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鴻回到自己房間,心情激動地將其中一張軟盤插入光驅之中,然后從命令行進入了軟盤之中。///
這里面有一個名為“SourceCode”文件夾,林鴻進入這個文件夾,再用DIR命令顯示了一下,列出了長長的一個文件夾列表。
林鴻大致的瀏覽了一下,發現這張軟盤里面保存的全部是源代碼,分門別類地放置在對應的文件夾中,主要分為內核、內存管理和文件系統三大部分,其他都是一些引導代碼還有驅動程序源代碼之類的。
將這塊軟盤退了出來,林鴻查看了一下另外一張軟盤。
這張軟件里面的內容才是MINIX的鏡像系統,可以直接從這塊軟盤中啟動進行安裝。
現在的軟盤體積已經比以前大多了,再加上LINUS直接將這個系統做成了壓縮鏡像,所以一張軟盤就裝下了。
林鴻本想立刻就進行安裝,可是轉念一想,自己對這個系統并不是很熟悉,如果將原來的系統給刪掉了,他的很多事情就做不了了,例如上網和進行程序開發。
于是,他決定在硬盤上安裝雙系統,能夠在啟動的時候對系統進行選擇,這樣就可以按照需要進入不同的系統。
不過林鴻暫時對雙系統安裝并不是很了解,于是暫時將這事放下,先去各大論壇查一下相關的資料。
在幾個論壇上逛了一圈,林鴻就基本上心中有數了,他原本就已經有扎實的基礎,心中也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只是不想浪費時間再去試驗摸索,學習一下大家的經驗可以節省時間和精力。
雙系統啟動其實很簡單。
在硬盤的第一個扇區上記錄了兩個重要重要的區域,分別是MBR(主要啟動記錄區)和分區表。
這兩個區域都很重要,但是和啟動有關的則是MBR。在這塊區域中。安裝了一個“開機啟動管理程序”,這個程序才是安裝雙系統的關鍵所在,只要將新系統的“開機啟動管理程序”也寫進硬盤,這樣在開機的時候,就會看到有兩個這樣的管理程序,選擇對應的菜單。就可以進入不同的系統。
這個原理,就好像是在超市門口拜訪兩個指示牌,一個是指向DOS系統,另外一個則是指向MINIX系統。
先去下樓去吃完晚飯之后,林鴻再次回到房間,正式開始安裝MINIX。
為了順利將MINIX的“開機啟動管理程序”寫入MBR,林鴻還廢了一番心思。剛開始的幾次還沒能成功,幸好他之前已經將原來的MBR給備份了,否則原來的系統可能都無法啟動了。
經過幾番嘗試,林鴻終于成功將MINIX給安裝到了硬盤上。
他迫不及待地重啟計算機,然后選擇MINIX菜單,回車。
顯示器上立刻出現了許多檢測信息,不斷地向上滾動著,這臺計算機的所有硬件都被檢測了一遍。全部都OK之后,最終才進入了一個字符界面。
由于林鴻在此之前就已經看過了那本《操作系統:設計與實現》,所以對Minix的系統命令非常熟悉。他很快就上手了,將所有記住的命令都試驗了一遍。
接著,林鴻在這個操作系統里面找到了一份詳細的幫助手冊,這是LINUS撰寫的,里面詳細地列出了他對這個系統所進行了哪些修改。
其中,令林鴻感到驚訝的是,LINUS竟然已經順利完成了終端仿真器的編寫。
也就是說,用這個完全可以和一些服務器進行連接了。
林鴻立刻動手試了一下。首先填上網絡賬號和密碼登錄網絡,然后再輸入服務器的SAM協會的BBS服務器IP地址,連接之后,再輸入服務器的登錄賬號和密碼。
仿真終端上出現了熟悉的命令行界面。
接下來,林鴻按照LINUS所列舉的那些功能一個個試用過去。他發現原本只是用來作為教學用的精簡版系統,功能竟然已經強大如斯。甚至比蘋果計算機前期的幾個版本的系統都要強大。
最讓林鴻動心的功能,是LINUS竟然在里面集成了一個名為BASH的Shell程序。
這個程序實際上在系統剛啟動的時候就運行了,只不過林鴻并沒有察覺,后來看了文檔之后才發現,原來他看到的命令行界面并不是MINIX自帶的那個,而是已經被LINUS成功給替換了。
Shell即外殼程序,這是區別于操作系統內核的一個重要部分,通常的表現形式就是一個字符命令行界面,例如DOS界面也是一個殼。
通過接受用戶輸入的命令,Shell可以調用執行相應的應用程序。
另外,Shell也是一種程序設計語言,它可以交互式解釋和執行用戶輸入的命令,或者自動地解釋和執行預先設定好的一連串的命令。作為程序設計語言,它定義了各種變量和參數,并提供了許多在高階語言中才具有的控制結構,包括循環和分支。
有了這個Shell,可以說,這個經過LINUS改裝過后的系統,功能已經完全可以媲美DOS系統了,更重要的是,這個操作系統的源代碼是公開的,林鴻可以查看所有的實現細節,而DOS操作系統則是一個黑匣子,完全不知道底層的運行機制,只能有一些有限的被封裝好的API接口和中斷。
林鴻立刻喜歡上了這個系統,LINUS果然厲害,竟然將一個閹割版的操作系統改造到如此程度!
由于這個系統里面還沒有類似TELNET這樣的網絡程序,也沒有EMAIL郵件客戶端可以用來收發電子郵件,林鴻暫時從MINIX中退了出來。重新選擇了MSDOS系統進入。
他首先收取了電子郵件,發現LINUS在幾天前就給自己發了一封郵件,詢問是否已經收到了他郵寄的包裹?
林鴻立刻回信,說今天剛剛收到。迫不及待地將其安裝到計算機中,對里面的功能的強大感到非常的驚嘆,他以后也將一起對這個系統進行改造,希望能夠保持聯系,共享信息。
末了,林鴻還提起自己已經編寫了一個基于IRC協議的聊天軟件。他會盡快將這個聊天軟件移植到MINIX系統下,這樣,他們就可以及時進行在線聯系。
郵件發送出去之后,不到兩分鐘的時間,還沒等林鴻退出郵件系統,就提示有新郵件到達。
林鴻看到郵件標題之后微微一愣,沒想到LINUS今天正好在線。
“嗨。朋友,很高興終于收到你的回信!按照時間推算,這個包裹應該早幾天就到達你這里,看來它在某個地方耽誤了幾天時間。
你說的那個聊天軟件我很感興趣,非常期待你將它移植到這個系統中來,你知道,這個系統中的軟件,目前還是少了一點。過于單調了。而我則由于忙于修復底層的一些BUG,暫時沒時間關注這些內容。
對了,在這段時間內。我又對這個系統增加了幾個功能,我想你會用到其中的一個軟件,請查看郵件附件。
你的朋友LINUS.”
林鴻立刻將這封電子郵件中的兩個附件下載下來。
其中一個附件包很大,而另外一個則是文本文檔。
林鴻將文本文檔打開,閱讀起來。
他看到這篇文檔,主要是對GCC的一個安裝說明。
“竟然是編程語言編譯器!”
看到這里的內容,林鴻頓時眼睛一亮。
他正在為這個問題而煩惱,因為之前他在熟悉MINIX操作系統的時候。根本沒有看到可以用來編程的軟件,這樣一來,他就無法在里面進行編程開發。
因為操作系統平臺不同,在另外一個平臺上開發的軟件,除非是特別定制模擬。否則根本無法在另外一個操作系統中正常運行。
GCC的全稱是“GNU/C語言編譯器”,這是一套以GPL許可證所發行的自由軟件。在許多類Unix操作系統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功能非常強大。
LINUS將其進行了修改,使其可以順利移植到MINIX操作系統中,這樣一來,就可以成功的在這個操作系統下直接開發軟件,而不用專門切換到另外的平臺上。
GCC編譯器的移植成功,和BASH程序一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林鴻對此也覺得非常激動,他立刻按照文檔中的說明,將GCC編譯器順利地集成到了原來的MINIX系統中。
他并沒有停止,而是再次重啟切換到DOS平臺下,將自己之前編寫的CQCQ源代碼拷貝到軟盤中,再重啟進入MINIX系統,從軟盤中將源代碼讀取出來,他要立刻將CQCQ移植到這個平臺上來!
在DOS下,為了方便菲麗絲的使用,他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層圖形界面,讓其顯得更加方便操作。
但是在MINIX下,暫時還不支持鼠標等操作,圖形化界面完全被拋棄了,只剩下了內部的核心代碼。由于CQCQ的源代碼本身就是用C語言編寫的,所以林鴻的移植過程很順利,針對界面進行重新設計之后,他使用GCC將這個平臺下的程序成功給編譯出來了。
林鴻輸入賬號和密碼,進行登錄,結果發現出線了一些由于粗心急促而造成的細微錯誤,進行修正,然后重新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