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完了文萊來朝事件之后,鄭克臧開始忙著搬家了。沒錯,鳳凰山離宮終于建好了。
鳳凰山離宮位于武昌城外東湖之畔的鳳凰山,距離武昌府城約有二十五里。
鳳凰山山小不高,最高處不過五十余丈。主峰因為過于陡峭所以沒有任何的建筑,略低的東峰處置有朝陽臺一座,以供鄭克臧遙觀湖上美景和欣賞日升月落。
朝陽臺下按照山體走勢,錯落分布六處主要的建筑群,其中最高的是鄭克臧讀書藏書的御書院和與之隔了一座人工湖的浴佛堂——鄭克臧雖然不信神佛,但他穿越的過程十分離奇,使得他不能不相信冥冥之中另有主宰,因此才為嬪妃和宮人建立了一座朝拜禮敬的佛堂,至于內中僧尼都是由年老的宦官和宮女出家后擔任。
浴佛堂的左側有一根曲折但很平緩的馬車道向下通往嬪妃們居住的“六宮區”,當然所謂六宮只是泛稱,實際上所有的殿閣都仿效安平古堡的設置稱為“院”。各“院”的房舍多寡不一,最少的如貴人、美人級別居住的只有兩進不過七八間堂室;高級一點的普通嬪妃居住四五進的院落;貴妃一級可以住七八進的院子,有泳池、浴池、觀賞的假山池塘和的小食堂;至于皇后、皇貴妃級別的“院”甚至可以多達十余進、七八十間殿室,各種設施無一不包,更有的泰西式的花園和中式古典園林錯落期間。六宮區還有一座合用的建筑,那就是鄭克臧平時和妻妾們共同用餐的地方,鄭克臧故意命名為“合食堂”。
除了伺候皇后、嬪妃的侍女是跟著自己的主子居住在各“院”外,其余的女官、女侍都住在第三個建筑群“女侍處”;“女侍處”位于比“六宮區”稍低的位置上,本身是一個有一兩丈落差的坡地,其占地面積比“六宮區”還要大一點,甚至還特意開辟出了菓圃、池塘等預留之地以備將來擴建之用;此外,“女侍處”內還建有深井、水渠并引來山泉活水形成的小瀑布、小池塘,再加上原本就處在山間松柏、竹林地帶,居住環境之優美并不比“六宮區”來得遜色,只是夏季的蚊蟲肯定不會少了。
根據不同的級別,“女侍處”的女官、女史、女侍的居住條件也大不相同,高級的女官女史可以有的小屋并有低級宮婢打掃伺候,低級的只能擠在排屋大院里跟人共用衛浴,而更低一等的甚至要幾個人合一間屋子;好在其中八個廚房都是十二個時辰連續開著的,所以不用自己開伙,任何時候都能吃到熱飯,并且洗漱的熱水也能隨時隨地就近獲得。
御書房的右側有一條登山道和一條盤山的水泥平路,具可以通往鄭克臧居住的寢殿以及迎娶皇后時必要的交泰殿,不過這兩棟建筑的總體占地不大,空間也相對,因此算不得上鳳凰山離宮的六處主要建筑群之一。
鄭克臧的寢殿與六宮區之間是有道路連接的,這條雙向的水泥道可以供三輛四輪馬車并行,是整個離宮中最主要的交通道之一,而這根交通道在某一節點上分叉,主干道向下通往“皇子居”,支路引申到“女侍處”和宦官們居住的“內侍處”。
跟“女侍處”對等且面積較小的“內侍處”便是離宮中第四個大建筑群落。
至于抵達“女侍處”的支線馬車道繞過“女侍處”整片建筑的外圍后繼續向上延伸便抵達了“六宮區”,而“女侍處”與“六宮區”之間除了這根支線馬車道之外,再有就只能通過三個轉彎、四十來級臺階的步道了。
水泥馬車主干道在通往“皇子居”的過程中,于某處節點再次引出一根支線道路通往離宮第五大建筑群“內庫房”。“內庫房”內儲藏著離宮全部生活用品以及各地皇莊、皇店的供奉,大多數都以金銀幣的形式封存,只要少部分是實物——這些都是內廷用來賞賜的,特別是年節時,更有大筆御賜物品要進庫出庫。
經過內庫房前廣場之后,這根可供兩輛貨運馬車交錯行駛的支線道路也一分為二,一根向下直抵離宮的西門,另一根向上盤旋延伸,直至重新回到“內侍處”——離宮內所需補充的供應物資以及一干運輸污水、贓物的垃圾車輛都是通過這根道路轉運的。
“皇子居”與內庭之間是隔著一道門戶的,因此可以算是區域,內中建筑不多,可以視為內外之間的過度,這里居住著鄭克臧成年但未出嫁的女兒們并且是那些讀了幼武學的少年皇子們回京偶爾居住的地方;比他們年紀更小的則跟各自母親一起生活,至于年紀更大的嘛,則要么出嫁了,要么受封了爵位有自己的府邸,一般就不安排在宮廷里居住了。
離開“皇子居”后,再過一道關防嚴密的門戶,便直抵離宮中的第六大建筑群,即鄭克臧上朝所用的勤政殿、處理政務的外書房、實行典禮的離宮廣場和徠遠殿、紫宸殿以及內廷經理處、支度處、內造局的辦公區和內閣、通政院、太醫院、翰林院、秘書監、宗正府、弼德院等部分外朝、中朝、內朝的辦事機構并皇子、皇女開蒙的書院。
過了環繞離宮廣場的金水河則是圍繞鳳凰山構建的不規則的內宮墻,總的長度約為二十二里,高四丈,但墻體不厚,底部只有一丈寬,頂部只有四尺,設置了內外墻垛之后,只夠一人直行或兩人側身交換,因此內宮墻上并未設置任何的敵樓和哨臺,只是在大抵對應的位置上開設東西兩座牌坊式的仿漢唐式門樓。
內宮墻之外是鳳凰山上引下來的活水以及東湖水形成的一圈人工湖,最寬處湖面約有二十丈、最窄處為十二丈,平均湖深為兩丈,算是給防御力低下的內宮墻以一定的保障,不過為了保證交通,在東西門樓處各有一道可供四輛四輪馬車并行的長堤與外界聯通。
護城湖之外是一連串彼此掩護的小型和微型棱堡,作為整個離宮真正的防御體系,就算十幾萬敵軍團團將其圍住,守備的禁衛軍也可以藉此抵抗三個月至半年時間,因此專門做了防炮設計,據傳每次棱堡都可以抵抗五寸巨炮的直接轟擊,并且還有專門的倉庫儲備米、面、豆類、咸魚、調味品以及馬料、火藥、鉛彈在內的各種軍用和生活物資。
部分棱堡之外有內護城湖與東湖聯通的水道額外提供保護,當然也有部分棱堡是沒有的,但凡是沒有形成護城河的棱堡外圍都是開闊沒有遮掩的草坪,凡是越過的人無一都逃不過棱堡的監視,戰時更是要付出絕大代價才能通過。
再有就是外宮墻了,與內宮墻一樣都只是形式而已,甚至由于連接東湖湖面,所以并不完整,不過為了防止外人有意無意間闖入,除了在湖堤上設有警戒的哨位以外,還有用荊棘、竹簽和碎玻璃在湖堤后做了障礙區,并且還在兩翼各設一處碼頭,駐有禁衛軍水師若干東湖巡防船和幾條可供游湖的御舟。
事實上,鄭克臧的寢宮和御書房處是各有一條密道可以直通東湖邊的隱秘碼頭的,除此之外,離宮內部也有十余處可供躲藏的山體密室,不過鄭克臧相信,這些最后的手段真要用上的時候,他一手建立的華夏朝已經離覆滅不遠了
方圓十余里的巨大宮室自然需要大量的人員整理、看護,而在搬入鳳凰山離宮之前華夏宮廷只有三百余名女侍女官和二百余名內侍,以如此的數字根本連整個離宮的十分之一都無法顧及到,因此鄭克臧就不得不違背本心擴大宮廷規模。
由于鄭克臧不希望閹割華人,因此除了閹割了一千名少年黑奴之外,他并不準備進一步擴大內侍的數量。于是為了保證宮廷的營運,鄭克臧便下令從功民以上家庭征召十四歲至十八歲的少女充入宮中服務。這不是選秀,而且不歡迎裹腳的女子,這也不是只招灑掃的粗使丫鬟,鄭克臧為她們準備了整套的宮廷禮儀課程讓她們半工半讀。說起來,這套女侍制度更像歐洲宮廷實施的那一套,只不過法蘭西那位太陽王只是從貴族中選取侍女,鄭克臧卻將范圍擴大到整個功民階層及其以上。
鄭克臧希望通過這套女侍制度達成兩個潛移默化,第一,影響民間裹腳的風氣,使得放腳成為主流;第二,他希望將女性的婚齡、育齡延遲到十八歲之后,不過這顯然跟他一貫主張的耕戰的需求有所沖突,因此他才半遮半掩的控制在功民、顯爵、封爵這幾個階層。
有了女侍,自然還要管理他們的女官,鄭克臧并不想永久拘束這些少女在宮廷中,因此就不能從女侍中直接晉升女史、女官,為此,鄭克臧下令征召世爵以上、在京五品以上官吏的妻、母為宮中女官,當然為了避免某些指控,鄭克臧規定,宮廷女官的歲數必須在四十歲以上,這樣既可以保證雙方的名譽,又使得官爵們可以額外的獲得一筆俸祿,也算是另一種途徑給官爵們好處。不過鄭克臧知道,宮廷內是最多齷齪、最多陰謀的地方,因此他再三強調后宮不得干政,女官、女史、女侍擅自討論國政、人事的要受到重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