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第四七一章接二連三
才開春,皇莊那邊的廖小四就傳來了好消息,說是他們剛去年把那些長得快,吃得相對又少的幾頭牛圈在一起,這才三四個月,就已經有幾頭母牛配種成功,瞧那架式,約莫是有了,而且,這幾頭母牛,全都是被最健壯的那頭公牛配上了種的,其他的公牛,連那些母牛的邊都挨不著,就都被那頭公牛給頂得遍體鱗傷了。
這算是個好消息,因此王況又讓廖小四把剩下的公牛和沒配上種的幾頭母牛單獨圈在一起,讓這些公牛自己去競爭,肯定是體壯的贏的,如此一來,就會有兩系的后代,然后再讓這兩系的后代配種,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現近親雜交的現象。
其實近親雜交并沒多大的害處,都說近親雜交會引起隱性遺傳病的高發,但這個機會是微乎其微,比如說白化病吧,如果不是近親雜交,那么得的機會是百萬分之一,但是近親呢?說是得白化的機會是非近親的兩倍,聽起來嚇人,可實際上呢,百萬分之一的兩倍是多少?五十萬分之一!
本身的基數就小,你就是翻上一百倍去,那也是萬頭牛犢中才會出現一頭!但是后世的磚家們最喜歡玩的就是這個數字游戲,經常說,哦,你做某某事情,是不做某某事情得某病機會的多少多少倍,或者說機會提升了百分之多少,但他們卻不會告訴你,正常情況下,得某病的概率是多少,因為那個基數太小了啊,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百萬分之一千萬分之一的機率,就是翻上百倍,也是危害極小的。
自然了,王況不是那些磚家,不需要靠危言聳聽來混一口飯吃,他只知道,朱寰能從七頭繁殖到一千多頭,大熊貓能從幾百頭繁殖到上千頭,世界上任何兩只非洲獵豹在基因的相似度上等同于同卵雙胞胎。既然這些物種都可以很好的繁衍下來,為什么家畜就不行?
相反,王況還認為近親雜交倒是更能把那些有隱性遺傳病的個體挑出來,子女有,那就上溯上去,一直找到含有隱性遺傳病的個體,把這些都含有隱性遺傳的個體全部汰除掉,只要持之以恒,只要個體夠多,到最后,必定可以繁殖出將那些隱性遺傳病全部剔除了的優良品種來,這就和人長了暗瘡,就要想辦法把這瘡發出來,然后再拔除是一樣的道理。
王況相信,非洲獵豹必定是經過了這樣的自身汰選,有隱性遺傳病的個體找不到配偶,就沒有后代,沒有后代,那么這個隱性遺傳經過千百年上萬年的汰選,都消失了,所以非洲獵豹現在活得很好,如果沒有人類活動的干預,它們的數量遠遠不止十萬頭之多。
只是因為現在皇莊內的個體不多,王況才要先避免近親繁殖的現象出現,等到個體多到足夠承受自然汰選法則了,那時候就沒什么顧忌了,只管選個頭大,吃得少,長得快,肉質好的個體去配對就是,不用再管他們的血緣關系。
不光是牛犢,皇莊里養的雞鴨鵝也都已經下了一個多月的蛋,廖小四他們在其中挑選了個頭大,形狀漂亮的蛋進行孵化,再有個把月,這第一批的經過精心挑選的家禽第一子代就將出現,然后就將其與父代隔開來圈養,以后每每有好的都補充進來,而相對差的就可以剔出去,如此反復,應該在十年內,就可以出現好的品種了,但是想要達到后世那種三四個月就可以長成的地步,還有許多路要走。
這都沒什么,王況相信,只要他將這條路的方向確立下來,而且經過了世人的檢驗證明這條路是可行的,那么必定會有許多人前仆后繼的投入到優良品種的選育工作中來,只要有人接班,只要這個方法能在民間流傳開來,相信后世的王況必定可以看到中華本土的優秀的家禽家畜,必定不會遜色于外來物種。
受到王況表揚的廖小四干勁更足,王況為了安在皇莊中的人的心,特地將他儀同府司的待遇里可以不經過朝廷而直接任命從九品下之下的官吏的特權拿了出來,給他們許諾,若是有成績,必定能給他們至少撈個流外官身,而如果貢獻特別突出的,他一定會奏請朝廷,給予破格提拔為入品官員的待遇。
如果別人這么說,那是沒多少人相信,即便尊貴如長孫相公,他想要破格提拔一個兩個的白身入品,那是沒什么問題,但要是想一口氣就提上十幾二十個,那誰也不信。可說這話的人是建安侯啊,如今大家都已經看出來了,經過了大飯風波,整個長安的大小官員都看出來建安侯所得到的信任是遠超長孫相公的,再聯想到那些因為考取功名無望的秀才們,因為建安侯的號召,跑到東瀛去,結果如何,現在個個至少都是個流外一等的書辦,那些因為不怕辛苦而主動挑起一縣公務之重任的人,不是縣令就是主簿縣丞之流,那可是從七品下的下縣縣令啊,就是縣丞,最低也是正九品下的。
而且,朝廷還答應了這些人,如果他們愿意連任兩任,兩任之后,只要有人接班,他們可以在大陸的任何一個中下縣選擇一個位置,品級再往上浮一級!
這都是誰主導的?當然是建安侯。既然那么多的縣令縣丞主簿朝廷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就任命了,那么相對來說,他們這些在皇莊里本來就干了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人憑借著功勞而上位,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皇莊里不光有原來的老人,還有不少后來招募的以及侯君集幫王況抓來的二百個奴隸。高昌本來就是以中華兒女為主的一個漢人主政的小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高昌就類似于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一樣,其子民也都是華夏兒女,因此王況對這些人也不苛刻,答應了他們,如果將百疊子種好了,一定給他們脫去奴籍,愿意在長安郊區安家的,給地,也幫著蓋房,愿意去其他地方的,那就領一筆不菲的安家費走,甚至想回去和家人團聚也是可能,而且,當他們脫離奴籍后,他們的家人也將享受同樣的待遇,可以接過來一起生活。
是以,這個消息一經過廖小四的口公布出來,明顯的那些高昌奴的積極性就提高了起來,有例子擺在那的呀,建安侯家里的幾個昆侖奴都已經脫了奴籍了,因為他們的奴籍是在長安登記的,因此脫奴籍的手續也是在長安辦理,憑證什么的,都讓廖小四拿了過去給他們傳看,看不懂的,自然會有人念給他們聽,連最不可能脫了奴籍的昆侖奴都脫了奴籍,那么他們這些高昌人就更有希望不是?聽說那些昆侖奴不過是幫建安侯種出了一種叫卡法的作物而已。
現在皇莊里的情況,是王況最上心的,皇莊若成功,那就無疑相當于給中華大地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有這么深厚的底子在,以后再發展起來的速度那是無可估量的,至少,如果碰到大災年,甚至連續兩三個大災年,有這么深厚的底子,華夏大地要扛過去就相對容易了許多,而且恢復的速度也要快了許多。
這天,王況正從皇莊回來,就見高三早就等侯在門口了,一看到王況,高三就興高采烈的嚷到:“小東家,小東家,成了。”
王況踹了他一腳:“都當管家了,還沒個正形的,什么事情成了?”
高三如一條泥鰍,滑溜溜的躲過王況踹來的腳,嘻嘻笑到:“是那個什么風車的,成了,閻工部正在堂前等您呢。”
不是吧?閻老頭的速度如此之快?這才半年多一點啊,一個風車房,就是放后世,最起碼也要半年的時間才能建成,而且那還是在前人總結好的基礎上的。可自己給閻老頭的圖紙連自己都沒一點把握,這個老頭這么強悍?難怪他會是蒲熙亮之前唯一的一個將作少匠了。
進了去,發現不光閻老頭在,萬海也在,如今的萬海,已經不是以前的工部小小錄事了,經過他改建的更衣間,無不受到好評,他也因此而被調到將作副監丞,在蒲熙亮的底下辦事,名義上還是屬于工部管,但實際上,如今的將作監已經隱隱的有從工部剝離出來的跡象,除了薪俸和官員的任免要走一走工部的程序外,基本上,工部已經指派不了將作監的人干什么,閻老頭是將作少匠,蒲熙亮也是將作少匠,在級別上,二人是相當的,可以說,現在的將作監就是個掛靠在工部的機構而已。
而蒲熙亮因為王況這么些年的照顧,但凡是上頭有什么任務下來,他總是要先來王況這里打聽一下王況有沒有安排,如果沒有安排,那就接下任務,如果有安排,那就推了,反正除了將作監不還有器作監么?你們找他們去!開始的時候,工部的人自然是不干的,把狀告到了皇帝那去,結果皇帝來了句:將作監要優先保證皇莊,保證內府的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