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無疆  第一百三十八節 無法淡定從容的表現

類別: 都市 | 官場沉浮 | 重生 | 朝堂 | 權謀 | 官道無疆 | 瑞根   作者:瑞根  書名:官道無疆  更新時間:2013-09-12
 
昌江也是農業大省,但是卻不是農業強省,田海華作為省委書記,對于昌江全省的農業情況自然也相當清楚。

“力行,昌江的農業情況和你所說的大同小異,都在喊無工不富,無農不穩,但是后一句已經被很多人拋之腦后了,現在大家都在盯著工業項目,都覺得只要工業能發展起來,一切都萬事大吉,一切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了。”田海華眉宇間似乎也還縈繞著一重憂思。

“但是工業發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八十年代以來農村單位糧食產量不斷提升,而機械化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從表面上看起來我們的糧食好像的確夠吃了,飽和了,但是正如你說的,農業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瓶頸階段,糧食單產提升有限,糧價低迷,但是像農資這一類價格卻不斷攀升,農民種糧食掙不到錢,還要虧本,而農村被解放出來的大量勞動力一時間卻難以消化……—”夏力行接上話。

“我還在昌江的時候就有一個統計,我們昌江省每年出省外流的勞動力都呈現出高速增長的勢頭,從一個方面來說,做好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是好事,因為為這些剩余勞動力解決了一條增收致富的路子,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對于我們昌江各級黨委政府來說卻也是一個潛在壓力,這些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能干多少年?十年還是二十年?之后呢?他們能留在他們現在打工的地方么?”

“根據統計,這些外流勞動力基本上平均一年就要換兩次以上勞動單位,平均兩年就要更換一次勞動地點,我所指的勞動地點是指所在的城市,也就是說他們能夠留在當地生根落足的幾率非常小,也就是一些幸運的成功者,百分之九十九的最終還是要回到我們本地來而他們老了失去勞動力之后的養老和醫療問題都還是需要我們本地來承擔,這其實應該是一種變相的歧視和壓榨,他們為那些地方的經濟建設貢獻出他們的青春,但是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社會福利保障也沒有能融入到當地,我覺得中堊央在這個問題上還沒有拿出更為有效和成熟的對策來。”

“工業化和城市化被譽為解決當今農忖剩余勞動力去向的唯一出路,但是如何確保這些農民向城市人口轉化時的利益不被侵害,而地方黨委政府應該如何在其中發揮什么樣的作用,這似乎還是一個模糊性的難題地方黨委政府并沒有就這個問題有一個更深遠的認識,還停留在一個較為膚淺或者短視的思維中……”

兩個人的分析解釋變成了探討,坐在一旁的陸為民也是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作為一方大員們他們每天要考慮的是什么問題全省性的政策性的,探索性的,關系長遠的,每一個問題都關系到一系列的政策導向調整,即便是只坐了這一會兒陸為民都能感覺到自己和他們之間的差距。

“小陸,看你聽得這么出神,說一說的你的觀點,你也是基層干起來的,縣委書記更是一地父母官,我們省是農業大省,但是工業不壯農業不強卻是真實寫照我們昌江又是勞動力輸出大省,你怎么來看待剛才力行部長談到的這些問題?”

田海華突然把話題拋給了坐在一旁的陸為民夏力行倒不意外。

這也是田海華考察陸為民的一個直觀方式,夏力行對陸為民的觀念和口才都很有信心,雖然之前并沒有就該說什么做什么準備,但是陸為民在下邊做的已經很能說明問題,現在不過是要用一個較為系統全面的觀點闡述出來,要給田海華留下一個深刻而鮮明的印象。

陸為民并不怯場。

實際上從坐在一旁時,他也就在考慮田夏二人探討的問題,如果問及自己,自己該怎么回答。

三農問題由來已久,尤其是從90年后國內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之后,這個問題就更為突出,工業化進程加快,使得通貨膨脹如出籠的猛獸難以控制,通貨膨脹伴隨著農業連年豐收,這使得農村的情況變得更加具體,加上國地稅分家,地方上損失巨大,中堊央調控能力加強,而地方上的投入能力頓時銳減,但并沒有能有效控制住局面。

農民增收難已經逐漸成為中堊央關注的一個熱點。

鄉鎮企業的發展似乎為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和農民增收找到了一條道路,但是各地鄉鎮企業發展嚴重不平衡,使得不發達地區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大量涌向東南沿海,成就了珠三角和長三角的經濟崛起。

加之鄉鎮企業先天不足在進入九十年代中期之后就開始逐漸皇現出來,在資金、政策和技術上的不足,加上產權問題上的模糊不清,使得這些弊病迅速演變成危機,這也嚴重的影響到了對本地剩余勞動力的消化。

在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上,各方專家學者也提出了很多想法和建議,這也不是新鮮話題。

“田書記,夏部長,在你們二位本來我不該班門弄斧,但是田書記既然希望從一個縣委書記的角度來談談想法,我就冒昧的說一說我自己內心的想法。”

陸為民很有禮貌的表明態度,不卑不亢,又不失禮數,倒是讓田海華高看了這個年輕人一眼。

“我方才也聽了田書記和夏部長的談話,也很受啟迪,尤其是田書記提到如何解決這些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化問題,并且還要保證他們的利益不在這個轉化過程中不受侵害,我覺得很有觸動。”陸為民語氣中正淳和,卻又充滿了力量。

“農村、農業和農民的問題歸根到底還是人的問題,那就是農民的問題,中國要實現現代化,首先提的就是工業現代化,沒有現代工業,國家不會發達富強,人民生活水平也無法提高,包括農民在內。

但是工業的發展需要大量勞動力,目前我們國家融入全球化體系的步伐不斷加快,貨幣匯率的低匯率和充裕的勞動力使得我們在工業品生產上具備了強大的出口競爭力,所以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將充當國際工業生產體系中的輸出者這一角色,這也就為我們實現工業化提供了一個契機,將農民按照一定方式和節奏轉化為包括工人在內的城市居民是必經之路。”

“我在雙峰和阜頭工作這么幾年,感觸很多,但是有一點感觸最大,那就是工業化帶來的影響力是無與倫比的,對于一個經濟不發達的地區來說,發展工業是最快也是最直接的改變動力。”陸為民說得極為肯定。

“抓好招商引資,抓好大項目,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好內生創業環境,營造一個適合本土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這些各地都知道,就看如何因地制宜的來取長補短,但是我覺得當一地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上,競爭不可避免,那么如何來實現自身的競爭力優勢?尤其是系統性的競爭力優勢如何來實現?這就是我們自身要做的……‘……”

“解決農民轉化為市民的問題,需要高層的提早決策,地方上應當摸索嘗試,但是最起碼應該有一個目標和方向,不能漠不關心或者高高掛起,這是一個長遠機制問題”……”

田海華也知道陸為民竭力想要在自己面前表現出他對當前各方面工作的理解領悟,說得也就有些凌亂龐雜,這也很正常,換了自己在那個年齡站在陸為民哪個角度上,只怕會更興奮更激動,能不結結巴巴詞不達意都不錯了,但是他還是發現了陸為民的一些看法和他所接觸的其他一些縣委書記們有所不同。

陸為民認為一地經濟發展短期要抓規劃抓項目,中期要抓制度和秩序建設,長期則要抓機制建設,能看到這一點很不簡單,能分清問題的輕重緩急,對于一個年輕干部來說相當不容易。

還有一點田海華有些意外也有些贊許,那就是陸為民強調居民收入提高,甚至還提出了一個藏富于民的說法,這也很是有意思,陸為民認為一個能夠在合法合規前提下創造就業和稅收的企業就是好企業,無論其規模大小和性質,而政府要做的就是創造一個有利于這些企業發展的公平公正透明的秩序和環境,可以采取政策引導產業發展,但是不能用行政手段干預產業發展。

一個縣委書記能有這樣的見解看法已經相當難得了,可以說大大超出了田海華的意料之外,難怪夏力行時不時在自己面前提及。

當陸為民也意識到自己的談話顯得有些散亂而離題想要收回來時,田海華已經不再給他“機會”,談話重新進入田夏二人之間,這讓陸為民郁悶之余也有些遺憾,這不是自己最好的水平,絕對不是,之前自己不是已經讓自己心態保持最平和了么?自己不是自詡二世為人不懼任何場合么?怎么還是有些怵了慫了?

還是不夠淡定啊,做不到視功名如糞土啊,話說回來,自已來這一遭不就是謀功名么?

懊悔遺憾的心態一直持續到他和夏力行離開。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