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求粉紅。
正因為連守信是這樣的人,他才能夠這些年都任勞任怨,出了那么多的事,分家出來,對待爹娘和兄弟們還是一片熱心,只記得大家的好,而刻意去忽略那些不好。
也正因為連守信是這樣的人,他才不會答應連老爺子為連守仁鉆營的要求。即便連老爺子拿出孝道、親情、家族榮耀這些籌碼出來,連守信也會堅守他心中的那一道底線。
“爹,那你沒答應,飯都沒吃飽就回來了,我爺挺生氣的吧?”連蔓兒就問。
“我把道理跟你爺說了,你爺是個講理的人,他就是……,”說到這,連守信的語氣頓了頓,連老爺子就是怎么樣,這他沒有說出來,“等緩緩,你爺能想明白這事。”
“你爺這個人,他不是愿意麻煩人、求人的人♀都是為了你大伯。”連守信嘆了口氣,“以前我聽你爺講究過,他小時或過的那么難,也沒說去求這個央告那個的,最后還是跟著人進城,去做了學徒,干那最辛苦的活。你大伯太不爭氣了,總讓你爺看著他咋地咋地,肩不能挑手不能拿,說啥念了這老些年的書,是啥懷才不遇還是咋的,那話我也不會說。”
“為了他,這些年一家的日子是咋過的,這還不算。你爺從不朝人借錢,為了他,高利貸也借了。現在還想要求人家沈六爺♀都是你大伯給鬧的,你爺他不是這樣的人!”
連守信說著說著,就有些激動起來。他恨連守仁不爭氣,拖累了連老爺子,讓連老爺子喪失了他一貫做人、做事的準則。
“他爺跟我說,說咱五郎和小七年紀還小,現在念著書,要出頭,也還得幾年◎六爺就是想幫。也幫不上,不如幫他大伯,他大伯已經是監生了,就是往上推一把的事。”連守信說著話。就看向五郎和小七,“你們倆可別有啥心思,想指著人家沈六爺啥的。咱自己個好好念書,自己考上就考上,考不上,回家來咱開鋪子、種地,這日子咱照樣過的下去。”
“有多大的碗。咱就吃多大的飯。就像你大伯,不能做官,那就踏實點找個館教書,他也能比一般莊稼人過的強。咱都得記著這個教訓,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窩。”
“知道了,爹。”五郎和小七就都放下碗,齊聲應道。
連守信少有這樣長篇大論的。見五郎和小七這樣,他就干咳了兩聲。
“知道就好,快吃飯吧。”連守信就道。
五郎和小七這才又端起飯碗。
連守信說了半天。卻一直沒有正面回答連老爺子是不是生氣了。
“爹,我爺跟你說這些,我奶就沒聽見?咋沒聽見我奶罵人那?還有我大伯他們,這心里怕是對咱又有疙瘩了。”連蔓兒笑嘻嘻地說道。
“你奶啥也沒說。你大伯他們……,愛咋想就咋想吧,那我也沒法子。”連守信悶悶地道。
連家男主外女主內,像關系外面的一些大事,就比如說上次借高利貸,周氏從頭至尾,也沒說過什么♀次的事。顯然,也不在周氏的管轄范圍內。至于連守仁他們,連守信做到自己的本分,他們怎么想,別說連守信,就是神仙也管不了。
“爹。你做的對,以后遇到事,也應該這樣。”連蔓兒就道。不能因為怕連老爺子和周氏生氣,或者怕連守仁他們不高興,就沒原則地什么都答應。
上房東屋,一家子已經吃完了飯,趙氏、何氏幾個正在收拾桌子和碗筷‖老爺子坐在炕頭上,裝了一袋煙,正在吧嗒吧嗒地抽著。
“爹,老四……”連守仁沒有走,他就坐在連老爺子身邊,朝周氏看了一眼,就開口想要說話。
“這事就別說了,到此為止。”連老爺子打斷了連守仁的話,“這事,就是存著個萬一的念頭◎家六爺,那是尊大佛,是大貴人。一個不大不小的官位,在人家眼里,啥也不算。人家一高興,點了頭,就夠咱們在別處忙活半輩子的了。爹這輩子,就不愛求人。為了你,爹把這臉也舍出去了。”
“老四說的話也沒錯♀事,咱就求不著人家。老四也確實開不了這個口。”連老爺子說完,嘆了一口氣。
“爹,老四就懂得種個莊稼,一點靈透勁都沒有♀官場上的事,不管你多大的能耐,也得有人提攜著。咱都跟老四把話說透了,也就是讓他在沈六爺跟前遞個話,他就不答應。飯都沒咋吃,他就走了。爹,他那是給你甩臉子那。”連守仁有些激憤地道。
連老爺子的眼神暗了暗。
“老四不是那樣的人,他就是倔。”連老爺子道‖守信拒絕了他的要求,連老爺子是不高興。但要說連守信跟他甩臉子,那他也不信。“那孩子,老實是老實,平時也能聽進人勸。就是也有個倔脾氣,認準了的事,還真是誰都說不聽。”
連守仁見老爺子這樣說,就忙沖著周氏賬折睛。
“老頭子,這事,再找老四來說說咋樣。我也求求他,不就是他說句話的事嗎。他只要好好去說了,成不成的,那都另說著。也不是說,咱老大的這個官,
就指著他了。就讓他說句話。咱養活他這么大,就一句話……”
“我說了,這事就到此為止。”連老爺子朝著周氏擺了擺手,“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哎!”
連老爺子打了個唉聲,就穿鞋下地,出了外屋,到后院園子里去散心去了。
“你爹都這么說了,那我也沒法子了。”周氏就對連守仁道,“照我說,這事也不能成。老四他就種地,開個鋪子,他的話要那么值錢,他也不是現在這個樣了。”
連老爺子和周氏都放棄了,那么這條路算是徹底走不通了。
連守仁和古氏對視了一眼,都垂頭喪氣起來。
第二天,連蔓兒在院子里見到了連老爺子,依舊笑著打招呼‖老爺子也和往常一樣,沒有任何的異樣♀件事情,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過去了,連蔓兒也沒有覺得奇怪。
連老爺子大體上還是個愛面子、懂道理、講究體面的老人,只要她們站住理,連老爺子是不大可能強逼著他們做什么事的。反而是周氏,這次沒有鬧騰,有點出乎連蔓兒的意料。
冬有三九,夏有三伏↓是三伏天,一年之中最炎熱的季節。
吃過了晌午飯,連守信就和五郎、小七三個,將大木床抬到鋪子后院外面,這里通風、背陰,還有一排楊樹,背靠著鋪子的后院墻,前面就是她家的菜園子,正是乘涼的絕佳所在‖蔓兒就跟在后頭,一只手上拿著只大蒲扇,一直胳膊下夾著個涼席卷,等連守信將床放安穩了,她就把涼席鋪上去,然后爬到床上坐了。
這張床是連守信將蓋鋪子剩余的零碎木料搜集起來,連守禮每天從山上回來,就借了木工的工具,幾天的工夫,打了這么一張矮腳的大木床出來,又弄了點漆料上了漆。
每天忙活完了,張氏就會帶著連蔓兒幾個就將木床搬到陰涼處,娘幾個坐在上面乘涼。
“還是這涼快啊。”連蔓兒坐在床上,扇了扇蒲扇,愜意地道。
小七也爬到床上坐了,不過他只能坐一會,就又要跟著五郎去私塾上學了。
連守信也只歇了一會,就被人找走了。
張氏和連枝兒將鋪子收拾妥當,就抱著針線笸籮出來了。
“蔓兒,給,你把枕頭給忘了。”連枝兒就將一只涼枕遞給連蔓兒。
連蔓兒笑嘻嘻地接了,放在涼席上。
張氏和連枝兒也都在大木床上坐下來,娘三個一邊閑聊,一邊做針線。其實,是連蔓兒看著張氏和連枝兒做針線。
連枝兒正在繡一個肚兜,是小七的v氏則是從笸籮里取出針線和一條剪好的布條,給手里的一只蒲扇沿邊。
這只蒲扇,連同連蔓兒手里拿的,都是連蔓兒從錦陽鎮的集市上新買的♀個季節,扇子最熱銷。錦陽鎮集市的扇子攤上,也擺滿了各種扇子。有文人墨客最愛的紙折扇,閨閣中的姑娘們最愛的絹扇、紈扇,還有鄉野風味十足的各種草編的、竹編的扇子,而最受莊稼人歡迎的是蒲扇。
蒲扇也叫葵扇,是用蒲葵草編制而成的。不管是用料、還是加工都很簡單,價格也便宜。蒲扇個大,結實耐用,稍微夸張點說,托住一個出生幾個月寶寶,是不成問題的。三十里營子的莊戶人家,幾乎家家都有兩三把蒲扇,即便用的年頭多了,扇葉子開裂,也舍不得扔掉,拿針線用布條縫上,還可以接著用。
連蔓兒一家是去年秋末分家出來的,她們分家的家當里可沒有蒲扇,只能去買。
莊戶人家買回來的蒲扇,都會用布條將蒲扇的四周邊都縫起來,叫做沿邊,能夠防止蒲扇邊破損、開裂,讓蒲扇更經久耐用。
送上二更,求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