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  第429章 楊廣中風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隋末 | 木子藍色   作者:木子藍色  書名:隋末  更新時間:2024-06-07
 
第429章

楊廣中風

遼王楊暕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中的擔憂與憤怒只是一閃而過,然后心中就充滿了ji動之情。

隋朝天子楊廣三個兒子,兩嫡一庶,他楊暕是嫡卻非嫡長子,當初元德太子楊昭為太子,他從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對的。但是后來,楊昭死了,就那么突然的死了。他成了皇帝唯一的兒子,而且還是嫡子,不但是他覺得自己必然是皇位繼承人,就是朝內朝外所有人,也都覺得將來大隋的天子之位將由他來繼承。

從那天起,雖然他還不是太子,可是卻已經比太子更讓人奉承。無數的人開始主動的向他示好,無論他想要什么,他總能得到。只是有時高興總是太早,在他覺得他已經是大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時,皇帝卻對他的行為動了怒。

不但處死了一大批他的親信,還將他幽禁在了宮室之中,不得見天日。原本那時他又以為,這一生他也許將和他的叔叔蜀王楊秀一般,貶為庶人,幽內sh省,不得與妻子相見,只令給少數民族婢nv二人驅使,比此凄慘一生。

沒料到,皇帝最后居然在立了才八歲的庶子楊杲為太子后,居然對他動了惻隱之心,放他出宮,發去苦寒遼東做了遼王。只是沒想到,這個閑散王爺也沒做多久,隨著陳克復叛lun,他這遼王也就失了封地,只能呆在京都。

如今他一聽到那個才八歲多點的太子弟弟居然被突厥人擄去了,他的心中有的不是兄弟之情的難過,而是高興。他此時心中已經在祈禱,巴不得那個什么都不懂的太子弟弟最后已經死在了突厥人的手中。如此一來,他就又將是皇帝的唯一兒子,到時不論怎么,這皇位他還是有很大希望繼承的。

雖然他在心中千萬般的不想去救太子,但是表面上他卻是不敢流l出半點心中所想。經過這些年的沉浮,楊暕別的沒學會,但是隱藏心思卻是已經學會。

握著父親的手,楊暕點著頭道,“父皇但請放心,兒臣馬上就率兵去解救母后和太子。不過雁n城中不能沒有兵馬護衛陛下,所以臣只率崞縣所帶來的三萬兵馬追擊既可,城中的八千兵馬還是留守雁n城中。”

楊廣咳嗽幾聲,目光中閃著ji動,“好,好,經歷這些年,你果然也成熟了。父皇很高興,去吧,無論如何,一定要解救出你母后與太子。甚至必要的時候,你可以給始畢許諾,只要他放回你母后與太子,朕可以不再追究他此次南下圍攻朕之舉動。”

“兒臣遵命”楊暕對楊廣行了禮,馬上又和董純、于俱羅、吐萬

緒三人將剛進城的三萬兵馬,又立即集結了起來,開出城外,追擊突厥人而去。

不過雖然在楊廣的面前,楊暕表現的很積極,可一出了城。他卻一路上不停的派出斥候,大軍也是走走停停,生怕始畢跑不掉一般。等到了天黑之時,他們更是才只離開了雁n城不到三十里路。此時突厥人早已經快馬奔馳北返了一天時間,跑出了數百里了。

“報”

“陛下,右武衛大將軍裴仁基將軍率十萬兵馬趕來護駕,前鋒已到城下。”

楊廣躺在飛云寺的房間之內,聽到這消息也只是點了點頭。

“傳朕的旨意,著裴仁基從軍中抽調所有騎兵,不必進城停留。所有騎兵立即輕騎北上,追擊突厥大軍。告訴裴仁基,突厥人劫持了皇后與太子,讓他必須將皇后與太子救回來。”

雖然之前已經派了楊暕趕云救援,但是楊暕的兵馬都是步兵。當初雁n城中的戰馬,也早就在糧盡時殺盡吃光了,眼下步兵追騎兵,楊廣也不抱什么希望。皇后與他多年伉儷情深,無論如何他也不能讓皇后被擄去草原。而太子身為一國儲君,更是不能落入突厥人之手。

剛剛趕到雁n的右武衛大將軍裴仁基,一接到圣旨,更是不敢做絲毫停留,讓右驍衛大將軍楊義臣率軍中七萬步兵入雁n見駕,自已經帶著兩個兒子領三萬騎兵北進,追擊突厥人而去。

楊義臣雖姓楊,卻是后來賜姓,他本姓尉遲,乃是北周時的武將世家。父親與當初不服楊堅起兵的大將尉遲炯是同族,不過那時他父親堅定的支持了楊堅,后來入隋后,多有軍功,最后戰死邊關。楊堅就將楊義臣收養在宮中長大,賜姓楊氏,并編入宗氏。隋朝初年,楊義臣一直在邊關為將,屢有戰功,只不過他和史萬史交好,與楊素關系卻不好。楊素yin謀害死了史萬歲后,楊義臣就入朝為文臣。直到征高句麗時,才再次統兵為將。歷史之上,在隋朝末年,他是隋朝鎮壓農民軍的三路朝廷大軍的統帥之一,威鎮黃河兩岸,河北河南、山東的義軍被他鎮壓無數。野史演義之中,靠山王楊林,講的就是楊義臣。

有了楊義臣統七萬大軍入雁n城,楊廣的一顆心總算是徹底的安定了下來。在身邊的禁衛大軍死的只剩下了八千人時,身負重傷的楊廣更是沒有了半點安全感。但是這位自小和自己在宮中長大的兄弟,他卻是十分相信的。

入夜之時,楊義臣的河北軍接替了雁n城的城防。城中的將士百姓,終于再次吃了熱乎的飯菜,能安心的睡上一個好覺。

天剛剛亮,馬上又有數支騎兵小隊自南而來,飛馳進入雁n城中。

“報”

“稟奏陛下,一支十萬人的大軍剛剛越過太原邊境滹沱水,打的是“李”字大旗。太原留守、唐國公率河東十萬援軍到了”斥候大聲稟報道。

楊廣聽了卻只是不做聲,當初他對李淵的河東兵馬是最寄予希望的。只因太原距離雁n最近,可是雁n被圍了近一個月,他左等右等就是見不到李淵的援兵到來。如今突厥一撤兵,裴仁基的河北兵都已經到了,李淵的十萬河東兵才剛剛進入雁n郡,這讓他的心里已經十分的不高興。

等那斥候離去沒有多久,又有一名斥候來報。

“稟奏陛下,“有大批船只沿汾水北上,其前部已經到達雁n邊界忻口,據查探,船隊所豎旗幟是王字大旗。江淮慰撫大使、江都留守王世充大人率十萬淮南軍揮師來援。王將軍已經先一步下船率衛隊趕來,今日就能到雁n。”

楊廣一聽這消息,心中也是愣了一下。江淮距離雁n那是何其遙遠,王世充所統江淮軍一直在江淮一帶鎮壓農民叛軍,所部不過五萬余人。可是現在王世充一接到自己的勤王詔書,居然能在這么快的時間之內,集結征召了十萬兵馬,跨運河溯黃河入汾水趕到雁n,這份忠心真讓楊廣一時感萬分感慨。

這王世充不過是一胡人,最初也只是他的一名sh衛。他以前也只是覺得王世充十分會辦事,每次派給他的任務總能辦的妥妥當當,所以才一直不斷提撥于他。后來更是將自己常去的江都交給他鎮守,沒料到他在江淮,卻是練起了一支江淮勁旅,打的那些農民叛軍灰飛煙滅。

而這次的勤王,卻是更讓楊廣心中覺得日久見人心,板dng見忠臣。王世充以往他眼中的一個有些不太看的起的角s,這次接到詔書之后,居然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已經跨越了大半個隋朝,從江淮趕到了河東雁n,這讓他無比ji動。想比于出身世家大閥,還是皇親的太原留守李淵的遲遲不到,王世充的表現太讓楊廣感動了。

躺在那里的楊廣,想想如今王世充的官職,覺得自己也是時候給王世充封個國公,加個大將軍銜了。如此忠貞之臣不重賞,難道還要去獎賞如李淵這樣心思難測的臣子?

那邊王世充一到,關中的西京長安留守、右御衛大將軍花刀大帥衛文升也率六萬關中jing銳日夜趕到了樓煩。其余的各官的文武官員,世家豪強也是紛紛募集兵馬勤王,或在路上,或已經到了河東,整個中原各處大道山路之上

,到處都是一伙伙的兵馬。不算那些還沒有到的兵馬,光只算裴仁基、李淵、王世充、衛文升的兵馬,再加上遼王楊暕和雁n城中的剩余兵馬,整個雁n一下子就有了四十萬大軍。雖然這四十萬人中,有最近三成以上的兵馬都是臨時募集的民壯,但是那個數字一樣的讓人心驚。

風卷云涌,大兵匯集,旌旗如海,長矛如林,橫刀勝雪。

三日之后,裴仁基與遼王楊暕六萬兵馬返回雁n,一無所獲,突厥人早已經出了馬邑。

大怒的隋朝天子楊廣當日在雁n城上,檢閱已經趕到的五十萬大軍。準備盡起五十萬大軍,立即揮師北上,殺入突厥草原,救回妻兒,屠盡草原的每一個男nv。

楊廣站在城頭之上,看著下面無邊無際看不見盡頭的大軍,心中jng的無以復加,撥出腰間天子佩劍,楊廣大聲疾呼,“今日朕在此起誓,有生之年,必徹底屠盡草原突厥的每一個人....”

“嗆啷”一聲,楊廣手中的寶劍掉入城頭的青石板上,那削金斷y的寶劍在地上發出一陣悅耳的聲音。

楊廣話說到一半,嘴張著那里,嘴chn顫抖著一張一合,可是好半天就是說不出一個字來。站在楊廣身后的王世充一看不對勁,剛抬tui,楊廣已經身子一恍,再也站立不穩,直直的往后便倒。

“陛下”

王世充眼s最尖,一看楊廣身形晃動,已經往前竄了出去,伸出接住了已經倒下的皇帝楊廣。

再看楊廣,王世充只覺得皇帝一雙眼睛不停的注視著他,似有千般話要對他說,可是嘴中卻只能發出啊啊的無意義的聲音。

“快傳御醫”

這個時候其它的大臣也都紛紛的趕過來,扶著皇帝上了軟榻,急忙送回了飛云寺之中。

城下五十萬大軍全都愣了,不知道為何皇帝檢閱兵馬,話剛說到一半的時候卻突然停住了。又站立了一會后,從城中策馬出來一將,眾人一看那獨臂的樣子,就知道是之前雁n圍城時,屢立軍功的左屯衛大將軍李世民。

“陛下co勞日久,身體疲憊,現在已經回城歇休。諸位參掌朝政大人們有令,諸軍將士暫時解散,由各部將領帶回軍營,靜候軍令。”說完命令后,頭也不回的又回到了城中。

李世民趕回飛云寺,看到父親李淵等人正皺著眉頭站在皇帝的屋外,不由問道,“父親,陛下怎么樣了?”

李淵拉著李世民走到一邊角落,輕嘆一聲,“御醫已經輪流診斷過了,陛下本來就中了箭傷,傷

了肺腑。之前又數次帶傷上城頭鼓勵三軍守城,后來皇后與太子被突厥人擄去,更是讓陛下急怒交加,再加上這近月來的都沒有好好休息過,所以陛下身體早就已經劫持不住了。剛才御醫們診治過了,說陛下已經中了風,如今半邊身子都不能再動,連話也已經說不了了。”

一聽到皇帝居然中風,李世民也是大驚失s,剛剛皇帝還在檢閱三軍,說要攻入率五十萬大軍攻入草原,滅了始畢可汗。可這一轉眼,自己卻倒下了。他有些不相信的道,“陛下之前被困城中,那么艱難,卻仍然沒事,怎么說中風就中風了?”

李淵嘆了一聲,輕輕在李世民的耳邊道,“剛剛御醫說了,陛下如今的狀況已經十分兇險,一個不好,有可能就會回天無力。二郎,你現在是陛下身邊的左屯衛大將軍,負責拱衛陛下,伴在身側。從現在起,你必須時刻注意陛下身邊的情況,切不可輕易離開。陛下要是能過了這一關還好,萬一撐不住,只怕這天下世道又要變了。”

李世民站在那里沉默無言,他抬頭往皇帝的房間n前看去,只見遼王楊暕正緊緊的守在那里。一旁還有河北軍統率非仁基、關隴軍統帥衛文升、江淮軍統帥王世充,再加上河東軍統帥父親李淵。這中原天下近一半的兵馬大將都已經匯聚在此,文臣武將,濟濟一堂。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