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三百六十九章 天都石窟(上)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午后方晴   作者:午后方晴  書名: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更新時間:2024-06-09
 
一住供精彩。

中軍徐徐來到沒煙前峽,這里地形十分險惡。

后面是葫蘆川,南邊是鎮戎寨,以及須彌山,在須彌山那一端還有一條更險惡的道路,那是石門峽,也就是百姓嘴中的沒煙南峽,而沒煙前峽,又被稱為北峽。

向北便漸漸深入西夏人境內,向西便是天都山。

以前一直沒有人注意。

鄭朗提出后,老種馬上看出這里的戰略地位,曾建議于此筑城。

鄭朗否決,其他三路不配合,僅自己一個涇原路于此筑城,也就要以一路兵力與西夏舉國兵力死磕,只要筑城,元昊必須得死磕,會產生什么樣結果?

老種嘆惜一聲。

也無奈,只能同意鄭朗的做法,壓縮空間,最大限度消耗西夏的國力與兵力。

但此刻,陸續有很多百姓從北方而來,在將士帶領下,奔向南方。

這次開了一朵花,宋軍軟硬兼逼,使得天圣寨北面的諸寨,再次大規模向渭州南遷。

但鄭朗并沒有對他們真的動手。

民族政策,還得以安撫為主,比如滅蕃等三個羌族,最后也歸順宋朝。

能拉攏是最好的,一旦開始仇殺,這是真正的邊民,離西夏境內咫尺之遙,會隨時潛入西夏境內。因為仇恨,將會成為西夏人的死忠,成為西夏的折家軍。

使用暴力,只有到萬不得己的時候。

就象元昊屠豐州城,結果是很可怕的,自此以后,府麟路活下來的百姓,他休想再招攬。

想到這里,低聲對身邊侍衛吩咐一句。侍衛下去傳令各軍,只要這些百姓進入天圣寨后,勿必要對他們善待之。

軍隊再次扎營。

天色將暮,滿川黃草,梁上一片血色。

遠處地平線上出現一批人馬。

到了近前,范純祐翻身下馬。自今年準備來西北,鄭朗將幾個學生全部打發出去,王安石留在江寧。從前年起他父親王益身體就一直不大好。于是讓他留在江寧服侍父親。嚴榮留在京城,范氏兄弟還給了他父親。

反正我也在前線,大家彼此彼此,你們還是回父親身邊,雯雯他德操的薰陶吧。

事實范純祐去了范仲淹身邊。替范仲淹做了許多事,成了范仲淹重要的幫手。但與歷史吻合,為了替父親分擾解難,留在西北,沒有去參加解試。

但范純祐對鄭朗還是十分敬重的。

這些年不但跟著鄭朗學了許多儒家的學問,還學了做人。做官,躬身說道:“見過鄭大夫。”

“我聽說你也在細腰城?”

“嗯。”

“怎么……?”

“是聽到鄭大夫親自來到天圣寨,又出大軍于沒煙峽,于是我趕了過來。”

“是你父親對你說的?”

“是。”

鄭朗一樂,自己這么大動靜,范仲淹多半心中也猜出一些。

還是沒有指望范仲淹,軍事理念不一樣。說了,范仲淹也未必出兵配合。就是配合。也有限,離府麟路更近,元昊一旦回兵,范仲淹的援兵首當其沖,自己還會為其分心。

可是對這個曾經的學生態度很好奇,問:“范大郎,我若出軍主動進攻西夏,你是怎么看的?”

“鄭大夫,果然想要攻打西夏?”

“難道你不贊成。”

“我也不知……道,”范純祐嚅嚅道,又說:“鄭大夫,務必要小心。”

“我做事一直很小心,”鄭朗道。

趙珣要求他帶隊發起第一戰,鄭朗便給了他一張紙條。第一戰攻擊為輔,吸引敵人前來埋伏圈為主。不但要攻擊敵人,還要擄一批人過來,于是派斥候仔細地察看,各個路段騎馬會需要多長時間,步行會需要多長時間。也就是撤退時,一邊押著擄來的百姓士兵甚至和尚,一邊還要計算撤完每一段需多長時間。不能快,也不能慢。

并且身后很有可能會有幾萬敵軍糾集,隨時能趕上來。

這可是一個高難度。

趙珣看了后,大半天未作聲。

鄭朗才說,還是讓狄青親自率領吧。

但趙珣也有一個重要的任務。

這種打法精密到每一盞茶時間都要計算,謀劃的人必須要有智慧,執行的人必須聰明。

可是認真分析,鄭朗還是那種寧肯多用腦筋,寧肯少取得戰果,也勿必穩妥的打法。比如他還沒有出兵,后方就在布置聯防,預防敵人不會按照他的步伐走,圍魏救趙,從他路直奔鎮戎軍后方。

這種打法勝率高。但是還有缺點,也不能保證百戰百勝,戰場上未知性因素太多了。對統帥與將領要求更嚴格。雖穩,但步步為營,步步要精確的計算,也就不會出現霍去病那種兵去千里的奇跡。

看似以一路之兵,進攻西夏境內,實際小心得另人發指。

勝的機率高,但不會出現王韶那樣奇跡般地大勝。

這就是他小心注定下來的結果。

甚至老種曾獻了一策,兵出天都山,吸引西夏主力部隊,然后派一支精悍的奇兵,迅速撲向靈州城。對物資觀念,鄭朗老種與張亢一樣,除了少量牲畜外,其他的物資能燒不能帶,否則會拖累軍隊速度。

出其不意拿下靈州,放上一把火,將靈州燒得一干二凈,西夏人會舉國震恐,直接動搖各部對李元昊的忠誠。當時鄭朗忽然想到諸葛亮與魏延的故事,魏延也曾要求諸葛亮出奇兵出子午谷,直搗關中,被諸葛亮拒絕。

因為有無數未知性,鄭朗依然否決。

功成元昊會十分悲催,功不成,自己軍隊會陷入敵境后方,有可能被全殲,鄭朗不敢賭。

包括眼下開的這朵花。

宋軍猖獗,有的西夏將領心動。想要打。然而派出斥候悄悄看了一下,這些花瓣都是騎兵,在不斷流動,難以伏擊。伏擊得不好,會隨時被其他數支花瓣卷上來包圍。

直接攻打中軍,只要一頭扎進來,宋朝中軍防御,其他花瓣層層裹近。自己兵力又不足。依然還會失敗。

只能郁悶地看著這個花柱子徐徐進入沒煙峽,向天都山逼近。

“鄭大夫,朝廷送來一份邸報。”

“什么邸報?”

“朝廷嘉獎大戶李氏借二十萬貫錢給朝廷,又因國家危急,勒令上等戶交納一定科配之額。”

鄭朗愕然。

這段歷史他是知道的。因為打了三年的戰爭,國庫空虛,趙禎將主意打到大戶人家身上。

平常你們這些有錢,越有錢越不向國家交納稅務,朕只能向中貧戶征稅。如今國難當頭,也到你們出力的時候。

借李家二十萬貫錢。打了白紙,后來給了幾個空頭小官打發。不但李家,還有許多大戶人家,利用科配的名義,強行斂財,多者達到上萬貫,少者也有幾千貫。

能被朝廷盯上的大戶富戶。讓皇帝抹下臉面,巧取豪奪。朕還要你幾百貫嗎?

這是趙禎執政時最有意思的一幕。

似乎真讓他斂了好幾百萬貫錢。

但鄭朗坐下來細想一會,肯定不是趙禎的主意,多半是章得象想出來的辦法。

宋朝人的確有錢,有許多士大夫讀司馬遷《貨殖列傳》時十分不解,司馬遷說樊嘉有錢五千萬,也就是五萬緡錢,說他是高貲。

這點錢就算高貲?那么宋朝的高貲不要太多。

似不足道!

中人之家財五萬貫甚多,何足傳之于史。

五萬貫財產只是中人家的財富,太普遍了,為什么要記載下來,流傳史冊?

那么多到什么地步才算富戶?中者儲錢三五萬千錢,上者三十萬千錢。司馬光的高貲在宋朝京城只能算是中戶。家產達到三十萬貫經上,在京城才勉強算得上戶。按照購買力計算,一億多人民幣的家產,再扣除高價房的泡沫經濟計算,那么有可能三億人民幣家產,才勉強在東京城算一個上戶。

真相揭開,十分變態。

這些人家除了一些高級官員,比如鄭朗家,若沒有大事發生,無論鄭家怎么花銷,積累下來的財富也會十分驚人。

經商,宋朝商業發達,有許多人抓住機遇,一夜暴露。曾有一個掮客,替幾筆大生意做了一個中介人,僅所得的中介費,使他數月間擁資產十幾萬貫。

海客,也多屬于頂級富人那種。

另外放高利貸,受害人甚至有官員。有的官員才開始上任,是低級官員,收入少,招待安家花費大,又要準備行頭,打點上司,于是也倒在高利貸下。宋真宗一看不行,那么多高利貸商人追著自己的小吏討錢,成何體統,于是刻意下了一份詔書,新及第授官人無得以富豪權錢,倍出利息,至任所償還,所在察舉之。

你們放高利貸收利息,朕不管,但不要打主意竟敢打到朕的官員身上。

放可以,不得收利息,什么時候他們赴任拿工資了,什么時候才能還你們的錢。

但有誰將這道詔書當作一回事?

繼續有人中招。

王旦未發達之前,是一個小吏,高官拿的薪水高,但低層小吏薪水也不高,有的一年不足一千貫錢,京城居貴大不易,被高利貸逼得沒有辦法,于是典當自己的馬償還。

章得象同樣也中了招,母親死了,在辦喪事,加上當時他僅是一個知縣,不貪不污,家中不算好,于是借了八百千錢救急。結果他去京城赴任,高利貸商人追著他討要,不讓他從玉山前去京城。去可以,得先將我的高利貸償還。

不但八百緡錢本金,還有很多利息,章得象丟了大面子,還好玉山的寺院大和尚出面,出資替他償還,高利貸商人才將他放行。

所以鄭朗心里面立即想到這種殺“殺富救國”的辦法,多半是章得象想出來的。

范純祐說的不是佛仇富殺富,而是都想出這種歪主意斂財,國家財政壓力有多大?出戰一定要慎重。

很可能是受范仲淹影響,才產生的這種想法。

鄭朗不以為然。

雖有些出忽他的意料。但因為自己,比史上要好得多。

因于財政壓力,趙禎為了斂得前方所需的經費,默視下面官員想方設法斂財,甚至將老百姓五年六年八年后的稅賦都提前征了上來。

對于那些貧困百姓,這個七八年后的稅能征么?

但是舉國之力后是什么結果?

三川口實際犧牲不足一萬人,好水川一萬多人,定川砦七萬人。一次比一次嚴重。趙禎還有沒有打下去的勇氣?

而且殺富也能小殺殺。

除了李家外。其他人家也不多,幾十萬貫家產,斂你幾千貫算多嗎?

鄭朗不鼓勵仇富,財中集中造就許多大資本家,對商業流通會產生好處。但最少得交一個稅。可是他們越是富裕,越有特權,越不會交納稅務。而且有的商人魚肉鄉里,或者放高利貸。這三條皆是鄭朗最痛恨的。

問道:“范大郎,孫子說兵者,國家大事也。不可不慎。為什么他前去吳國,與伍子胥多次率領軍隊,攻打楚國?幾乎年年戰事不休。”

“為什么?”范純祐很茫然。

“楚國國家強大,富裕,兵多將廣,百姓人口數量也是吳國的十幾倍之眾。吳國狹小,僅擁有東南之地。南方還有充滿敵意的越國。只有乘楚國主昏臣佞的時候,發起連續進攻。每次擊敗楚隊,都在消耗楚國的力量,使士氣低落,看到吳兵到來,楚軍就會產生害怕。吳國自己雖有壓力,可以從楚國擄掠部分財富,補充自己的供給,又因為一次次大勝,激勵百姓的民心與凝聚力。數年下來,彼消此漲,一舉進入楚國王都。若不是運氣好,若大的楚國會撤底被吳國從地圖上抹去。你再看一看現在,我軍只有一昧被動的防御,敵人皆是騎兵,始終以多打少,一敗再敗復敗,十幾次敗下去。我國再富,也被損耗一空,楚國的以前,就是宋朝的以后。”

范純祐更加茫然。

這種理論顯然與他父親的理論有著天壤之別。

鄭朗又說道:“朝廷里有許多大臣想議和,包括你父親。雖屈辱之,不用打仗了,國泰民安,也不會出現現在的財政壓力。但元昊是什么人,一頭喂不飽的野狼。你見過誰能將野狼訓練成看門狗的?想要和,必須給他巨大好處,得到這個好處,再次休生養息,恢復元氣。然后繼續攻打,我朝不得不加籌碼。又為了防御,在陜西諸路派駐無數軍隊。百年下來,我朝必然滅亡,你我的子孫,會成為亡國之奴。”

范純祐瞠目結舌。

鄭朗拍了拍他肩膀,說道:“既然你來了,隨我一道行軍吧。爭取以后超過你父親。”

總之而言,范家四郎沒有一個差的。

拘于局內,不象自己知道將來的歷史,眼界不同,鄭朗對范仲淹保守的做法,并不嫉恨。

嫉恨的是另一些人,楊偕等人,貪生怕死,又十分虛偽。

莫要小視這些人,府麟路的諸將戰功,正是這些君子們,差一點徹底將他們抹殺。

但心中有些小小的不爽,朝廷邸報不定期的發出,既然發到細腰城范仲淹手中,也發到了渭州,葛懷敏這個老小子,居然不派人送來。

先忍著吧。

第二天中軍再次徐徐出發。

眼看十月中旬過去,但鄭朗不急不躁,徐徐西上。

他慢悠悠的,西夏那邊卻慌作一團,到處在調集軍隊,趕赴天都山,準備防御。

三軍就要出沒煙峽,到了這里,已經真正屬于西夏疆界,鄭朗忽然命令三軍后撤。

強行卷走大部分各族百姓,返回去了。

西夏諸將氣得差一點噴血,原來是虛張聲勢啊,實際是為了百姓。

一個個恨得牙直咬。

興沖沖而來,不能全部呆在天都山,只好怒氣沖沖的撤回各部。

回去時鄭朗抄了近路,自石門峽去向好水川。未到好水川,施從光押著一些輜重來到中軍,鄭朗將諸將召來,也包括范純祐,等眾人坐下,鄭朗說道:“我軍去又歸,敵人雖虛驚一場,卻更加小瞧我們,也更加不設備。”

宋軍弱啊。

一進一退之間,反而會讓西夏人產生更多的松馳。

這種虛虛實實,多做偽裝欺騙的戰術,正是李元昊最喜歡用的,鄭朗幾乎原封不動的還彼之身。

鄭朗又說道:“因此,我準備了下面的安排,狄青。”

“在?”

“你率領七千騎兵,用最快速度沖上天都山,目標……”鄭朗在地圖上逐一看著,最后說道:“天都石窟。”

“咚!”不但范純祐,許多將領全部昏倒。

天都山在西夏地位十分重要,元昊數年前設十二監軍司,其左廂神勇就是駐扎在天都山。三年前野利遇乞領兵五萬駐守在天都山,號稱天都大王。今年春天,元昊正從天都山聚兵十萬進攻涇原路,兵出沒煙峽,前往好水川設伏,大敗宋軍于好水川。

此時天都山沒有五萬人,再扣除一些無法立即召集的百姓,頂多只能有兩三萬人,又分散在各處。比較容易攻打。

但天都山石窟與其他地方有所不同。

這里多寺院。

元昊信仰佛教,天都山石窟南接蕭關,也是進攻宋朝的前哨與進入中原門戶。于是元昊每次入侵吐蕃或者宋朝,都要到此處寺廟里燒香拜佛。

然而按照西夏人的傳統,所居下寢,常留一間,以奉鬼神,不敢居之,謂之神明,主人乃坐其旁。

為了防止士兵紀律不嚴,將佛教勝地作為嬉戲之地,元昊又于天都山石窟寺院邊上修了一座行宮。后來元昊于此遇到一個絕世美人,他的兒媳婦沒移氏,上演一出不愛江山愛美人的鬧劇,導致父子反目成仇,給了趙禎一個天大的好機會。不然元昊繼續活下去,宋朝會迎來什么命運,誰也不知道。

其行宮地位也沒有那么重要,頂多元昊天熱的時候,前來避避暑。

但在宋人眼中,性質不同的,怎么著那也是元昊的行宮,地位不亞于宋朝的西京洛陽。甚至有人直接將這個行宮當成元昊的皇宮。

不在夏天,此處行宮也多居住著西夏的諸多貴人。

鄭朗直接命令狄青率領七千人攻打西夏的皇宮,讓大家如何能立即接受?.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