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高官  第785章 見縫插針

類別: 都市 | 官場沉浮 | 少年高官 | 老井古柳   作者:老井古柳  書名:少年高官  更新時間:2014-03-11
 
完成了這些,郭拙誠暫時就沒有什么事情要做了,接下來最大的工作量反而都落在錢雪森教授的身上。[素材就到]他要吩咐空間研究所對天上的衛星發出指令:微調衛星姿態、拍攝夜間照片、將膠卷投放到指定地點……中國這個時候的衛星還不能將圖片變成數碼信息然后通過無線電信號發射下來,而是用航空照相機拍攝后,在指定的地點扔下膠卷,而且中國的偵察衛星目前還是處于試驗性質,其象征意義遠遠大于實際意義。

因為拍攝的圖像不清晰,以至于廖師長剛才說那些圖片對軍方的作用很小,幾乎為零。

只不過因為中國在集成電路設計和制造,計算機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新一代偵察衛星正在研制中,如果發射成功,新一代衛星的性能將比現在的性能高至少一個數量級,將能直接用于軍事領域。

當然,新一代的衛星不可能用到這次巡航導彈試驗中,就是立即發射也來不及,就算馬上發射上去了,飛在天上還要調試好長一段時間才能交付使用呢。

衛星的事郭拙誠無法插手,他也不想插手,現在的他正在他住的房間里接待一個來自滇南省某計算機控制研究所的幾名技術專家。

郭拙誠來滇南后,因為時間太緊張就沒有順路去省會城市看望自己的父母,本來他在錢雪森教授去忙衛星拍攝的時候,在等待那些軍官前來報到的時候,可以抽出十幾個小時的空余時間辦私事。他計劃在這段時間里,利用自己的權力、乘接那些受命而來的低級軍官的直升機去省城和父母小聚一下,不想這些專家瞧著這個空子鉆了過來,要向他請教技術上的問題。

郭拙誠的行程對外是保密的,但在三機部內部高層還是做了傳達。郭拙誠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他不能肯定自己在這里耽誤多少時間,如果相關部門或企業有特別緊急的事情,可以過來找自己。

這些技術專家就是逮著這個機會來的。他們是一家專門研究戰斗機航電系統的科研所,屬于該領域三大競爭對手之一,也是唯一一家位于滇南省的戰斗機系統研究機構,其優勢就是利用的他們全國第一家高科技開發區雄厚的計算機實力。

得知郭拙誠近在咫尺,他們認為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幾個領導帶著專家立即驅車過來了。他們也沒有奢望郭拙誠一定會接見他們,但只要有可能,他們還是要努力。

能得到郭拙誠的當面指點,絕對比他們自己摸索好得多,現在誰都知道郭拙誠是計算機控制方面的專家,而且對戰斗機也精通。如果真的達到了目的,從他這里得到了啟發、評點,將來在與其他研究所的競爭中,不就多了一份底氣嗎?

他們到了這里后,通過層層關系終于得以住進戒備森嚴的招待所。請人向郭拙誠通報后,他們就呆在房間里靜靜地等待。

聽了手下人匯報,郭拙誠真有點哭笑不得的感覺,既為自己無法跟父母會面而沮喪,也為手下這些人兢兢業業而振奮。這一世中國的科技、經濟發展速度都超出了他的預料,跟前世相比,中國進步所花費的時間少了很多。有了他們這些兢兢業業的科研工作者,何愁科技不騰飛呢。

他立即將這些領導和專家請進自己的房間,幾個人就在房間里討論起來。

所謂飛機的航電系統,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以前的飛機都有,雖然都是叫這個名稱,對應的設備和設備的性能卻有千差萬別的不同。目前國際先進戰斗機都采用1553b數據總線,將飛機上大多數電子分系統交聯起來,通過任務計算機進行優化分析,不但給飛行員最準確的數據顯示,讓飛行員對飛機的狀態有最佳的把握,而且還能幫助飛行員完成相關動作,實現最安全駕駛和對敵最精確的打擊。

在具體物理連接上,計算機將飛機上雷達系統、火控系統、飛行狀態傳感器、導航系統、飛行員身體狀態系統、設備監控檢測系統、通信單元、攝像單元等等,全部實現交聯,達到信息的統一調度,為飛行員和地面指揮人員提供最科學最直接的參數做參考,以實現戰斗機的最優性能。

航電系統以美國的起步最早,也最為先進,但隨著時間的延長,歐洲特別是法國、瑞典開始迎頭趕上,英國也不甘落后,這些國家與美國的差距不斷縮小。

中國在郭拙誠的幫助下,從開始確定研制新型戰斗機開始就瞄準了最先進的航電技術,直接借用美國的相關理念。因為郭拙誠是航空領域的門外漢,雖然他這么要求,但當時科研人員并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畢竟中國在這個領域開始是一片空白,只是將計算機專家、航空專家聚集在一起進行技術跟蹤和撒網似尋找相關技術成果,盡可能地與國外進行技術交流,從而進行技術積累。

等到從伊拉克運回來美國f14、f15飛機殘骸,以及從伊朗請到相關專家后,中國的航電技術開始飛躍,借助中國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中國很快就超過了英國和瑞典,幾乎和法國平起平坐,與美國只有咫尺之遙。

前世有人稱中國為山寨的高手,其實這種本事在開國之初國家就開始了有意識地培養,因為當時中國的技術實在太讓人寒心,啥也沒有啥也不能制造,除了仿制外國的,還真沒有辦法快速提高自己的水平,只能組織力量對關系到國計民生的科技進行仿制、進行測繪,進而發展到攻關和突破,經過艱苦的努力,中國人終于在短時間內擁有了自己的科研隊伍,擁有了自己的工業體系。

中國還有一個外國不能比的工作方式,那就是大會戰機制,可以舉全國之力來實現某一個目標某一個項目,雖然這個機制浪費了不是人力物力,但效果則是明顯的。雖然我國的基礎差,但通過這種方式完成了很多其他國家都斷言無法完成的大項目。

現在有了實物殘骸,有了與美國、法國、英國、瑞典的科技交流,有了伊朗使用者的幫助,有了計算機技術方面的雄厚底蘊,中國不趕上去都不可能。

讓郭拙誠感到意外的是,這個前來請教的研究所匯報的竟然是有關雷達的技術問題,他們說他們在脈沖多普勒火控雷達和相控陣火控雷達上面取得了突破。

雖然機載雷達也屬于航電系統內部的一個分支,但也可以說他們的研究方向發生了改變。

郭拙誠不解地問道:“你們不是主要研究飛機上航電的數據鏈系統嗎?怎么研究起雷達來了?”

對方的領導尷尬地笑了一下,說道:“郭主任,我們是被逼的啊。數據鏈這個系統容納性小,而滬海市那家數據鏈系統研究的單位又走在我們前面,如果我們還是繼續朝這個方向研究,雖然能取得一定的成果,可在與他們的競爭中一定會落敗。與其將來落敗,我們干脆從現在就對此放棄。不瞞領導,我們已經通過某種途徑從英國得到了有關機載雷達的技術,對我們設計和制造機載雷達很有幫助。”

郭拙誠對機載雷達可是真正的外行,他只是詢問了他們獲得英國雷達技術的途徑,然后很爽快地答應愿意召集三機部的領導開會討論他們的轉型請求,也答應由他出面召集相關專家對他們的雷達技術進行評議。

現在中國的雷達技術積累可不少,有從歐美國家技術交流來的,有從美國飛機的殘骸上破譯的,也有中國廣大科研工作者自己研究的。雖然中國的雷達技術與歐美發達國家有一點的差距,但有足夠的能力評判一個技術的好壞。

交談時,盡管郭拙誠聲稱自己不懂雷達技術,但對方還是很認真將有關技術向他簡單地講解了一遍,然后請郭拙誠提建議。他們還請郭拙誠將雷達技術和計算機控制技術綜合起來,從這個方面對他們進行點撥、進行提高。

無奈的郭拙誠只好認真地和他們一起討論,就自己知道的計算機控制技術和前世的網絡技術等進行了講解。雖然郭拙誠也是泛泛而談,但他的談話里不可避免地夾帶了一些前沿科技,特別是有關計算機網絡方面的先進理念,讓這些專家受益匪淺。

他們一致認為郭拙誠的觀點和建議對機載雷達的設計有巨大的推動作用,能大大提高雷達控制技術的科技含量。

對于這些,郭拙誠也不會說什么,他也知道對雷達的設計肯定有好處,但好處到底有沒有他們所說的這么大,則無法肯定,也許他們說的是真的,也許他們故意在拍馬屁。

看時間到了吃晚飯的時間,郭拙誠就請他們一起吃飯。

吃完飯,這些人才依依不舍地告別。他們必須盡快趕回去準備資料,以備三機部的專家們審議。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