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一艘船十個墓”,以前王辰浩不知道這句話,如今經過對南海一號沉船的打撈之后,他才深刻的感覺到此言非虛。
經過兩天的緊張打撈工作,南海一號沉船總計十五萬余件文物,刨除下沉時毀壞和流失的以及打撈時人為損失的,最終被打撈出水有十二萬三千四百多件,其中宋瓷占據了一大半,基本上都是宋代定、汝、哥、鈞和景德鎮五大名窯所產,瓷器在造型、釉色和裝飾上均達到極高的藝術境界,任何一件拿出來都是精美絕倫價值不菲。尤其是出土了上百件“出身尊貴”的瓷器,均出自宋代五大名窯。單件價值最高的是一對景德鎮窯系的影青瓷玉凈瓶,國內僅此一對,喬玉瑛給它保守定價就達六百多萬兩。還有福建德化窯系的白瓷挽花瓶和福建瓷灶窯系的綠釉碟、碗及浙江龍泉窯系的青瓷,均是稀世珍寶。
經過喬玉瑛和其他幾個鑒定師傅們的初步鑒定后,這批宋瓷總共價值約兩億三千多萬兩白銀。這是在不考慮市場承受力的情況下的價值,如果一次性出售估計只能賣到八千萬兩左右。
王辰浩通過喬玉瑛了解到,這批宋瓷全部以高價格出售出去至少需要三至五年時間才能完成。而喬玉瑛給王辰浩出的辦法是第一批先出售三萬件左右,可以給他帶來五千萬兩左右的收入,以后在根據市場需求每個月都少量流出一批,直至全部售出為止。
但王辰浩有他自己的打算,他希望短期內能夠套現大筆資金,因此準備在國內一次性銷售三萬件,剩下的拿到歐美去銷售,這樣可以賺取更大的利潤。
除了瓷器外,其余是一些金、銀、銅、鐵類器物以及兩萬余枚南北宋時期銅錢,這些金屬物件被放置在單獨的一個特制的小船艙內(古代的保險柜),大多數用作遠洋采購貨物回國之用。
從已經打撈出水的兩萬多枚古銅錢看,北宋的居多,小部分為南宋時期,其中最晚期“紹興元寶”屬南宋高宗年間。就此判斷可知“南海一號”古船的沉沒時間不早于南宋高宗紹興年間,距今約800年左右。不過,這兩萬多枚銅錢對于王辰浩來說沒有太大用處,這個時代的人們收集古錢幣的興趣幾乎為零。
金銀物件基本上都是金條和銀元寶形式,首飾類幾乎沒有,因此直接在船上架起鍋將其融化,然后以金餅銀餅形狀進行保管,約值兩萬兩銀子左右。但和龐大才瓷器利潤相比,這顯然是小巫見大巫了。
由于王辰浩的古董銷售渠道僅限于天津古董行,如此龐大的古董出售需要一個更加廣泛的大型古董行協助才行。喬玉瑛在這方面有熟人,她提出希望王辰浩把國內的古董銷售權交給她家打理。
王辰浩在這方面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而喬玉瑛的父親喬致遠有自己的錢莊和古董行,有一定的經營能力,加上喬玉瑛個人在這方面的能力和威望,交由她家來打理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王辰浩于是同意了喬玉瑛的請求,并同她商定了合作規矩。喬家負責在上海、廣州和天津各籌建一座大型拍賣行,而王辰浩將他所得古董交由拍賣行進行公開拍賣。而作為回報,喬家只收取一成基本運營拍賣費,并負責宣傳。而成交以外利潤則有拍賣行占七成,王辰浩占三成。總體來看,這是一個互惠互利的交易。王辰浩可以不用擔心他的古董賣不出去,而喬家也借著這個機會,利用王辰浩手里的大批古董一下子打響名號,開創另一番事業。
王辰浩同喬玉瑛議定合同規矩后,二人之間也有了共同利益,配合起來也融洽的多了。
隔天,王辰浩的船隊駛抵香港碼頭,在那里進行食物和淡水補給。考慮到南海一號的十幾萬件古董已經占了底比斯號大半個載重噸位,王辰浩當初的方案準備不夠,他需還得需要一艘專門的運輸船。于是他從香港給北洋陸軍練兵衙門(原直隸新軍陸軍衙門)發去電報,命王士珍在天津租借一艘大型運輸船補充船隊。
王辰浩視王士珍為心腹,因此南海一號寶藏的事情也沒有瞞他。王士珍得知這個消息后頓時大喜,發電報告訴王辰浩這邊一切正常無須擔心。同時王士珍跟天津德商洽談之后,租借了一艘速度較快的載重一千兩百噸級的運輸船——希伯來號。王士珍作為謀士考慮的很周全,他擔心王辰浩的船隊載著大量值錢東西恐遭海盜尾隨襲擾,因此他利用職務之便從第一鎮新軍中抽調了一個連的兵力搭乘希伯來號,以加強王辰浩的船隊安全。
王辰浩的船隊在香港停留了半天后繼續啟程。按照計劃,王辰浩的下一個目標是位于西沙的華光礁1號。不過,當他的船隊一進入南海便遇上了大風巨浪天氣,使得原本的打撈行動取消。
王辰浩試圖等一天看看情況,結果天氣依然沒有好轉。透過駕駛室,王辰浩凝望著眼前的茫茫大海,遠處的島嶼在風浪里掙扎著,很快王辰浩的視線已經被高高的海浪和漫天的水汽所遮蔽。
當年的華光礁1號就是碰上這種惡劣天氣,為了躲避風浪而靠近小島停靠結果觸礁沉沒。
每年的這個時候,南海總是海況最惡劣的時候,王辰浩時間緊迫不可能耗在這里,因此他只是將這艘沉船的位置標定好,下次直接讓他的打撈隊自己過來打撈這下面的沉船寶藏。
古代船舶分別在沿大陸邊沿的“內溝”航線和沿西沙、中沙、南沙群島航行的“外溝”航線上,遺留下大量的中國歷朝歷代的沉船寶藏。
王辰浩的船隊沿著這條航線行進,準備打撈當年盜寶人哈徹團伙盜取的福祥號和泰興號沉船寶藏,不過天不遂人愿,福祥號的位置同樣在大風巨浪的海況下,而泰興號的位置接近西屬菲律賓和荷屬東印度,那里海盜出沒猖獗,王辰浩出于安全考慮暫時放棄了該計劃。
不過,王辰浩并沒有閑著,他駕駛蛟龍號沿著中國古代在南海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航線一路掃描過去,發現了超過兩百多處沉船殘骸,尤其他發現了十幾艘金屬波動較強的西洋蓋倫型沉船的殘骸,由于這種船沉沒的時間并不是太久,因此王辰浩可以辨認出它們。它們中有的是西荷戰爭留下的軍艦殘骸,有的則是被荷蘭偷襲擊沉的西班牙寶船,而后者正是金屬信號波動最激勵的。
王辰浩將它們一一標記在海圖上。由于蛟龍號涉及王辰浩的機密,他不會把它留在打撈隊里。而如果沒有蛟龍號的精確探測,打撈隊不可能取得如此豐碩的成果的。而王辰浩也不可能一直留在海上,所以他決定將標注了沉船位置的海圖交給打撈隊隊長林秉承保管,當王辰浩不在打撈隊里時,林秉承將按照海圖標記自行帶隊實施打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