2月畢業、畢業生實1215人;第二總隊1941年11月25日正式入伍,駐成都南較場,計1237人,分為步兵六隊,騎兵一隊,炮兵二隊,工兵二隊,輜重兵一隊通訊兵一隊,1943年10月8日畢業。本期連同各地分校畢業學生共為十四個總隊,七個獨立大隊和三個獨立中隊,包括步兵、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兵、通訊兵及適應抗戰亟需之兵種。其分校畢業總人數尚未見確切統計。

本期學生畢業之時,正是八年抗戰進入第五、六個年頭,全世界的侵略與反侵略的戰爭已進入最后決勝階段。從而本期學生畢業時,一律授以少尉軍官銜,其中大多數人走上了抗日戰場。

第十九期

本期自1941年先后由各大城市分區招生,本“搶救淪陷區知識青年之旨”,由校本部派員深入各戰區加以甄選。各地青年應選后于1942年春天陸續到校。5月成立兩個總隊于成都草堂寺。12月25日開始入伍生訓練,1943年3月分科受訓。計第一總隊稱步科總隊,下分七個隊,另有炮兵兩個隊,共為九個隊998人,仍駐草堂寺;第二總隊稱特科總隊,下分騎兵一隊,炮兵三個隊,工兵二個隊,輜重兵,通訊兵各一隊,計902人,駐西較場。同年12月升學轉為正式學生受訓,合計1890余人,同時各地分校招收本期學生亦有七個總隊和一個獨立大隊,共為九個總隊,一個獨立大隊,實際人數不明。

1945春,為配合抗戰總反攻,適應加強前線部隊到基干的需要,曾迭次奉命提前結業,遂于4月初全部考試完竣,4月14日舉行畢業禮。不少開赴抗日勝利的日占區參加接收和受降。

第二十期

本期學生于1944年3月在成都南較場入伍。初分為十個隊,同年八月分科后,分駐成都本校西較場,南較場,合編為步兵一個大隊,轄四個中隊,(內有一中隊是廣西六分校并來);炮兵一個大隊,轄兩個中隊;工兵一個大隊,轄中兩個隊;通訊兵一大隊,轄三個中隊。其余騎兵,輜重兵各一獨立中隊。迨后步、工、通三個隊又遷駐北較場,合計步、騎、想工、輜、通六科,計學生1116人。1946年12月25日畢業。各地分校亦于此時相繼結束,并歸本校。

本期學生畢業,正逢抗戰勝利,日本投降之后,全國人民都一致要求重建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中國。但國內戰爭隨即又爆發。無奈自該期畢業生起,不少而又成了為內戰服務的工具。

第二十一期

本期學生于1944年5月在成都入伍。計編步兵十一個大隊;轄三十八個中隊;騎兵一大隊,轄三個中隊;炮兵二大隊,轄五個中隊;工兵二大隊,轄五個中隊;輜重兵一大隊,轄四個中隊,通訊兵二大隊,轄四中隊,還有戰車獨立一中隊。其中各大隊內,由西安督訓處調歸本校,則達二十個中隊之多,人數甚眾。他們因入伍和到校時間先后不一,考試畢業日期也隨之有別:計步兵第一、二大隊所轄六個中隊,于1947年8月12日畢業,其他各隊在1947年12月26日畢業,惟步兵第六和第十一大隊,工兵五個中隊,通訊兵五個中隊及戰車三個中隊,復以成立較遲,乃于1948年6月16日才畢業。

總計本期畢業生達6038人。人數激增,為歷期畢業生所不及。且逢本校奉命改制,于1946年元旦將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易名為“陸軍軍官學校”,實際恢復1924年成立之初的校名,長達二十余年擔任校長的蔣介石,改任名譽校長。委任一期學生,成都本校教育長關麟征升充校長。改制的宗旨是要將本校辦成”國軍初步干部養成教育的搖籃”。

于是本期學生開始,實行各兵科普及教育之實驗,并試行各兵科之綜合教育。畢業后,亦派入軍中服務。

第二十二期

本期學生畢業時,正是1949年10月解放軍節節勝利,成都行將解放。四川軍政當局和軍校師生大都人心惶惶,不知所措,無心繼續參與內戰。在軍校內則形成了決心和平起義或頑固到底的兩派師生的斗爭。到十二月成都解放時,有的師生棄暗投明,參加起義,配合成都解放;有的則潰散逃亡,各走各路。

第二十三期

本期學生行將畢業時,成都已被人民解放軍重重包圍,校本部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唯1949年1月初,校長關麟征已改派一期學生,中將軍長張耀明接任,籌劃要將本校向云南、西康遷逃。蔣介石也秘密飛臨成都本校,下令將臺灣籍學生和國民黨高官要員的子弟空運臺灣計有二百余人。是時云南、西康先于四川解放、軍校遷移頓成泡影。在校師生有主張起義的,也有反對起義的。但大勢所趨,使最后該校本部也宣布起義。于是師生有逃散的,有潛往臺灣的,更多隨同校本部起義,至1950春才結業離校。不少后來參加了人民解放軍抗美援朝志愿軍。至此,成都本校就完全結束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