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民國
這些日子,胡楚元非常關注整個世界局勢的變化,但也更關注另一個問題——巨靈神計劃,他知道,就算李開鄴和蔡鍔最終沒有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只要他這個備案計劃成功了,中國還是可以穩穩的占據不敗之地。
這天,胡楚元在家里準備了一桌飯,讓人將百忙之中的蔡鍔請過來。
宴席很簡單,四菜一湯,只有他和蔡鍔兩個人。
蔡鍔倒是來的很早,下午四點多就過來了,進了書房見到胡楚元便畢恭畢敬的躬身道:“主席大人”
胡楚元沒有想到他來的這么早,此刻還覺得有點奇怪,但也沒有說什么,就讓蔡鍔先坐下來,自己慢慢的泡了一壺烏龍茶。
等了等,胡楚元才和蔡鍔問道:“今天沒有那么多事要忙嗎,怎么來得這么早?”
蔡鍔苦笑道:“早知道主席會要我過來問一問事,所以一直都準備著,事情都安排到晚上辦了,我先過來和您匯報。”
胡楚元擺著手道:“也談不上匯報,我就是很好奇,楊震麟不是那種打不了硬仗的人,為什么不讓他一鼓作氣攻下莫斯科,讓俄國人繼續這么殘存著,終究不是一件好事啊”
蔡鍔道:“我和李總統仔細分析過,俄軍目前的總體實力還是有的,他們也早已將首度遷移到圣彼得堡,現階段就算是打下莫斯科,實際意義也不大。俄軍總兵力還是在那里,他們的坦克非常粗糙耐用,很容易大量生產,一旦讓他們牢牢占據庫爾斯克地區,他們就很可能在短期內攻下烏克蘭。如果是這樣,就算我們攻下莫斯科也會陷入更大的困難。”
胡楚元微微點頭,道:“是啊,庫爾斯克這個地方對俄國還是很重要的。”
蔡鍔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俄國再落魄也是俄國,他們仍然有重新成為大國的志向,他們的士兵確實比我們預想的還要更加英勇善戰,犧牲個人抗著炸藥包去炸我們坦克的例子,在俄軍中是很常見的。莫斯科對俄國人有著特殊的意義,如果非要強攻,楊震麟在莫斯科外圍聚集的力量還是比較吃力的,很可能拖到寒冬后,后勤補給一旦跟不上就會出問題。這一點,他也比較忌憚。我們現在讓他將主力撤到庫爾斯克,讓蔣光鼐率領北線第二、第四集團軍守在伏爾加河流域,這樣,楊震麟就可以從烏克蘭獲得大量的補給,蔣光鼐的補給也不是問題。特別是烏克蘭人現在也被激怒準備參戰了,咱們就可以充分利用烏克蘭的力量”
胡楚元想了想,覺得這樣的想法還是很不錯的,不去急于爭取某種象征性的勝利,而是在大戰略上繼續和敵人長期作戰。
他忽然和蔡鍔問道:“俄國人那么容易就打下庫爾斯克,你們又那么快的就反應到位,不到一個月就將別人再趕出去,我看這是你們的策略吧?”
蔡鍔笑了笑,道:“談不上是什么好策略,只是正好收到了情報,英國要求俄軍攻下烏克蘭和波蘭,并且愿意支援俄軍大量的軍事裝備,俄軍似乎也確實有這個打算,我們就故意松懈一段時間讓俄軍南下進攻。”
胡楚元則道:“這個方法好啊”
他不由得感嘆一聲。
隨即,他又和蔡鍔問道:“目前來看,你覺得我們有多少勝算?”
蔡鍔沉思片刻,道:“主席,其實我覺得我們基本有八成的勝算,不管英美如何想,一個非常重要關鍵點在于軍工武器的生產能力和資源供應,我們在這方面還是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從一開始就打下澳大利亞后,這就是開啟一個小小的洞口,而這個洞口慢慢的越來越大。可以這么說,我們依靠整個歐亞大陸和澳大利亞、非洲的資源,而他們只靠美洲的資源,這個戰爭其實勝負已分了。我們目前的任務就是要繼續消耗對手,等到合適的時機再全面發力。我們在西歐戰場和對手劇烈的消耗著,這就讓俄軍無法獲取足夠的支援,而我們的軍工業也在快速制造生產,一年之內,我們和俄軍在軍事裝備上的差距就會非常明顯。從俄軍開始突破,一旦擊潰俄軍,我們就能全面進入歐洲戰場。在這期間,我們還是要務必保證海軍的平衡,如果海軍不能限制美英海軍,結局就有點不好說了”
胡楚元微微點頭,問道:“那你打算怎么辦?”
蔡鍔道:“現在的問題是美國海軍可以通過巴拿馬運河兩面調動,我們的海軍要想從大西洋趕回太平洋耗時太久。我們也曾考慮進攻巴拿馬,感覺意義不大,除非是直接炸毀巴拿馬運河。現在想來,最好的辦法還是在珍珠港駐扎更大規模的艦隊,吸引美國海軍隨時在太平洋做好決戰的準備,另外再盡量支援地中海聯合艦隊,保證從地中海到印度洋的通路。”
胡楚元點著頭,道:“你們看著辦吧,具體要怎么打,這是你們的事情,只要你們覺得這是最好的選擇就行。”
蔡鍔道:“明白了,主席。關于這場戰爭,雖然我們準備的更充分,可也至少還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將軍力提升到巔峰,這個時候再和對手決一死戰,勝則一勝到底,敵人無處可逃,一處敗則處處敗”
胡楚元苦笑著。
如果中國在一處戰敗,何嘗也不是一處敗而處處敗,恰恰因此,蔡鍔才不敢在莫斯科外圍冒險,重新上演當年占領莫斯科的輝煌戰績。
這是值得表揚的。
這種規模的大戰爭,不到逼于無奈,確實是依然要以穩為上。
法國人到底怎么了?
難道是在那偉大的拿破侖時代耗光了所有的氣魄和膽略嗎?
這個問題實在是讓整個世界都為之唏噓呢
中德VS英美法俄,從牌面上來看怎么都是大西洋聯盟占據著更多的優勢,可當德國人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讓法國淪陷,法國的整個工業產能和在過去幾年間不斷籌備的軍事物資都歸屬德國人后,整個戰局就已經走向了另外一種崩塌。
如果說這一次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哪一點對整個局勢影響最大,那毫無疑問就是法國人的迅速潰敗,超過三百多萬的大西洋聯軍只能狼狽的撤到英國和西班牙,更多的法軍只能就地投降。
隨著法國臨時政府的成立,法國撤出大西洋聯盟,重新轉投到亞歐同盟陣營,它的戰斗力不值得重視,可它的工業生產能力足以讓整個大西洋同盟為之厭惡。
憑心而論,法國人在整個備戰階段一直是非常積極的,他們在坦克的研制投入幾乎僅次于中美兩國,甚至比英國投入的技術力量更多。
哈乞開斯H39、雷諾R35、雷諾R37、索摩亞S35、夏爾B1是法軍最主要的五種坦克,其中僅雷諾R37就裝備了三千多輛。
從整體水平上說,雷諾R37是法國在戰前最后研制的輕中型坦克,車身自重為12噸,除了動力系統稍有不足外,其他參數甚至比PZⅠ坦克更好一些。
在一戰后的很長時間內,德國都不能研制坦克和裝甲車,只是通過一些軍工企業的內部合作,有一部分工程師在中國和奔馳等公司參加中國坦克系統工程的研究工作,從1930年開始,德國才開始系統的從中國引入新的T20和T25系列坦克,并在此基礎上仿制更符合他們要求的新坦克。
依靠阜康財團在背后的控制,德國的裝甲車和坦克制造工業的發展是非常迅猛的,到1933年,德國的軍工業生產制造能力就重新超過英法。
德國現在的軍工業十五大巨頭分別是巴斯夫化工、歐普公司、西門子公司、德國蒂森鋼鐵集團、克虜伯機械重工、德國萊茵金屬公司、伏爾鏗重工、奔馳公司、MAN公司、博格瓦德公司、亨舍爾公司、梅塞施密特飛機制造廠、巴伐利亞飛機制造廠、巴伐利亞機械制造廠、威廉皇家造船廠。
其中由阜康財團控股的企業是巴斯夫、歐普、西門子、蒂森鋼鐵、克虜伯機械、奔馳、伏爾鏗七家,德國萊茵、MAN、巴伐利亞飛機制造廠、巴伐利亞機械制造廠也有阜康財團的股份。
德國現役最好的坦克、飛機、戰艦、槍支、彈藥、炸藥、火炮幾乎都是由阜康財團旗下的公司在提供,在迅速占領法國后,阜康財團就立刻出擊,利用阜康財團原先在法國的人脈和根基,迅速整合法國的機械工業和化工業,對雷諾、索摩亞、阿爾斯通、標致、雪鐵龍、圣納澤爾造船廠、法國化學公司等巨頭企業實施控股和參股,組織這些企業迅速投入到新的生產中。
事實上,這個局面背后的真相是阜康財團兵不血刃的擊潰了英美財團,而英美法等各國財團、資本家們耗費了巨額資金從阜康財團收回去的法國工業股份,幾乎又以最低廉的價格回到了阜康財團旗下。
在整合法國工業的同時,阜康財團也重新和法國資本家們達成了新的合作備忘錄,雙方忘記過去,開始展望新的合作和新的共同利益。
利益。
這是永遠的主旋律。
很多年后,假如這場戰爭最終的勝利者確實是亞歐同盟,人們需要回顧這一段歷史時,永遠不能忘掉法國人的戰敗為何那樣的快速,以至于整個大西洋聯盟都陷入了危機。
在對法國的軍工業實施有效的整合后,一切都如蔡鍔最初的預估一樣,在1941年,中德兩國的軍事實力都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巔峰。
截止1941年4月,在陸軍,T30系列坦克已經成為人類歷史上制造規模最大的坦克,在整個亞歐同盟生產了57542輛,T35系列坦克則生產了21400輛,TZB33系列裝甲車的生產總量達到52300輛。
淄博飛機制造廠沒有讓胡楚元失望,他們設計的F20螺旋槳戰斗機超過P47等戰斗機,迅速成為二戰中運用范圍最普遍,格斗性能和生存能力都最強的戰斗機。
相比大西洋聯盟的P47、P51、La7,以及制造量更大Mk5\9噴火戰斗機,F20黑鷹戰斗機在發動機的功率達到了1822馬力,而對手在發動機功率上和它最接近的是MK3,即便如此也相差120馬力。
F20本身的設計基礎是首先要適應大功率的發動機,此后兼顧氣動布局,為了維持低重量、高生存能力、高載油量等問題,特別是又要面對零式系列的低翼載荷問題,它在整個氣動布局上是比較奇特的,上部線條較平整,下腹部較大,整體外形和P51相似。
F20黑鷹戰斗機的瞬時功率和機動性能非常強,火力大,飛行員的視野范圍非常大,速度和航程同樣保持在第一流的行列,最主要的特點是大面積采用高強度的鋁鈦合金,對油箱等關鍵位置都有特別的保護。
F20黑鷹戰斗機服役之后就獲得了非常好的評價,國內各大軍工制造企業和巴伐利亞飛機制造廠都在加快生產,短短一年時間就生產了八千多架,成為整個世界空中戰場的王牌殺手。
在英德兩國的空軍較量中,黑鷹戰斗機甚至制造了一條黑鷹噩夢走廊。
截止1941年4月,中國海軍已經擁有了12艘新西伯利亞級航空母艦、22艘雅賓斯克級航空母艦和307級護航航母25艘,在戰爭期間新服役的巡洋艦多達72艘,驅逐艦達到225艘,在建的航空母艦計劃仍然多達14艘。
這是一個技術不斷進步更新的時代,F20黑鷹戰斗機從投入生產到今天,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就有三次技術改造,衍生出六個型號,對應的艦載機F202系列也有兩個型號,最新型號換裝的獅鷲發動機已經將馬力提升到2000馬力。
即便如此,黑鷹戰斗機仍然是一種最后的輝煌。
F7和F8之間的復雜競爭最終是以F/FEI8系列獲得了勝利,兩側進氣的F/FEI8系列史無前例的匹配了上海電氣公司制造的機載雷達,功率雖然并不大,但也可以算是劃時代的機型,長達十年的技術積累和研制、試驗使得F/FEI8系列從一誕生就超越了F/FEI7系列。
為了適應海軍艦載機的計劃,江南重工在和現代重工的長期比拼中,實際上將F8和FEI8分開單獨設計的策略,除了大部分應用材料、零部件和發動機相同外,FEI8艦載機和F8噴氣式戰斗機本質上完全屬于兩種戰斗機,對應著兩種完全不同的設計參數。
這個策略讓江南重工笑到了最后,在空軍和海軍的競購中都占據了上風,現代重工雖然在新飛機工程上慘敗,甚至在運輸機、預警機等合同上都吃了重虧,僅有直升機項目贏了下來,但他們畢竟也在新航母的計劃中連勝兩局,不僅手握著新西伯利亞級航母的制造合同,同時拿下了下一代鄂木斯克級航母的預研經費,仍然保持著軍艦制造的霸主地位。
江南、富國、現代三大重工在新一代噴氣式運輸機、驅逐艦、潛艇、遠程轟炸機、巡洋艦、裝甲車、自行火炮、導彈上的競爭則還在激烈繼續中,甚至連自動步槍的項目上,三大重工也劇烈的糾纏著,雖然大股東同為阜康財團,但他們都屬于上市公司,必然有自己的利益要去追求和保護。
根據需要,他們也不斷的實施聯合生產,相互合作,即便在噴氣式戰斗機的項目中失敗了,現代重工仍然會為江南重工代工生產,提供發動機和零配件。
F/FEI8系列戰斗機的突然出現使得整個世界空軍歷史都開啟了一個新起點,一個新時代被拉開了,F20/202系列的螺旋槳戰斗機真的成為了最后的絕唱,同時面對兩個系列的超級戰斗機的威脅,大西洋聯盟一方面加強MK噴火戰機和P51戰機的改進,另一方面投入所有人力物力進行噴氣式戰機的研發。
然而,這是一條非常漫長的道路,從開始研制到最終穩定的投產,中國208工程院走了將近二十年的道路,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追趕上的差距,他們即便生產出新的噴氣式戰斗機,也會發現自己面臨著更多的問題。
F/FEI8系列戰斗機綽號“馬蜂”,它在整個氣動布局和外形的設計上已經同F14大致相似,采用雙發引擎,艦載機型FEI8采用折疊機翼設計,由于一些技術上的問題目前僅能在新西伯利亞級航空母艦上使用,做為補充,海軍在雅賓斯克級航母和307級護航航母上采用了F202型戰斗機,而非FEI7,因為FEI7在雅賓斯克級航母上的起降數據也不是很理想。
為了更加充分的使用雅賓斯克級航母,目前已經有新型艦載機FEI9的項目在運作,由現代重工和富國重工旗下的淄博飛機制造廠同時參與競標。
在遼闊無邊的大海上,隨著航母逐漸大批次的服役,中國海軍的實力已經遙遙領先于美國,但在太平洋海域,雙方并沒有發生大規模的交火。
雖然美國已經制定了重新奪回夏威夷群島,并將戰火蔓延到整個太平洋戰區的計劃,但到目前仍然沒有對中國太平洋聯合艦隊發起更多的挑釁,而太平洋聯合艦隊則封鎖著太平洋和日本,不讓日本有機會真正的參戰。
日本在過去的三十年里失去的不僅僅是成為世界列強的機會,也失去了盲目和中國抗衡的勇氣,即便日本泛右翼叫囂的很兇狠,在臺上執政的依然是日本中間派政黨,軍隊中的那些中流砥柱大多也是得益于柴田俊夫時代的中日和平時期,曾經留學于中國海陸兩軍學院。
這些人非常明白一個道理,和其他的大西洋聯盟國不同,日本距離中國太近,加入大西洋聯盟國可以讓日本獲得非常多的利益,可即便如此,沒有美國全力扶持的日本想要挑戰此時的中國就太愚蠢了。
日本固然可以建立一個擁有四百萬人的軍事力量,可還是那句話——他們離中國太近,只要中國將朝鮮釜山和琉球群島做為跳板對日本實施大規模的兩棲登陸作戰,日本就無異于引火自殘。
上兩次慘敗的教訓是深刻的,沒有海軍優勢就不要去進攻對手。
美國人的太平洋艦隊主力一天不到日本駐扎,日本就一天不會擅自行動,專門針對日本軍力的遠東集團軍則也不動,穩穩的駐守在朝鮮、海參崴和臺灣省戰區,將日本封鎖起來,既不浪費軍力和物資去進攻,也不讓日本發揮任何作用。
1941年6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進入了一個更為激烈的時期,在開啟了北方航道,直接向俄大規模的提供軍事物資后,大西洋聯盟終于決定將戰火燒開,爭奪非洲的資源,同時在遠東開辟第三戰場,利用日本的戰力分擔俄軍的壓力。
做為應對,中國海軍重新調整戰略分布,成立新的大西洋聯合艦隊司令部,并將駐非軍力擴張到400萬人。
中國海軍的航母群大體分為三個部分,即太平洋戰區、地中海及印度洋戰區、大西洋戰區,調往大西洋戰區的航母多達14艘,新西伯利亞級占4艘,雅賓斯克級6艘,307級護航航母4艘,
海軍上將鄭大濂從印度洋戰區調任大西洋戰區擔任聯合艦隊總司令,非洲集團軍總司令馬季疆也獲得足夠的授權,開始主動的搶在英美之前發動南非戰爭。
搶下南非,這就意味著大西洋聯盟可供調取的戰爭資源將進一步的被縮減。
1941年7月,中美兩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區的第一次大規模海戰終于爆發,美軍太平洋艦隊完成集結籌備,以14艘戰列艦、4艘約克城級航母、2艘護航航母為主力試圖對夏威夷發起第一次的攻擊。
在中國的航母戰略逐漸顯露出來后,無法確定航母和戰列艦究竟是哪一邊更重的大西洋聯盟采取了同步建造的策略,美軍在1940年底實現了在戰列艦總噸位上對中國的超越,其航母數量也達到12艘,其中四艘是在原巡洋艦的基礎上改裝的護航航母。
依靠穩定的情報工作,太平洋戰區總司令張哲培海軍上將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為了故意吸引美軍主力,在珍珠港擁有兩艘新西伯利亞級航母和四艘雅賓斯克級航母駐防的基礎上,他并沒有調動更多的部隊參戰,雖然戰列艦數量較少。
在雙方實力大致相當的情況下,太平洋戰區一直未曾暴露的龐大的潛艇部隊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在夏威夷修筑的空軍基地和大功率雷達站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迅速鎖定對手后,中美海軍在1941年7月17日16點22分發生第一次的大規模海戰——加德納海戰,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的大規模航母交戰。
依靠FEI8系列戰機和AE10預警機的聯合作戰,雙方艦載機在第一輪的對攻中就導致美軍超過1/3的艦載機被擊落,美軍的奇襲沒有起到任何效果,而在隨后的大規模海戰中,美軍的其余艦載機也迅速被擊落。
對于雙方來說,這一戰即使失敗也沒有多大的戰略上的價值,雙方在飛行員的培養上都擁有充裕的龐大基礎,工業制造能力也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但它依然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可惜,美軍雖然竭盡了一切可能和設計,FEI8系列戰機和預警機的作用仍然是不可抵銷的,美軍艦載機甚至還不如后面跟上的F202。
最糟糕的地方是美軍錯誤估計了F8戰機的速度和航程,以及中國軍隊的信息傳輸能力,從瓦胡島起飛的空軍F8戰機很快抵達戰場,并在最早的時間里參與了戰役。
經過長達三個小時的海戰后,美軍試圖撤離戰場,卻遭到了F8戰機群和轟炸機群長期圍攻,最終損失了4艘航母、9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和21艘驅逐艦,美軍太平洋艦隊的主力幾乎損失殆盡,而中國太平洋聯合艦隊只損失了一艘護航航母、兩艘戰列艦、4艘驅逐艦,一艘雅賓斯克級航母遭受重創。
憑借這一巨大的優勢,太平洋聯合艦隊開始調整方向,迅速奪取阿留申群島,并將阿拉斯加做為主要攻擊方向。
加德納海戰的一個最大影響是拖延了美軍在非洲戰場上的計劃,擁有更多航母的大西洋聯合艦隊顯得牢不可摧。
加德納海戰本身也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完成了足夠的積累后,中國海軍全面開始出擊,在對印度洋和地中海的封鎖開始變得更為主動,在大西洋也屢屢出擊。
從1941年9月到1942年3月,中國海軍三大聯合艦隊不斷沖擊英美固守的海軍基地,徹底封鎖整個地中海,中斷了大西洋聯盟和印度之間的聯系,同時封鎖了南非和日本。
雙方不斷發生的大規模海戰中,大西洋聯盟海軍連續遭受重創,依靠龐大生產能力和長期二十年的科研投入,中國海軍在航母戰略的成功轉型是這一系列勝利的直接原因。
相比中國海軍的雅賓斯克級航母及其改進型號雅賓斯克Ⅱ級,各國現役航母都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而中國海軍的新西伯利亞級航空母艦才是真正的巨無霸,剛果級、剛果Ⅱ級、幾內亞級、貝寧級、安哥拉級巡洋艦和潮雨級、春潮級、春露級驅逐艦都是非常良好護航艦艇,圍繞著航空母艦的英勇級、豫州級、青州級戰列艦依然可以提供穩定的火力輸出。
在加德納海戰之前,大西洋聯盟海軍的航空母艦數量并不比中國海軍少,兩者之間的關鍵差別在于中國海軍在航空母艦戰略的轉型上更為堅決,且更早。
圍繞航母和圍繞戰列艦設計軍艦群的特點是截然不同的,從1920年開始,中國在設計艦艇的過程中就已經充分考慮了航空母艦的因素,在1930年之后生產的軍艦都完全是在圍繞航母而設計的,特別是剛果Ⅱ級、安哥拉級巡洋艦和春潮級驅逐艦,包括青州級戰列艦在實際的設計中也充分考慮了這些因素,整體都具備良好的反潛防空和協同航母作戰的能力,而且,這一系列的軍艦都具備直升機平臺和較大的改進余地。
這就使得中國海軍可以在戰爭期間內不斷升級原有的軍艦,而不是一味的淘汰更新。
大西洋聯盟海軍力量此時的任務不僅僅是要縮小雙方在航母數量、質量上的差別,還要去重新調整整個海軍其他配套艦種的設計。
雙方在雷達、艦載機上的差距也是明顯的,這些反而不是短短幾年間就能彌補的差距。
在這一時期,中國海軍已經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海軍霸主,更可以說是世界范圍內的真正的新無敵艦隊。
1942年1月,意大利海軍潰敗,西線集團軍全面占領意大利,意大利結束墨索里尼的統治,新成立的意大利政府退出大西洋聯盟,以戰敗國身份加入亞歐同盟。
對意大利內部軍工企業和傳統財閥進行清算后,阜康財團繼續通過交叉控股的方式獲得了菲亞特公司,并通過一系列的整合,再通過菲亞特公司整合整個意大利的軍工制造、汽車生產、發動機、造船、電氣等諸多產業,而英荷富通國際財團旗下也增加了一個新的子公司——意大利聯合信貸銀行。
充分利用雙方海軍在這兩年內還難以彌補的差距,1942年3月,中國海軍總參謀部開始實施規模更大的作戰計劃——巴拿馬海戰,由此產生了世界上有史以來規模最為龐大的一次海戰——維爾京群島海戰。
做為巴拿馬運河的東大門,維爾京群島一直是在英國的控制中,在美國太平洋艦隊被完全削弱后,通過海軍總參謀部的協調,超過8艘新西伯利亞級航空母艦和14艘雅賓斯克級航母、12艘307級護航航母,以及超過四百多艘護航艦艇被集中到大西洋聯合艦隊,試圖控制整個加勒比海,進而奪取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
一旦完成這個目標,大西洋聯盟將徹底喪失在南美洲的控制權,彼此的聯系也將中斷,無法從南美洲獲取戰略物資,而美國海軍也將無法通過巴拿馬運河往返于大西洋和太平洋。
這將是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真正轉折點。
英美海軍和中國海軍的終極對決就發生在1942年3月27日,在航空和其他艦船的數量上,中國海軍占據著超過30的數量優勢,特別是航母的噸位級明顯占據絕對優勢。
這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為空前的海軍大決戰中,實際上也是雙方所有海軍實力的大決戰。
即便美軍和英軍可以利用在加勒比群島的機場,對海軍實施支援,雙方過于明顯的海軍差距還是不可挽回和彌補的,整場戰役在第一次的交鋒就持續了7個小時,此后又在加勒比海域進行了長達三天的后續進攻,最終還是在轉型上更為徹底和充分的中國海軍獲得了全面勝利。
中國海軍在兩棲作戰的豐富經驗也是此次戰役大勝的主要原因之一,海軍陸戰師的大規模登陸作戰和陸軍空降作戰迅速瓦解了對手的機場,使得大西洋聯盟原先所倚仗的地利優勢頓失。
雖然中國海軍損失了5艘航母,除了4艘307級護航航母外,還包括一艘非常關鍵的新西伯利亞級航母,但英美海軍喪失了11航空母艦,此外還有17艘戰列艦和52艘巡洋艦被擊沉。
在維爾京群島海戰結束后,大西洋聯盟海軍實力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而中國海軍仍然擁有11艘新西伯利亞級航空母艦、20艘雅賓斯克級航母和17艘307級護航航母,即將服役的新西伯利亞級航母則有4艘,另有6艘雅賓斯克級航母將會在年底完工。
經過長期的海戰觀察,中國國家軍事委員會不再打算將307級特型船改裝為護航航母,而是由雅賓斯克級航母擔任護航航母的職責,以新西伯利亞航母為真正的中樞和核心力量。
取得維爾京群島海戰的全面勝利后,中國的軍事力量才完全被激發出來,1942年4月,南線集團軍主力調往南美洲,奪取巴拿馬的控制權后,迅速占領危地馬拉、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圭亞那、蘇里南,重新奪取中屬圭亞那。
在西歐戰場、莫斯科戰場、非洲戰場之后,新的戰場被開辟出來,美軍開始通過墨西哥直接和中國南線集團軍爭奪中美洲,試圖重新奪取巴拿馬的控制權。
美軍尚可一戰,皇家海軍遭受重創的英國人卻是情何以堪?
維爾京群島海戰最重大的實際意義就是大西洋已經被中國控制,英美之間的聯系被阻斷,西歐戰場和非洲戰場的勝負事實上已經分曉了,也可以這么說——西葡戰敗之日就是德軍登陸英國之中。
最終決定勝負的一手居然是海軍?
這個結果大約是李開鄴總統所未能預料的,然而,最后的結局會是什么樣子,李開鄴也無從得知了.無錯.
如有處置不當之處請來信告之,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給您帶來不帶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