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大明
吳應熊要率領各方軍隊奔赴遼東鎮北路防區馳援,趙俊臣則是要趕去錦州大營主持后勤事宜,雙方皆是向北而行,最初有一段路程是相同的。
就這樣,快馬加鞭的連續疾行一天時間之后,終于是遠遠見到了一處官道岔路,前方岔路分為兩條,一條道路向北進入錦州境內,另一條道路則是向東北通向遼陽與撫順方向。
這也就意味著,趙俊臣即將要脫離大部隊,接下來就要單獨行動了。
吳應熊見到這般情況后,正準備停軍休整、與趙俊臣告別。
然而,不等吳應熊傳達軍令,就聽到了前方將士的大聲呼叫。
“有狼煙!有狼煙!”
“狼煙烽火!前方傳來敵情!”
“戰事來了!建州女真來犯了!”
聽到這般動靜,吳應熊頓時是心中一驚,連忙是抬頭查看,果然是在天際遠處望見了狼煙警報!
這就意味著,趙俊臣的預測并沒有出錯,建州女真確實是趁亂來犯了!
一時間,不論是趙俊臣、還是吳應熊、又或是遼東鎮眾將,所有人皆是心情復雜,既是輕松、也是沉重。
輕松是因為,各方勢力這個時候可謂是各有算計,但所有人的后續計劃前提,皆是基于建州女真的趁機來犯,若是建州女真這一次竟是出乎意料的按兵不動,他們的苦心算計就都要竹籃打水一場空。
沉重則是因為——所有人皆是深切明白,與建州女真作戰之際的困難與危險究竟有多大!
狼煙烽火乃是古代軍事通訊的重要手段,歷朝歷代的規則也是大致相同,每隔三十里距離就會設置一座堡壘,相鄰堡壘可以遙遙相望,堡壘之中備有隨時可以啟用的烽火臺。
遇到敵情之際,邊境最外沿的堡壘就會率先點燃烽火狼煙,向后方堡壘通報敵情,后方堡壘見狀之后也會點燃烽火狼煙、繼續向更后方傳遞消息,同時也會派出探馬偵查,進而是把敵情消息迅速傳遍整個邊疆。
與此同時,根據狼煙烽火的持續時間與點燃數量,也可以初步判斷敵情。
若是狼煙時斷時續,就表明點燃狼煙的堡壘只是負責傳遞邊境敵情,但本身并沒有見到敵軍;若是狼煙持續不斷,就表明該堡壘已經見到了敵軍;若是點燃一道狼煙,則表示敵軍約是一百人規模,若是點燃兩道狼煙,就表示敵軍約是兩百人規模,狼煙數量越多,就表示敵軍規模越大。
所以,當吳應熊望見了烽火狼煙之后,連忙是定睛仔細分辨,當他看到遠方狼煙僅是持續一段時間就消失之后,不由是心中稍安,這表示建州女真還沒有深入遼東腹地,前方的烽火臺只是在警報邊疆出現敵情罷了,但當他進一步拉近距離、數清楚了狼煙數量之后,卻又不禁是心中一緊!
總計有十道狼煙!
這是烽火臺所能施放的最大狼煙數量!
一道狼煙表示敵軍規模上百,六道狼煙表示敵軍規模上千,九道狼煙表示敵軍規模上萬,而十道狼煙則是只有一個意思——敵軍規模極大!根本無法估算數量規模!敦促后方全力支援!
趙俊臣策馬跟在吳應熊的身邊,他也清楚狼煙規則,頓時是表情一沉,轉頭向吳應熊說道:“總計十道狼煙!這表示建州女真這一次就算是沒有傾巢而出,也相差不遠了!只是還不清楚建州女真的具體作戰目標……吳總督,你肩上的擔子很重啊!”
狼煙警報也有缺陷,它只能粗略表明敵軍的大致規模,卻無法表明敵軍目前所在的具體位置,更詳細的情報只能通過快馬傳遞。
吳應熊的目光依然遙望著天際遠方,表情凝重的點了點頭,道:“必須要進一步加快行軍速度了!否則前線戰情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出現不好的變數!
說實話,本督現在無比希望建州女真野心更大一些,趁著遼東鎮的混亂局勢全力攻打沉陽與撫順兩處重鎮之一!因為唯有沉陽、撫順這樣的重鎮,才有能力抵御建州女真這般規模的兵力,也可以拖住建州女真的主力!若是建州女真野心太小,這般傾巢出動卻只是到處劫掠,反而是危害更大!”
說到這里,吳應熊也轉頭看向趙俊臣,道:“趙閣臣,眼前這條岔路向北繼續奔行三十里就是錦州大營,眼見軍情緊急,本督必須要盡快馳援北上,就不特意繞路進入錦州大營暫歇了,所以咱們就在這里分別吧。”
趙俊臣點了點頭,道:“據本閣所知,錦州大營之中還駐扎著上萬軍隊,其中還包括四千名遼東鐵騎,若是前線戰事吃緊,還望吳總督可以及時傳來消息,本閣一定會安排錦州大營的駐軍趕去支援!”
吳應熊目光一閃,直接搖頭道:“遼東鎮的北路防區乃是抵御建州女真的第一線,同樣是駐有重兵,也同樣駐扎著兩隊遼東鐵騎,單獨聽命于遼東鎮北路參將,只要把大部分北路邊軍整合起來,再加上本督麾下的兩萬余援軍,也足以應付建州女真了,但錦州大營的駐軍乃是遼東境內目前所僅剩的后備力量,絕對不能輕動。”
吳應熊的這般說法,固然是出于軍事考量,但也一定是暗中防范著趙俊臣以支援前線的名義親自率軍進入戰場攪局。
趙俊臣并沒有拆穿吳應熊的想法,只是鄭重點頭。
見趙俊臣沒有繼續糾纏,吳應熊心中稍稍輕松,向趙俊臣拱手示意之后,就向全軍傳達了軍令、要求全軍將士們加快行軍速度。
隨后,趙俊臣與趙俊臣麾下的禁軍護衛,以及與趙俊臣同行的各方勢力,也很快就逐漸脫離了援軍大部隊,徹底是分道揚鑣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雙方分別之前,徐郃、李澤荷、甘成、李世杰等等遼東鎮高層武官紛紛是特意跑到趙俊臣面前、與趙俊臣依依惜別。
自從那場軍事會議之后,遼東鎮眾將也知道他們理虧,沒有及時聲援趙俊臣,就一直想要與趙俊臣修復關系,而趙俊臣只是不冷不熱的吊著他們,時而是表示自己依然會與遼東鎮眾將相互配合、實施原定計劃,時而又表示自己也許會根據最新局勢變化改變主意,讓遼東鎮眾將頗是有些緊張。
就這樣,大概只是半個時辰之后,援軍大部隊已經徹底甩開了趙俊臣的隊伍,迅速向著東北方向奔去。
目視著援軍部隊迅速遠去,最終只能遠遠望見一股煙塵,趙俊臣也終于是收回目光,轉身看向自己的身后。
在趙俊臣的身后,遼東巡撫王世臻、遼東按察使黃珂、遼東團練總兵令狐光、遼東分練總兵宋大禾、以及錦州境內的一眾豪族縉紳與各級文官,皆是正在靜靜等待趙俊臣的命令。
值得一提的是,遼東鐵騎千戶何仁勝這個時候也混在眾人之中、用眼角余光偷偷觀察著趙俊臣,而另一位遼東鐵騎千戶劉雄則是陪在何仁勝的旁邊,表情間依然是殘存著桀驁與憤怒。
在全軍拔營北上之際,趙俊臣原本是想要把史城、何匪、劉雄、何仁勝這四位失去兵權的遼東鐵騎千戶皆是帶在身邊,讓他們隨同自己一同前往錦州大營,但對于趙俊臣的這項要求,遼東鎮眾將皆是不敢答應,就連吳應熊也表示了反對。
何仁勝與劉雄二人也就罷了,一個是多智少斷、一個是有勇無謀,皆無法發揮太大作用,但何匪與史城二人卻皆是關鍵人物,也皆是在遼東鐵騎之中擁有一定號召力,所以遼東鎮眾將與吳應熊自然是不敢把這兩人交給趙俊臣,否則誰也不知道趙俊臣將會利用這兩人的影響力搞出什么事情。
但這件事情的主動權在遼東鎮眾將的手上,吳應熊也無法干預太多,而遼東鎮眾將則是急切想要與趙俊臣緩和關系,所以他們最終雖然是堅持留下了何匪與史城二人,但還是把何仁勝與劉雄二人交給了趙俊臣。
與此同時,禁軍百戶姜泉卻沒有跟在趙俊臣身邊,因為許慶彥目前依然是重疴難消,根本經不起長途奔行的顛簸,所以趙俊臣就讓姜泉帶著許慶彥在后方緩行。
順便,趙俊臣還向姜泉交代了一些“小任務”。
就這樣,目光環視了眾人一圈之后,趙俊臣抬手一揮,道:“軍情緊急,咱們也加快馬程,盡快趕去錦州大營!”
說完,趙俊臣率先策馬,向北而去。
大約三個時辰之后,錦州大營已是遙遙在望。
一路疾行之下,幾乎是沒有幾次休息,趙俊臣的體力也已是瀕臨極限,所以就放緩了馬速,稍稍恢復了一些體力之后,就轉頭吩咐道:“把王巡撫與何千戶二人喚來,本閣有事情想要詢問他們。”
在趙俊臣的傳喚之下,遼東巡撫王世臻與遼東鐵騎千戶何仁勝二人很快就已是趕到了趙俊臣面前。
何仁勝依然是用眼角余光偷偷觀察著趙俊臣,而王世臻則是直接問道:“趙閣臣,您傳喚下官有何事?”
“馬上就要進入錦州大營了,所以本閣想要向王巡撫與何千戶兩位打探一下錦州大營的具體情況!錦州大營之中有哪些人需要關注?尤其是那位監軍太監姚讓……又是怎樣的性子作派?”
趙俊臣一邊是再次放緩馬速,一邊是出聲問道。
第二更已經寫完,會在半個小時之內修改完成上傳。
接下來這幾天,更新應該會比較多。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