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所氏最盛期的時候控制了東播磨八郡(美囊郡、明石郡、加古郡、印南郡、加西郡、加東郡、多可郡、神東郡),這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老黃歷了,自從別所則治去世之后,別所氏和許多家族一樣不可避免的走向衰退,夾在伊達家和三好家之間的別所氏家風堅毅獨立,一面與三好家對立,另外一方面和伊達家的關系也非和睦可言。
伊達家和別所家之間表面上看起來相當和睦,三四年來沒有發生過一次小規模的戰斗,可是伊達家蠶食別所家的土地并沒有一刻消停過,三四年以來,原本掌控有八郡之地的別所家僅剩下了一座城池三木城。隨著三好家的衰落,本愿寺的崛起,別所家處于伊達家和本愿寺之間的是非之地,在伊達家的蠶食之下不得不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別所安治送走了本多正信之后便收到了來自姬路城伊達政衡的來信。信得內容是說伊達政衡要在姬路城召開會議,命他盡快前往姬路城參拜。信上又說,三木城乃是通往畿內的重要城砦,和池田家有宿仇,在伊達軍出擊攝津國的時候擔任向導云云。
別所安治接到信后,全身不寒而栗。要知道他剛剛送別了本愿寺的使者,前腳剛送走,后腳就來信命令他前往姬路城參拜,這件事情處處透露著詭異,讓她≤∴長≤∴風≤∴文≤∴學,ww≦w.c☆fwx.n↖et不由得多想了。
信上說因為他住的地方靠近攝津,熟悉攝津的地理,這似乎只是一個借口。同時,他又向導曾被召至岡山城而遭到殺害的幾名武將,使得他更加感到害怕。假如他與本愿寺通謀的事情已經敗露,則現在便只有死路一條。
老父親別所就治得知詳情之后,同樣陷入了焦灼之中,他一方面和別所安治一樣糾結前往姬路城是否會遭遇不測,另外一方面卻是在想著本多正信來時所說的不著邊際的話語。
別所就治說道:“現在逃到本愿寺投靠本愿寺顯如還來得及,假如本愿寺不行,也可以到丹波波多野家去。不過若是只身離去的話,恐怕寄人籬下的日子會非常不好過。”
別所安治拍了拍自己的脖子沮喪道:“我想伊達要的是我這顆腦袋,如果我的腦袋能夠換來族人的生存,我愿意犧牲,恐怕伊達要的不僅僅是我的腦袋,這才是讓人憂慮的地方。”
大戰在即,任何人都不會愿意后路又被截斷的危險,特別是上洛的時候,任何被懷疑和敵人通謀的勢力都會被無情的拔除,就算是愿意付出慘重的代價,心中已無反意,寧殺錯勿放過的道理人人都懂。
別所就治明白兒子的話語說的沒有錯,他在思考著若是正如所預料的那般,三木城能否堅持的住,他突然說道:“今日本愿寺的使者所說的話語雖然雜七雜八好似沒有任何頭緒,可是要是和這一封書信相結合看來,卻是在暗示我們一個道理,唯有奮起反抗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別所安治眉頭緊皺,若有所思。他的臉上是思考的神色,卻沒有一絲駭然,顯然他也考慮過了奮起反抗的道理,只是想要從老父親的口中說出來罷了,一旦由他說出口怕其他的家臣不會答應,可是別所就治大為不同,起碼能夠說服他的幾個弟弟和他站在一起。他不動聲色的說道:“假如我們三木城奮起反抗的話,那些原本隸屬于我們的支族臣從恐怕不會出兵與我們共同對敵,最終能夠招募到的勇士不會多過千人,想要在千軍萬馬之下堅守住三木城,怕是不易。”
別所安治的擔憂,別所就治何嘗不知道,他同樣清楚一旦樹起反旗,必然引得近在咫尺之遙的姬路城的數萬大軍的怒火,成千上萬大軍撲來的恐怖,瞬間就能夠淹沒好不容易鼓起來的勇氣。他正在思考,他認為這是一項極其危險的賭注。如果伊達政衡真想這樣做,要消滅上千人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就算有了本愿寺的支援,也難以抵擋得住伊達家的怒火。
別所就治和別所安治父子兩人后悔自己的失算。他們覺得為了保存家名在伊達家和本愿寺之間左右逢源,因而與本愿寺通謀是一件極其愚蠢的行為。
為了生存,同時也為了繼續保有祖先留存下來的土地,需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來選擇強者,參加作戰,乃是當時地方豪族的生存之地。事實上,當年為了抵抗三好實休的入侵,別所父子投靠伊達政衡。結果,這場戰爭氣候決定了最終的勝負,一場大雪不僅讓三好實休退兵,同時也讓別所父子自以為是的認為是上天保佑著他們,而不是伊達家的幫助,戰后對待伊達家的援軍實在說不上友好。上一次戰爭,伊達家吞下了怒火,在東播磨采取了和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策略,使用步步為營的蠶食,一步步將別所家的土地收入囊中。
然則,別所家的策略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當年就應該徹底投靠伊達家,雖然會失去一部分地盤,但是不會像現在這般只剩下孤零零的三木城,也沒有像現在這般左右為難了。走錯了一步,那么就只能夠彌補當年的錯誤,走上自認為正確的道路。他原本想著與本愿寺私下通謀,以為如此一來無論是伊達或本愿寺獲勝,東播磨的別所族人皆能繼續生存下去。哪里料到事與愿違,還是被政衡察覺了。
別所就治突然說道:“這件事情,僅僅憑借著我們別所一族實在是孤獨難支,唯有請求本愿寺前來幫助我們一同守備,方才有一線生機,而且還要期望于本愿寺不會棄我們而與伊達家媾和。”
別所就治的話說明了他已經決定了奮起反抗,不過還需要本愿寺的支援。他沒有絕對的把握守住三木城,雖然三木城乃是播磨國有數的堅城,難道龍野城、御著城、置鹽城不是堅城,還不是一個個被伊達軍給拔除了。雖然別所家自認為乃是高于伊達家的名門,難道出云的尼子、周長的大內、但馬的山名、丹后的一色、備前的浦上甚至于安藝的毛利,個頂個的都比伊達家這樣的藤原氏的旁門支流要高貴得多,還不是一個個都敗在了他的手上。
可是就算是如此,讓他們引頸就戮,還是做不到。或許奮起反抗,方才有一線生機。在本愿寺取得畿內大戰的勝利之后轉向與伊達家決一死戰,到時候身為最先反抗伊達家的別所一族將會引來新的輝煌。不過一旦失敗,他們同樣清楚,不僅領土會被伊達沒收,連家人也將淪為俘虜,真愛是非常明顯的事情。因此,事前他必須要先他們安排逃難的地方。
別所安治知道父親看起來下定了決心,不過心中還是猶豫不決,他突然提出了一個建議,道:“本愿寺的使者剛剛離開不久,我們前去追趕還來得及,或許還來得及吧?”
別所就治搖了搖頭,他人老成精,他不像別所安治說的那般去做,決定追趕本愿寺的使者,一旦被伊達家的人察覺到,那么下一步就不是一封書信了,而是前來逮捕他們父子的大軍了。他稍加思考后,說道:“這件事情還得從長計議,能拖就拖,同時秘密派遣使者前往越水城,求見本愿寺的使者,告訴他起碼要有實質性的援助,否則我們不會豎旗。”
別所安治點點頭,應道:“正是此理。不過就算是不豎起旗幟,家人該如何應對,是否先安排他們逃走?”
別所就治搖著頭回道:“現在還不急,看看再說。”他知道這樣一來,必定會馬上被伊達的間諜所察覺,他們以進退維谷的表情站在三木城頭,等候著來自姬路城和越水城的動靜,卻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三木城別所父子的躊躇,近在咫尺的姬路城的主人伊達政衡卻是引來了一名乘船偷渡而來的使者,伊達政衡的老朋友,數度前來與他會面的足利義輝的特使細川藤孝。
細川藤孝是來請求伊達政衡出兵攻打攝津的。誰讓法隆寺之難使得原本答應了足利義輝出擊攻打石山本愿寺的各勢力再次踟躕不前起來,急白了無數根頭發的足利義輝想到了伊達政衡,打聽到伊達政衡在播磨國聚集人馬,便提出了讓伊達政衡先出兵打擊石山本愿寺的餿主意,明智光秀雖然明知道這件事情難以成行,不過他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得死馬當活馬醫了,細川藤孝再次擔當起了特使的身份,身上還帶著一份第一次來見伊達政衡的時候帶著的命令,讓伊達政衡擔任幕府副將軍的命令。
政衡沒有和足利義輝照過面,也沒有和明智光秀見過一次,倒是和細川藤孝見了不少面了,他從繁忙之中抽出了一些時間出來召見細川藤孝,開口問道:“細川君近來可好?”
細川藤孝和伊達政衡也算是老朋友了,他聽得詢問,卻是沒有回應,而是直截了當的拜道:“聽聞西國探題近日聚集兵馬于播磨國內,這是征夷大將軍轉交給大人您的傳檄布告,還請大人看下黎民百姓的份上掃清天下,扶持足利,拯救黎民。”
細川藤孝知道伊達政衡一旦寒暄起來,恐怕就會將人給繞了進去,正題就無法展開了,他直接開門見山的拜問,讓政衡頗有一些下不來臺。政衡在幕府的役職是西國探題,管理山陰、山陽兩道,即中國探題,戰國時代,周防的大內義興補任,后來由伊達政衡拒絕副將軍之后擔任。他在朝廷的官職是大宰大貳,細川藤孝稱呼西國探題,而不是大宰大貳,足以說明了一切。
政衡從侍從的手中結果了傳檄布告,從上往下看了起來:“幕府副將軍藤原朝臣伊達政衡謹以大義布告天下:本愿寺篡僭勢力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京都,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將軍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天下,剿戮群兇。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足利,拯救黎民!”最后還有一個空出來的地方,顯然是讓他安上印子的地方。
政衡嘖嘖笑著,臉上掛滿了譏嘲的笑容,不屑道:“幕府副將軍,好高的位置啊,細川君,四五年前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你也向我推銷過副將軍的職位,現在的理由和當年的理由并無差別。”
細川藤孝不清楚政衡為何會說出這樣的話語來,他早已經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知道僅僅憑借著一個幕府的副將軍的職位就想要拴住一方梟雄,實在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政衡看了看手中的檄文,道:“不過這份檄文寫得倒是相當不錯,我會認真考慮的,只要幕府將軍能夠在攝津打開局面,我們必然就會跟進,到時候會師石山本愿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細川藤孝知道這不過是政衡的推延之詞,只是既然已經說到這份上了,他也已經無話可說,兩人正要進入無聊之極的寒暄時間的時候,服部正成匆匆趕來,跪倒在地。
細川藤孝也是眼里界的人,知道這是伊達家的內部事情不好呆在當場,便想要告辭,倒是政衡擺了擺手說道:“說吧,讓細川君也聽聽到底發生了何事,讓你如此緊張。”
服部正成說道:“主公,大事不好了,三木城別所父子對本家謀反,舉兵獨立了。”
按照太閣立志傳,下面應該是這樣回答的:
“你說什么?別所竟敢謀反我!”
“據說,別所大人在城內商議會議,那些家臣以死請求其起兵討逆,他只好當場發布了獨立宣言!其謀反之意,不辯已明!”
“……這不是真的吧!?別所他,他竟然會背叛我……真是令人難以置信……哼,既然已如此就更無法原諒。傳令家中諸將!本家將傾全力討伐別所安治!”
真實的情況是:
政衡“哦”的一聲,淡然道:“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