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兒的田園生活  第五十二章、年前瑣事

類別: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晴兒的田園生活 | 千年書一桐   作者:千年書一桐  書名:晴兒的田園生活  更新時間:2024-06-05
 
話說子晴一家人來到墟市,喧鬧的人群很快就掃去了大家心頭的不豫,曾瑞祥抱著子喜,子喜的口水總能蹭到他的臉上,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子喜看大家笑,蹭得更歡了。

沈氏買了點干蘑菇,干筍,子晴看到一個賣羊羔的,想了想,還是沒開口,一是冬天不好養沒有青草割,二是家里的山還沒買,不好放養,還得專人看守,實在騰不出人手。

看到賣肉的多了,曾瑞祥說買塊豬肉回去做臘肉,子晴覺得臘肉沒有火腿好吃,忙說:“爹,娘,我想吃火腿,火腿聞著香。”

沈氏聽了一笑,說道:“你倒是會吃,火腿多費事,咱家還就你二舅會做。”

“娘,那就多買些肉,臘肉火腿都做一些,我還是在舅舅家吃過火腿呢。”子福說道。

沈氏聽了嘆口氣,最后是買了相當于四分之一只豬,一整扇的好五花肉,一整只豬后腿,花了八百文。

看著兩大籃子的豬肉,沈氏笑著說:“真像做夢一樣,去年的此時還看著孩子吃不飽飯穿不暖發愁,哪里想到一年的工夫,我們會住進這么寬敞的新房,想吃多少肉就買多少肉,再也不虧著孩子們了。”

子福見娘臉上總算有了點笑意,又擔心這話題說下去爹臉上掛不住,忙打了個岔,拉著眾人幫子晴找她心心念念的果樹。

倒也沒白忙,眾人找到了幾棵桃樹和橘子樹,子晴全買下來了,可惜仍沒有找到番薯。

沈氏也在墟市里找到了娘家村子里的人,正好捎信給她二哥來一趟。

經過一番大肆采購后,大家都歡歡喜喜的,忘記了剛才在老房遭遇的不快,尤其是子壽,跟在曾瑞祥后面跑,眼睛幾乎一直追著那兩籃子的豬肉,一路嚷著有肉吃了,惹得子晴幾個不停地笑。

沈建水是午飯后進門的,把肉和豬腿腌好后又細細地叮囑了曾瑞祥一些注意事項,要依沈氏的意思是想留他住一晚,他沒答應,說年底了,家里也有不少事。

臘八過后,子晴時不時就去看菜地的青蒜抽條了沒有,沈氏見她總往菜地跑,問了緣由,摸著她的頭笑道:“傻孩子,青蒜要老了才能抽條,現在才剛長起來呢,抽條一般要年后呢。”

看來年前是賣不成蒜薹了,子晴又問油菜條還要多久能出,得知還要半個月時子晴松了口氣,總算有個可以趕上的。

自此,子晴安心在家做家務,學生字、記賬、學做荷包,累了就叫子壽和她去抓菜蟲子喂小雞仔,今年一年沈氏嘗到了養雞的甜頭,這回家里的雞婆抱窩了就孵小雞,說能孵多少就孵多少,比買雞仔合適。

曾瑞祥則忙于寫對聯,沈氏笑他好像趕考似的勤奮,他說怎么也要把那六兩銀子掙回來。

給夏玉的銀子次日已送過去了,沈氏說早送早讓田氏放心。

從臘月十五開始,徐師傅和李師傅就不來了,徐師傅還有不少東西沒來得及做,說等正月十六再來,曾瑞祥預付了他一百兩銀子的料錢,又把工錢給結了,李師傅的帳也結清了,子晴一算賬,家里還不到五十兩銀子了,還該著徐師傅五十兩銀子的料錢呢。

子福、子祿和子晴三個從臘月十五開始了賣對聯的生意,子福提議,大墟就在鎮里賣,其余日子就去城里,三個人輾轉兩地,曾瑞祥一直在家不停地寫。

雖說今年賣對聯的不是獨一份了,可到底是混了個臉熟,回頭客不少。而且這回的紅紙都是從城里買的,成本也降低了。

有了事情做,日子過得既快又充實,生活也充滿了希望。

周掌柜是臘月二十過來拉閹雞和青蒜香芹的,聽周掌柜說要快馬加鞭送往京城,給的價錢也合適,青蒜四文一斤,香芹三文錢一斤。沈氏留一點自家吃的,剩下的讓周掌柜全都帶走了。

閹雞長得挺大,基本都在五斤左右,十八文一斤,沈氏留了五只,原本打算留十只的,看家里的情況,咬咬牙,只留了五只。

一算賬,閹雞賣了五兩銀子,菜不到五兩銀子,沈氏拿雞蛋找齊,湊了十兩銀子。沈氏仍給周掌柜送了五十個雞蛋意思意思,并送他幾捆極嫩的油菜條帶回去嘗嘗鮮。

周掌柜走后,子晴看地里的油菜條能掐出來些,和子福商量,賣對聯的同時又賣上了油菜條,不過也就賣了兩次就掐不出來了,還是比較好賣的,城里大戶人家多,愿意吃個新鮮,而一般的農家油菜都等著開花結莢榨油呢,哪里舍得掐。

子晴由此看到了一個商機,估計年后幾天出去賣油菜條可能更受歡迎。

今年的除夕是二十九,二十八那日子晴一家子都進城了,子福帶著子祿、子晴仍去賣最后一批對聯,曾瑞祥說要好好帶沈氏逛逛。

沈氏先去賣了兩幅屏風刺繡,得了八兩的銀子,原本她還想買點繡線和繡布,曾瑞祥阻止了她,說她這些時日趕活太費眼睛,想再做,等歇了這幾個月再說。

子晴也想去街里好好逛逛,看有什么值得買的,可惜目前家里的銀子比較緊張,再說她還是太小,子福也不放心她單獨行動。

沈家的年禮上次沈建水來做火腿時就帶過去了,剩下曾家這邊,沈氏早買了兩塊布料和各色點心送過去。所以這一次沈氏就買些自家過年待客的瓜子糖果以及各色干果點心,等子晴他們賣完對聯,一家人就打道回府。

主要是城里人太多,曾瑞祥說自家孩子多且小,怕萬一走丟了。

因是第一次在新房子過年,回到家,曾瑞祥直接去邀請老房的人都過來吃年夜飯,當地習俗叫暖房。

子晴和子福他們進家連年貨都沒有收拾,就迫不及待地開始數銀子,銀子好數,就十兩,銅板比較費事,邊數還得邊串起來,今年的收入比去年高,扣除最初投入的八百文買紙,凈收入十三兩零點,子晴的油菜條還賣了八九百文,不過都買年貨了。

這下家里的庫存有七十余兩了,沈氏一聽松了口氣,她也是被那五十兩銀子的料錢壓的。

子晴覺得遺憾的是三畝油菜地沒有達到預期的收入,都沒怎么抽出條來,想賣也賣不了,只能指望年后了。

晚上早早吃了晚飯,沈氏準備了一盆面粉,一盆糯米粉,說要自己做一些點心,曾瑞祥打下手,面粉說是做麻花,糯米粉炸蘭花根和油炸果,子福燒火,沈氏又端出一大簸籮的炒花生,子祿、子晴負責剝花生,這個要做花生糖,還有芝麻糖,子壽帶著子喜玩。

好一派豐足祥和的農家樂。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