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中的伊達獨眼龍  第六十二章 人生百味(2)

類別: 歷史 | 外國歷史 | 備中的伊達獨眼龍 | 獨眼狐貍   作者:獨眼狐貍  書名:備中的伊達獨眼龍  更新時間:2013-02-12
 
鶴首城本來就是三村家親的居所,乃是前三村家的核心城堡,擁有專門用于君臣會面和招待來賓的正式場所,此刻大殿內卻只是坐著寥寥十余人,一左一右坐著,一開始的時候還寒暄了一下,后來就再也沒有說話了,雙方表情都有一些尷尬。伍九文學書友上傳左邊坐著的乃是伊達家的家臣們,由于政衡剛剛返回,人員倒是齊整,只不過來的大多數二十來歲的年輕家臣,年紀雖然全都不大,卻已經排列伊達家的重臣之列了,從上往下分別坐著赤木高雄、清河篤太郎、吉田政成、川崎賴廣、植木秀資、吉岡政秀、細川通政、竹野高氏高、松島彌二郎等人,除了這些年輕人外,在場的伊達家臣中還有一個年歲過六十的老頭,宮原丹波守,一開始的寒暄就是他領的頭。按說,宮原丹波守老于世故了,此刻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口,似乎有些奇怪,其實乃是因為對面坐著的兩位實在是來頭頗大,尼子敬久位列尼子氏一門眾第七位,名聲頗大,流傳于西國,甚至于傳到了畿內。另外一個年輕人也是跟腳雄厚,山中幸高,尼子氏重臣山中滿幸嫡子,流傳帶著年幼的弟弟在山端盟誓“愿受盡七難八苦”的軼事,歷史上由于弟弟名聲漸大,逐漸的由他所發的誓言換成了他的弟弟,他漸漸失去了蹤跡。

尼子敬久沒有答話,他品著茶水,心中不由得暗贊備中國的暴發戶伊達家竟然也有讓人口齒留香的好茶。

倭國茶道雖然已有數百年的發展歷史,據傳是由遣唐僧最澄和尚帶回種植,各地茶園擁有百余處,可是規模全都不大,一般年產十余斤左右,京都、鐮倉、靜岡三地的茶園年產也不過二三百斤,已經算是倭國最為著名的茶區了,飲茶者的范圍僅限于僧侶、權貴、豪商。備中國本來擁有三十余株散種的茶樹,據傳乃是吉備真備從中國傳來。另外一種比較靠譜的說法乃是細川家守護備中時從京都移栽,“茶祖”最澄和尚帶回茶種時距吉備真備卒去已經過去了三十年。伊達家崛起后,由于政衡多年來對于故鄉的思念喜飲茶水,三十余株茶樹終于得見天光。現在已經以此開始修建茶園了,期望過得數年后能為伊達家多一條財路。

尼子氏脫胎于佐佐木京極氏,國內品茶者眾,每年需要消耗掉大量的茶葉,一般多從但馬國購入,只是由于產量本就不高,多沒有形成規范的制茶。用料極不講究,大多梗莖葉混用,甚至于用鐮刀將一尺左右的茶枝割下利用,湯色黃褐,味道苦澀。尼子敬久身為親族家老,當然不用以身試茶,不過數量畢竟不多,只得在特殊時候使用。沒有想到來到備中國后,在一個暴發戶家中喝道如此極品的茶水,不由得眉頭上翹了起來。

其實說到底。政衡在這里開了一個小小的金手指,得知備中國竟然擁有三十余株茶樹,欣喜之余,翻開知識的長河,在旮旯角落中尋找到了倭國煎茶的制作方法。政衡前世的時候有一次旅游,親眼見識過一場中倭友好制茶比試,煎茶的制作方式還是略知一二的,在空閑時候親自制過一番,雖然不如后世那般滋味甘醇,可也比起當世的茶餅要好了許多。只是一般都用嫩芽制作,產業本就不高,只得作為個人飲用和賞賜之用。今日招待來自尼子家的使者,特意拿了出來招待品嘗。

政衡雖然知曉煎茶的大概制作流程,可也不清楚煎茶之法要到一百八十余年后的江戶時代才創制出來,甚至于要到二百五十多年后方才流傳開來。可以說大殿內尼子敬久和山中幸高品嘗的茶水乃是倭國的首創,比起當時的茶葉來擁有獨特的滋味和香氣,品相也好的許多,故而馬上得到了尼子敬久的贊賞。

由于煎茶的稀少,殿內唯有尼子敬久和山中幸高兩人所能品嘗,其余人等品嘗的多是漢法炒制的綠茶。

山中幸高不似尼子敬久那般只是品嘗到煎茶的滋味甘醇回味無窮,他輕輕聞了茶香,品了一口,深吸了一嘴氣息,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神情,作為尼子家的年輕一代,他對于政略和戰略也算是具有一定的見識,并且能夠依據政略戰略說出些個道道來,但是作為一員武將,卻欠缺些必不可少的哲學頭腦。較之政略和戰略,最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的是茶道,可以說是尼子家年輕一代少有的茶道高手。品味著甘醇的茶水,搖晃著茶杯觀看著轉動不止的茶葉,臉上滿足的神情轉變成了強烈的詫異和好奇。

山中幸高雖然沒有到玩物喪志的境地,可也是讓他不由自主地想要開口詢問,卻不免有點兒欲言又止,好一會兒,方才說道:“宮原丹波,不知道這是什么茶,為何使用泡茶,而非傳統的煮茶?”

宮原丹波守楞了一下,他沒有想到山中幸高開口會問如此問題,倒也將他問住了,雖然他也品嘗過,家中還藏有一小袋,可是說到底他也弄不清楚所以然來,想要照著當日政衡所言轉述一番,卻聽得門口傳來清脆的聲音:“此茶為煎茶,陸羽《茶經》中便有記載,東坡先生有詩曰‘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貴從活火發新泉。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足可見煎茶早已經盛行于唐國,據聞泡茶又名為賞茶,須得觀察茶葉在水里面上下浮動宛如文人水墨畫一般的意境,本需要用到琉璃盞,可那琉璃盞就算是在唐國也算是稀罕之物,故而只得使用傳自唐國的茶器,以表心意了。”唐國,即當時的明朝,通稱。

說著走進一名戴著眼罩的獨眼年輕人來,身材高大,舉手投足沉穩大方,眉宇間極具器量和英才之氣,要不是獨眼破壞了面容的整齊觀感,也算是世間少有的美男人了,隨著地位的提高隱隱然蘊含著濃濃的銳氣,正是聞訊而來的政衡。

尼子敬久和山中幸高俱都一愣,看他的神情倒是有些猜疑不定了。來備中國前觀那二階堂信弘、佐次郎兩人的做派,本來以為出身低賤的伊達政衡粗鄙不堪,來到備中國后多方了解也大概了解了伊達政衡的出身背景,可現在伊達政衡的做派,娓娓道來,出口成章,分明就和他們影響中的人相違和,落在兩人眼中不由自主的就高深莫測起來,立即推翻了原本認定的粗鄙不堪的土包子的形象,高看了幾分。

尼子敬久和山中幸高兩人互相交換了一個眼色,但是兩人都是出身名門,當然不會直截了當的問出來,就把疑惑埋在心里頭,山中幸高還想再聞訊一番,可是尼子敬久立刻用眼神制止了他,兩人身負尼子家的任務,實在不能夠拘泥于小道。

政衡哈哈自嘲了一聲,悠然朝著尼子敬久和山中幸高走去,走到了兩人身前一丈,笑著鞠躬道:“不曾主動前方拜訪兩位尊使,說起來,都是藤次郎失禮了!”說著先跟尼子敬久和山中幸高主動告了個罪,然后便笑著說道:“兩位尊使來自名門尼子家,藤次郎身為尼子家的女婿,算是晚輩,如何能夠坐在首位,還請兩位請上座。”說著便拉起尼子敬久向著主位走去。

尼子敬久望著政衡,他萬萬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人,不禁大異起來,就算是山中幸高也不禁驚疑不定起來。拉扯了一番,尼子敬久沒有動彈,政衡也不好強拉上去,不等他回應,徑直坐在了他們的對面,圍著茶器端坐著,親自給兩人倒上了茶水,然后給自個兒也倒了一杯,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自顧自得的喝了起來,說道:“兩位尊使請用茶,剛剛從外面逛了一趟返回鶴首城,還真是覺得有點累了,不知道兩位聽說了沒有?”

尼子敬久疑惑不定,端起茶杯示意,說道:“不知伊達侯聽到了什么嗎?”

政衡笑著放下了手中的茶杯,饒有興趣的望著他,說道:“尊使真的沒有聽說已有新宮黨造反的流言蜚語傳于出云國,還言之鑿鑿的說新宮黨與吉川家合謀,連在備中國都已經傳開了,沒有想到尊使還能夠安然的來到備中國,看來情況不是很嚴重啊,顯然只是一條不作信的流言罷了。”

尼子敬久可沒有政衡說的那般輕松悠然,心中早已經翻騰的波濤洶涌,他沒有想到竟然會有新宮黨造反的流言傳播,竟然連備中國都已經家喻戶曉,可想而知在出云國會傳成什么樣,臉上卻沒有任何表現,笑著說道:“僅僅只是一條不足為慮的謠言罷了。”

政衡燦然一笑,說道:“謠言止于智者,不足為慮,不足為慮啊!”至于真的會不會有新宮黨謀反事件的謠言,政衡不清楚毛利元就會不會散布,反正政衡已經命令草間四兵衛前去散布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