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輕鎖黛眉,沉吟道:“二張本有意攫取權力,二郎!此舉不是讓我們把權力拱手相讓么?這可不正中了二張的下懷?”
信是楊帆寫來的,要京中這邊制造由二張入主禮部,兼管國子監,以攝國之文教的風聲。雖說楊帆信中已經列舉了許多理由,太平對此依舊感到不能理解。
信是楊帆寫給太平和婉兒的,但是婉兒還單獨收到了楊帆的一封信,那封信中楊帆對婉兒坦承了他的苦衷。楊帆此舉是給山東士族的威懾。如果說郭元振在關隴的舉動只能讓隴西李氏一家服軟的話,他的這項舉措才算是掐住了整個山東士族的七寸。
教化特權向來是世家立足之本,千百年來,世家幾起幾落,最終正是靠著他們深厚的文教底蘊才重新掌握了權力,他們是絕不容許文教方面的優越地位失落于他人之手的。尤其是如今有了科舉制,如果他們失去文教上的優越地位,哪怕只有三五十年功夫,還能不能卷土重來都不好說了,沒人敢冒這個險。
可太平并不知道楊帆祭出這個大殺器是為了懾服山東士族,楊帆不能把“繼嗣堂”的存在和他顯宗宗主的身份告訴她,如此一來,他這么做的動機就缺乏足夠的說服力了。這個說服太平的任務就只能交給婉
上官婉兒想了想,斟酌道:“張易之著書的目的是做文壇大宗師,通過這一舉動,積累他在文壇的德望,同時把一批名流才子招納到他的麾下,最終目的還是要掌握足以控制朝堂的權力。”
太平冷笑道:“不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矣!”
上官婉兒吁了口氣,道:“然則上一次張昌宗一番讒言,逼死皇太孫和永泰公主夫婦,殿下你與梁王上書彈劾·結果如何呢?張昌宗只是被送出京城暫避風頭,女皇還委之以欽差重任,把一樁偌大功勞送給他。”
太平沉默良久,黯然道:“韋妃嫡生三女·長寧、永泰和安樂,三女之中,永泰最是和順溫良賢淑守禮,不想卻偏偏是她遭此橫禍,莫非真是好人不長命么……”[]醉枕江山997
太平和這三個侄女兒多年沒有來往,親情固然淡漠,血脈聯系卻在·想到李仙惠身懷六甲卻被殘酷迫害至死,不由令人黯然神傷。而害死李仙惠的人正是她的親祖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饒是早知母親冷血的太平也不禁心中凜凜。
聽她提到李仙惠,上官婉兒下意識地撫摸了一下漸漸隆起的腹部。
一個小生命正在她的腹中孕育著,李仙惠曾經遭受的痛苦與絕望,同為孕婦的她感同身受。她有孕在身的事已經瞞不了多久,她知道女皇最忌諱什么,也不知她的安排能否讓她尤其是她的孩子逃過一劫,想起來就揪心。
太平突然提起李仙惠之死,雖沒有明白同意婉兒的話,但是已經承認武李兩家聯合也很難對她那位天性涼薄的母親產生影響·如今能夠左右女皇意志的只有二張,這就是委婉地承認了婉兒的推測。
婉兒道:“二張網羅了不少人為其所用,其中不乏人才。長安出了這么大的事·皇帝又遷都在即,就算二張想不到這個執掌文教的機會,他們手下的人難道也統統想不到?如果他們主動向皇帝提出要掌握國子監′殿下即便想要阻止怕也未必能夠成功。”
太平公主蹙了蹙蛾眉,道:“那么我們就反其道而為之?萬一這招以進為退弄巧成拙,母皇順水推舟,利用張易之編撰《三教珠英》的功勞,叫他接掌了國子監···…,他們年方弱冠,可是有足夠的時間通過這養士之地讓本朝儒林姓張的。”
婉兒道:“雖然這是國家養士的根本所在·可是見效卻奇緩無比,他們要一直掌握著文教大權·才會出現殿下所擔心的事情!”
太平憬然而悟,二張正值弱冠,當然有足夠的時間去經營文教培養心腹,可女皇卻已老邁,她能活那么久么?如果女皇殯天,他們還執什么文教?
婉兒慢聲細語地道:“所以,即便我們弄巧成拙,也不會真的造成多么嚴重的后果。何況,二郎信上所列這幾條應該可以確保文教大權不會真的落于二張之手。再者說,二郎對張昌宗甚有影響,如今張昌宗正在長安,你說二郎會不會在他面前也未雨綢繆一番呢?”
太平公主的眼神陡然亮了一下。婉兒嫣然道:“張昌宗的智慧較之張易之遠遠不如,可皇帝最寵信的偏偏是他。如果二郎先對他施加一番影響,此事的最終結果就更不會脫出我們的掌控了。”
太平公主慢慢收起手中的信,緩緩點頭道:“好!既然如此,我這就想辦法放出風去,先為二張造造勢!”
兩女相視一笑,花叢中忽有腳步聲傳來,曾經是太平公主的車夫,現如今是梓澤苑總管的許厚德出現在她們面前,向太平揖禮道:“殿下,安樂公主府送來消息,安樂公主誕下麟兒,母子平安。”
太平公主聽了,一絲厭惡不易察覺地掠過眸底。安樂的品性為人瞞不過女皇武則天,自然也瞞不過生具一雙慧眼的太平公主。當初在龍門初見這個侄女時,她還是喜歡的,可一旦識破安樂的本性,對這個虛榮狡黠、跋輕佻的侄女她便心生厭惡了。
這一次安樂公主出嫁才七個月,已經生了兒子,這令皇家顏面無光,依著女皇的意思,當初就想用藥打掉的,可是武三思不肯,這可是他的親孫子,他跑到武則天面前哭求了一番,武則天這才作罷。
不過因此一來,梁王府和安樂公主府對于安樂產子一事就低調的很了。如今安樂生產,皇家沒有大肆宣揚更沒有什么賞賜,就連向她這位皇姑通知喜訊都異常的低調。太平公主想了想,吩咐道:“讓李譯送一份賀禮過去,本宮改日再過府探望!”[]醉枕江山997
許厚德躬身退下,太平公主仿佛不曾發生過此事,轉首對婉兒道:“苑里剛剛平整出一塊蹴鞠場來,你我久未同場蹴鞠了·可要去一展身手么?”
婉兒忙道:“沒有興致,正是春困秋乏時候,人家只坐了這一會兒,就有些疲倦了·要去小睡片刻。”
太平公主隨之站起,笑盈盈地道:“你呀,最近飲宴多了,人也懶了,小心身材發福。咦?你好象真的有些發福了呢。”
婉兒心中一慌,哪敢容她細看,啐她一口·佯嗔道:“怎么發福也發不出你那玲瓏浮凸的好身材,少說風涼話兒。”說著把云袖一卷,急急地避開了去。
隆慶池湖心島上·張昌宗坐在馬扎上,與坐在輪椅上的楊帆一樣手提一根釣竿,不過他的注意力并沒有放在魚漂上,對正急顫不已的魚漂視若無睹,根本不知道已經有魚上鉤,他正興奮地向楊帆炫耀著他的豐功偉績。
在他們身后站著千騎營郎將陸毛峰,這陸毛峰本與張氏有舊,今日張昌宗來探望楊帆,就是由他率兵護送的。
楊帆微笑道:“六郎確實是有大智慧大本領的人·刑部和御史臺官在長安數月,倒也查到了一些人證物證,可惜既沒有那個魄力·也不知該如何著手,以至于處處被動,被那些貪官污吏戲弄于股掌之上·還連累楊某中了冷箭,險些丟了性命。
六郎初到長安,便以莫大魄力,大刀闊斧地掃蕩群獠,以一柄天子快劍,力斬亂麻,干凈俐落地解決了長安紛亂之局。經過六郎這番大力整頓·天子西遷必可一帆風順了。”
張昌宗大悅,似楊再思堂堂宰相·也算是宦海沉浮數十年的人物了,卻只會夸獎張昌宗貌美如花,殊不知年少氣盛的少年人誰不希望自己是有真正大本事的,男人縱然貌美最在乎的也不是容貌,尤其是張昌宗以色相侍君,更不喜歡人家以此為話題。
楊帆這番贊美,正搔在張昌宗的癢處。張昌宗心花怒放,手中釣竿輕輕一提,又復瀟灑地甩入水中。那魚已經脫鉤,鉤上的魚食也沒了,他都不曾發現。
張昌宗一甩魚鉤,故作矜持地對楊帆道:“五郎編撰的《三教珠英》即將完成了,家兄的意思是減緩速度,先拖著點兒,等圣人遷都長安之后再向圣人奉上這部巨著,作為圣人遷都的獻禮!”
楊帆撫掌嘆道:“五郎高見,若等圣人遷都再獻上大作,可不正是錦上添花么!”
張昌宗得意地一笑,向楊帆側了側身子,壓低聲音道:“五郎的《三教珠英》即將完成,小弟又在長安立下大功,圣人甚為歡喜。
京里傳出消息,有人建議由五郎入禮部兼掌國子監,執天下文教呢。”
楊帆微微一怔,訝然道:“執掌文教?這是何人倡議?”
張昌宗微笑道:“梁王!”
楊帆又是一怔,張昌宗曬然道:“上一次因為武延基之死,他上書彈劾于我,想必是見我圣寵未衰,才又急求補救,這番恭維只是不想我去找他的麻煩吧。呵呵,一個見風使舵的小人。”
“唔······,呃······六郎所言甚是、甚是!”
張昌宗聽出楊帆語氣勉強,不由睨了他一眼,正看見楊帆急急掩住一絲異色。張昌宗頓生疑竇,忙斂去笑意,不悅地道:“張某一向視二郎為知己,二郎如今有話卻不肯對張某直言么?”
“這個……”
楊帆一臉為難,但是見張昌宗目光灼灼,實在難以掩飾,這才遲疑道:“楊某只是覺得,梁王有此倡議,如果真是有意與六郎修好那再好不過。就怕……就怕他是別有用心…···”
張昌宗疑聲道:“教化乃治世大道,主持教化便如掌乾坤,這種事怎么能別有用心?”
楊帆徐徐地道:“教化非一日之功,圣人春秋已高,只恐····…遠水不救近火!”
p誠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