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骨  第一七五七章 瓜熟蒂落

類別: 抗戰烽火 | 歷史 | 鐵骨 | 天子   作者:天子  書名:鐵骨  更新時間:2012-01-22
 
第一七五七章

瓜熟蒂落

十二月一日,安毅主持完京安鐵路全線開通儀式,秘密來到了建設在奠邊府西北方向的夸城衛星發射基地。

夸城衛星發射基地始建于去年五月,它位于北緯22度,東經103度附近,后世的西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幾乎同一經度,緯度則與西昌、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相近。由于衛星發射升空緯度越低優勢越明顯,未來預計會在更南的位置建設火箭發射基地,但現在為了保密需要,只能建在地質特征較為穩固的紅河平原西北山區。

在這兩年間,火箭研究所設計出一個一個不同類型的人造衛星,甚至是太空艙進行測試。太空艙除了扔進真空室檢測外,還要做泡水實驗,先是扔進水池里,后來又扔進咸海中,測試鹽分腐蝕問題。

二日清晨,凌晨五點。

與佳人纏綿一夜,待丁墨蘭離開后半小時,安毅才來到發射中心控制室。此時丁墨蘭已經是一副女強人的打扮,烏黑的頭發梳成辮子盤在頭上,一身白大褂掩飾了好身材,整個人看起來十分精神。

丁墨蘭看到安毅,俏臉一紅,隨即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迎上前介紹:“這首顆衛星名為‘北極星’一號,它重1525公斤,上面有許多精密儀器,包括測溫、測壓、電波測量、輻射測量、通訊天線、雷達、小型照相機等等,幾乎我們能夠想到的東西,都給塞進去了。

“這次發射是秘密發射,衛星升空后,只有在進入南華上空時,才會向地面發射無線電訊號。比較特殊的是,衛星本體將在軌道上運轉數年,但是他可以用返回艙,向地面投放底片膠卷,幾次繞行拍完一個膠卷的底片后,就可以將其送返地面。

“衛星上一共裝有八卷膠卷,相應地備有八個返回艙。目前‘北極星’一號尚不能用于軍事偵察,只能起到科學探測的作用,它攜帶的照相機的性能并不是非常頂尖,重量與口徑都不大,這主要是因衛星還需要承擔其他許多任務。”

安毅看到發射中心里電子屏幕上閃爍的數據,好奇地問道:“火箭還是采用尼古拉叔叔的火箭發動機技術嗎?”

丁墨蘭笑著回答:“雖然是相同的技術,但在細節上又有所創新。這次的火箭經過尼古拉叔叔的親自審核,命名為‘土星一型’,為全重達145噸的三節式液體火箭,可以將1600公斤酬載推到四百公里高的低地球軌道上。按照計算機上模擬演示,成功率高達95.8。”

安毅點了點頭,在丁墨蘭的陪同下,來到寬大的落地窗前。在夜幕的背景下,遠近的燈光匯攏在豎立于發射架上的火箭上,火箭外表噴涂的蔚藍色的顏料反射著燈光,發出璀璨的光芒。

凌晨五點半,倒數結束,火箭正式發射。

五點四十四分,第三節火箭熄火,打開衛星保護罩,衛星正式進入預設軌道,開始按照預定程序展開太陽能板,捕捉三個預設恒星,校正自己的位置,并向地面傳送訊號。

頓時,指揮中心里一陣歡呼,人人神色興奮。

安毅看著衛星發射中心控制室屏幕上傳來的衛星訊號,心中百感交集,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需要在五十年代才會出現的衛星,竟然提前十多年就在自己手里出現了。

有時候事情就是這樣,或許一個改變,對歷史的進程不會產生較大的改觀,但是,當多個不可能的東西聚集在一起并綜合發力的時候,卻會由量變到質變,發生幾乎不可抑制的化學反應。

當初安毅乾綱獨斷,斥巨資建立科學研究院,不過是想自力更生地發展一些與軍事有關的科技,研究記憶中的一些屬于常識性的武器裝備,來壯大安家軍的軍事力量,使得軍隊不會因為外國的,落后這個時代太多。

但是,隨著經濟危機后加入的各國科學家越來越多,還有與德國人的合作,以及留學歐美歸來的人才,使得研究院涉及的科學門類越來越多。

門類越多,需要的技術就越多,比如說各種各樣的精密機床、越來越先進的飛機和汽車發動機技術、需要加強發動機和坦克裝甲強度的合金、解決部隊通訊聯絡的無線電、為了解決運算問題而引入的計算機概念等等,因此不得不成立各種實驗室,解決各種疑難問題。

到了后來,得到了特斯拉這個鬼才加盟,加上傳承了特斯拉衣缽并總是能由特斯拉的天才構想得到許多啟發的丁墨蘭,以及更多的自歐美各國歸來和南華各所大學培養的精英的加盟,使得南華的科研水平越來越領先。

最后,猶太人和蘇聯科學家的加入,徹底把南華的科學技術向前推動了一大步,使得南華完成了由質變到量變的關鍵一步,終于有了現在領先時代十多年的衛星的問世。

當然,安毅的成功,也離不開最初的布局,早在經濟危機之前兩三年,歐耀庭便以南洋為基地,把觸角深入到了東南亞的方方面面,和殖民政府關系良好。

經濟危機期間,在美國、歐洲各地的適時擴張,使得華人集團迅速擴張到了歐美,并在政治和經濟活動中獲得了一定的話語權。

到抗戰爆發前,猶太人的涌入,又使得南華與猶太人集團保持了良好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南華總是能夠搞到歐美國家許多最核心的機密和技術。

時至今日,一切都水到渠成,成功的感覺是那么的美妙。

安毅心緒如潮,傾聽著發射中心控制室里如潮的歡聲笑語,回過頭,感激地望向丁墨蘭:“墨蘭,你們火箭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真是勞苦功高……對了,二號衛星準備什么時候發射?”

安毅嘴里的二號衛星,其實就是北極星二號,它是一顆候補衛星,和北極星一號的構造一模一樣,也就是說,為了保證發射能夠成功,研究所專門準備兩枚運載火箭與兩顆衛星,若是北極星一號發射失敗,那么隨后就會發射北極星二號及時替補,以保證盡快成功。

“毅哥,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不存在功不功勞的問題!”

丁墨蘭也很高興,衛星初次發射就取得成功,這充分說明,她率領的研究所的工作是成功的,滿臉喜悅地回答:

“現在北極星一號既然已經發射成功,那么二號就暫時不用發射了。按照計劃,我們需要收集一下北極星一號的運行資料,然后在一個月之后再發射二號,在不同的軌道,向我們布置在、中亞和南華本土的基地發射訊號,以擴大我們的監測面積。”

安毅點了點頭,隨即又問:“下一步火箭研究中心的計劃是什么?”

丁墨蘭興奮地說道:“目前的計劃是在一年內進行五次衛星發射,其中后三次用來測試可以重返地球的衛星的外型設計,預計到明年年底,最后發射一次無人宇宙飛船,進行自動控制飛行與重返測試,接下來將會是載人飛計劃。預計到1945年中或者年底,我們的載人衛星就可以上空了。”

說到這里,丁墨蘭擔心安毅嫌進度慢,含情脈脈地望了他一眼,耐心地解釋道:“其實這樣的速度已經很快了,而且許多實際的難題,需要尼古拉叔叔在一旁進行指導,比如衛星在順行軌道、逆行軌道、赤道軌道上的運行情況。

“我們現在發射的衛星,發射后進入的是順行軌道,它能夠有效利用地球自西向東自轉的部分速度,大大節約火箭的能量。北極星一號上天后,我們將通過赤道自轉速度、發射方位角和發射點地理緯度,準確地計算出地球的自轉速度。根據計算機上的推算,當在赤道上朝著正東方向發射衛星的時候,可利用的速度最大,緯度越高,能利用的速度越小。

“至于逆行軌道,按照在計算機上的推算,衛星的軌道傾角應該大于90度,要把其送入這種軌道運行,運載衛星的火箭需要朝西南方向發射,升空時不僅無法利用地球自轉的部分速度,而且還要付出額外能量,以克服地球自轉……”

安毅一聽,打斷丁墨蘭的話:“既然這種衛星有方方面面的劣勢,為什么還要發射呢?”

丁墨蘭笑著說:“毅哥,地球表面并不是理想的球形,其重力分布很不均勻,這使得衛星軌道平面在慣性空間中不斷變動,具體地說,就是地球赤道部分有些鼓漲,這將對運行中的衛星產生額外的吸引力,這將使得軌道平面慢慢變化,變化方向與軌道傾角有關。

“當衛星的軌道傾角大于90度時,吸引力呈逆時針方向,軌道平面于是便由西向東進動,適當地調整衛星的軌道高度、傾角和形狀,可以使衛星軌道平面的進動角速度每天東進1度左右,應該能夠等于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日平均角速度。

“在這種軌道上運行的衛星,可以在相同的時間和光照條件下,觀察衛星云層和地面目標,按照我們的設想,未來的氣象、資源、偵察等應用衛星,應該都采用這種軌道。”

安毅連連點頭。隔行如隔山,許多東西是自己不知道的,而這些就是丁墨蘭這樣頂級的科學家所能起到的作用。

丁墨蘭看到安毅用贊嘆的目光看向自己,心中驕傲不已,接著說道:“在前兩種軌道上,還有第三種軌道,那便是赤道軌道,其特點是軌道傾角為0度,衛星在赤道上空運行。這種軌道可以有無數條,但其中的一條卻有非同一般的意義。

“根據特斯拉叔叔的設想,由于衛星飛行速度隨距地面的高度而變化,軌道越高,速度越小,環繞周期越長,故通過計算機中的復雜運算可以知道,當衛星處于赤道上空一定距離的圓形軌道上,由西向東運行1圈的時間,將與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相同,這條軌道被我們命名為地球靜止軌道。

“因為衛星環繞周期等于地球自轉周期,兩者方向又完全一致,故相互之間保持著相對靜止。從地面上看,衛星就像是固定在赤道上空某一點一樣。這樣,在靜止軌道上均勻分布三顆通信衛星,就可進行全球通信。同時,有的氣象衛星、預警衛星,也可以被送入這條相對靜止的軌道……”

安毅聽到這么復雜,揮揮手道:“這些我是外行,你們做主就行了。對了,關于大型運載火箭的研發,你們有什么計劃嗎?”

“土星五號運載火箭已經在進行地面測試了,他重達532噸,可以把12.5噸的酬載送上低軌道,我們將來的載人計劃就全靠他了。”

“這樣的運載火箭,造價多少?”安毅想了想,又問。

丁墨蘭笑答:“大約一千萬華元,是土星一型的四倍。按照計劃,未來一至四型為輕型運載火箭,五至八型為大型運載火箭。等序號用完,下一級則以木星來命名。”

跟隨安毅參觀訪問的空軍司令黃稟一脫口驚呼:“乖乖,好貴!一具運載火箭就相當于二十架噴氣式戰斗機、六十架最新型活塞式螺旋槳戰斗機的價格,而且這還不包括衛星或者宇宙飛船的價格。”

“運載火箭加衛星的威力,完全當得起這個價格。”

安毅目光嚴肅,看向黃稟一及跟在他身邊的楊飛、鄧斌、常保芳等將校的眼神,充滿了堅持:

“別看運載火箭貴,當它承載的衛星技術成熟后,只需注意電磁信號,發現哪里的無線電聯系較為密集,就大致可以知道敵人向何處用兵。若是影像技術取得進步,通過衛星實時監測,敵人的一舉一動皆在監控之下,對方卻拿你毫無辦法,還有比這更美妙的事情嗎?

“再則,飛機在空中的導航與地位,海軍艦艇的定位以及陸軍部隊的通訊聯絡,都可以通過衛星來完成,這是飛艇雷達做不到的。此外,我們還可以發射各種具有經濟價值的衛星,例如通訊衛星、導航衛星,提供氣象預報服務的氣象衛星,還有就是可以進行遙測的偵查與照相衛星的衛星等等,這樣一來,未來不管我們的領土有多大,都可以通過衛星把我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兼顧商業和軍事用途,發展潛力巨大,這就是我們必須發展火箭運載技術和衛星技術的理由。”

感受到安毅強烈的意志,黃稟一連忙解釋:

“衛星技術發展起來,對我們空軍也是大有好處的,對此我自然是舉雙手支持!我們空軍許多新裝上的電子設備,估計要不了多久又得更新換代了!”

安毅這才釋然,搖搖頭說:“暫時不用,把昂貴的雷達搬上戰斗機都是一種浪費,更不要說其他更加先進的電子設備了!就以現在的武器配備,我們完全可以取得空中的主動權!其實若不是忌諱國內錯綜復雜的各種關系,我們已經有能力收復我國的華北、東北的土地了!不過現在也好,等我們把馬來亞、緬甸、印度和波斯的人消滅后,再回頭解決中國和遠東地區的日軍,徹底地把趕出我們的地盤!”

眾將都知道安毅話里的意思。

蔣介石利用美國的援助,以及江南兵工廠、漢陽兵工廠等強大的軍工企業,建設起武器裝備優良、訓練有素的軍隊。

當年安毅為中央軍校編寫的十多本軍事教材,包括《工兵操典》、《士官軍事基礎教程》、《陸軍步、炮、工兵種戰術協同》、《步兵基礎訓練教程》、《步兵射擊訓練教程》、《步兵師戰訓與內務管理條例》、《山地訓練與作戰初探》被蔣介石指定為必修課本,所有的軍官都必須系統地學習,并由軍政部和總參謀部組織進行考核。

此外,中央軍大批基層軍官輪替進入魯逸軒第三十集團軍服役,感受模范營精神,要求必須把扎實的工作作風帶回原部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央軍對安家軍進行了翻版,至于有多大的效果,誰也不知道,不過新編成的多達四百萬的精銳軍隊,是蔣介石的底氣之所在。

但是,這些軍隊,并未用在對日作戰上,頂在山西、河南、山東、皖北和蘇北與日軍作戰的,大部分卻是川軍、桂軍、粵軍、晉軍、東北軍等地方軍。戰爭已經進入第三個年頭,無意擴大戰事,而中央軍和地方軍在經歷初期的銳氣后,也不再試圖收復失土,開始默認目前的對峙局面,整個主戰場,已經形成了一種犬牙交錯的局面。

與正面戰場相反,敵后戰場卻風生水起,八路軍和新四軍在綏遠、熱河、察哈爾、河北、山東等地,建立起了一個個根據地,對與日寇合作的蘭印人、漢奸和日軍,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斗爭,影響力日益擴大。

大量遷移到陌生國土上的蘭印人,在嚴酷的現實面前,也終于認清了現實,人畢竟躲在城里,而鄉間卻是八路軍與新四軍的地盤,他們的舉報固然會得到人的獎勵,但日軍離開后,通常就是家毀人滅的下場。有了血淋淋的教訓,蘭印人不敢再向日軍通風報信,轉而與八路軍與新四軍合作。人都需要一個語言環境,許多蘭印人開始嘗試學習國語,并用國語進行交流與溝通,慢慢地得到了根據地軍民的認同。

而在西北,全境以及甘肅、青海、寧夏大部分地方,黃漢與李霄龍創建的根據地,各種各樣的工業設施也在建立中,通過與川南集團的貿易,根據地的實力也在迅速擴大中,各種各樣的物資,支持著敵后戰場的作戰。

赫爾訪問完新京后,迅即又對南京進行了國事訪問。蔣介石作為中國政府的合法領袖,同時他還是南華共和國主席安毅的老師,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自然也相應增加,隨著法國的淪陷,英國的岌岌可危,環首四顧,蔣介石驚喜地發現,自己已經成為羅斯福、丘吉爾后第三大民主國家的領袖。

現在的中國,形勢比起真實歷史上的中國,不知道要好多少倍,江南精華之地未失,兩廣由于南華的存在,固若金湯,再加上各種各樣的工廠,如雨后春筍一般冒了出來,雖然貿易對象大多是南華,但是卻換回了急需的糧食和槍支彈藥,再加上導致鄉村階級矛盾緊張的失地農民大多遷移到了南華,使得耕者有其田成為可能。

因此,蔣介石也就順理成章地認為,自己這個第三大國的領袖,有了可以和羅斯福、丘吉爾比肩的資本。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赫爾的南京之行,與蔣介石簽訂了系列協定,充分尊重了蔣介石這位東亞領袖的權威,這讓蔣介石的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