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梟雄  第二百五十三章發展的再快一點

類別: 歷史 | 清史民國 | 民國梟雄 | 斷刃天涯   作者:斷刃天涯  書名:民國梟雄  更新時間:2013-06-21
 

這個六匹的柴油機,真是不能小看。(百度搜求魔)當初方大帥力主歐亞集團與德國合作搞起來的企業,中德開戰后,德國方面表示這個合作不能繼續了要退出。方劍雄寫了一封信,讓人送到上海禮和洋行維克多那里。信中方劍雄表示,中國加入協約國作戰,這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事情,與民間企業無關。小型柴油機在中國未來的前景很客觀,德資撤走,太虧了。中國政府對待所有外資的態度都是一樣的,不會因為陣營不同而區別對待,請德國人放心的留下來繼續賺錢。德國人能賺到錢,政府才能收到稅。

方大帥言辭懇切,加之以往信譽良好,維克多便把在華的有頭有臉的德國商人召集起來,開了個會商議。會上維克多向德國商人們展示這封信,告訴大家,中國政府作出的參戰決定,方劍雄也很難阻止,畢竟得到的利益太大了,再說中國這個地理位置擺在這的,英國人的艦隊隨時可以堵住家門口。不管怎么說,就算自己當國家領導人,也不會同意加入同盟國的陣營。一番說道,可能是方劍雄的親筆信起了作用,德國商人都選擇留下了。這其中也有前期投入太大,現在撤資傷不起的意思在內。

中德合資柴油機廠的合資商努克,在新的一年開始得到了巨大的回報。六匹柴油機在歐洲可能就是很低端的沒什么市場的東西,但是在中國完全是另外一個概念。中國是個農業國家,交通現狀擺在那里的。汽車也好,拖拉機也罷,那都不是最合適小農經濟的產品。

小型柴油機在中國的市場太廣泛了,皖南機動車輛廠推出農用三輪車之后。第一個月就在蕪湖附近幾個縣賣出去五百多臺,可以說來了個開門紅。幾乎同時推上市場的六匹柴油機,更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受歡迎。蕪湖緊挨著長江,本地的一些士紳,嘗試著把柴油機裝在小木船上之后,便一發不可收拾了。當月生產的八百臺柴油機,直接賣斷貨就算了,還有一堆人等著要貨。可是這個產能就這么大,月產八百臺六匹柴油機。差不多就是極限了。

第二月事情更離譜了,皖南機動車輛廠一家的訂單,就是一千五百臺。其他的訂單也有一千多臺,這下把德國人努克給愁壞了,上哪去弄那么柴油機交貨?無奈之下。只好先等著看看再說。不曾想,第三個月柴油機的訂單直接井噴了,全國各地來買柴油機的人都在蕪湖柴油機廠門口蹲著,千方百計想弄到貨。

這一下努克遭不住了,登記提貨的數量一個月下來就是五千八百多臺。按照現在這個產量,三個月拿到的訂單就夠一年的。沒說的,增產、擴建。持有股份半分之四十九的歐亞集團。主動表示愿意增加投資,股份不變,算是為努克解決大問題。

這個增產不是說增產就增產的,努克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半年的努力下來,才算把月產量提高到一千五百臺。接下來再想提高就難了,不是資金的問題,是技術工種的培養跟不上。

方劍雄去機動車輛廠的路上。市長李辛白介紹了上半年車輛廠的生產銷售情況。提起這個車輛廠,李辛白多少有點感慨道:“誰能想到。這種車推出來后,會這么受歡迎。我聽吳興周提起過,當初他專心電廠,沒有投資這家企業,現在后悔的要死。這樣的一輛車,售價三百八十塊大洋,排隊買車的人都排到明年這個時候了。”

關于這個農用車輛,還是上一次方劍雄在蕪湖的時候,跟本地的商紳談起的,隨手還畫了個草圖給大家。方大帥說市場前景絕對看好,蕪湖一幫商紳就信了,找洋人技術員來設計生產,開始還是比較謹慎的,舉得日產三十輛車,能邁出去一個月能掙幾千塊就是不得了的買賣了。誰曾想啊,現在一天的產量是六十臺,照樣不夠買。要命的是,一旦辦企業才發現,很多東西跟不上。首先是技術工人跟不上,其次是柴油機廠也跟不上,最后一看市場的反應,就沒有一樣是不缺的。

于是按照老辦法,澆鑄包出去,一些小東西也包出去。自己主攻大梁和后橋,其他的零碎都放外包。即便這樣,產量一時半會的還是上不去,主要原因還是缺技術工人。隨著各個行業的興起,整個蕪湖工業園區的產業規模的發展,受到最大的限制就是技術工人。

去年冬天,李辛白提出辦一個職業技術培訓學校,蕪湖的商紳掏錢叫一個干脆。第一期招生一千五百人,全部都是各個企業保送來學技術的。在蕪湖這地方,最吃香不是什么大學教授,而是技術工人中的高手。

蕪湖軍工集團的一些技術工人中的高手,業余時間去給民間的企業打點零工,隨隨便便一個月就是一百塊大洋的進項。

李辛白這個市長,上任一年多來,給蕪湖這些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的事情,大概就是這么一件了。這么說吧,單單是蕪湖柴油機廠和機動車輛廠這兩家企業,帶動周邊產業帶來的就業人數,就是五六千人。問題是,這么工人,你根本就招不滿。蕪湖的上任跑南京、上海去挖人,費老勁了,才挖來一百來號。

聽李辛白一番說道,方劍雄笑道:“就中國的道路現狀而言,機動三輪車的市場前景,至少是幾百萬輛。就現在車輛廠這個規模,夠生產幾百年的。”可不是么,一個月才一千五百輛,一年才一千八百輛。就這產量,都不夠蕪湖周邊七八個縣消化的,更別說上游的安慶、九江、武漢、重慶這些地方的人,坐船到蕪湖來買車。只要你有現貨,轉手就是二十塊人民幣的利潤。蕪湖地方上的一些有關系的人,靠這個都發了家。

李辛白提起這個事情事的興奮,落在方劍雄的眼里,卻是一種無奈和嘆息。中國真是太落后了,仔細想想平行時空,都九十年代末期了,三輪車還有龐大的市場存在。這個國家,需要追趕的地方太多了。

如果說農用三輪車的市場能有幾百萬輛,小型柴油機的市場,至少上千萬臺。這就是當初為什么方大帥力主從德國引進這個項目的原因了,柴油機有市場,石化產品才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發展空間。這是相輔相成的,現在的柴油全部靠進口,明年蕪湖和武漢的中美、中德石化企業建成投產,就能迎來一個跳躍式的發展。

有人說洋人生產的柴油汽油,又便宜又好用,沒必要自己搞石化。對此,方劍雄給了四個字的評價,“目光短淺”。

方劍雄在蕪湖的行程安排的很緊,視察機動車輛廠的時候,在蕪湖商紳的要求下,方大帥親筆題字“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飛虹車。”嗯,這個題詞,算是一次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的行為。

次日,方劍雄視察柴油機廠,與德國商人努克座談,當面保證,任何一家在華的合資企業,各地政府必須無條件的保證企業家的生命、財產安全。中國政府絕對不會因為歐戰,搞區別對待。請努克放心,他可以安心的呆在中國,為他自己和背后的老板賺錢。

方劍雄在蕪湖呆了一周的時間,繼續沿江而上。在安慶呆了三天,辛亥以來,安慶的發展迅猛,由于其省會的優勢,雖然比不上蕪湖和武漢,但其發展速度,絲毫不遜于下游的任何一個城市。原來的安慶制造局,現在已經徹底的轉為民營企業。由安慶商紳接手,引進了沖壓設備之后,為軍隊生產鋼盔、工兵鏟等物資。隨著沿江內河航運的發展,該廠的股東們又投資了造船廠,生產柴油動力的木船。這一產業的市場,也是好的令人發指。現在他們嚴重缺柴油機,見到方大帥之后,安徽省長孫毓筠,親自拜求大帥,讓蕪湖的柴油機廠來安慶設分廠。

方劍雄很明確的告訴他,這是企業行為,不能用行政干預。同時給安慶的商紳支招,不是還有美國人么?這么大的市場,就不信美國人不動心,有本事拉美國人來投資辦廠嘛。

從安慶到九江,再到武昌,方大帥重游長江中上游地區,在武漢視察之后,接見武漢地方的企業家們。再次相逢,這些企業家的身家都有了長足的發展,方大帥出現在座談會的現場時,武漢地方的企業家們巴掌都拍腫了。

清末一來,方劍雄是唯一一個,在民間企業家發展遭遇困難時,主動幫著想法子解決的領導人。從資金到技術,從人才培養到企業發展方向,政策扶持等等,方劍雄做的事情,可以說從來沒有一個官員能做的到。

“這些天,我看了很多地方,發展的很快,我心甚慰!但是我要說,發展的還是太慢了,民間企業的發展,能不能再快一點呢?大家說,能不能?”方劍雄的開場白如是說!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