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門紀事  第一百一十五章 翻盤

類別: 歷史時空 | 名門紀事 | 天光映云影   作者:天光映云影  書名:名門紀事  更新時間:2024-06-07
 
奇書網www.qsw.so,名門紀事!

朝堂上頓時鴉雀無聲,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有些傻眼,過了好一會,竊竊私語開始彌漫在大殿之上。

陸憲正準備一聽見薛進否認就拋出自己早已準備好的說辭,乍一聽見薛進認罪了,那番話又生生憋在了嘴里,他愣了半餉,才反應過來,出列奏道:“既然薛進認罪,請皇上下旨降罪。”

這事,薛進又磕了個頭:“皇上,臣的確私放商人出關,但是臣絕不敢通敵,臣放商人們出關收取錢財,也是無奈之舉。老臣罪該萬死,但懇請皇上讓臣為邊關的將士們陳情。”

杜此時忽然覺得大不對勁,忙出列道:“皇上,此人罪大惡極,豈容其狡辯,應該立刻下獄,著三司會審。”

皇帝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杜,仿佛再說,我知道你們有仇,不過也用不著這么著急吧,他對著薛進問道:“你還有什么要說的,就說吧。”

杜被皇帝的眼神一看,仿佛澆了個透心涼,心中窩火,卻只好站在一邊不再說話。

薛進說道:“皇上,我要呈上一些東西懇請御覽。”

皇帝點點頭:“薛愛卿有什么要說的盡管說便是。滿朝文武這么多雙眼睛看著,必然會給你個公道。但是你若貪贓枉法,想也瞞不過天下人的眼睛。”

太監從外面宣進來薛進的隨從,將他帶來的東西呈給皇帝。

皇帝一看,是一個破爛的冬衣,一個袋子:“問道這是什么?”

“皇上,這就是我們大隋邊塞的將士們穿的冬衣、吃的軍糧。西北苦寒,突厥人兇猛,將士們遠離故土,卻吃著麩皮。穿著破絮過冬、御敵。老臣實在不忍心于是便私放商人過關,從中收取錢糧,貼補將士們的穿用。”

皇帝拿起那冬衣一看,里面果然是只夾了一層薄薄的破爛棉絮,又打開袋子,從里面倒出來糧食散發著霉味,還有一半是麩皮。

皇上皺著眉頭:“棉衣不是向來有定制么,怎么是這樣的?軍糧怎么這么差?薛進,你所稟是實情嗎?”

“臣不敢欺君,皇上可派欽差到大軍糧庫親自查驗。若臣有一字不實,甘愿領罪。”薛進的身子低伏在地上,老淚縱橫。

陸憲一見薛進如此說。上來問道:“你休要推卸責任,我問你,既然軍糧被克扣,你作為大將軍為什么不如實奏報?莫不是你中飽私囊,如今卻要來賊喊捉賊。”

薛進答道:“奏報年年寫。年年要求改善將士的待遇,但是卻沒有人理會。臣這些年獲利所得,一分一毫接用在補充軍糧、撫恤將士身上,”說著從懷里掏出一本賬冊,呈上:“這是賬冊,皇上可派人核實查對。”

皇上的眼皮跳了跳。眼見就要壓不住火氣,對著下面的大臣問道:“軍糧的事是誰管的?”

靖國公是尚書右仆射,沒有尚書令。他便是六部的頭,見皇上發問出列奏道:“軍糧每年由兵部統計各軍人數,再報到戶部,由戶部調撥。”

“那就是戶部郎中管了。”皇帝的聲線一點點的上揚,誰都聽得出來。其中蘊含的怒氣。

戶部郎中裴敏趕忙出列:“臣等核實了兵部上報的將士人數,按照定例向糧庫下發調令。向大軍的糧庫運送軍糧。戰事頻繁或者遇上惡劣天氣、道路阻塞,軍糧運輸延誤,可向附近州府申請暫時調糧,待軍糧運到再歸還。戶部只管調配審批,但糧食并不經手。糧食是從糧庫運出的。”

皇帝一聽又是個趕忙撇清關系的,火氣越盛:“那么西北大軍的軍糧是從哪里調運的?”

裴敏趕忙答道:“一直是從汴州倉。”

杜攥了攥拳頭,沒說話。

門下侍中李明哲不解的問道:“去年民亂,汴州倉損失慘重,怎么還從那里調糧?”

裴敏答道:“汴州倉交通南北,江南的糧米由運河送來,都要先經汴州倉再分調到回洛倉、河陽倉,回洛倉和河陽倉是保障京兆、洛陽的,除非緊急情況,否則并不從這兩個倉直接調配。歷年各地采辦的軍糧還是也匯總到那里,再統一調配到軍中。民亂過后,那里經過修正做臨時過渡之用,又使了一段時間。現在汴州倉已經全部搬遷到洛口倉,今后將從洛口倉調糧。不過今年二月新調運的軍糧還是從汴州倉出發的。”

皇上問薛進:“你拿來的這袋子,是今年的新糧?”

薛進點頭道:“是臣臨走前去軍中的米倉拿出來的。”

皇帝怒道:“又是汴州倉!上次奏報不夠賑濟災民所用的,不就是汴州倉么,怨不得救濟災民的糧食拿不出來呢,連軍糧都動了,還有什么不敢的!你們都是干什么吃的!這幫欺上瞞下的東西!主意都打到將士們身上了,這件事要查,要徹查!”

滿朝文武都跪下:“臣等失職,請皇上降罪。”

皇帝平靜了一下,見薛進還在跪著,語氣放柔了下來:“薛將軍為社稷殫精竭慮幸苦了。雖然有罪,但是其情可憫。你先起來吧。”又對跪了一地的大臣們說道:“你們也都起來吧。”

薛進站起身來,不經意回頭一看,正對上杜盯著他的目光,他并不回避,還微不可查的點了下頭,似乎是在致意。杜惱怒的別過頭去。

皇帝接著說:“此事交由御史臺詳查,由御史大夫戴裕光親自主持,可設推鞫,切不可放過一人。”

陸憲卻出列奏道:“啟奏萬歲,鄭州那里流民聚集,眼見著就要起民亂了。眼下人心惶惶,這個時候若是大張旗鼓嚴查嚴審,地方官員人人自危,恐社稷不穩。請皇上三思。不如等安撫好流民再行處置。”

門下侍中李明哲笑道:“右相此言差矣,除了這些蛀蟲,民心該會更安定才是。”

皇帝的怒火驟然平息了下來,他想起了鄭州令人頭大的流民,還有河北一帶的災情。陸憲說的沒錯,這種糧倉大案,絕不可能只有糧倉的管事參與,必然是上下串通一氣,說不定連朝中都有人參與。

若是嚴查了,保不準這些人趁著流民聚集,挑唆鬧事,弄出更大的禍端來。

他的聲音不由低了下來:“鄭州的流民如何了,賑濟的糧食運到沒有?”

裴敏回道:“回洛倉傳回的消息,已經準備停當,應該今日起運。兩日之后便可到管城了。”

皇帝的眉頭皺了起來:“這都過了七八日了,怎么才剛剛起運?”

“發調令、籌備、查點、調派押運人手都需要時間,這個速度已經是很快了。”裴敏擦擦汗。

“依微臣看,流民聚集,易生變亂,宜令鄭州各縣城加派人手嚴防流民進城。”李明哲上奏道。

陸憲跟著說道:“聽說,鄭州一帶的流民聚集已達十萬眾,請皇上下派兵符,調大軍鎮守,以防變亂。”

“右相說的有理,那依你看什么人領軍合適呢?”皇帝問道。

“臣舉薦左散騎常侍杜。”陸憲回道。

還沒等他說完,李明哲便駁道:“杜常侍乃門下省職事官,去年剛剛調任,還沒到半年又調武職,哪有這樣的道理。況且軍中又不是沒有帶兵之人。”他特意不說杜的爵位,而強調他的職位。

陸憲說道:“皇上,臣舉薦衡山侯一來他曾領過兵,二來去年他在平定汴州民亂中立了大功,對民亂更有經驗。”

下面的官員紛紛附和,皇帝皺了皺眉頭,對著靖國公問道:“崔愛卿以為如何?”

靖國公奏道:“杜有經驗,定能勝任,臣附議。”

皇帝猶豫片刻,終于下定決心,說道:“那就……”

這時大殿太監急匆匆跑進來,向當值的內侍耳語幾句,內侍不敢打斷朝議,在一旁躬身向皇帝示意。皇帝看見了,問道:“什么事,說。”

內侍呈上一份文書:“皇上,鄭州的加急文書。”

皇帝臉色有些發白,難道是那些流民終于忍不住造反了?他打開文書看了一遍,臉上由白轉紅,眉頭也舒展開來,忽地大笑道:“好好好,鄭州刺史蔣忠奏報,當地大戶踴躍捐糧,司馬李湛以身作則,到城外督促賑米發放,已經安撫住了流民,管城外修了一個臨時的駐地,現在已經將流民安置妥當,這個事情處理的不錯。”

大臣們又開始忙不迭的稱頌皇帝英明用人得當。

皇帝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來,他笑道:“要好好的論功行賞,李湛首功。另外立了大功的就是沛國公鄭仁,聽說恒昌米行是你家的產業,此次賑濟災民,你家公子主動提出捐糧,而且出糧最多,你說朕該如何獎賞你。”

鄭仁聞聽此言渾身一震,見所有人的眼睛“唰”的一下朝向自己,趕忙出列跪下:“為皇上分憂是臣的本分,微臣不敢居功。”

在形形色色投來的目光中,鄭仁只覺得陸憲和杜的目光尤其刺眼,不知道為什么,額頭上竟滲出細細的冷汗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