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血色戰旗  第六百三十七章 野人山

類別: 軍事 | 抗戰烽火 | 抗戰之血色戰旗 | 西方蜘蛛   作者:西方蜘蛛  書名:抗戰之血色戰旗  更新時間:2012-01-14
 
第六百三十七章野人山

第六百三十七章野人山

行走數日開始進入緬印邊境那加山脈熱帶叢林。

這里既無道路,亦無向導。只能用指北針判別方向,偶見當地土人西去的痕跡,如扔下的紙屑、瓜皮、果殼,部隊便循蹤而往。

在莽莽蒼蒼的叢林中,新38師官兵跋山涉水,忍饑挨凍,日行群山之巔,夜臥草莽之中。日軍圍追堵截,緬奸為虎作倀,千難萬險,九死一生。經20余日艱難奮進,5月上旬,全師官兵終于到達印度邊境重鎮英法爾。此時,清點人數,全師尚有7,000余人。

新38師基本還是囫圇個。

要是沒有穿越緬北野人山慘絕人寰的景象作比較,新38師走過的也許可以叫作地獄之路。但是,一和第5軍部隊的慘痛經歷相比,新38師可算最幸運的了。

剛剛從一場劫難中掙脫出來,站到印度的土地上,新38師官兵的感覺是從地獄進入天堂。這里的山比緬甸的美,水比緬甸的甜,空氣比緬甸的清爽,甚至太陽也比緬甸的明亮。

但是,這里畢竟是國外,是印度,是英國的領地,不是中國,不是自己的家鄉。

孫立人命令部隊就地宿營,構筑工事,擦槍抹油,整頓軍容,剪發洗身,縫衣補褲,休整待命。同時,派出聯絡官,與英軍接洽交涉。

英軍駐印東方警備軍團軍團長艾爾文中將,是一個既傲慢又神經質的家伙。他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聽著中國聯絡官的陳述,時而看看指甲,時而梳梳鬢發,派頭十足,神氣活現。

聽說是一支中隊從緬甸退到印度,要求接濟,艾爾文臉上露出蔑視而厭惡的神情,就像一個富豪遇上了乞丐。

從緬甸敗回的軍隊是什么樣子,他見過。前些天,駐緬英軍潰敗入印,那不叫軍隊,是禍水。士兵三個一群,五個一伙,蓬頭垢面,胡子拉碴,指甲老長老長的。衣冠不整,槍械不齊。沿途搶劫擄掠,像餓狼一般,擾得四鄰不安,雞犬不寧。

英國皇家軍隊尚且如此,中隊就更不用提啦。

這位英國將領慢條斯理地說:“這里是大英帝國的領地,決不能容許外籍軍隊進入。不過,你們是盟軍,從人道主義出發,我們不能見死不救。但是,只能是收容。”

說到這,艾爾文直起腰來,以一個施主的目光,注視著中隊使者驚詫的神情,指手畫腳地重復道:“收容,懂嗎?。”

中國人懂,你這忘恩負義、沒心沒肝的英國佬

中午,聯絡官回來報告交涉經過,平時溫文爾雅的孫立人此刻也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厲聲問:

“沒說我們是中國遠征軍?”

聯絡官答。

“沒說我們是從緬甸打過來的?”

“沒說我們是新38師?”

“沒說仁安羌之戰?”

該說的都說了。可是英國人一句也沒聽進去。他們的信條是:只有永久的利益,沒有永久的朋友。

“全師集合,準備戰斗”

“的的的噠”中隊的軍號,在這塊無情的土地上威嚴地震響。剛剛結束了同日軍殊死搏斗的中國官兵,又拿起武器,準備對付英軍的無禮行為。

把中隊的使者打發走,艾爾文仔細一想,事情可能沒那么簡單,于是,向新德里請示。駐印英軍總司令韋維爾上將接到電報,一時也拿不定主意。這時,從緬甸敗退回來的亞歷山大恰好也到了新德里,他認為艾爾文這家伙把事情弄擰了。他對韋維爾說:

“在緬甸戰場,華軍對英軍安全撤退起了很大作用的。新38師在仁安羌為英軍立了大功。如果反而繳了他們的械,那么,英國在盟軍中的形象就太糟糕了。”

他還說:“孫立人將軍是得到英王頒發‘帝國司令’勛章的外籍將領,帝隊繳帝國司令的械,豈不荒唐?”

韋維爾聽著,摁滅手中的雪茄,生氣地說:“艾爾文這家伙,亂彈琴”

從緬甸退回的斯利姆軍團長,正好也在英法爾英軍醫院治病,聽說冒失鬼艾爾文要繳新38師的械,生怕鬧出亂子。他扶病會見艾爾文,警告他說:“這支華軍是能打仗的。仁安羌突圍時,我住在他們指揮所。不信你去看看再說吧”

新38師在英法爾以東、奎龍村一帶山地安營扎寨,嚴陣以待,準備和英軍見個高低。可是,一連幾天,不見什么動靜。英軍既不肯供應糧秣,也不來收繳槍械。好在這一帶人煙稠密,盛產大米。又是印緬邊境,兩國貨幣都通行。部隊帶了些緬甸盧比。有錢就能買糧。這支遠離祖國的部隊,寄居異邦一隅,百倍警惕,靜觀局勢變化。

這天,艾爾文突然來訪。

孫立人搞不清他葫蘆里賣什么藥。反正有一條,軍人與軍人沒有別的語言,唯有實力。

艾爾文一到,孫立人派儀仗隊,在營門歡迎他。

好家伙,想不到一支敗軍,還能拉出儀仗隊。

200名精壯士兵,往營門一站,就是一堵墻壁,一列山脈。那些士兵,個頭兒雖不比英軍高大魁梧,可是結實,小鐵墩兒似的。挺胸收腹,雙腿繃直,目光炯炯,精神頭十足。他們到印度有10天了。洗了澡,理了發,刮了胡子,補好戰袍。況且印度大米好吃呀,煮在鍋里,白花花,香噴噴,哪頓不吃個斤兒八兩的。都是些二十郎當歲的小伙子,又經過緬甸戰場的大災大難,有這白米飯喂著,三天能長一圈肉。如今恢復元氣,又是一條龍。

軍裝是破了點,但槍支是锃亮的,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儀仗隊前頭,還擺著兩門小鋼炮,四挺重機槍。

艾爾文對此大為驚異。

他知道,從緬甸撤回的英軍,在那加山脈什么都扔了,戰車、大炮、機槍、沖鋒槍、手槍、圖囊、電臺,甚至連被子、蚊帳、衣服、褲子,都不要了,只穿件褲衩跑回來。而中國士兵,把鋼炮和重機槍都扛了過來,這是為什么呢?

艾爾文走到隊伍前頭,問那機槍手:

“如何把重機槍扛過來的?”

中國兵“叭”的一個立正,大聲回答:

“武器是我們的生命。人在武器在。”

“頂好頂好”

艾爾文聽完,豎起大拇指。他明白了個道理:武器是中國士兵的生命,你要繳他的槍,能答應嗎?

孫立人領著艾爾文參觀營房。帳篷里,軍毯疊得方磚似的,有棱有角,廚房井井有條,連廁所也打掃得干干凈凈,還墊了一層細細的白沙。在操場上,孫立人特意安排了軍事表演。步槍射擊,百步穿楊;白刃格斗,龍騰虎躍;尤其是徒手擒拿,撲朔迷離,眼花繚亂。

艾爾文看了一路,贊不絕口。他也是從英國皇家陸軍學院畢業的。、,他背得滾瓜爛熟。要照著去做,平時可以,打了勝仗時也行。而大敗之余,也能章法嚴明,方寸不亂,太難了。艾爾文問自己:他們能叫敗兵嗎?

不這是真正的鐵軍

艾爾文走了。第二天,英軍開著汽車,把大米、白面、蔬菜、牛肉、罐頭、香煙、茶葉送來了。并且,按著中國官兵人數,代發兩個月的薪餉。

中國官兵的衣袋里,有了印度盧比沙沙沙的誘人響聲。

始終注視著緬甸戰場的羅斯福總統,看到在這場敗仗中,也有某些出類拔萃的人物,當新38師進入印度不久,他給孫立人打來一封電報,以示祝賀,全文如下:

中國孫立人中將,于1942年緬甸戰役,在艱苦環境中,建立輝煌戰績,仁安羌一役,孫將軍以英明之指揮,擊退強敵,解救被圍之英軍,使免被殲滅。后復掩護盟軍撤退,于萬分困難中,從容殿后,轉戰數月而達印度,仍軍容整肅,銳氣不減,實是難能可貴。其智勇雙全,膽識過人,足為盟軍之楷模。

讀著羅斯福溢美的電報,聽著胸前一串串勛章“叮叮啷啷”的響聲,看著身前身后這支剛吃了敗仗的隊伍,回想起緬甸戰場的悲壯歷程,孫立人心中無比悲哀:

我算什么英雄啊

野人山好像沒有盡頭。

每天早上醒來,杜聿明都在擔架橫杠刻下一道刀痕。數起來,已經刻了56道。山中無甲子,屈指一算,該是7月中旬。

自從在大洛得了回歸熱,杜聿明的體力一直沒有恢復。無醫無藥,沒有死掉,就算命大了。

林中死了多少人,還剩下多少人?誰也說不清。一路上,尸體橫陳,白骨成堆。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士兵怨聲載道,杜聿明只好充耳不聞。他心里難受極了。作為一名將軍,他并不過分吝惜士兵的鮮血。笑臥沙場,轟轟烈烈地去死,這是軍人的光榮。可是,現在這種死法,士兵們像一排排枯樹,無聲地倒下,腐爛,連掙扎一下都沒有。這是為將的罪過呀

杜聿明不知道野人山已經吞噬了多少官兵。可是,他清楚地記得,光為他抬擔架,就死了5個人。其中特務連那個壯得像根鐵柱似的常連長,就因為染上回歸熱致死。病毒很可能是杜聿明傳染給他的。

杜聿明感到,他這個半死不活的長官,在野人山不僅不能給部隊以鼓舞,給士兵帶來希望,他簡直就是一個累贅。

惟一的希望是電臺。但一再讓他失望的也是電臺。

進山的時候,什么都扔了,就是不敢扔電臺。

然而,野人山是個密封的世界,遮天蔽日的林木緊緊罩著大地,飛禽出不去,陽光進不來,連電波也不能穿透這綠色的屏障。自從鉆進野人山,電臺便與重慶中斷了聯系。每天宿營,杜聿明都命令機要參謀把電臺架到他的擔架前,威嚇說:“今晚不把報發出去,辦你的罪”

可是開機后,呼喚重慶,重慶沒有回音;呼喚昆明,昆明沒有聲息。

天天如此。

李參謀懊喪地說:“天天下雨,機器像被水泡過似的,到處跑電。沒法搞。”

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杜聿明仰天長嘆:“就這么完了嗎?。”

蒼天有知,是不該讓一支正義之師湮沒在無情林海之中的。

這天,天氣晴好。緬北的雨季,難得天晴。電臺兵們找到一塊空地,趕緊把電臺和電池打開晾曬。

森林中的太陽,竟是這般火熱,把機器曬得全身冒汗,小半天工夫,電臺和電池內存積的雨水和潮氣全蒸干了。

趁著這股熱乎勁,杜聿明命令機要參謀立即開機。

電臺兵架好天線,接通電源,插上耳機和發報鍵。不到兩分鐘,一切就緒。

李參謀親自發報。他戴上耳機,右手手指輕輕地搭在發報鍵上,神情十分嚴肅。全軍官兵的命運,全系在他那幾個手指頭上啊。

的的的的

清脆悅耳的發報聲,叩擊著大森林,叩擊著每個人的心弦。機要參謀熟練地把呼喚重慶電訊總臺的訊號發出去后,接下來是等待重慶的回音。

期望與失望,焦慮與忍耐交織在一起,嚙咬著每個人的心。

一分鐘過去,兩分鐘過去,五分鐘過去耳機里,音訊全無。

“沒有接通。”機要參謀垂頭喪氣,全身汗水淋淋,像犯下大罪。

“繼續呼叫。”杜聿明語氣極為嚴厲。

機要參謀調整機器,摸摸這個零件,捏捏那根線頭。一連呼叫三次,均無回音。

杜聿明也絕望了。他沉重地嘆了一聲:“唉”

長官的嘆息,像一根鞭子抽在李參謀的身上,這比命令更讓人坐臥不安。他不死心,把機器又搗騰了一遍,繼續呼叫。他自己也搞不清,已經呼叫多少遍了。

突然,耳機里傳來一陣短促的響聲:

嘟嘟嘟

這是重慶的回音

李參謀大喜過望,不敢相信耳朵,再仔細聽,對方又重復了一遍回叫訊號。

是重慶,沒錯

“趕快發報。”杜聿明迫不及待,催促道。

的的的的

李參謀快速按動鍵鈕,把報告部隊目前位置、處境的電文拍了出去。

剛拍了一截,電池又沒電了。

雖然電報沒拍完,但重要的是,把遠征軍部隊尚在野人山中存活的信息傳了出去。

多少天來,杜聿明總感到野人山就像一只魔罩,把他扣著、捂著、悶著,要把他憋死在森林中。現在,終于撕開一道縫隙,透進一縷光明,吹進一絲新鮮空氣。他相信,只要蔣總司令知道他們還活著,知道他們大體方位,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搭救他們。

一定會的

在野人山里掙扎的官兵,早已成了散兵游勇,自由行動。

生存的,成了官兵們惟一的行動規范。為了活命,他們必須不斷向西前進。向西,向西,是官兵們自己給自己下達的命令。沒有逃兵,沒有開小差的,沒有人敢擅自偏離部隊的行軍路線。因而,這又是一支高度統一的部隊。

可以說,國民黨的軍隊中,沒有哪一支部隊像野人山中的遠征軍官兵這樣目標一致,步伐一律,休戚與共。

“和重慶聯系上了”的消息,在森林中不翼而飛,一夜之間傳遍了全體官兵。死氣沉沉的大森林,第一次升起希望之光。次日的行軍速度大為加快。官兵們拼命往前奔,仿佛前面那片林子里,已經垂下一架搭救他們的天梯;仿佛對面那座山梁上,有人向他們張開救援的雙臂。

野人山的節律有了某種變化。往日里靜悄悄的森林,好像熱鬧了點。有人在大聲說話。有人為了表明自己的存在,不斷發出嗷嗷的叫聲。人們行進時,撥動草叢樹枝的聲音也大多了,行軍的腳步聲更加堅定有力。人們都在期待著什么。

太陽升到樹頂的時候,天空傳來了飛機的引擎聲。這聲音太熟悉,太美妙了。

森林驟然喧鬧起來。

“我們的飛機來了。”

“我們有救了。”

士兵們興高采烈,狂奔亂跳,忘記饑餓,忘記傷痛,忘記疾病,忘記死亡。躺在擔架上的坐了起來,拄著拐杖的扔掉了拐杖,瀕臨倒斃的也直起了腰板。人們不約而同地仰起頭,焦灼的目光一齊射向天空。

可是天在哪里?飛機又在哪里?

野人山那層厚厚的綠色屏障,將天與地隔開了,密不透風的樹林阻斷了人們的視線。只聽見飛機的聲音由遠而近,漸漸飛臨頭頂。巨大的轟鳴,把森林震顫得嗡嗡作響,把鳥獸驚嚇得四處躲藏。士兵們只聽見引擎聲,看不見飛機的蹤影,急得在樹林里又奔又跳,又喊又叫,有的敲響手中的鐵器,有的拼命搖曳樹枝竹叢,有的炸手榴彈,但是,他們無法沖破扣在頭頂的那層綠色的罩,以同飛機取得聯系。在茫茫林海中,人的那點聲響,那點行動,不過如蚊子“營營”、跳蚤蹦達罷了。

飛機從頭頂盤旋而過,越飛越遠,曾給官兵以巨大希望的引擎聲逐漸消失。林中又歸死一般的沉寂。

這可詛咒的森林

第六百三十七章野人山,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