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倫帝國  第一千二十五章 推倒這堵墻

類別: 軍事 | 戰爭幻想 | 巴比倫帝國 | 華東之雄   作者:華東之雄  書名:巴比倫帝國  更新時間:2013-04-25
 
十號工程,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而阿拉伯世界,也在向著他們自己的目標,不斷地進步著。

1988年10月1日,阿拉伯各國再次召開會議,確定了在沙特阿拉伯成立阿拉伯中央銀行。

阿拉伯人自己的統一貨幣,被命名為阿元。它的運作,由阿拉伯中央銀行和各阿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組成的阿拉伯中央銀行系統負責管理。

其中,阿拉伯中央銀行并不負責發行貨幣,由各國的經濟學專家組成,主要用于制定貨幣政策,防范和抵御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而阿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參與阿元紙幣和阿元硬幣的印刷、鑄造與發行,并負責阿元區支付系統的運作。

阿元的紙幣有六張,面值分別為一阿元(灰色)、五阿元(黃色)、十阿元(藍色)、二十阿元(桔黃色)、五十阿元(綠色)、一百阿元(紅色)組成,與美元的兌換比例為一比一。按照這個比例,與國內的各種現有貨幣進行兌換。

其中,上面的圖形,都是阿拉伯特色的建筑,雖然有人提議,使用三國的首腦的頭像當作畫面,被庫賽婉言拒絕了。

而硬幣,則主要由一分,二分,五分,一角,五角五種。

沙特,科威特和伊拉克三國,都會在五年之內,全面淘汰現有的貨幣,唯一使用阿元,而其他的國家,則按照自己的貨幣政策進行。

由于有豐富的石油,阿拉伯各國進行的這次計劃,被世界評論紛紛,不過,大多數的看法,都是阿拉伯這次的計劃,能夠順利實施下去,由于他們各國的經濟都很發達,外匯儲備很多,抵御外部金融風暴的能力,也非常強。

阿拉伯世界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個進展,讓歐洲都非常羨慕,此時,歐洲的“德洛爾報告”通過,報告主張分三個階段創建歐洲經貨聯盟:第一步,完全實現資本自由流通;第二步,建立歐洲貨幣局;第三步,建立和實施經貨聯盟,以單一貨幣取代成員國貨幣。歐洲人也眼紅了,加快了自己統一貨幣的計劃。

此時的美國,四年一度的總統大選,正在激烈地準備之中。

11月8日,總統大選正式開始,經過激烈的角逐,在里根總統任期內的兩任副總統,喬治布什,終于競選成功,獲得了百分之五十二的選票。

里根的時代,即將結束,喬治布什,將迎來他的人生內最輝煌的時刻。

12月2日,就在里根總統即將卸任前期,他來到了歐洲,進行他的最后一次總統任期內的訪問。

他在歐洲的最后一站,就是柏林。

柏林,是德國的首都,在四十年代,這里可以說是讓全世界痛恨的中心,這里是法西斯的發源地!納粹德國將自己的鐵蹄,踏遍了整個歐洲。

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過去了,以柏林的解放為標志,而此時的戰敗國德國,到處是一片廢墟,斷垣殘壁,殘破不堪,風雨飄搖。這是全人類的悲哀,在這種戰爭中,沒有勝利者。

而對于戰敗的德國,美、英、法、蘇四大國實施分區占領,由于本來的意識形態的差異,導致冷戰的出現。

1949年,在東西方的支持下,德國分裂為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而柏林,也被分裂成了兩個陣營。

面對著分裂后,東德的居民不斷地向西德涌進,東德的政府和蘇聯,終于下了狠手,在一夜之間,在柏林建立了一堵墻,將柏林分成了兩個城市。

這就是著名的柏林墻。

開始的時候,只是鐵蒺藜圍成的路障,后來改筑成兩米高、頂上拉著帶刺鐵絲網的混凝土墻。在正式的交叉路口和沿線的觀察塔樓上設置警衛。一開始只是在東西柏林之間修建了一百多公里,后來數十年中一直在擴建,到了1980年擴展到了整個東西德邊界,墻被增加到了三米高,由圍墻、電網和堡壘制造成了總長達1369千米柏林墻。

對于這條柏林墻,東德的人是非常抵制的,他們采用了各種方式,來翻越這堵墻。

當最開始,還是鐵蒺藜樊籬的十號,19歲的東德士兵康拉德舒曼頭戴鋼盔,肩背長槍大步躍過鐵蒺藜樊籬。這個瞬間被當時在場的攝影師彼得雷賓拍了下來,震驚了世界。

之后,各種招數層出不凈,挖地道,跳樓,熱氣球,開車撞擊,無數東德人冒著生命危險,穿越了這堵墻。

這個柏林墻,就像是一個柏林城內的傷疤,刺痛著德國人的心。

巴黎廣場和菩提樹下大街的盡頭,就是柏林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布蘭登堡門,這是一座在十八世紀由普魯士國王建造的特色建筑。

今天,這里,人山人海,西柏林幾乎又近萬人,都涌上了大街,就在布蘭登堡門前面的柏林墻的另一側,也有近萬名的東德人聚集,他們知道,在另一側,美國總統里根準備發表一番演說。

從外面看,仿佛里根總統就置身于這座建筑之前,只有近旁的保鏢知道,為了防止出現意外,在總統的身后,有兩面防彈玻璃。

里根是演員出身的,這讓他的發言,更具有感染力,仿佛和幾十年前的小胡子一樣,通過擴音器,他的聲音,響徹云霄。

現在的柏林,可以說是在東西方的一個直接交火線上,假如雙方發生了戰爭,柏林墻后面,那滾滾的鋼鐵洪流,就會源源不斷地開進到整個西方。

“現在,蘇聯人或許,在一定程度上,也開始意識到自由的重要性了。我們常常聽到說莫斯科現在要開始實施新的改革、開放的政策了;一些政治犯已經得到釋放了,一些外國廣播也不再被擾了,而且計劃經濟體制出現了松動、某些商業活動也被允許。所有這些,是否標志著蘇維埃體制在開始徹底的改變?或者只是一些表面上的姿態、目的是要讓西方抱有不實際的幻想、以及在不改變實質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蘇維埃體制?”

里根的話,讓下面的人都有一絲興奮,美國領導人這樣公然地指責蘇聯的改革,這簡直是破天荒的頭一次。

在柏林墻的另一側,警察開始驅趕那些聚集在柏林墻下面的聽眾。

里根的話,越來越有煽動性。

“戈爾巴喬夫總書記,假如你真地愛好和平、假如你真地渴望給蘇聯人民和東歐人民帶來繁榮,假如你真地是要開放,那么,請你到布蘭登堡來!戈爾巴喬夫先生:請你打開這道大門!戈爾巴喬夫先生:推倒這堵墻!”

整個德國沸騰了,整個歐洲沸騰了,里根總統的這些演說,傳遍了全世界。

戈爾巴喬夫總書記,推倒這堵墻!這是對戈爾巴喬夫的挑戰,而且,他的演講,讓整個東歐的局勢,更加動蕩了起來。

西方國家開始把向蘇聯貸款的問題和這些事件聯系起來,如果蘇聯不改變現在對東歐各國的做法,那么,西方國家將停止向蘇聯貸款。

蘇聯自從八十年代開始,就不停地向西方貸款,現在已經不是如何能夠還上貸款的問題了,而是如何能夠貸出新的款項來,才能夠維持蘇聯的繼續發展下去。

戈爾巴喬夫進行了失敗的經濟改革,現在,蘇聯的經濟,沒有任何好轉的跡象,西方舉起的這個蘿卜和大棒,讓蘇聯更加舉步維艱。

后世,戈爾巴喬夫就是這樣,不得不屈從于西方,不過,和歷史不同的是,在后世,由于美國的操縱,讓世界的石油價格暴跌,蘇聯最重要的出口創匯項目,也就是能源的出口,不會給蘇聯帶來更多的利潤,這導致了蘇聯財政極度艱難。

而現在,沙特并沒有接受美國的條件,惡意增加產量,壓低石油價格,世界的油價,還在平穩地增長之中。

世界局勢,在和平之中,發生著不斷的變化,邁進了89年。

布什在白宮,宣誓就任了美國第四十一任總統。美國開始進入了布什統治的時期。

而在伊拉克,第二個五年計劃,已經開始了發展。在第一個五年計劃里,伊拉克初步完成了建設一個工業化國家的目標,機電,冶金,汽車,化工,農業,各行業都有了較快發展,糧食不僅實現了資產,而且開始出口。各類高校開始逐漸建成,伊拉克的國民開始普及高等教育。

而第二個五年計劃,則是要繼續推進工業化進程,尤其是促進高科技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和國家的科研能力,讓伊拉克變成一個具備各方面的研究能力的先進國家,國家加大對這些領域的投資力度。

吸引外資,吸引人才,徹底發展國家的整體水平,把伊拉克建設成為一個工業強國!即使不依靠石油,伊拉克也能夠躋身富裕國家的行列。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