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極品閑人  第三十七章 新澳洲

類別: 爽文后宮穿越 | 大唐極品閑人 | 刺刀特種兵   作者:刺刀特種兵  書名:大唐極品閑人  更新時間:2013-06-04
 
李承乾被人暗害,杜睿聽到這個消息,只感覺腦中就好像響了一個炸雷般,李承乾可是大唐皇帝,他統治著的是天下疆域最為龐大,實力最為強橫的帝國。萬一李承乾不在了的話,太子李弘年紀幼小,還不足以肩挑江山社稷之重,后宮之中,武京娘野心勃勃,朝堂上還有一個處心積慮,要謀篡大唐江山的天草四郎,兩廂鼓動,那豈不是真的要天下大亂了。

杜睿這些年辛辛苦苦,任勞任怨的奔波,為的是什么,還不就是希望能讓大唐的江山社稷的永固,天下黎民百姓康泰嗎?

若是李承乾當真不在了,那該如何是好,如今他遠在澳洲道,就算是即可返回長安,只怕武京娘,或者天草四郎那邊已經布局完全了,這么多年的辛苦,或許真的就要付之東流了。

杜睿的腦子此刻也亂成了一團麻,李承乾身為一國之君,在皇宮之中都能遭了小人的暗算,這簡直就是一個大笑話。

杜睿的心中悲苦,一想到當年和李承乾相交莫逆,也不由得悲從中來,雖然兩個人名為君臣,但是這些年來杜睿之所以不計代價,不要求回報的幫助李承乾,那是因為一直以來杜睿都將李承乾當作自己的摯友,兩人雖然有過矛盾,杜睿雖然也曾被李承乾猜忌過,但是現在細細想來,杜睿卻不曾當真怪過李承乾。

狄仁杰見杜睿被驚得臉色蒼白,知道是自己的一時心急,話沒有說清楚,忙接著又道:“恩師無需如此,是學生沒有把話說清,學生離開長安之時,圣上尚在,而且汝南公主,安康公主,晉陽公主三位師娘,還有武師娘業已前往長安,料想圣上一時無事!”

杜睿聞言,心中頓時覺得寬慰了一些,若是汝南公主能去的話,或許還能保住李承乾的性命,汝南公主的醫術是杜睿親手傳授,雖然在杜睿看來并不算高明,但是和這個時候的醫者相比的話,絕對稱得上是高手了。

杜睿心中大定,連忙問道:“圣上到底是如何遭了小人的暗算!”

狄仁杰一聲嘆息,道:“那一日上朝,圣上突然暈厥,后來聽太醫說圣上說染上了頭風,可是不知怎的圣上用過藥之后,居然數日昏迷不醒,英國公曾入宮探望,回來之后,只是說圣上面色青黑,嘴角出血,分明就是中了毒的跡象,可是太醫院的御醫都是多年效力皇家,當是可靠,出了這等離奇的事情,因此英國公,杜師兄和學生這才猜測,圣上怕是被人暗算了,在所用的藥中,被人下了毒,英國公擔心社稷,這才派學生來此,請恩師返回長安,主持大局!”

杜睿聞言,在心中也盤算了起來,如果李承乾暫時無事的話,他就還有時間,只不過聽狄仁杰所言,李承乾如今只怕是已經病入膏肓了,而且身重劇毒,憑杜睿的經驗,不難猜到,李承乾中的可能就是水銀。

水銀這種東西十分常見,道士們煉制丹藥,里面都有這種東西,這個時候的人都以為,水銀不腐,實用水銀,能夠達到長生的目的。

當初太宗皇帝就是因為不聽杜睿的勸告,服下了含有水銀的丹藥,結果一命嗚呼,從那之后,水銀就被列入了禁物之中。

沒想到李承乾父子兩代人,居然都遭逢了同樣的厄運,同樣的水銀,居然要謀害大唐兩代帝王。

狄仁杰又道:“恩師,如今圣上染病,朝中大事皆被皇后掌控在了手中,還有那田迎,弟子原本以為是個青年俊杰之士,沒想那廝竟趨炎附勢,早早的就投到了皇后的門下,在朝中多為其張目,朝中已經混亂不堪!”

杜睿皺眉道:“怎的?皇后娘娘此刻當真已經按耐不住,有所動作了不成!?”

狄仁杰憂心忡忡道:“確實如此,圣上一病倒,皇后便大肆提拔她的人,還有武家的幾個小子,武承嗣年紀不過十歲,就因是皇后的親族,被敕封為侯爵,名列太子千牛衛,還有武三思,武懿宗,俱都是雞犬升天,朝中烏煙瘴氣,正值者不敢言,那些趨炎附勢的小人,卻驟升高位,恩師若是再不還朝的話,只怕這江山社稷都不為李氏所有了!”

杜睿可沒想到局勢居然已經混亂到了這個地步,而且他沒想到的是武京娘居然和天草四郎勾結到了一起,他原本就已經想到了田迎就是天草四郎,只是缺少證據罷了。

最讓他沒想到的是,武京娘居然如此瘋狂,而且走上了和歷史上武媚娘同樣的一條路,歷史上的武媚娘就是在高宗病倒之后,大肆攬權,提拔親族,最終攫取了大唐的政權,變唐為武周,現在武京娘所做的一切和歷史上的武媚娘何其相似。

杜睿知道,現在他唯一的機會就是盡快返回長安,趕在李承乾駕崩之前,只要他能趕回去,那一切就還有轉機,否則的話,他也就只能破而后立了。

“懷英!事不宜遲,為師這邊返回長安!”

狄仁杰聞言大喜,原本他還有些擔心杜睿對李承乾有怨,再加上多年不理朝政,早已經心灰意冷,生怕請不動杜睿,現在一看,他的擔心是有些多余了。

杜睿的心里始終都裝著大唐的江山社稷,這一點,就是狄仁杰自問都比不了。

“恩師準備何時出發!?”

杜睿沉吟了一陣,突然看向了狄仁杰,道:“懷英!為師在這澳洲道,還有一事放心不下,不知道你可否愿意為為師分憂!?”

狄仁杰聞言,忙道:“恩師有事只管吩咐,弟子莫敢不從!”

杜睿點了點頭,道:“好!那你跟著為師來!”

杜睿剛走了兩步,突然停了下來,回頭又看向了杜學武,心中一陣躊躇,最后還是咬牙下定了決心,道:“學武!你也過來!”

杜學武一愣,似乎想到了什么,頓時臉上滿是歡喜之色,緊跑了兩步,跟在杜睿的身后,被杜睿抱上了馬,一起朝著奧府城而去。

到了奧府城,杜睿直接帶著狄仁杰和杜學武兩人進了網房之中,最招眼的就是那張杜睿最近繪制的澳洲全圖。

杜睿讓兩人坐下,道:“懷英,學武,你二人來看,這便是澳洲道,其面積比之大唐的中原都要廣袤,可是如今這里卻是地廣人稀,雖然朝廷移民數年,可是澳洲道的人口,就算加上當地的土人,也未能超過百萬!如今澳洲道最緊要的問題,就是如何處理唐人移民和當地土人之間的關系,處理得好,澳洲道便能獲得長期穩定的發展時機,若是處理不好,澳洲道的前景堪憂!”

狄仁杰聽著,心中也不由自主的盤算了起來,該如何應對杜睿所說的問題,這是他的本能,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就多加思考。

杜睿接著說道:“此前馮毅糊涂,只知道一味的鎮壓,致使土人聚眾作亂,澳洲道遍地烽火,如今馮毅已死,然澳洲道的事情,卻未完全解決,為師與土人約法三章,讓其暫時收心,可是現在卻需要一個人能將為師的安撫政策執行下去。”

狄仁杰聞言,這下是徹底明白了杜睿將他叫過來的意圖了,原來杜睿是想要將他留在澳洲道,一想到這個,狄仁杰也不禁猶豫了起來。

狄仁杰眼下雖然位小官卑,不過只要杜睿能將長安發生的大事解決,重新讓大唐恢復安定的話,他身為杜睿的弟子,前途定然無可限量。

回返大唐,狄仁杰極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就能身居高位,然后去實現自己的理想,一旦留下來的話,那可就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去了。

荒蠻的澳洲和繁華的大唐自然無法相比,甚至可以說一邊是天上仙境,一邊就是九幽地獄,留在這里的前途也充滿了未知數,將來究竟如何,誰都說不清楚,甚至一個處理不好,性命都有可能扔在這里,做個客死異鄉的孤魂野鬼。

可是這畢竟是杜睿的希望,方才聽杜睿的語氣絲毫沒有逼迫他留下的意思,一切聽憑他自己決定,可越是如此,狄仁杰的心里就越是難以決定。

杜睿是他的恩師,從他幾歲開始,就將他收入門墻,悉心教導,這么多年以來,杜睿對他的期望之高,他自然能感覺得到。

拒絕的話,狄仁杰無論如何都說不出口,可是留下來的話,他的夢想,他的前程,或許就全都完了。

狄仁杰的猶豫,內心的掙扎,杜睿都看在眼里,他確實不想逼迫自己最看重的弟子,畢竟狄仁杰的前途如何,熟悉歷史的杜睿一清二楚。

歷史上的狄仁杰應試明經科,從而步入仕途。從政后,經歷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轉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

狄仁杰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屆堂之上,以民為憂,后人稱之為唐室砥柱。

狄仁杰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便處理了前任遺留下來的一萬七千多件案子,其中沒有一人再上訴伸冤,其處事公正可見一斑,后人據此編出了許多精彩的傳奇故事,連荷蘭也有人以此為題材,編了一本《大唐狄仁杰斷案傳奇》。

狄仁杰出生于一個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緒,任貞觀朝尚書左丞,父親狄知遜,任夔州長史。狄仁杰通過明經科考試及第,出任汴州判佐。時工部尚書閻立本為河南道黜陟使,狄仁杰被吏誣告,閻立本受理訊問,他不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而且發現狄仁杰是一個德才兼備的難得人物,謂之“河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推薦狄仁杰作了并州都督府法曹。

在此任內,狄仁杰通曉了吏治、兵刑等封建典章和法律制度,這對他一生的政治活動都有重大影響。

唐高宗儀鳳年間,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他剛正廉明,執法不阿,兢兢業業,一年中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到1.7萬人,無冤訴者,一時名聲大振,成為朝野推崇備至的斷案如神、摘奸除惡的大.法官。

為了維護封建法律制度,狄仁杰甚至敢于犯顏直諫。儀鳳元年,武衛大將軍權善才誤砍昭陵柏樹,唐高宗大怒,命令將其殺死。

狄仁杰奏罪不當死,唐高宗疾言厲色地說:“善才斫陵上樹,是使我不孝,必須殺之!”

狄仁杰神色不變,據法說理:“犯言直諫,自古以為難。臣以為遇桀、紂則難,通堯、舜則易。今法不至死而陛下特殺之,是法不信于人也,人何措其手足!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殺一將軍,千載之后,謂陛下為何主?此臣不敢奉制殺善才,陷陛下于不道。”

最終迫使唐高宗改變了主意,赦免了權善才的死罪。

不久,狄仁杰被唐高宗任命為待御史,負責審訊案件,糾劾百官。任職期間,狄仁杰恪守職責,對一些巧媚逢迎,恃寵怙權的權要進行了彈劾。

調露元年,司農卿韋弘機作宿羽、高山、上陽等宮,寬敞壯麗。狄仁杰上奏章彈劾韋弘機引導皇帝追求奢泰,韋弘機因此被免職。

左司郎中王本立恃恩用事,朝廷畏之。狄仁杰毫不留情的揭露其為非作歹的罪行,請求交付法司審理。

唐高宗想寬容包庇王本立,狄仁杰以身護法:“國家雖乏英才,豈少本立輩!陛下何惜罪人以虧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請棄臣于無人之境,為忠貞將來之戒!”

王本立最終被定罪,朝廷肅然。后來,狄仁杰官遷度支郎中,唐高宗準備巡幸汾陽宮,以狄仁杰為知頓使,先行布置中途食宿之所。并州長史李沖玄以道出妒女祠,征發數萬人別開御道。

狄仁杰說:“天子之行,千乘萬騎,風伯清塵,雨師灑道,何妒女之害耶?”

俱令作罷,免除了并州數萬人的勞役。

唐高宗聞之贊嘆說“真大丈夫矣!”

武則天垂拱二年,狄仁杰出任寧州刺史。其時寧州為各民族雜居之地,狄仁杰注意妥善處理少數民族與漢族的關系,“撫和戎夏,內外相安,人得安心”,郡人為他勒碑頌德。

杜睿想要將狄仁杰留在澳洲道理事,就是因為看中了狄仁杰在歷史上善于調和少數民族與漢族關系的能力,當然還有狄仁杰的愛民。

是年御史郭翰巡察隴右,寧州歌狄刺史者盈路,郭翰返朝后上表舉薦,狄仁杰升為冬官侍郎,充江南巡撫使。狄仁杰針對當時吳、楚多淫詞的弊俗,奏請焚毀祠廟1700余所,唯留夏禹、吳太伯、季札、伍員四祠,減輕了江南人民的負擔。

后因武承嗣誣陷狄仁杰謀反,狄仁杰被貶彭澤,在彭澤令任內,狄仁杰勤政惠民。赴任當年,彭澤干旱無雨,營佃失時,百姓無糧可食,狄仁杰上奏疏要求朝廷發散賑濟,免除租賦,救民于饑饉之中。

狄仁杰在后世的一些影視劇當中,都是以一個大.法官的形象出現,但事實上狄仁杰在軍事上也頗有作為。

在歷史上,萬歲通天元年十月,契丹攻陷冀州,河北震動。為了穩定局勢,武則天起用狄仁杰為與冀州相鄰的魏州刺史。狄仁杰到職后,改變了前刺史獨孤思莊盡趨百姓人城,繕修守具的作法,讓百姓返田耕作,迷惑契丹,契丹部聞之引眾北歸,使魏州避免了一次災難。

當地百姓歌頌之,相與立碑以記恩惠。不久,狄仁杰升任幽州都督。狄仁杰的社會聲望不斷提高,武則天為了表彰他的功績,賜給他紫袍、龜帶,并親自在紫袍上寫了“敷政木,守清勤,升顯位,勵相臣”十二個金字。

杜睿想要狄仁杰留在澳洲道,還有一個關鍵的原因,那就是狄仁杰對大唐的忠貞。

狄仁杰在歷史上最為顯赫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在武周一朝,當時武家勢大難制,然而狄仁杰卻不畏懼強權,始終都對李唐皇室忠貞不二。

神功元年十月,狄仁杰被武則天招回朝中,官拜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加銀青光祿大夫,兼納言,恢復了宰相職務,成為輔佐武則天掌握國家大權的左右手。

圣歷元年,武則天的侄兒武承嗣、武三思數次使人游說太后,請立為太子。武則天猶豫不決。狄仁杰以政治家的深謀遠慮,勸說武則天順應民心,還政于廬陵

王李顯。

當時,大臣李昭德等也曾勸武則天迎立李顯,但沒有為武則天接受。對武則天了解透徹、洞燭機微的狄仁杰從母子親情的角度從容地勸說她:“立子,則千秋萬歲后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附姑于廟者也。”

武則天說:“此聯家事,卿勿預知。”

狄仁杰沉著而鄭重地回答:“王者以四海為家。四海之內,孰非臣妾?何者不為陛下家事!君為元首,臣為股肱,義同一體。況臣位備宰相,豈得不預知乎?”

最終,武則天感悟,聽從了狄仁杰的意見,親自迎接廬陵王李顯回宮,立為皇嗣,唐祚得以維系。

狄仁杰因此被后世歷代的政治家、史學家稱為有再造唐室之功的忠臣義士。

圣歷元年秋,突厥南下騷擾河北。武則天命太子為河北道元帥、狄仁杰為副元帥征討突厥。時太子不行,武則天命狄仁杰知元帥事,親自給狄仁杰送行。

突厥默啜可汗盡殺所掠趙、定等州男女萬余人退還漠北,狄仁杰追之不及,武則天改任他為河北道安撫大使。

面對戰亂后的凋殘景象,狄仁杰采取了四條措施:一、上疏請求赦免河北諸州,一無所問,使被突厥驅逼行役的無辜百姓樂于回鄉生產。二、散糧運以賑貧乏。三、修驛路以濟旋師。四、嚴禁部下侵擾百姓,犯者必斬。很快恢復了河北的安定。

還有最為關鍵的一點,那就是狄仁杰的公正,舉賢不避親,任能不避仇,在歷史上,有一次武則天要宰相狄仁杰物色一個尚書郎人選。狄仁杰毫無顧忌地推薦了自己的長子狄光嗣。武則天采納了他的意見,任命狄光嗣為地官員外郎。

狄光嗣到任后,非常勤政愛民,不貪不暴,得到多方面的贊揚。武則天知道后,非常高興地說:“狄仁杰不避嫌疑,敢于舉薦自己有真才實學的兒子為官,這才是將相之德啊!”

狄仁杰的次子狄景暉,初為官時比較謹慎,然而隨著官位的不斷晉升,就變得不能約束自己。特別是狄景暉升任魏功參軍以后,更是行為放.蕩,貪財好色,欺壓百姓,激起當地群眾的嚴重不滿。

身為宰相的狄仁杰察覺后,斷然罷免他的官職。很多大臣都為狄景暉求情,希望狄仁杰給兒子一個改錯的機會。但狄仁杰堅持貶子宮職的態度不變,并教育兒子說:“賢者當舉,貪暴當罰。這是用人之道,興邦之法。”

狄仁杰如此舉子貶子,公道正派,在當時朝廷上下傳為佳話。后人也當作傳奇故事加之廣泛傳播。

久視元年,狄仁杰升為內史。這年夏天,武則天到三陽宮避暑,有胡僧邀請她觀看安葬舍利,奉佛教為國教的武則天答應了。

狄仁杰跪于馬前攔奏道:“佛者,夷狄之神,不足以屈天下之主。彼胡僧詭橘,直欲邀致萬乘所宜臨也。”

武則天遂中道而還。是年秋天,武則天欲造浮屠大像,預計費用多達數百萬,宮不能足,于是詔今天下僧尼日施一錢以助。

狄仁杰上疏諫曰:“如來設教,以慈悲為主。豈欲勞人,以在虛飾?比來水旱不節,當今邊境未寧。若費官財,又盡人力,一隅有難,將何以救之?”

在狄仁杰為相的幾年中,武則天對他的信重是群臣莫及的,她常稱狄仁杰為“國老”而不名。狄仁杰喜歡面引廷爭,武則天“每屈意從之”。狄仁杰曾多次以年老告退,武則天不許,入見,常阻止其拜。

武則天曾告誡朝中官吏:“自非軍國大事,勿以煩公。”

久視元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慟,武則天哭泣著說“朝堂空也”。贈文昌右丞,謚曰文惠。唐中宗繼位,追贈司空。唐睿宗又封之為梁國公。

縱觀歷史上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說是宦海浮沉。作為一個封建統治階級中杰出的政治家,狄仁杰每任一職,都心系民生,政績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輔國安邦,對武則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杰在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之治的武則天時代,堪稱一代良相。

可以說歷史上的狄仁杰能夠憑借自身的才能入閣拜相,如今有了杜睿的教誨,扶植,如果能夠一道回返長安的話,狄仁杰的前程絕對不可限量。

將狄仁杰留在澳洲道,杜睿也是猶豫再三,可是澳洲道的情況太過復雜,留在這里主政的官員不但要求清正廉潔,寬厚愛民,還要求其能處理民.族.矛.盾,又要有一定的軍事才能,這個人選,杜睿再三考慮,也就只有狄仁杰是最為適合的。

不過狄仁杰如果不愿意的話,杜睿也不會勉強,畢竟狄仁杰回長安的話,也能對大唐的穩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杜睿不說話,狄仁杰也在猶豫,從本心來講的話,他不想留在這里,畢竟中原繁華,而且更能接近大唐的權利中樞,對他日后的發展大有好處。

可是狄仁杰又不忍心拒絕,他希望能為自己的恩師杜睿分憂,而澳洲道現在明顯絆住了杜睿的手腳。

最終在思考了一番之后,狄仁杰還是下定了決心,道:“恩師既然有所拆遷,弟子莫敢不從。”

狄仁杰想明白了,留在澳洲道,或許他一生就要在此蹉跎,他的理想難以得到實現,不過留下來也有留下來的好處,至少在這個一窮二白的地方,他的才華能得到全面的施展,他有機會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打造一個全新的澳洲道,而且最為重要的是,他留下來,能夠讓杜睿安心,能夠讓杜睿騰出手腳,將精力全都集中在長安那邊。

杜睿見狄仁杰答應了,他的心里反倒有些后悔了,畢竟狄仁杰的才華是得到歷史檢驗的,將這么一個名相之才放在這個蠻荒的地方,確實殘忍了一些,不過現在,無論是他,還是狄仁杰,他們師徒首先要考慮的還是大局為重。

杜睿嘆息了一聲,道:“懷英!不是為師心狠,只不過此間事確實至關重要,萬萬疏忽不得,眼下除了你,為師也是無人可用了!”

狄仁杰聞言,心中也是感動,他知道這些年雖然他不曾作出過什么太大的成績來,可是在杜睿的心中,對他還是一樣的看重。

“恩師一心所為皆是社稷江山,學生承蒙恩師教誨多年,老師常教導弟子,為人臣者,當以國家社稷為重,學生旦夕不敢忘卻,如今國家但有所用,學生如何敢推辭不就!”

杜睿點點頭道:“既然如此,澳洲道,為師便交給你了,此間事,最要緊的莫過于土人和唐人移民之間的關系,太嚴苛不妥,太優柔也是不妥,這里面的度究竟該如何,需要你自己掌握!”

狄仁杰聽著,也是連連點頭,他知道杜睿心中將澳洲道的事放下之后,很快就會離開這里,返回長安,這是在抓緊最后的時間,叮囑他需要注意的事情。

杜睿滔滔不絕的說著,狄仁杰也在努力的記著,澳洲道對他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他以往在長安為官之時的經驗,在這里完全都用不到,他需要重新適應,重新理解,去理解這一片陌生的土地,和其中錯綜復雜的諸般狀況。

狄仁杰在聽,一旁的杜學武也一樣在聽,在得知杜睿準備將狄仁杰留在這里,處理澳洲道的時候,他已經隱隱猜到了杜睿將他一并帶進書房的用意。

杜睿叮囑完狄仁杰,果然看向了杜學武,杜睿的眼神比方才更加復雜,杜學武也在看著杜睿,兩父子就這么對視了良久。

突然杜學武開口了,道:“爹爹!孩兒這一年來多蒙爹爹教誨,受益良多,然父親曾經說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孩兒自感學識以至瓶頸,難以再有存進,爹爹當初還說過實踐出真知,孩兒覺得現在是到了讓孩兒實踐一番的時候了,爹爹既然要留狄師兄在澳洲道,不如將孩兒也一并留下,看看當初孩兒所言的志向,究竟能否實現!”

杜睿聞言一愣,他沒想到杜學武居然會主動提出來,他將杜學武一并帶到書房中來,就是存了這個心思。

當初杜學武在杜陵之時曾說過的那個理想杜睿至今都記憶猶新,杜學武描畫出來的那個社會制度,也是杜睿多年以來所期望的,用一種更加完善的議會制度,來取代當下的獨裁制度,讓華夏社會的文明可以更進一步。

就像后世的英國一樣,英國政府正式名稱為“女王陛下政府”或“國王陛下政府”,負責英國的行政功能。首相為政府首腦,由英國君主任命,但是依慣例此人必須是下議院中最有可能獲得下議院支持的議員。首相獲任命后再挑選其他部長和行政首腦,組成政府。大約20名最資深的政府部長和首相本人組成內閣。

政府對議會負責,回答議會質詢。政府提出的任何議案如果未獲議會通過,就將可能面臨議會的不信任動議,而這項不信任投票一旦通過則將迫使首相或宣布辭職,或解散議會重新舉行大選。

議會是英國政治的中心舞臺,它是最高立法機關,政府就是從議會中產生,并對其負責。英國的國會為兩院制,由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

英國全國被劃分為許多個選民人數基本相同的選區,每個選區選舉一名下議院議員。大多數選區議員是一個政黨的成員,但是無政黨背景的人士也可以參加選舉,而且在正式法律中政黨并不擁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幾乎所有時候在下議院總有一個擁有絕對多數的政黨。該黨的領袖被君主任命為首相。下議院第二大黨的領袖則成為反對黨領袖。

議會中一般都會有一個超過半數的政黨,這要歸功于英國采用的簡單多數投票制度。這也使得多黨聯合政府出現的可能性變小。一般情況下英國君主會詢問那位將組政府的未來首相,他的政府是否可能在下議院生存下來,而在一個政黨占多數的情況下這不會是一個問題。但在特殊情況下君主會要求一名議員“組成一個獲得議會多數支持的政府”,這時一個未獲下議院半數議席的政黨就必須組成一個多黨聯合政府。但后一種情況只在戰爭時期出現過。需要注意的是政府的組成不需要下議院的投票,而只需要君主的任命。

上議院又稱貴族院,主要由王室后裔、世襲貴族、新封貴族、上訴法院法官和教會的重要人物組成。上議院議員不由選舉產生,部分是世襲貴族。

上議院是英國最高司法機關,議長由大.法官兼任。和下議院相比,上議院的權力相對有限,保留著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司法權,有權審查下議院通過的法案,并通過必要的修正案,還可以要求推遲它不贊成的立法,最長可達一年。

英國的議會制度當然不是完美的,它存在著很多的缺陷,例如辦事效率低下,簡單的說就是不犯大錯,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寧可無功但一定無過,西方的議會就是妥協的產物。

雖然存在弊端,但是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這種社會制度能夠保證社會的穩定,能在更長的時間里,保證大唐的延續,傳承。

因為在這種社會制度之下,皇帝只是在名義上是國家的最高權利者、是國家元首、最高司法長官、武裝部隊總司令、但事實上主要扮演禮儀性的角色。

當然這種社會制度想要實現肯定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杜睿覺得自己都有可能看不到那一天,不過這并不妨礙,他對那種能夠促使華夏社會進步的社會制度的期待。

他這一代無法實現,但是他還有兒子,他的兒子還會有兒子,就像愚公移山一樣,只要他的后輩兒孫能夠堅定這個信念,總有一天,理想能夠被實現。

就像現在一樣,杜睿將這個期望寄托在了杜學武的身上,他希望杜學武能在這條道路上有所突破。

然而這種社會制度的變革,想要在大唐本土取得進展,就現階段而言,無異于是癡人說夢,但是如果是在澳洲大陸上,那可就不一定了。

在一個全新的環境當中,即使是唐人移民,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肯定是要強一些的,杜睿動了將杜學武也留在澳洲大陸的心思,就是想要將澳洲當作杜學武的試驗田,讓他在這里盡情的施展一番,用這種由外而內的方式,去刺激大唐本土的人們,接受這種社會制度的變革。

杜睿沒想到杜學武居然看穿了他的心思,杜睿在感到欣慰的同時,心中又不禁有些不舍,杜學武畢竟是他的兒子,沒有哪個父親愿意讓自己的兒子去吃苦,尤其是在尚未開發,依然處在蠻荒之中的澳洲。

但是同樣,每一個做父親的都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有出息,大大的有出息,甚至超越自己的成就。

杜睿覺得自己對這個時代華夏民族,炎黃子孫的義務已經盡到了,他讓大唐變得比歷史上更加強盛,疆域遠遠超過了任何一個朝代,這是他的功績,任何人無法抹殺。

現在該輪到他的兒子了,杜睿不可能在人一生有限的時間里,將所有的一切都做完,他雖然有遠超這個時代上千年的知識,但是人力總歸是有限的,即便是他這么一個穿越者,也難免會犯下錯誤,或者遺漏一些事情,這些漏洞,都需要后來人去修補。

“學武!你可要想好了,澳洲道不比中原,這里”杜睿還想要再讓杜學武考慮一番。

但是杜學武根本就不等杜睿說完,便道:“爹爹!孩兒已經考慮好了,孩兒總歸是要長大的,總歸是要自立的,如果一輩子都在爹爹羽翼之下,孩兒充其量也只能做個富家公子,孩兒不想這樣,孩兒有自己的理想,想要去實現它,希望爹爹能給孩兒一個機會!”

杜學武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杜睿還能說什么,他作為一個父親,現在能做的只有囑咐他的孩子了。

“好!學武!你能有這般志向,為父很高興,不過今天這個選擇是你做下的,為父只希望你將來不要為今天的選擇而后悔!”

杜學武堅定的說道:“爹爹放心,孩兒既然已經決定了,如果不能實現的話,絕不回頭!孩兒如今只有一件事,想要請爹爹應允!”

杜睿道:“只管說!”

杜學武仰著頭,看著杜睿道:“孩兒想請父親為孩兒加冠禮!”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