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在新明朝  第一百四十三章 關于新官三把火的議論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奮斗在新明朝 | 隨輕風去   作者:隨輕風去  書名:奮斗在新明朝  更新時間:2024-06-08
 
“景和七年上元夜,先祖任吳郡推官,攜內外宅登虛江縣北關城樓,飲酒觀景為樂。居高而視,指點笑談。縣中富室皆稱羨,來年重金邯鄲學步,引以為本城風尚矣。其時街道彩燈無數,與月相映,光照如白晝,河燈亦首尾相連,望之如游龍。又有煙花火爆此起彼伏,百藝雜耍極盡所能,男女游人擁擠如潮,不可旋踵,只隨勢而走,不由自主。

先祖酒酣忘形而意興大發,吟詩詞記之,題為□□□□□。至今已散佚不可考,疑似有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之語。

縣中無名生員以詩譏道:君王尚與民同休,大人卻在北城樓。美人同憑闌干立,月照關防遍錦綢。恣意高閣齊下視,笑指游人若蟻螻。(原創詩詞嚴禁穿越者抄襲)

先祖則評曰:彼輩專會濫逞口舌,只為羨慕嫉妒恨爾,小書生本性,雖千百年亦如是,其實恨不能取吾而代也!”

——以上摘自李佑后人筆記。

過完元宵節慶,李推官回到府城。恰好趙二老爺題寫的楹聯制作完畢,掛在了他的推官廳。上聯為:法令導萬民,以律繩人;下聯為:刑罰禁,以正誅邪。

王同知觀之道:“戾氣太甚。”

接下數日,李推官宵衣旰食,清理積案,新官上任做點除舊弊的樣子也是人之常情。也是這段時間正逢春節期間,新案子幾乎沒有,其他政務更少,李推官才得以專心處理積存的舊案。

其實推官廳里的案子大都是縣里報上來需復核的,處理起來想省事真能省事的——編幾條看法批個同意即可,不過李佑多少還是勘驗了一番。

到月底時,積案為之一空,同時滯留犯人該放的放該轉的轉,正好蘇州織造局來要幾個苦役,又把黎道士等幾個判了徒刑的人犯罰到織造局做苦役。頓時府衙獄情大治,倒也博得了幾聲李青天之類的叫好。

這里要說明一下,徒刑三年之類的刑罰并非是關大牢里三年,國朝沒有坐牢算刑罰的說法。徒刑其實就是罰犯人作苦役去,多是鹽場、礦山之類地方,也有投邊充軍的。

這日,李佑閑坐無事,起身踱步出廳。

推官廳和府衙大堂、吏戶禮兵刑工六房相鄰而居,大部分小吏都在這個院落里辦公。李推官出來巡視,所到之處,小吏無不噤聲垂手而立,積威之下未有敢稍有輕慢者。

此時有門子上前道:“稟告推官老爺,有個從虛江來的黃老爺要拜見你。”

這黃老爺不是別人,正是陳大人身邊的黃師爺。本來他當初打算和陳大人分手,憑著舉人功名去謀一任知縣當。畢竟他只是受陳家長輩所托,來給官場新手陳英禎當幕僚的。

上個月他看陳大人做官日漸成熟,又有可能去京師在六部升個員外郎的官職——這種官就不需要幕僚了。于是黃先生萌生去意,要去遠方追求自己的幸福。

但誰料陳大人居然一躍而為巡道官,而且還是個上頭沒有按察使的巡道官,本來去意已決黃先生便迅速回心轉意,繼續給陳巡道當幕友師爺。懂官場的都知道,這個幕僚位置可比知縣舒服多了。

對于黃先生的回心轉意,李佑當然是熱烈歡迎。若陳大人身邊真換個人,那不定是怎樣的情況。面對未知的可能,還是黃先生比較親切,畢竟是一起分過贓和一起嫖過娼的鐵交情。

李佑迎至儀門,見禮道:“黃先生!有失遠迎了。”以前李佑都是尊稱黃老先生的,如今隨著身份地位的變化,自然而然把這個老字去掉了。

黃先生還禮道:“幾日不見,李大人更有風范了。”

李佑便請黃先生去推官廳后堂喝茶。

“我所來有二事。”黃師爺與李佑之間用不著寒暄客套,直接開門見山道:“一是為陳巡道在蘇州府的官署。”

李佑答道:“此事我也留意過,昔年的按察分司署荒廢久矣,重新修整需要一些時間,完工之前還請陳巡道駐于府公館。當下王同知署理本府,先生可與他詳細計議,畢竟工匠、役夫、用料都需經他允了。”

黃師爺點點頭繼續說起第二件事情,“陳巡道離任虛江,總得有個張羅,你是本地人,交由你可好?”

“包在本官身上。”李佑一口答應道。這所謂的張羅自然就是地方官離任的慣例事項。什么表示功德的萬民傘,表達百姓依依不舍的脫靴禮,還有父老沿道設席相送之類的,由李佑這個本地人去安排自然更方便。

隨后李佑又陪黃師爺去見王同知。出了推官廳,黃師爺想起什么說:“朝廷給分巡道的公文暫且都由府衙代收的,先去經歷司取了。”

一路走來,黃師爺見所遇胥吏皆斂手屏氣肅容的避道為禮,不禁笑道:“李大人任推官不過區區一月,竟有如此威儀,令我刮目相看也。”

李佑對此不免也有些得意道:“此輩人心盡在本官掌握,還拿不住小小幾個胥吏就是笑話了。”

行至經歷廳門外,聽見里面有人閑聊,恰好嘴里吐出了李推官三個字,李、黃二人不由得停住腳步細聽。也是因為他二人一路過來時很安靜,所以房中人沒有覺察到。

一個年輕聲音道:“向來聽說李推官是個不拘禮法的風流名士,但所見卻完全不同,嚴厲得很。我本刑房小吏,暫充在此處收發公文,等新經歷、知事上任,回刑房后在李推官手下,日子便不好過了。”

又聽另一略顯粗啞的聲音道:“未必見得。你沒聽過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俗語么。”

“看三國故事,諸葛孔明新投劉皇叔,先燒了博望坡、新野、赤壁三把火,所以有了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典故。你是說,李大人只是做幾日勤奮樣子?”

粗啞聲音不屑道:“諸葛孔明三把火是什么我不知道,李大人勤奮不勤奮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官老爺的三把火。”

年輕的聲音仿佛來了興趣,問道:“莊老先生不愧是前輩人物,可否詳述?”

“說說可以,但林小哥你是不是見見我家女兒…”

年輕的聲音趕緊道:“在下寧可不聽了。”

“那我偏要說。第一是立威。官老爺上任要立威,就像婆婆要對新媳婦立規矩一個道理。他新官上任是個外人,衙里我等胥吏都是多少年本地老手,他不做出點姿態如何能警示我等?常見便是漫不經心抓個胥吏的錯打一二十板子,既不輕也不重。李大人雖沒這樣做,但整治胡班頭也是一樣的效果,這就是立威,要從氣勢上壓倒我等地頭蛇。認識到這一層,就沒什么可怕的,你啊,認識還需要提高。”

粗啞嗓音的莊前輩喝口水繼續說道:“第二把火叫示能。只立威還不夠,那叫外強中干,外厲內荏。新上任的官老爺還得作出一付熟諳政務,精明強干,不易被蒙蔽的樣子,如此才顯得高深莫測,叫我等胥吏心懷敬畏。那天案子你也去旁觀了,李大人是不是這樣子?再看看你自己,便是被李大人攻破了心防,修煉遠不到家,簡直丟我等胥吏的臉皮!”

門外黃先生忍不住低聲道:“說的甚好,經驗之談,還編成條理,真乃妙人。”

剛吹了牛,就成了胥吏專業現場教學案例的李推官臉色發青,估計也有心思被戳穿后惱羞成怒的原因。抬腳要進去,卻被黃先生攔住了,示意再聽一聽。

聽到里面年輕聲音,也就是被喚作林小哥的不服氣道:“前輩你說當下如何應付是好?”

“自然是謹慎恭敬,小心侍候,事務不要有疏漏,其他活絡事情以后風頭過了再說。”粗啞聲音敦敦教導道。

年輕聲音輕笑道:“還以為有什么高明主意,那與在下有何區別?”

“你懂個什么!我這是心有章法,有意的退避三舍,避敵鋒芒;你那是手足無措,盲目的風聲鶴唳,懦弱畏懼。能算一樣么?”

“還是沒見不同,如果李大人一直把火燒個不停,那就一直退避三舍避敵鋒芒?”

“廢話!那就不是燒火了,是我等自認倒霉,遇到了真正的狠角色,天意豈是我等人力可以扭轉的?人家是官,我等是賤吏,一力降十會的,老老實實等著他離任罷。”

年輕人也不爭辯,又問道:“還有,你說的第三把火是什么?”

莊前輩拍額道:“險些忘了說。第三就是巡視。前兩招使出了后,官老爺就該找個出其不意的時間在衙內各處巡視。一來繼續嚇唬震肅我等胥吏,二來挑錯查缺漏,三來觀察我等的態度。此時我等要加倍的小心謹慎,說不定下一刻老爺就出現你面前…”

正聽前輩教誨時,林小哥突然張大了嘴久久合不上,面容也變得極為慘白。因為他看見臉色鐵青的李推官身影出現在房門處,而茫然不知的莊前輩背對房門,嘴中正道“說不定下一刻老爺就出現在你面前”。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