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軍閥  第六十一章開發南海

類別: 歷史軍事 | 現代軍閥 | 我是瘋子   作者:我是瘋子  書名:現代軍閥  更新時間:2020-06-22
 
1980年1月10日中國通過武力手段將南海海域所有屬于中國的島礁都收回來了,同時中國漁政警察部門成立,該部門將全面接受中國內海的管理。中國海軍部門已經把即將退役的五艘導彈護衛艦交付給新成立的漁政警察部門,同時中國造船廠里將下水的還有25艘漁政執法船。

這些執法船將優先配給給南海漁政執法隊,今后執法隊將負責維護中國漁民在中國海域捕魚的安全,同時禁止國外漁民非法進入我國海域進行捕獵。

漁政部門的成立將中國海軍從繁瑣的沿海巡邏任務解放出來,中國南海艦隊正積極總結南沙海戰的經驗,以便查漏補缺進一步提高中國海軍的實戰能力。

南沙諸島收復之后,林峰再次啟動了南海開發的計劃,這個計劃將緊接著70年代第一次開發南海的后期工作,只不過這一次將以大陸為主。

其中中業島將建設成為中國海軍在南海的主要基地,中業島,也稱為鐵峙,長800米,寬500米,高出水面33米。位于中業群礁中部,扼鐵峙水道之西,是南沙群島第二大島。

四周有沙堤包圍著,沙堤高約5米,寬達60米。島呈三角形,島上覆蓋著灌木,棕櫚樹等植被,高達34米。曾為中國漁民的季節性居留地。島上有茂密的叢林,中部有鳥糞層。島西岸有大水井一口,水質好,可飲用,西北有椰子林,高達18米,中部有漁民茅屋,耕地及清代小廟一座。

中國漁民常住島生產,自蓋茅屋居住。本島土質好,中國漁民曾在島上種植椰子、木瓜、番薯、和莧菜等。西部還有中國漁民修筑的小廟。林峰已經計劃在中業島挖一口深井,建一座海水淡化廠,以后這里將成為中國漁民在南海海域補充淡水之處。

同時為了滿足島上官兵的電力資源的使用,政府計劃在這里建一座太陽能發電廠。還要建一座商店和多座居民點以滿足普通居民的生活需求,但是為了加強島上的防御力量,島上還將建一座高炮基地和雷達基地以及還有可以降落重型運輸機的機場,島內還部署了兩架無人駕駛飛機。

除了中業島外,南沙群島中南威島同樣具有軍事價值,南威島,中國南沙群島島礁之一。“南威”一詞系紀念1946年國民黨政府接收南沙群島主權時廣東省主席羅卓英(號慈威),兼有威鎮南疆之意。

它是南沙群島西南部最重要的。自1974年起被越南侵占,并將占據南沙群島第一線軍事指揮中心設在南威島。

南威島整體在一桌狀礁平臺上,近三角形,東西底邊長約350米,東北到西南斜邊長約750米,面積01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25米,是南沙群島的第四大。

島四周有沙灘,沙灘上有礁巖形成,向內是沙堤,高約55米,沙堤圍繞著中間低洼的礁盤部分,海拔24米。在島北端,有一圓錐狀礁石,高7米,而在最南端則有另一高55米的石塔。

島東北部有天然水道伸入島邊,深達14米,故成為南沙群島南部海區優良港口。中國自越南收回該島之后就在島上修建了無線電發射塔、直升機坪及航空站,東南側有兩個碼頭。長600米的混凝土跑道及直升機坪,可起降小型螺旋槳飛機。

除了軍事上開發這些,林峰還動員了大量民間資本進行旅游開發,現在國內已經成立了大型前往南海旅游的旅游團體,游客將乘坐大型的客輪或者乘坐經軍艦改造的輪船前往旅游的地區。

南海諸島除了幾個比較大的外,還有一些島礁甚至大部分時間處于海平面之下,為了充分發揮這些的價值,林峰組織技術人員利用先進設備通過水下實施,建成了海平面之上的一些供人參觀的設施,這些設施就像一些陸地上的碉堡。這些海上“碉堡”可以抵抗12級龍卷風的襲擊。

當海上“碉堡”逐漸建成的時候,南海海域特別是南沙群島地區幾乎就是“碉堡”林立。碉堡的建成之后前往南海旅游的中國人越來越多,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使得中國人越來越講究生活的品質,更多的人想要走出家門到外面看一看,特別是南海旅游區成立之后,而且有了中國海軍在背后保證安全,更多的中國人想要到中國南海地區看看。

除了開發這些閑置的,南海海域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也是林峰重點關照的,之前臺灣從開發釣島油田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南海是我國最深、最大的海,南海的油氣資源極為豐富,整個南海盆地群石油地質資源量約在230300億噸之間,天然氣總地質資源量約為16萬億立方米,占我國油氣總資源量的13,其中70蘊藏于1537萬平方公里的深海區域。

臺灣石化公司和大陸國有石油公司聯合組建一家新的石油公司專門開發南海石油,如今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大陸對于石油的缺口是越來越大。由于中央政府聽從了林峰的建議已經將國內大陸上所有的油田封存進行戰略儲存,之前國內所需的石油一部分從國外進口,另一部分則主要來自與釣島油田,但是經過十年的經濟發展,現在釣島油田已經有些滿足不了國內日益緊張的原油供應。

開發南海油田正當其時,這些油田一旦啟用將大大的緩解國內的資源壓力,甚至還能向外出口一部分。而且南海油田的開發使用進一步促進了中國海上運輸業的發展,特別是在中國造船技術趕超上世界先進水平之后,中國的造船業史無前例的繁榮起來,同時從南海到大陸沿海港口的短途運輸也日漸繁忙起來,中國經濟又找到了一條新的增長點。

借助開發南海的東風,林峰向臺灣地方政府提出嘗試開發海洋資源的建議,我國有著豐富的海洋資源,如果放著這些資源不進行開發那就是徹徹底底的浪費。林峰自己有技術和設備,只是缺乏一些專業的技術人才。為了給今后大規模的開發海洋資源積累經驗,林峰布置旗下的公司在南海地區進行試探性開發。

人類利用海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由于受到生產條件和技術水平的限制,早期的開發活動主要是用簡單的工具在海岸和近海中捕魚蝦、曬海鹽,以及海上運輸,逐漸形成了海洋漁業、海洋鹽業和海洋運輸業等傳統的海洋開發產業。

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類對礦物資源、能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開始大規模地向海洋索取財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對海洋資源及其環境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提高,海洋工程技術也有了很大發展,海洋開發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大規模開發海底石油、天然氣和其他固體礦藏,開始建立潮汐發電站和海水淡化廠,從單純的捕撈海洋生物向增養殖方向發展,利用海洋空間興建海上機場、海底隧道、海上工廠、海底軍事基地等,形成了一些新興的海洋開發產業。

林峰打算在南海地區建一座可容納3萬左右的海上城市,海上城市,是構想中未來新興城市的發展形式之一。在未來建設海上城市是解決人類居住問題的重要途徑。人們設計了一種錐形的四面體,高二十層左右,飄浮在淺海和港灣,用橋同陸地相連,這就成為海上城市。它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人工島。世界上首座海上城市——南海市將在十年之后建成,到那時僅僅旅游一項,就會引起嘉賓如云。

除了這些民用設施,南海地區還將修建一些海底軍事基地,這些基地是指建在海底的導彈和衛星發射基地、水下指揮控制中心、潛艇水下補給基地、海底兵工廠、水下武器試驗場等用于軍事目的的基地。它們大體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設在海底表面的基地,由沉放海底或在海底現場安裝的金屬構筑物組成;另一類是在海底下面開鑿隧道和巖洞做為基地。

特別是海底隧道方面,林峰通過和中央政府溝通之后,雙方決定投資500百億美元建設臺灣海峽海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是一項連接臺灣海峽東西兩側中國大陸與臺灣的工程設想,目前尚未進入實質性階段。

該隧道全長約125公里至150公里,是世界上最長、建設難度最大的海底隧道計劃。目前專家經過調研之后提出了三個方案設想中的路線方案有三種:北線:平潭島東澳村-新竹市南寮,全線僅68海浬(約126公里),是三個方案中最短路線,也是專家認可的首選路線。北線跨海線路為100公里左右,水深5060米,但不超過80米,為淺海地區,為跨越海峽的橋梁工程提供了實施可能。

中線:莆田南日島-臺中市。

南線:廈門市-嘉義縣,經烈嶼(小金門)、金門至澎湖島,然后穿越澎湖水道,連接至臺灣,全線約174公里。

臺灣海峽海底隧道建成之后,陸地上將和新的鐵路計劃聯系起來,臺灣方面將和環島高速鐵路連接在一起。大陸方面將一條京福高速鐵路和整條隧道連接起來,一旦整個工程完工,它將成為連接中國南北的大動脈。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