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極品通天  第一百零四章 帝舜證道,西方暫興

類別: 仙俠 | 洪荒封神 | 洪荒之極品通天 | 小菜送上   作者:小菜送上  書名:洪荒之極品通天  更新時間:2011-10-15
 
卻說大禹治水成功,使人族免受水患侵害,人族之人無不稱頌。一時間,大禹在人族的威望大增,甚至超過了如今的共主舜。而帝舜則是因鯀之事,對大禹一直有所顧忌。因此,大禹此番雖是立下大功,可帝舜卻不想給其獎賞。

其實,帝舜心中也是另有深意。大禹如此大的功勞,已然成為將來人族共主的有力爭奪者,可帝舜對此卻早有人選。舜妃娥皇,一生不育。而女英卻連育九子,其中八人無才,十分平庸,唯義均聰敏,故封于商,號商均。這商均就是舜帝心目中的下一屆共主之選。

可商均威望比之帝舜也是遠遠不如,又如何與當今如日中天的大禹相比?因此,帝舜對大禹更是忌憚不已,深怕自己死后,大禹會發動叛亂,奪取共主之位。如今的大禹,外有東夷強族支持,內有無數人族百姓感恩戴德,再加上治水期間大禹聚斂兵力,集中各方權力,如今大禹的已是建立起了以他自己為中心,獨立于自己控制之外的體系,勢力龐大無比,比之自己也是不遑多讓。

因此,帝舜也不敢輕舉妄動,只是不停的安撫,同時讓兒子商均逐步的接觸政務,想方設法提高商均的威望。

而在此時,人族之中要求封賞大禹的奏議越來越多,帝舜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最終,帝舜迫于眾人壓力,不得不下令,對大禹進行封賞。于是,帝舜便在人族祭祀儀式之上,將一塊黑色的玉圭賜給大禹,以表彰他的功績,并向天地萬民宣告治水成功和天下大治。

帝舜此次卻也耍了一個心眼,之所以硬要在祭祀之上對大禹封賞,卻是想讓人族眾人認為此次治水成功,乃是神靈保佑。想以此減小大禹的威望。不過,效果如何,只能待日后觀察了。

帝舜在封賞大禹之后,趕忙命商均加快熟悉政務。可惜天有不測風云,帝舜在自己在位的第三十九年之時,去南方巡守,經過蒼梧之野時,忽然心神大動,昏了過去,眾臣子搶救了三天三夜方才醒過來。只是,此時的帝舜已是雙目失神,臉色蒼白,全身無力。帝舜知自己來日無多,而眼下商均卻未能服眾,帝舜嘆息不已。

帝舜考慮一番,便找來眾大臣,看著下首的大禹,帝舜眼神復雜之極。最終,帝舜強撐著身子,嘴角顫抖著對大禹說道:“大禹,吾知你對吾斬了你父鯀之事一直耿耿于懷,其實,吾又怎忍斬他,只是不斬鯀,則如何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

大禹聞言,雙拳緊握,欲言又止.....

帝舜命大禹上前,然后拉著大禹的雙手,搖頭說道:“你無須再多言!吾自知大限已至,從此吾將人族交與商均手中了,你要好生輔佐于他,莫要抹了軒轅老祖宗的黑!”

大禹低著頭,默然不語。

帝舜無奈,轉而對著群臣說道:“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經歷一世,瑕庛難免,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皇者的威嚴是靠百姓的尊敬而得來。今吾向天下百姓下罪己詔,以此來為鯀正名,也能彰顯大禹的賢德。”

話剛說完,大禹終于反應過來,他哽咽著道:“陛下放心,臣定當帶領好我人族,盡心輔佐商均殿下,不負諸圣、圣皇的教導!”

帝舜聞言,蒼白的臉上出現一絲紅潤,大聲道:“如此吾可安心去矣!”言罷微笑而逝。

眾臣見狀,忙紛紛跪倒于地,哭聲一片。只見一條九爪神龍陡然從舜帝身上飛出,在蒼梧之野上空盤旋九圈,旋即吟嘯著飛上九天,朝著火云洞的方向飛去!

而此時,天空凝聚出數道功德金光,一道最大的向那九爪神龍追去。而剩下的數道,皆是朝西方飛去。卻是帝舜功德圓滿,天降功德以示嘉獎,而西方眾人也是出力不少,自然分得一份。

這數道功德飛到西方靈山,其中一道稍大落在釋迦牟尼身上,只見釋迦牟尼全身被金光圍住,片刻之后,金光消失,從釋迦牟尼身上飛出一人,向釋迦牟尼行禮道:“見過道友,恭喜道友斬尸成功,大道可期。”

釋迦牟尼大笑一聲,高聲說道:“道友不必客氣,你我一體,自當同喜。”那人笑了一下,便化作一道流光沒入釋迦牟尼身體消失不見。眾人見此,趕忙上前恭賀一番。釋迦牟尼見此,也是一一回禮。

釋迦牟尼斬尸,眾圣立刻有了感應。

首陽山兜率宮中,老子在感應到釋迦牟尼斬尸之后,心中卻是憂喜參半,喜的是自己如今與西方算是聯盟,西方填一準圣,便是增加了聯盟的實力;憂的是聯盟解散之后,自己即便解決通天,恐怕又要面對西方教的威脅。因此,老子此時的心情頗為復雜。

昆侖山玉虛宮中,原始天尊在得知此事之后,心中卻是有些不悅。釋迦牟尼斬尸成功,也意味著洪荒四教之中,除了老子人教,其他三教皆已有準圣存在。不過,細算之下,自己門下雖也有燃燈道人斬尸成功,可這燃燈道人與原始等人算是同輩,不能算作原始弟子。因此,原始門下卻也不曾有人斬尸。如此算來,豈不是只有他原始教徒無方?未能教出一準圣,這讓原始天尊如何高興的起來?

蓬萊島碧游宮中,通天對此事也是有些感嘆,這釋迦牟尼乃是前世通天教主門下弟子。因此,通天對其也是特意關注了一下,如今見其斬尸,通天心中也是感慨萬分。過后,通天也不再理會此事。通天在意的是如今他的算計成功,西方教在輔佐帝舜之時,與妖族還有其他人皆是結下因果,如今又得了功德,如此,日后封神之時,西方教便沒有理由脫身了。這讓通天高興不已。

三十三天外媧皇宮中,女媧娘娘對此倒是有些驚訝,未曾想這不顯示不露水的西方教竟然能夠教出一位準圣。不過女媧娘娘也只是有些驚奇,之后便不再理會此事,自顧自修煉去了。

而西方二圣對于釋迦牟尼斬尸的事實,自然是大喜過望。之后,二人商議一番,便著人安排,準備好生慶賀一番。然后又命人將此事大肆宣傳,期望能夠增加西方教的聲勢。

如此,經過西方教的多番宣傳,釋迦牟尼斬尸的消息如颶風一般,刮過洪荒每個角落。頓時,洪荒眾仙皆是知曉,諸圣弟子之中,又有一人斬尸成功,眾仙對此自然是羨慕不已。其中,不少人卻是知曉釋迦牟尼的事跡。想到自己當還曾嘲笑釋迦牟尼拜師無門之后,竟然投入西方這不毛之地,簡直是明珠暗投。可如今釋迦牟尼斬尸成功,猶如狠狠打了自己等人一巴掌,讓這些人尷尬不已。

不久之后,再次傳來一個消息,卻是西方教準備大開山門,廣收門徒。收到此信息之后,洪荒眾多散修皆是動了心思,暗自想道:“不如貧道也去試上一試,即便不能同釋迦牟尼一般斬尸成為準圣,可有了西方兩位圣人的指點,修為大進應該是不在話下了。”

想到這些,眾多散修更是心癢不已,紛紛收拾行裝,朝西方趕去。頓時,西方教似乎一下子成了洪荒之中最富盛名的大教,前來拜師之人多不勝數,靈山之地每日都是門庭若市。而接引準提二人卻是來者不拒,通通收下。

如此幾番下來,西方弟子的數量瞬間翻了百倍不止,如今已有不下萬人,西方教也成了洪荒四教之中,門人弟子最多的教派。雖說其所收眾多弟子之中多有修為、品行皆是不堪之人,可畢竟人多勢眾,不是其他三教可以比擬的。

一時間,西方教名聲大震,聲勢已蓋過東方三教。接引準提二人對此自然是欣喜不已,在收下眾多弟子之后,便整日講道說法。

其他眾圣自然也清楚西方教的作為,其中多有不屑者。教派之中,只要是未能斬尸的弟子,便要從大教之中分得氣運,以此供其修煉。如此一來,若是所收弟子過多,大教氣運過于分散,門下弟子修煉速度豈不是奇慢無比?如此卻是有些得不償失。

老子得知西方所為,倒是微微放下心來,對西方也不似先前那般忌憚了。而其他幾位圣人皆是冷眼旁觀,對西方所為不予理睬。

不過,眾人讓未曾想到的是,西方教雖是聲勢大震,卻未曾趁勢于人族之中傳道。如此,倒是出乎眾人意料之外,這般作為,顯然不合西方二人性格,尤其是不合準提道人的性格。因此,眾人紛紛想道:“難到西方有何陰謀不成?”于是,眾人紛紛戒備不已。即便是通天也是如此。

眾人卻是不知,準提接引當然想過趁此機會,在人族傳道。可二人心中也是顧慮重重。如今帝舜已亡,而西方教在人族本就根基淺薄,沒有帝舜的支持,想要傳道恐怕是千難萬難,況且此番收了如此多的門人弟子,也需消化一段時間才行。

于是,準提與接引二人商議一番之后,便決定暫時放棄于人族傳道之事,全力經營西方,也好穩固后防。

再說帝舜身死之后,商均與大禹領著一干人等,朝著九爪神龍消逝的地方拜了九拜,隨即帶著帝舜的遺體,回轉國都,宣告天下,舉國大喪!

大喪之后,依照舜帝臨終前地旨意,商均登上了共主之位。而大禹為了避嫌,躲避到陽城。商均繼位之后,威望實在太小,天下的諸侯看在眼里,心中皆是不服。于是便紛紛離開商均而去朝見大禹。

如此,在諸侯的擁戴以及三番四次的較量之下,商均最終無奈退位讓賢,五十三歲的禹正式即位人族共主,以安邑為都城,國號夏,姓姒氏,史稱夏禹。

————————————————————————————————————————————————————————————分割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