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門紀事  第六百四十八章 鳳駕

類別: 歷史時空 | 名門紀事 | 天光映云影   作者:天光映云影  書名:名門紀事  更新時間:2013-10-01
 
徽猷殿被圍的水泄不通,一絲消息也透不出去,雖然大臣們天天遞請見折子,但最終獲準覲見的,是重獲大權的王通。涵因很清楚,這個時候,皇帝死沒死都不再重要了,而是要看劉公公什么時候做好準備。從那日劉公公過來看自己來看,他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來見她也并非一定要說服她寫信給李湛,而是壓抑不住自己即將事成的興奮感和緊張感,而這個宮里,他能夠交流,又能懂他的意思的人,也只剩被軟禁于此的涵因一個了。

之后,皇帝下詔申斥梁王在先皇靈柩前哭不哀,之后,又申斥他在先皇大喪期間飲宴作樂為,讓人單獨把他拘禁了起來。

后又不知道從哪里傳出流言,說王太嬪兒時有人給她看相,說她是大富大貴之相,懷孕時,又丫鬟看見王太嬪睡覺之時,有金光閃現,七皇子出生時候滿室紅光等等,這些流言在太監和宮女中流傳,而市井間有更大膽的言論在迅速傳播著,有人說皇室接連亡故貴人就是因為七皇子才是真命天子……之前因為天圣教的關系,官府最忌諱各種讖語、流言,一經發現就會把人拿去審問,這一次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根本不聞不問。

只是這樣的流言出了洛陽卻又變成了另外一種樣子,人們紛紛傳說,皇位落于襁褓孩童之手,意味著大隋皇室氣數將盡。甚至遠在徐州的安祿山,聽見這個流言,稍加改動又流傳成另外一種樣子,隋室傾頹,安祿山才是真命天子,由此招攬了更多的兵士,一時間聲勢更勝一籌。這樣的情形卻是劉公公、王通預料不到的。

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件事,就是害死昭皇帝楊煦的那個道士盧時,不知怎么從大獄逃了出去,本來他是應該在之后受審的,可是皇帝自登基大典之后就龍體欠安,這件事就拖了下來,而且現在劉公公忙著謀劃事情,根本沒有心情管這檔子事情,早就把這個道士忘在腦后了。他跑了之后,也并沒有重視。只是叫人描畫了繡像,發到各州縣府衙通緝。

涵因這里隨著守衛愈發森嚴,和外面越來越難以溝通消息。她心中也有了預感,恐怕皇帝時日無多了。

這一日,劉公公大半夜將王通叫入宮中,隨即宣布皇帝駕崩,并于第二天召集群臣大會。宣讀遺詔,大行皇帝無嗣,兄終弟及,給七皇子賜名瑞,繼承大統,由王通、宋文昌等輔政。而這些顧命大臣中卻刻意缺少了崔澄。

朝堂中隨即一片嘩然,七皇子前面還有兩個兄弟,況且七皇子還沒有滿周歲。怎么能繼承大統呢。當庭就有一個言官大聲斥責劉公公和王通意圖把持朝政,矯詔謀逆。

劉公公冷笑道:“昭皇帝托夢給大行皇帝,讓他傳位于七皇子,此乃天意,爾等敢不奉詔。就是大逆之罪!來啊,把他給咱家拖出去!”他話音一落。大殿兩旁便沖出天武軍的衛士,將那人拖了出去。

眾臣一看,平時守衛金殿的金吾衛不知何時換成了天武軍的官兵,心中驚疑不定,大殿中像死一般安靜。

劉公公那尖銳的聲音在大殿上空回響:“皇上圣旨豈容忤逆,爾等敢不奉詔,就跟他一樣!”

這時候王通出列,跪倒朗聲說道:“臣等遵旨!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隨著他帶頭出面應和,他的鐵桿下屬和門生,也都紛紛出聲表示遵旨。其實在這個世界上還是隨大流的人多,大多數人在朝為官是為了追求富貴權勢,誰又愿意說幾句大義凜然的話就被拖到大牢生不如死,還連累全家呢。眾臣見應和的人愈來愈多,便跟著跪倒口呼萬歲了。王通和劉公公對視一眼,總算把大事定下來了。

還有人并不甘心王家把持朝政,便提出應該尊大行皇帝之皇后宇文氏為皇太后,垂簾聽政。然而卻被王通一口否決,理由就是宇文氏是新皇之嫂,應予避嫌,更沒有皇帝之嫂被尊為皇太后的,而是應該尊皇帝之母王太嬪為皇太后。于是宇文氏就被尊為恭安皇后,雖然尊號不是謚法,但其意思也可以從謚法中窺得一二,敬事供上曰恭,好和不爭曰安,雖然都是美謚,但也算不得特別好,這個恭字還是禮部有些人同情宇文皇后被如此對待,用在皇帝重病期間晝夜侍疾這件事爭來的,這兩個字等以后宇文氏死了,也會入她的謚號。

但宇文氏沒有皇太后之尊位就根本沒有辦法參與政事,而王徵則垂簾聽政。新太后尊封之后的第一日就是把掌控尚宮局而且并不聽話的文媽媽免了職,打發到了掖庭局養老,還好王徵對文媽媽也沒交過惡,因此也并沒有為難她,生活上還保持著五品尚宮的待遇。文媽媽也并沒有做多余的事情,把位置乖乖的交給王徵的人,之后就窩在掖庭撥出來的小院子里安安靜靜的度日。

涵因雖然其他消息一概斷絕,但這個消息卻沒有人攔住,典禮那日普天同慶,讓她想起一個月前她的外甥登基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