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霸主  297 高級技師

類別: 都市 | 商戰風云 | 工業霸主 | 齊橙   作者:齊橙  書名:工業霸主  更新時間:2012-02-09
 
››››正文297高級技師

正文297高級技師

小說:

沈佳樂根本沒有想到自己平生第一次進歌廳就被金建波遇上了,更想不到金建波會對此有如此大的妒意。其實,她這些天頻繁地跑潯陽,只是因為漢華重工接連拿下了非洲的煉油廠項目和北方省的40萬噸大化肥項目,兩個項目中都涉及到大量的焊接工作,馬杰盛情邀請她過來幫忙指點一二。

今天,漢華重工剛剛接收了一臺從日本西乎公司進口的氣體保護焊機,沈佳樂和幾位漢華重工的電焊工一起試機,焊出了幾條漂亮的焊縫。大家歡喜之下,馬杰便提出到歌廳來唱歌慶祝,沈佳樂一向不太參加這種娛樂活動,但礙于大家的熱情,也只好跟著來開開眼界。至于金建波想象中的林振華,此時還在北京辦事,根本就不在潯陽。

沈佳樂對于林振華,只是有一些微妙的好感,與人們傳言的緋聞毫無相干。林振華也許曾經出現在她姑娘時代的視野里,但隨著自己結婚、生孩子,這種年輕時候的情愫早已淡漠了。說起來,誰在年輕的時候沒有過一兩個暗戀的對象呢?

在漢華重工幫忙的時候,沈佳樂有時候也會遇到楊欣,兩個人因為有林振華這樣一層關系,相互都覺得頗為親近。楊欣有時候會請沈佳樂一起去食堂吃飯,沈佳樂則答應,在楊欣和林振華舉辦婚禮的時候,她一定會來出席,還會把女兒紅紅也帶過來玩。

撇開金建波、沈佳樂、林振華之間的糊涂賬,讓我們把眼光轉向青工楊文勇。此時的他,正帶著自己的弟弟楊文軍,走在湘平省府潭州市的大街上,頭一次從大山里走出來的楊文軍,正如自己的哥哥當年出門時那樣,被滿街的燈紅酒綠晃得眼花繚亂,不知所措了。

時間已經是1987年的年初,楊文勇從家里出來已經整整五年時間了,當年那個青澀的少年,如今已是20歲的大小伙子。在這五年時間里,他先后跟隨彭鋼學過銑工,又隨周厚成學過車工,再后來就是跟孫長遠、賀世華學鉗工。憑著過人的悟性以及對機械的癡迷,楊文勇如海綿吸水一般從不同的師傅那里汲取著知識,迅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技工。

除了學習技術之外,為了能夠看懂進口機床的說明書,這個連初中都沒畢業的小青工,愣是結結巴巴地背下了5000英語單詞,隨后又自學了一段時間的德語,現在已經能夠閱讀一般的英語或者德語的技術資料了。在口語方面,楊文勇也有所進步,盡管一句話里的湘平音遠遠多于倫敦音,但進行溝通已經沒有障礙。有一次,美國斯皮舍爾公司的福特跑來漢華重工參觀,楊文勇甚至還給他當了半天的導游。

前年,漢華重工與德國華僑喬海合辦了廢舊金屬公司,從德國大量進口報廢機床,在潯陽進行修復。楊文勇被抽調過來,參加這項工作。按照公司的設想,進口機床的修復并不需要達到其原始的設計精度,只要能夠恢復使用就可以了。事實上,大多數的機加工對于精度的要求并沒有那么高,這些德國機床即使降低了一兩級的精度,也仍然比國產的一般機床要強得多了。

可是,這個要求在楊文勇這樣一個機械宅男心目中,卻是不可接受的。他暗暗在心中發了誓言,一定要掌握機床裝配的最高標準,讓這些機床在自己手上達到德國同行裝配的效果。

在過去的400個日子里,楊文勇把所有的業余時間都消耗在車間里。他白天做自己的本職工作,晚上就對著幾臺舊機床沒完沒了地研究,反反復復地拆了裝,裝了再拆,摸索裝配中的技巧。

對于楊文勇的這種舉動,林振華給予了大力的支持。他交代廢舊金屬公司的經理雷有榮給楊文勇的探索盡可能提供幫助,從進口的廢舊設備中拿出十幾臺機床由著他去折騰。也虧了這些機床都是按廢鐵價買進來的,一臺機床的進價不過是幾百美元。如果按著原價,一臺好幾萬,甚至十幾萬美元,林振華可舍不得拿來讓楊文勇去練手。

馬杰等一些機械專業的技術人員從理論上給楊文勇提供了大量的指導,幫他計算諸如平面度、變形量之類的指標。孫長遠、賀世華等老鉗工也不甘寂寞,沒事就耗在車間里和楊文勇一同琢磨。他們雖然沒做過機床裝配,但機械上的事情有些是相通的,他們幾十年積累下來的鉗工經驗,對于楊文勇來說,也是無價之寶。

不知道流了多少噸汗水,也不知道鏟刮掉了多少噸的金屬,終于,一臺高精度車床在楊文勇的手上復原了,其裝配精度,完全達到了德國原裝機床的標準。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楊文勇摸索出了一整套安裝、測量的工藝,包括如何制備安裝面、如何找正導軌之間的平行度或垂直度等等。這些工藝,正是那些國外機床企業中的不宣之秘,是它們得以在機床領域稱雄的核心技術。

楊文勇畢竟只是一個工人,他知道一件事該怎么做,但如何把這個操作過程上升為工藝規范,只能由馬杰等專業人員去完成。一份份的工藝文件陸續誕生了,憑借這些工藝文件,一名熟練的鉗工將能夠很快地掌握高精度機床裝配中的技術要領,使得楊文勇的個人技術,轉化為整個公司的技術。

林振華在得知此消息后,馬上做出了幾個決定。首先,將這套工藝以楊文勇的名字命名,稱為楊文勇裝配法,并號召全公司學習楊文勇的探索精神。其次,便是將楊文勇的級別提升為高級技師,享受全公司最高的工資標準,并一次性給予1萬元的獎勵。

在獲得這些殊榮和獎勵之后,楊文勇怯生生地找到林振華,向他提出一個要求,希望能夠讓自己還在山里種田的弟弟楊文軍到公司來工作,林振華二話沒說便答應了。其實,以楊文勇現在的地位,即使是提出比這多10倍的要求,林振華也是不會拒絕的。

楊文勇請了幾天假,回了一趟湘平省岳峰縣永禾鄉的老家。一到家,他就把拿到的1萬元獎金全部交給了父母,這一舉動引起了整個永禾鄉的轟動。

楊文勇出去工作這幾年,一直都在給家里寄錢,補貼家用,這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但像現在這樣一次性拿回來1萬元,可謂是整個永禾鄉開天辟地以來前所未有的事情。

1987年,全國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是463元,這個數字是包含了所有實物產出的折價的,實際現金收入遠遠達不到這個水平。像永禾鄉這樣中部地區的農村,一家農戶一年到頭的現金收入也到不了1000塊錢,楊文勇一個人就能拿回來1萬塊錢,這簡直就是在外面開了一座金礦了。

“文勇,你現在一個月的工資怕不有50塊了吧?”聞訊而來的親戚們用羨慕的口吻問道。在他們的視野范圍內,一個國營企業的20歲青工,也就是30多塊錢的工資而已,楊文勇混得這么好,怎么也得是50塊錢以上了。

“嗯,原來一個月是80多塊錢,現在我當了高級技師,一個月是400塊。”楊文勇老老實實地回答道。

“400塊!!!”親戚們眼珠子都要飛出來了,“你們公司的工資有這么高?”

楊文勇道:“我們公司的工資沒這么高,一般的工人也就是八九十塊錢,好一點的有一百多塊。我是因為搞了一項技術出來,被提了工資,我現在的工資是全公司最高的。”

“文勇真是出息了……”親戚們紛紛地向楊文勇的父母恭維著,然后壓低聲音,開始推銷自己家或者親友家的閨女。楊文勇的父母笑而不語,心里卻是另一番念頭:我家兒子有這么大的出息,還會看中你們的那些鄉下柴火妞,怎么不得找個潭州城里的姑娘?

聽說哥哥在外面發了大財,四個弟弟妹妹都嚷著要跟出去。不過,楊文勇說了,他這次只能帶最大的弟弟楊文軍出去,同時叮囑其余幾個弟弟妹妹好好學習,最好能有個把考上大學的,最不濟,也得讀個高中畢業。

“你們只要好好讀書,所有的學費、書費,我都給你們出。”楊文勇牛哄哄地對弟弟妹妹們說道,“我們林經理說了,未來是知識年代,沒有知識是不行的。”

“哥,你不也是連初中都沒讀完嗎?”排行第三的妹妹楊文秀質疑道。

“我現在天天都在學習呢,我們漢華公司有技校,沒有文化連工人都當不好的。”楊文勇說道。

在家里住了兩天之后,楊文勇帶著弟弟楊文軍出門了。一輛拖拉機載著兄弟倆,離開了永禾鄉。楊文軍穿著一件哥哥淘汰給他的舊毛衣,坐在拖拉機的車幫上,迎著凜冽的寒風,心里卻滿是火熱。

“哥,我把棉襖留給文秀了。”

“沒關系,到潭州我給你買新的。”

“哥,我沒帶被子,潯陽會不會很冷啊。”

“潯陽比家里冷,我給你準備好了被子。”

“哥,我什么都不會,到公司能夠做什么呀?”

“我會教你的。”

“……哥,我能掙到你那么多錢嗎?”

“能,只要你肯吃苦,就能掙到很多很多的錢。”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