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  一四九 劃地和份額(四)

類別: 穿越歷史 | 赤色黎明 | 緋紅之月   作者:緋紅之月  書名:赤色黎明  更新時間:2014-03-20
 
“徐總理,這不行。TXT。”工商民部大臣張謇是第一個起來發難的。

徐世昌既然想創立屬于自己的政績,就得有功績。在徐世昌看來,把原本的京張鐵路延伸到包頭,就是一個重要的政績。北洋手里有著中國一流的鐵路工程隊伍,總設計師詹天佑負責修建京張線大獲成功之后,他始終玩命的游說北洋zhèngfǔ修建從張家口到包頭的線路,甚至準備修建從包頭到綏遠的鐵路線。

修鐵路是好事,所謂火車一響,黃金萬兩。只是賺到萬兩黃金之前得先期投入萬兩黃金。徐世昌策劃的這筆鐵路資金來源讓北洋內閣相當成員很不滿意。袁世凱允許人民黨在張家口建立羊毛收購企業,成效不錯。自打鐵路修成之后,張家口就是草原上的牧民們銷售商品的目的地,窮苦的牧民不要錢,他們缺乏工業品。人民黨依托了京漢線,把大量茶葉,布匹,運去了張家口,與牧民直接進行交易。各種貿易加起來,北洋一年就收了七十萬兩的稅銀。

徐世昌要把這筆錢投入到鐵路建設中去,這可是動了不少人的奶酪。張謇負責工商民部,商稅就是他的政績。張謇是“空降干部”,嚴復只是被內閣厭惡,好歹嚴復出身還是北洋集團。張謇前清狀元出身,名聲雖然響亮,根基卻是在江蘇,在北洋內閣里頭更是勢單力孤。

北洋地盤里面其他稅收早就被各勢力控制,新開辟的稅收完全靠人民黨開辦的生意,徐世昌不動別人的錢,直接要拿張謇好不容易籠到手中的利益,他自然不肯讓步。

不過徐世昌可不是嚴復,北洋內閣能夠逼嚴復出國,卻動彈不得徐世昌。

“張公,詹天佑先生談起張家口到包頭的鐵路,大概三年就可以完工。鐵路一通,商貿就更加興旺,何必只管眼前呢?”

張謇針鋒相對,“當下zhōngyāng財政很是艱難,修建鐵路投入甚大。TXT。就算是拿了新開辦的諸多企業的稅收,只怕也不夠。到時候商貿稅收還沒收上來,倒先把國庫掏空了。那時候光守著鐵路又有何用?不若發行鐵路債券吧。”

徐世昌怎么肯讓張謇擋住了自己的路,他立刻答道:“鐵路債券從發行到賣出去,至少也得大半年。現在只要先緊緊,鐵路就可以立刻開工。而且鐵路一旦開工,先修好的路段上也能通行火車,這羊毛生意還能做的更大,稅收也能上來的更多。有些時候可以從長計議,有些時候就必須得立刻干。”

爭執持續了到中午,吃飯的時候徐世昌找到了袁世凱,“大總統,我覺得修建鐵路之事不能再拖。”

袁世凱倒是徐世昌的,修建張家口到包頭的鐵路,意味著北洋對當地控制能力的極大提升。詹天佑修建京張線是袁世凱親自負責,原計劃六年通車,耗費700萬兩白銀的京張線,只用了四年,花掉了500萬兩白銀。袁世凱對詹天佑很有信心。

“我會和張謇說此事。”袁世凱答道。

徐世昌很是滿意,嚴復就是因為沒有袁世凱這種,才最后被逼出國訪問。內閣閣僚們給你對著干的時候,內閣總理rì子也不好過。這可不是撤掉對抗的內閣成員就能解決問題的事情。每一個內閣成員背后都代表著相當一大批人的利益,名面上跳出來的內閣閣僚反倒最好對付。可不能和那些勢力達成協議的話,任何一件事都會遇到來自暗處的層層阻礙。袁世凱的威望在這個時候就顯現出優勢了,只要袁世凱旗幟鮮明的。好歹不會有人敢反對過甚。

然而徐世昌并沒有高興太久,袁世凱接著說道:“菊人,張謇所說的國庫空虛倒也不是沒有道理。TXT網站若是發行債券的話,鐵路倒也能夠暫時省不少錢。”

作為袁世凱的鐵桿兼知己,徐世昌是敢說些實話的,“大總統,發行債券是為了解決燃眉之急。以現在債券的利率,那就是高利貸。我是不敢走這一途。”

一說到利率,袁世凱不再吭聲。放債的如狼似虎,袁世凱真的不愿意再惹麻煩上身。

關閉<

張謇對債券的看法就和袁世凱完全不同,在袁世凱為這件事找張謇談話的時候,這位前清恩科狀元氣勢洶洶的說道:“大總統,發行債券于國于民都是好事。民間資金有處可用,國家也能搞建設。”

“那還債之事當如何說?”袁世凱問。

“鐵路本就不該國有!”張謇大聲回答了袁世凱的問題,“誰投資,誰收益。國家無須自己動手,只是籌劃項目,鐵路利益極大,商人們都知道。所以組建鐵道公司,商家投資后自主經營。國家只是收稅,無須承擔風險,還平白有了一大利源,這才是當作之事。徐總理完全由國家出面建設鐵路,國庫承擔不了且不說,就是承擔的了,經營上的收益也是個問題。”

這種理論張謇一直在宣傳,袁世凱聽過多次。沉吟了一陣,袁世凱說道:“若是讓季直你來承擔一條鐵路的話,你可愿意?”

張謇先前的激憤主要是針對徐世昌,自己控制的稅收被生生挖走,任誰都忍不下這口氣。聽袁世凱這么一問,張謇沒敢立刻回話。私營公司承擔鐵路建設,能辦成的話倒也不錯,只是這里面水太深。讓張謇對抗徐世昌,他有這個膽量。因為張謇不用辦成什么事,他只用阻止徐世昌辦成什么事。反過來,如果張謇想辦成什么事,徐世昌背后下絆子的話,張謇并不相信袁世凱會堅定的自己。

袁世凱也不過分逼迫,他轉而談起了當前的政務。“季直,你一直推行實業,民間的門路也很廣,這對外出口的事情,你這工商民部當承擔起來。”

“大總統,我計劃在山東興找幾個縣種棉花。”張謇立刻答道。他原本在江蘇北部幾個縣種棉,本來在當地經營的倒也不錯。但是人民黨奪了蘇北,張謇家的事業就化為烏有。聽袁世凱一說,張謇立刻就有了勁頭。

“如此甚好,你當努力。”袁世凱勉勵道。

平息了內閣的爭端,袁世凱回到自己辦公室后筆直的坐在沙發上,臉上終于露出了疲憊的神色。現在一度激烈動蕩的局面看似平息下來,國家也在向著的軌道上走。這本來是好事。可是外部壓力一消減,內部斗爭立刻就激烈起來。

眼下因為北洋缺錢,徐世昌與張謇的沖突還是圍繞著怎么經濟這個主軸。這已經是很正常的斗爭。即便如此,徐世昌與張謇兩人因為公事沖突大概已經結下了私怨。袁世凱本來還想通過讓張謇承擔一條鐵路建設,一來平衡一下局面,二來也看看張謇到底有多大能耐。張謇的風評從來是“敢于任事”,沒想到他居然臨陣退縮了,這些讀書人真的靠不住。

看著北洋內部的問題,袁世凱忍不住想起了人民黨。據情報,人民黨今年同時開始三條鐵路建設,連云港到徐州,棗莊到徐州,連云港到上海。人民黨內部就完全沒有北洋的這種內部斗爭么?

人民黨當然有斗爭,斗爭還挺激烈的。陳克本想在廣東開設椰子加工基地的事情遭到了財政部的反對。

每年從十一月到次年一年是財政部最繁忙的rì子,年度總結,第二年的財政規劃。財政部的統計處一棟樓有二十幾個房間,四百多人噼噼啪啪的撥打著算盤的聲音,讓整棟樓中充滿了生氣。

1912年一月,人民黨統計科里面出現了很多新面孔。這些新面孔里面男女都有,唯一的共同點則是這些新面孔十分年輕。根據地教育體系里面正規畢業的第一批初中生正式邁上了工作崗位。

自打1906年開始,人民黨到了鳳臺縣根據地就開始推行義務教育體系。小學生們的年齡從五歲到十四歲應有盡有。轉眼五年多時間就過去了。有些學生有些文化底子,四年制小學兩年多點就畢業,加上三年初中教育,他們通過畢業考試后正式拿到了初中畢業證。

這年頭十四歲的孩子就按勞動力看待,根據地盡力鼓勵大家上完初中。既然是人民黨這么宣傳,不少家長倒也。可是上萬高中又得三年,不少家長們也不愿意讓快二十歲的孩子繼續吃家里的。他們要求孩子們要么回家種地,要么就出去工作。

人民黨公開招工,在百姓看來這就是“加入官府”。以前想“加入官府”得掏錢,現在上了學,考試過關就能“加入官府”,百姓自然是樂意的。特別是連女孩子都能在官府里面混個差事,更讓根據地百姓格外驚訝。

要知道,當時人民黨曾經承諾過,女孩子們只要能夠初中畢業,國家就給安排工作。那時候百姓都覺得人民黨再胡說八道。直到今天,大家才知道人民黨絕沒有開玩笑的意思。

珠算是小學和初中都要學習,并且一定要掌握好的學科之一。加上五年多的文化教育。這些年輕的畢業生們被拉過來就業,除了還不太能理解自己到底在計算什么之外。對于該怎么完成工作倒是難度不大。

財政部長秦武安對這些學生出身的新同志工作很是滿意。他和同志們仔細研究了一部分已經統計完畢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